歐行日記
關燈
小
中
大
如此,聞其樂隊,系由政府出資雇用。
十五日 上午,到盧森堡博物院去,拿着目錄,一個一個房間仔細的對目錄看着,隻看了五個房間已過正午,便匆匆的歸來。
飯後,獨自到洛夫博物院去,執了洛夫的圖樣,依了圖樣而走了幾個大圈子,想先将院中“地理”弄熟,然後一部分一部分的再細看。
方在一樓及二樓走了一遍,已近五時,是他們閉門之時了,隻好回家。
覺得很疲倦,因為走的路太多了。
買洛夫畫片一匣,用去六十佛。
回家後,又同元去買盧森堡博物院的名畫集一冊,價一百四十四佛。
晚餐是宗岱請我和馬古烈君在萬花樓吃。
我們談得很高興。
馬君的思想雖舊,然中國古學的知識很豐富,一口很流利的國語,不像是在巴黎學會的。
我與他約定,下星期一(十八日)下午二時,到東方語言學校看他們所收藏的中國書。
夜,與岡及元同坐在大學廣場之咖啡館前,看他們跳舞,我吃了一杯啤酒。
樂聲仍悠揚的奏着,一對對男女仍翩翩的舞着,“國慶”的餘勢尚在。
十一時歸家,把送箴的東西及給調孚他們的畫片,都一一的收拾好,包好,因要托岡帶回。
包好後,時已一時半。
十六日 在陰雲中時時露出藍天一角來,上午八時起床,得嶽父及箴各一信。
到盧森堡公園散步。
十時,進盧森堡博物院,繼續對着目錄看畫;隻看了四個房間,又已到了正午。
午餐時,遇光潛,頌臯,楊太太等,同坐汽車到白龍森林劃船。
我們人很多,共要了三隻船,每隻船要用二十五佛的“押櫃錢”。
我和光潛及一位蕭君同船。
軀體很大的白鵝和灰鵝從容的浮遊于水面,伶俐的小水鴨,為漿聲所驚,拍拍的由水面飛起,掠舟而過,飛到對面綠林中去。
幾個女子帶了面包屑,一路抛給鴨子吃,那家鴨沿路跟着她們,一見有東西抛下,便追逐而前;那舉止呆笨的鴨子,偏要匆匆的你追我趕,用盡了雙翼之力,方才走得丈餘或數尺的路,激得水花四濺;閑看着它們着急搶先的情形,不覺失笑。
水中有一小島,濃蔭覆于水上,幾隻船停在那裡,幾對情人們正在緊靠着,有的默默的并坐不語,有的甜蜜蜜的在低語。
我是第一次學劃船,但劃得還靈活,多學幾次,想可以成功,劃了一小時餘,一同上岸,船費不到八佛。
在森林随意散步了一會,偕光潛及楊太太同到我的旅館裡來。
元已先在。
他替我買了酒精燈及火爐來。
我很高興的立刻燒茶請他們吃。
宗岱今晚又請我和光潛吃飯,仍在萬花樓,飯後,到我這裡閑談,曾覺之,徐元度諸君也來,房裡很熱鬧。
他們去後,寫給雲五,調孚,心南各一信,都為商務留學補助金事;因早上箴來信,提及商務已允每年提出一萬元,為留學補助金,故我寫信給他們,頗希望能依例得有一部分。
十七日 陰。
早起,寫給嶽父及箴的信各一。
學昭及兆淇來,同他們到盧森堡博物院周覽一遍,他們還不曾看過。
正午歸。
飯後,與元同到拿破侖墓。
那圓圓的金色屋頂,我們在車上,已遠遠的見過好幾次了。
大門前是兵士站崗,四周是濠溝,許多大炮也列于四周;勢氣很雄壯;前面兩廊是戰争博物院,未及去看。
先進禮拜堂,見拿破侖在聖希裡那島死時所用的棺木及墓石,又見他死時的面型及手型;在“大殿”中,一個失事飛行家的石像旁,拿破侖在聖希裡那島死後出殡所用之運棺車也放在那裡。
我們見了這些遺物,覺得有一種不自禁的凄涼之感。
等到我們轉到後面的墓殿時,這種感觸又完全變更了。
這墓殿建造得極為雄偉,都是用好的雲石。
殿之中央,是一個大圓穴,其中置放着這位絕世英雄的大棺椁。
青光由窗中射進,遊人如被蒙罩于細霧中,棺椁之四周,在當支柱用的石像中間,放着許多舊的軍旗,那都是他在曆次戰争時所奪得者;穴中大理石的地闆上,還記着他屢次經曆的大戰役的地名。
這墓殿的旁邊,都是随從他的大将們的墓。
殿門口有許多攤子,專賣關于這墓殿的畫片及拿破侖的瓷像與縮小的死時面型。
我買了一個拿翁的立像,價十八佛,要寄給箴,作此遊之紀念。
在這墓殿裡,我們所感到的已不複是凄楚,而是雄麗了。
出後,複到路丹博物院(MaseeD·Rodin);這個近代大雕刻家的博物院,即在他的生前的寓所中;其地點離拿破侖墓甚近,不多幾步即到。
其中上下二層,陳列他的傑作及他生平所收藏的古代雕刻,盤子,以及圖畫。
他的作品,凡二百餘件,都是原作,自《思想者》起,至《巴爾紮克》,《蕭伯納》,《詩人與詩神》等止,都是我們曾在書上見到的。
然而平面的攝影,哪裡能夠表現出雕刻的好處來!我們直到今日才見到它們的真面目,真好處。
還有許多是我們所未見過的,也有的是未完工的作品,然都足以使我流連。
這裡也不是去一次便可以看完的。
正屋旁的禮拜堂中,陳列他的大型的原作,《思想者》即在其中。
禮拜堂的正中,還有一座他的紀念碑,把他生平的傑作都彙雕在上面。
十八日 九時起床,天氣仍與昨日一樣,陰慘慘的,一絲晴意也沒有。
清晨時,似曾聞小鳥的啭鳴,仿佛那時曾有過太陽光。
上午整理房間,書桌及箱子。
午飯後,步行到裡爾街(RuedeLille)東方語言學校訪馬古烈君。
二時,他才來,同去看校裡收藏的中國書。
他說,中國書有新舊兩部分,舊有的放在校裡,新買的另放在附近一屋中。
舊有的書不多。
新買的書卻不少。
我把他所編的目錄(還是Card,未寫成冊)翻了一遍,我所要看的書,一本也沒有。
但其中有數種頗可注意:(一)《太平天國文告》,馬君說,他曾抄一份給程演生君,他已在北京印出。
(二)西番文及滿蒙文的書頗多。
(三)中法戰争時,粵省及上海所出的為劉永福鼓吹戰績的畫報,大都用彩色印刷,有的很粗率,有的畫還好(每張定價二角三角)。
此外,似無重要的好書。
但馬君甚殷勤,時時搬出我所略略注意的書來給我看。
我臨走時,他還說:先生要什麼書盡管向我來取好了。
他的盛意是很可感謝的! 十九日 早晴,下午陰。
昨夜關了百葉窗睡,要不是為郵差打門的聲音所驚醒,不知要睡到什麼時候去。
郵差送來的是箴的挂号信。
信中附有蔡孑民君及胡适君的介紹信數封。
這是我所久盼未到的信,因為是挂号的,又要由倫敦轉,所以遲了幾天。
匆匆的洗了臉後,一面燒開水泡茶,一面寫覆信給箴,信剛寫完,開水也沸了。
九時半,徒步走到國立圖書館。
這是第一次最遠的步行,帶了地圖在身,怕要迷路。
然由旅館到圖書館,這條路還不十分曲折。
沿了聖米蕭(St—Michel)街,到賽因河邊,再沿了賽因河岸,到了洛夫,穿過洛夫而到皇宮,皇宮之旁邊便是李查留街了,約費時三十二分。
路上并不難走。
到圖書館方十時。
借出《兩交歡》,《五鳳吟》,《常言道》,《蜃樓志》,《繡戈袍》五種。
館吏曾因号碼看錯,誤送金本《水浒》二冊來,随即還了他。
《兩交歡》,《五鳳吟》都不過是濫調的“才子佳人書”。
《常言道》,《蜃樓志》二書卻很好。
《常言道》為落魂道人編,嘉慶甲戌刊。
全書以“錢”字為主腦,充滿了諷刺之意,把許多抽象的東西都人格化了,如眭炎便是“趨炎”,馮世便是“附勢”之類。
較之《捉鬼傳》,《何典》諸書,叙述似更生動有趣。
《蜃樓志》,丁在君曾和我談起過,說這部書很不壞,我久覓不得,今始得見。
書為庾嶺勞人說,禺山老人編,嘉慶九年刊。
叙的是粵東的事實,文筆很好,當為《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諸書之祖。
這一派的小說末流很多,而前乎《蜃樓志》者,似不多見。
《繡戈袍》一種是有名的彈詞,《倭袍傳》(即刁劉氏)之改編。
《倭袍傳》,我常推之為彈詞中之最好者,今改編為小說,失去原作之風韻不少,封面題“江南随園老人編”。
随園似不至“不文”至此。
當為假托其名者所作。
下午四時,又徒步而歸。
坐了一天,散步一會,對于身體很有益。
很想以後多走路,少坐車。
晚餐與元同吃,吃到炸闆魚,這是我在中國所不喜的菜,但這裡卻炸得很好;不過價錢太貴,要九佛一盤。
夜間,咖啡館閑坐一會。
元買了一包花生吃,花生又是我很讨厭的東西,但當元說“吃一點吧”,而且把紙包打開時,我不禁見物而有所思了!這樣的花生,正是箴所最喜的。
臨出國的前幾天,她還逼着我同到一家廣東店買了些回去閑吃呢。
唉!不可言說的惆怅呀! 二十日 雨絲風片,沿途送了我到國立圖書館。
借出《吳江雪》,《醒風流》,《情夢柝》,《歸蓮夢》,《宛如約》五書。
這幾部小說都還好,尤以《歸蓮夢》為情境别辟之作。
《歸蓮夢》為明刊本,題為“蘇庵二集”,蘇庵主人編次,叙的是白蓮教之祖,一位白家女子的事,當可與《平妖傳》并傳,而較之《平妖傳》尤為變幻多姿,不落常套。
《吳江雪》為明刊本,有顧石城序及作者佩蘅子自序,觀其序之語氣,佩蘅子似即為顧石城之别号。
書叙江潮,吳媛之離合悲歡,頗曲折有緻。
《醒風流》題為鶴市道人編次,亦甚似明刊。
中多抄配及補刻處。
這部書與《情夢柝》及《宛如約》亦皆為“佳人才子”書。
《宛如約》系女子趙白,改男裝出外覓婿,這樣描寫的女子的故事,中國小說似絕少。
小說中提起女子講到覓婿,便要說她十分的羞澀,不要說自己出去尋覓一個好的伴侶了。
因看書很起勁,又忘記了吃午餐,等到記起來時,已過了午餐時候了。
隻好不吃。
四時,又徒步而歸。
天色已好。
然地上還濕。
袁中道君來,帶來了由裡昂轉寄的《文學周報》,“阿托士專号”三,這是我們五十幾天前在阿托士船上信筆塗寫的成績,今天見到它,仿佛如見“故人”,很喜歡!七時,與元同到萬花樓吃晚飯。
夕陽光紅紅的挂在雲片之上。
二十一日 今天天氣,全和昨天一樣,早雨,下午陰而傍晚晴。
今天是我的一個紀念日。
兩個月前的今天,正是我和箴相别,和家人相别,和中國相别,和諸友相别而登上了阿托士第二的日子。
相隔兩個月,而阿托士第二已把我送到萬裡外,而我已在萬裡外,住了将一個月。
唉,我不忍回憶那别離的一瞬!在這兩月中,我不知國事,家事如何?我不知箴的起居,家中人的情狀,諸友的生活和遭遇是如何?箴的來信,最近的是六月二十三日發出的。
到了今天,亦将一月了。
這一個月中,我又不知他們的情況是如何?早起,帶了滿腔的“離情别緒”而到國立圖書館,預備以“書”來排遣這無可排遣的愁悶。
借出《拍案驚奇》二集,《貪歡報》,《燕居筆記》及李卓吾評《三國志》。
《拍案驚奇》二集,據塩谷溫君所見日本内閣文庫本,凡三十九卷,但這一部卻隻有三十四卷,也不像是删節去的。
不知何故。
《貪歡報》亦為評話系的“短篇小說集”,共有小說二十四篇,皆淫豔之辭,風月之語,有一半是由“三言二拍”及他書選取的,有一小半則不知所據何書。
這部是翻刻本,原刻本為山水鄰所刊印。
《燕居筆記》乃雜選有趣之故事而成者,自第五卷以後,皆為小說,有傳奇系小說一篇(《鐘情集·辂生會瑜娘》),平話系小說八篇。
李評《三國志》乃是毛聲山評本未出之前的最流行的一本,回目并不對偶,每回上下二段,故說是一百二十回,其實乃二百四十段也。
這當是由最古的格式而略加以變更者。
由《殘唐五代》,由我所藏的舊本《隋唐志傳》,都可看出最古的小說是标目并不對偶,且隻以每個标目來分段,并不是分回的。
毛聲山在他的《第一才子書》的凡例上,對于“俗本”痛加诋毀,所謂“俗本”,即是這個李評本《三國志》。
四時二十分回家;天氣很熱,又穿了雨衣在身,走得滿身是汗。
二十二日 陰雨。
到國立圖書館已十時半。
借出《平妖傳》,《雷峰塔》及《西遊真诠》,皆鹹同間之小字黃紙本。
略一翻看,即送還他們。
又借出李卓吾評本《西遊記》,李卓吾評本《三國志》,笠翁評閱《三國志》及毛聲山評本《三國志》。
李本《西遊記》系翻刻本還好,有插圖,每回二圖,因系翻刻,當然不大精美。
将李卓吾本,笠翁本及毛本《三國志》對照的看。
笠翁本,據他自己序上說,是刻于毛本之後。
插圖每回二幅,很精細可愛。
他這個本子是介乎卓吾本與毛本之間的;大部分是依據卓吾本,回目亦完全相同,但有的地方,卻依從了毛氏的大膽的改本。
如《青梅煮酒論英雄》一回中,卓吾本叙劉備聽見雷響,故意将手中箸落于地上;毛本頗譏評之,改為劉備聽見曹操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時,不覺失驚落箸,雷聲恰作,乃借之以為掩飾。
笠翁本在此處便完全照毛本而不照卓吾本。
然卓吾本的面目卻仍可說是完全保存在笠翁本中。
似此回之一段,乃偶然的一個例子而已,全書中并不多見也。
五時回家。
今天來回,仍步行。
晚餐與岡及蔡醫生在萌日飯店吃。
萌日亦中國飯店,在孟茲路(RueMonge),有炸春卷,熏魚等菜,為他處所沒有。
二十三日 陰。
十時出寓門,本想到圖書館,因頗倦,改途至盧森堡公園坐了一會。
穿過公園而至中法友誼會看中國報紙。
正午回,元已先在。
飯後,偕元及岡同登伊夫爾塔(TourEiffel),這是世界最高的建築,自地至頂,凡高九百八十四英尺(紐約的WoolworthBuilding不過高七百五十英尺),乃工程師伊夫爾(GustavEiffel,1832—1923)在一八八九年所建者。
塔頂上的無線電台乃力量最強者之一。
塔底每邊共長一百四十二碼。
我沒有走到塔下時還想象不到它是如此之大。
登塔票價八佛。
坐電梯上去,在三樓要換一次電梯。
這個電梯,在中途(不知第幾層)又要換一次。
自底到頂,連等電梯的時間計算在内,總要一個小時。
二樓三樓及頂層都有店鋪。
頂層并有郵票出售,許多人都臨時買了明信片,買了郵票,寫上幾個字寄給親友們。
我隻買了幾本小簿子,簿面上有塔之圖像的,寄給箴以為此遊之紀念。
在頂層,全個巴黎都展開在你面前。
這如帶的是賽因河,這青蒼而隆起的是四周的山,這白色的尖頂屋是聖心寺,這方形的窗門,下有圓的廣場者是凱旋門,這一帶古屋是洛夫博物院,這圓頂的高屋是名人殿(Pantheon),這一條大街是什麼,這一座橋又是什麼,都一一的可以指點數說。
頂上并有遠望鏡多座,每人看一次,要一佛。
我在望遠鏡中,對着聖心寺,凱旋門看,都看得極清楚。
下塔後,複到蠟人館(MuseeGrevin)去。
蠟人館在蒙麥大街(BoulevardMontmartre)十号,中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蠟人館,門票三佛,第二部分是幻鏡部,門票一佛半,第三部分是變手戲法的,門票一佛半,我們隻去看蠟人館。
那裡面有現代的人物,如莫索裡尼,張作霖等。
最好的一部分是關于法國革命史的:一間狀馬拉(Marat)之死的;一間狀路易十六及皇家大小被捕的;一間狀革命法庭,審判羅蘭夫人(Mme.Rolland)的,尤為動人。
再有一間是寫充軍的兵士的,一個脫了上衣跪在地上;一個坐于地上,更低靠于兩膝之上;幾個軍官手執着鞭,幾個兵士手執着鏟土之器具在旁望着,也是很逼真的。
再有,走下地道,有幾間寫墓道及家族送殡之狀的,甚陰慘怖人,我到了出來後,還是凜凜然的。
再有幾間是叙耶稣及基督教故事的。
其中羅馬鬥獸場上之基督教徒殘殺一幕,最可怕。
再有一間是寫拿破侖死在聖希裡那島幽所時的情形。
最後見到的是一幕光明的景象,寫拿破侖盛時之宮苑中的生活,他立着,約綏芬坐于椅上。
今日午餐,吃到生杏仁,外殼小如毛桃子,磕去了殼,隻吃裡邊的大“仁”。
幹杏仁,箴已經很喜歡吃了,可惜她不能同嘗這脆而清香的鮮杏仁。
上午,寫了許多信,給箴,嶽父,舍予,南如,道直,學昭,伯祥各一封。
二十四日 陰。
今日是星期日。
計到巴黎後已過五個星期日(二十六日到,即為星期日)了。
而一點成績也沒有,愧甚!連法語也還不會說呢!再不學,将奈何?上午,都在鈔前數日的日記。
午餐與元同吃,吃到李子,皮色雖青而極甜熟。
下午,在咖啡館坐了一會,獨自到名人殿(Pantheon)走了一遍。
名人殿初為禮拜堂;一七九一年時,改為名人殿,為葬埋偉大人物之所在。
大演說家美拉蒲(Mirabeau)第一個葬于此,同年,福祿特爾(Voltaire)的棺,也移埋于此。
一八○六年,又改為禮拜堂。
自一八三〇年七月革命後,乃複為名人殿。
雨果(VictorHugo),左拉(E.Zola),盧騷都葬于此。
但他們的墓,都在地穴中。
我今天沒有下去看。
聞每隔半點鐘,殿役便領導遊人下去看一次。
我隻在大殿中看了一周。
四周的牆上,都是壁畫。
畫不出于一手,畫題亦甚複雜;其中有關于貞德(JonnofAre)的故事畫四幅,乃是J.E.Lenepveu所作,尤以第一幅,貞德受聖感,為最著名。
其他不能細述,因看得太匆忙了。
雕刻亦不少,也隻能叙我所知者。
四支大石柱旁有大群的雕刻。
在右邊是盧騷紀念碑,雕着名譽,天然,哲學,真理及音樂;在左邊是狄特洛(Diderot)的紀念碑。
對面,在右邊是革命時代的一群将官;在左邊是王朝複古時代的九個演說家及政論作家。
殿之正中的高壇,是一所國民會議的大紀念碑,石像下大寫着“ConventionNational”,又寫着“不自由毋甯死”(VivrelibreonMourir);左邊是一群代議士,在将革命時,立誓不服從國王之解散會議之命者(TheOathintheJeudePanme),右邊是一群愛國者在前進。
晚飯在萌日飯店吃。
飯後,又坐了一會咖啡館,吃了一杯咖啡。
夜間,把前幾天未鈔好的日記,都鈔完了。
預備寄回去給箴看。
自到馬賽之後,一天天因循下去,近一個月沒有鈔日記了,雖然天天曾簡略的記在小簿子上——好容易費了這幾天的工夫,一口氣把它寫完了。
在此,是巴黎生活四個星期的記載,是一部分工作的記載,一部分遊覽的記載。
巴黎的四個星期,不過是如此草草的過去,時間不嫌得太浪費了麼?!工作固然不多,即遊覽亦何曾有一次暢快的,從容的,仔細的! 二十五日 上午十時,步行到國家圖書館,借出《包公案》,《一夕話》,《列女演義》,《馮驸馬在安南征勝寶樂番賊故事》及《西番寶蝶》五種。
《包公案》為通行袖珍本,一閱即放過一邊。
《馮驸馬故事》為單張的紙片,故事極簡,尚未完,似為安南或廣東的坊賈所印行者。
《西番寶蝶》乃粵曲,叙蘇生之故事,文字頗不通順,版本亦極劣。
《一夕話》,一名《一夕話開心集》,其中趣談甚多,大約以搜輯舊作為主,而附以新聞者。
頗有使人忍俊不禁,噴飯滿案之新鮮的笑話。
如說,一個鄉間富翁不識字,但又要假裝通文理;有一天,他的朋友寫一字條向他借牛一用,但他看了半天,不知所雲,而座有他客,又不便說不知,便對來使說道:“你去告訴你主人說,我停一刻就來了!”又如說,一人見賣海獅者,便叫道:“海獅多少錢一斤?”賣海獅者回道:“海獅不論斤的,要量的。
”那人作色道:“我難道不曉得!我問的是海獅要多少錢一丈。
”又如說,一人見友人桌上有賬單一張,上寫琵琶四,計價若幹。
他猜了半天,才知系“枇杷”二字之誤,便作一詩嘲之雲:“枇杷不是此琵琶,隻為當年識字差。
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箫管盡開花。
”像這一類雅而不俗的笑話,在我們的笑話集如《豈有此理》,《笑林廣記》中是極少見的。
此書為道光壬午年刊本,題咄咄夫作,嗤嗤子增訂。
《列女演義》為翻刻本;原編者為猶龍子,系以劉向《列女傳》為藍本而以通俗的文字重述之者,但不盡為向之原作,亦采入唐宋明乃至清末之婦女故事。
三時,出館。
王維克,袁中道來談。
晚飯在萬花樓吃。
買了不少畫片,分别包好,預備托岡帶回送給上海的諸友。
夜間,寫給雲五及調孚,予同諸友的信。
并将學昭,隐漁,元度諸君給《月報》的文稿及我自己給箴的小玩意兒,一并包為一包,交給了岡。
二十六日 陰。
上午,開始寫《巴黎國家圖書館中的中國小說與戲曲》文,沒有寫多少,便放下了。
下午,理發,洗澡。
與元,岡閑談了半天,一直到夜,一點事也沒有做。
買了三冊Kipling,Galsworthy及Hawthorne的小說,價三十四佛。
夜間,看了Kipling的《JustsoTales》,覺得很有趣,乃給孩子們看者。
其中說及人類文字之發見的兩篇故事,最好。
文中多插圖,亦為作者所自繪者。
本書雖然很淺,是給孩子看的,然文章仍很漂亮,且音節至為铿锵可愛。
大作者無論寫什麼都不會很草率的。
午夜,看了此書大半本,方才入睡。
這一夜,又有夢,夢見祖母和母親,宛如在家中,不知怎樣的,忽然買到了好幾隻紅色的桃子及白色的桃子。
母親為我削去桃皮。
大桃很甜,削了一隻,還吃不完。
二十七日 晨晴,下午雨。
今天什麼都沒有做,又是草草匆匆的過了一天。
不知怎樣,這幾天心裡很難過,夜睡亦甚不安,箴的信已将兩星期不來了!下午,很無聊,獨自到Turnitz的巴黎分店裡,買了三冊的JackLondon的小說,價三十六佛。
回到盧森堡公園,遇大雨。
在一家咖啡店裡躲雨,喝了一瓶汽水。
雨是傾盆的落下,地上的水,立刻如河流一樣洶湧的流過去。
但不久,便又晴了。
晚飯後,送岡到車站,他今夜動身回國。
九時二十分開車。
我的身雖歸到旅館,我的心是幾乎跟了他回國了! 二十八日 心境和天氣一樣的陰沉沉的。
整天的無聊的悶着,不肯動手做一點事。
早晨,到楊太太那裡去,因為不知她的房間在幾樓,看門人又不在,無人可問,共去了三次,方才見到她。
因欲找她介紹一位法文先生。
先生乃一老婦人,即住在她的樓下。
約定下星期一起上課,每月一百五十佛郎的薪水,每星期教五點鐘。
下午,偕元及蔡醫生同到波龍森林(BoisdeBoulogne)去劃船,勉強消磨去了半天。
然偶不小心,坐到船頭去,倒被船頭上的鐵釘,撕破了褲子。
回家後,即換下叫茶房拿去織補了。
十時半,寫了一信給箴,即睡。
二十九日 今天不能再不做事了!愈懶将愈郁悶,愈郁悶将愈懶;再不振作,不僅空耗時間,亦且使人不知怎樣度過這悠久的日子好,心裡至為怅惱,也至為彷徨!九時半,早餐後,即到國家圖書館去,借出《三寶太監西洋記》,《封神傳》,《呼家将》,《列國志》及《玉嬌梨》。
《西洋記》與我所藏的一部不全本,同一刻本,惟印刷更為模糊不清。
《封神傳》為四雪草堂刊本,圖雖不及褚氏刻的《隋唐演義》好,卻亦頗精。
《呼家将》文字甚為拙笨,似為未經文士删改之說話書,其中材料頗多足資參考者。
《列國志》起于武王滅纣,終于秦之統一天下,是一部很重要的書,有許多地方可以與《東周列國志》對照的讀,可以使我們曉得如何的一本通俗的《列國志》乃變而為一本文雅的《東周列國志》。
《玉嬌梨》為明刊本,本子還好。
下午三時半出館。
寫給箴,給調孚,給菊農各一信。
夜間,元,曾覺之及徐元度來談。
十一時睡,又甚不安,夢見了濟之,秋白,好像見秋白得肺病的非常可怕的樣子。
三十日 好幾天不見面的太陽光,今早居然照進我屋裡來;黃澄澄的金光,似欣欣的帶有喜色。
茶房托進早餐盤來,盤裡卻有一封箴的信!啊,我的心,也和太陽光在一同嬉笑的顫跳着了!但箴的信裡,充滿了苦味,這苦味使我不禁的如置身于她的苦境中。
唉,别離,生生的别離,這是如何難堪的情緒!我在此還天天有新的激動,新的環境,足以移神收心,然而一到了閑暇時,還是苦苦的想家,像她終日無事的守在家裡,天天過着同樣的生活,隻是少了一個人,這叫她如何不難過呢!她信上說:“屈指别離後,至今還隻有兩三個禮拜呢!如果你去了一年,那麼有五十二個禮拜,現在隻過了兩三個禮拜,已是這樣難堪了,那餘下的五十個禮拜,不知将怎樣度過!如果你去了兩年,那麼,還有一百多個禮拜呢——平常日子,你在家時,日子是如流水似的滑過去,我叫它停止一會它也不肯。
如今老天爺卻似乎有意和我搗亂一樣,不管我如何的着急,痛苦,它卻毫不理會,反而慢吞吞的過着它的日子,要它快,它偏不快……”唉,我真是罪人,把她一個人抛在家裡,而自己跑了出來!我做事永遠是如此的不顧前,不顧後,不熟想,不熟籌!我怎麼對得住她!她那樣的因我之輕于别離而受苦!我想,她如果不出國來和我同住,我真的不能久在歐洲住着了!自見此信後,心裡怅怅的苦悶着,飯後便消磨時間于咖啡館,至四時方回。
寫了給箴的信及給放園,拔可,端六,同孫,振飛,昆山,叔通諸信後,又到了晚飯之時了。
晚飯後,又去坐咖啡館,至十時方回。
時間是如此的浪費過去! 三十一日 陰。
全天精神都不好,懶懶的,不想做事。
上午,到盧森堡公園裡去散步,十一時方回。
下午,又懶懶的躺在床上,不覺的睡着了,這一睡直至四時才醒,心裡嘴裡都有苦味。
洗了臉後,動手寫了小說《九叔》,至夜間十二時方畢,待明天謄清。
睡夢中,仿佛像在家中的樣子,箴走至床邊,俯下頭來,吻了我一下,我在半睡半醒之際,似欲仰起頭來,以手攬她的頭,回吻她一下,然而我的手剛一伸出被外,我便醒了,床前卻是空空的。
我立刻覺得現在卻是在萬裡外的一個旅館中,不是在家裡。
我心裡真難過!窗外路燈的光,淡淡的照進房裡來,我任怎樣也再睡不着! 八月 一日 雨絲綿綿不絕,終日挂在窗前,如一道水簾。
上午,讀了一點法文;謄清《九叔》一部分。
飯後,到元家中,吃到很好的桃子。
三時乘地道車回;自己一個人坐地道車,這是第一次。
巴黎地道車價錢是均一的,無論路程之遠近,無論換車與否,頭等皆為一個佛郎,二等皆為六十生丁。
坐車的人并不擁擠。
地道車共有兩個公司,一為Metro,一為Nord—sub,但兩家的票子可以通用。
六時,到我的法文先生MadameConёssin家裡讀法文;她已六十多歲,白發如銀,但口音還準确。
她說,她到過紐約四年,但英文很不好。
跟了她讀法文,簡直如用直接教授法,不必,也不能用英文為媒介。
用的課本是H.Didier的《ParlonoFrancais》,很清楚,很便于初學。
前天本與她約定今天下午五時半到她那裡去,但因我的表慢了半點,所以竟遲至六時才去,而我自己還以為是五時半。
今天是星期一,又是八月一日,開始上學,揀的日子很好。
夜間,仍鈔《九叔》,已畢,自己覺得很有趣。
十二時半睡。
二日 晴。
九時起,到盧森堡公園讀法文。
十時半回,開始寫一篇小說《病室》,本想有所諷刺,結果卻反似同情于所要諷刺的人了。
初寫時,自己也想不到感情會變遷到這個樣子的!做小說,像這樣的例子是常要遇到的。
至夜間十二時半,《病室》已完全寫畢。
傍晚,吃晚飯回來時,見有幾個中國婦女在街上兜賣雜物。
大約是山東人,據她們的口音看來,腳是裹得小小的,衣服穿得很褴褛,街上沒有一個人不注目而視。
我們覺得很難過。
這種人不知是如何流落到巴黎來的? 三日 九時起,到盧森堡公園溫讀法文後回來,已十一時了;順道到宗岱處,向他借了一部《文選》,一本《唐詩選》,很想念念這些書。
下午及晚間,除讀法文及吃晚飯的時間外,皆在續寫《巴黎國家圖書館中的中國小說與戲曲》一文。
仍未畢。
這兩天來,很覺得自己的記憶力太弱,又不用功,法文是草草的滑讀過去,旋讀旋忘,不知如何學得好! 四日 晴而暖,自到巴黎後沒有今天這樣的熱過。
沿街及公園中,黃葉已鋪滿了地上,枝頭未落的半枯葉子,潇潇的似在告訴我們秋之将至。
然而天氣又熱得不像入秋的樣子。
除上法文課外,今天仍在續寫《巴黎國家圖書館中的中國小說與戲曲》一文。
晚飯在Steinbach一家猶太人開的飯館裡吃。
吃到了“雞雜飯”,其中有雞胗,雞肝,雞翼膀,雞腳等,燒得很好,而價錢又甚廉。
箴是最喜歡吃雞翼膀的,假定她也在巴黎,今天吃到了這碗好菜,她将如何的高興呢?不禁怅然的頓生“鄉愁”。
晚飯後,到咖啡館裡吃“布托”(Porto)一杯,醺然有醉意。
十二時一刻睡。
五日 晴,仍然很暖,傍晚,大雷雨後,天氣漸涼。
幾乎全天都在預備法文,一連讀了四課,又是匆匆的讀過去,自覺進步絕少。
此病不知何日方能改革掉!若長此旋讀旋忘,不深切的用苦功,将百事無所成也!不禁自危!下午,因口幹,去水果鋪裡買了十佛的桃子及葡萄回家,吃得很多,但愈吃口卻愈幹。
晚飯,獨自一個人在北京飯店吃,要了一碗紫菜湯,一盤炒豆芽,都很好,價共十一佛。
夜間,在打着一篇小說《三年》的草稿,十一時半睡。
拿了一本《唐詩選》,在床上讀着《長恨歌》,《琵琶行》,《連昌宮辭》等篇,不覺的漸漸入睡了。
書從手裡落下也不知道。
六日 陰,天氣漸有秋意,落葉似更厚的鋪在地上。
早晨,得文英一信,很高興,這是祖母們的來信的第一封!但不知何故,箴卻沒有信來。
昨天下午,上法文課時,先生說,請在下星期一,把錢帶來。
然而我一計算,家款要月底才可到,而身邊的錢,已不大夠維持到月底了,哪裡還有錢讀法文!很想就此不念,托楊太太對她說,送了她一個星期的錢。
她的教授法,本不大高明。
自己在家裡念,也是一個樣子的,如果肯用功的話,不一定要教員督促着。
自上午至夜間,除了讀法文及吃飯的時間外,皆在寫小說《三年》,至十時半,方告竣。
七日 晴。
上午仍到公園樹下讀法文,不因不請先生而就此把法文收拾起。
十時回家,即開始寫一篇小說《五老爹》,這幾天寫小說的興緻甚高,材料又如泉湧似的追迫而來,故寫得很多。
像這樣的機會很少,不得不立刻捉住而利用之也。
至午夜,《五老爹》已寫畢,自己也還滿意。
晚飯在萬花樓吃,遇楊太太,交給她五十佛郎,請她轉交給MadameConёssin,作為上一個星期的薪金,并請她代為婉辭之。
也許款到時,再從她念也不一定。
八日 天氣時晴時雨,使人不敢出門;有時太陽光輝煌的從破絮似的雲隙中射下,有時又陰沉沉的一陣粗雨點由上面緊灑而下。
全個上午都未出去。
寫給嶽父,給箴,給文英各一信;在嶽父的信内,曾詳細的商量着要箴出國的事。
我們——在我自己尤甚——都很覺得,我們的别離是很痛苦的,都渴望着能在最近時候再相見,不再相離;離愁是受得人夠了,别意是苦得人夠了!不知我們的幸福有沒有那樣好,可以使我們同在國外住個三五年!又寫給彥長,若谷等一信,調孚一信。
寫信畢,又開始寫小說《王瑜》。
這篇故事給我的印象很深,我久想寫出,至今才得到了機會。
至午夜一時許,才完全寫畢。
晚飯在萬花樓吃,飯後,偕元及蔡,景二醫生同到CafeDreher聽音樂,那裡的音樂是很有名的,常奏着大作家的名曲。
樂隊隻有五個人,然已夠用了。
我聽了一出魏格納的曲,一出流行的新曲後,時已九點半,即先回家,因欲趕着把《王瑜》寫完。
九日 今天天氣又是時晴時雨的。
早晨,太陽很好,照常的到公園去讀法文。
然樹下已不能使人久坐;微涼侵膚,大似初冬。
園中遊人,寥寥可數。
想不到巴黎天氣變化得這麼快。
連忙回家,法文也不念了。
回家後,即寫小說《春蘭與秋菊》一篇,寫得很高興,至黃昏即寫畢。
夜間,到王維克那裡談了一會,十時回。
寫一信給調孚,并将前幾天以來所作的六篇小說複看了一遍,封在一個大封信内。
十二時睡。
十日 天氣又是那樣的捉摸不定。
上午,到郵局把稿子挂号寄給調孚。
又步行到國家圖書館,借出《百煉真》,《一捧雪》,《花箋記》,《東周列國志》,《列國志》及《封神傳》。
《封神傳》即翻刻四雪草堂本之坊刊本,不足注意。
《百煉真》為馮猶龍的自著小說,是一部罕見的書。
《一捧雪》叙粵東一件大案,亦不多見。
《花箋記》亦名《第八才子》,乃粵曲,内容很不壞,文字亦很流利。
把粵曲的身價,擡高到《水浒》,《西廂》并列,這是很可令人注意的。
最後,把《東周列國志》及《列國志》對讀了數部分,摘記出其不同點。
四時一刻出館。
回家,甚悶,微睡了一會。
元來,同到萬花樓吃晚飯。
飯後,閑談了一會,九時半即睡,因覺得很疲倦。
到巴黎後,從沒有這麼早便睡的。
十一日 上午陰。
下午晴,又有些暖意。
得予同一信,很高興,他們已接到我由巴黎發的信了。
但箴還無信來,不禁使我悶極而疑愁交并。
難道她是病了不能寫信?步行到國家圖書館,借出《西江祝嘏》,《砥石齋曲》,《雙翠園》及《雙鴛祠》。
《西江祝嘏》為蔣士铨作以遙祝清太後之壽誕者;想不到這種的迂腐的題材,乃能寫得那樣的流麗生動!《砥石齋曲》不好,但傳本頗罕見。
《雙翠園》叙翠娘及徐海事;《雙鴛祠》叙廣州一貞婦事,都非十分出色的傳奇。
又借出一種,目錄上寫的是《西廂琵琶合刊》,不知如何,取出後卻是《覺世雅言》所缺的第六至第八卷;大約是他們把号碼弄錯亂了。
自今天以後,國家圖書館拟暫時不去了,中國的小說與戲曲,他們所收藏的,大略的都已看過一遍了。
晚飯在東方飯店吃,吃的是炸醬面。
買葡萄五佛,共三大串,大家分吃而盡。
十時半睡。
十二日 晴。
早餐後,即到公園,坐在樹下讀法文。
遇袁中道君,他說,《文學周報》的“Athos号”第二,第三冊,已經出版了,剛由裡昂轉寄來。
我即到他家裡取了二冊回來;又得調孚一挂号信,甚喜!續寫《巴黎國家圖書館中的中國小說與戲曲》一文,至午夜一時方畢,總算将五十天以來在巴黎所孜孜搜讀的東西,作一個結束,作一個報告。
其中頗有些重要的材料在内,雖然文章寫得質樸無華,而其内容則甚可注意。
預料發表後,當可引起許多人的研究與讨論。
晚飯在元家裡吃,自己買大蝦,買火腿,買酒,買面包來,然所費的錢,并不比在飯館裡吃的少。
但大蝦的大螯,甚似蟹螯,風味至佳。
十三日 晴。
夜間,微雨。
早餐後,仍到公園讀法文。
十一時歸,寫信給予同,聖陶,心南,調孚,景深及同人會。
魏兆淇君來,談了一會。
午飯後,在家微睡了一會。
三時開始寫小說《五叔春荊》,寫至五時,忽覺得不大滿意。
大約寫小說的興趣已減退了,再寫下去,便成了勉強,一定寫不好,很想以後不再寫了。
悶坐在旅舍中,很無聊,很難過,又不禁動了想家的念頭。
還好,元今天來的很早,把我的無聊打斷了。
晚飯後,偕元等同坐咖啡館,吃了一杯咖啡後,又略略的高興。
獨自先回,把《五叔春荊》續寫完畢。
十一時半睡。
十四日 陰雲密布,雨點不時的滴落。
八時起,早餐後,到公園去散步了一周。
偶買《NewYorkHerald》,見上面赫然大書着蔣介石通電辭職的消息,并言北軍大勝,一二星期内,将可到達南京,上海。
我不禁黯然。
萬想不到中國政局乃竟如“白雲蒼狗”,變化得這樣快! 上午十時許,開始寫小說《三姑燕娟與三姑丈》,至午夜一時半才寫畢。
這篇小說,内容還好,也許寫得粗些,此後拟暫時不再寫小說了。
許多材料,且留在心裡,待更加成熟了些時,待寫小說的興緻甚濃厚時再寫出來。
十五日 晴。
早起,正在寫信,郵差敲着房門,送進愈之的一封挂号信及箴二信,聖陶一信來。
我真高興如得到了滿捧的珍寶——不,這比珍寶還可貴,還可慰!我很高興的由愈之,聖陶的信裡,知道上海的友人們都還很念着我;我更高興的是,箴的信許久未來,一來卻便是兩封!但她的信中,仍充滿了苦語愁言;我讀了,熱淚幾乎要奪眶而出。
我使她這幾個月受盡了苦,不知将來怎樣的補償她,安慰她才好!還不知到了什麼時候,才能見到她,補償她,安慰她!她說道:“铎呀,像這樣的下去,我将要更瘦,瘦到隻剩一根骨了呀。
”又說道:“铎呀,你什麼才可回來呢?如果船上有五等艙,我便坐了五等艙到你那裡去也情願!”唉!我怅然的,我惘然的,良久,良久,我的心飛到萬裡之外的故鄉去了! 上午十時,至郵局寄信,挂号信,給調孚的——因今天系法國節日,郵局關了門。
又到公使館去取彙票信,因箴來信說,四十鎊的彙票已寄出,亦為了節日,公使館也閉了門。
下午,偕景醫生同到凡爾賽(Versailles)去。
在車站上遇到了光潛。
我們約定于九月二十三日同到倫敦去。
前一次到凡爾賽,未進宮去,隻在公園中走走,這一次則進了宮。
跟随了一大批的遊曆者,匆匆的一間一間的看過去,連細看的時間都沒有;今天的人實在太多了!很想以後再去一次二次。
在樹下坐了一會。
臨出宮門時,還到國會(Congress)去看了下,其中為一個會場,乃上下兩院遇總統出缺或選舉總統時所用的;此外,則規定七年在此開會一次。
七時回,到萬花樓吃飯。
飯後買了一瓶白蘭地回,預備肚子不大好時喝一點。
夜間,寫給嶽父一信,箴一信,又給聖陶,調孚一信,十時睡。
臨睡時,喝了一點酒,用肉松來下酒。
十六日 陰。
寄去挂号信一封,給調孚,内有稿子三篇,一為論文;二為小說,還附有給愈之,聖陶的二信。
另外又寄一信給聖陶,内附給雪村及少椿的信各一。
又到公使館去,收到嶽父一信,并四十鎊的彙票,因系副張(正張由船上寄,故未到),陳君說,恐不易取到錢。
在那裡和陳君談了好一會,皆關于巴黎住家的事,他有家眷,在巴黎已住了很久,情形很熟悉。
他說,住在巴黎,自己燒飯,兩個人二千法郎一月可以敷用。
我現在一個人還不止用二千法郎呢。
則箴如果出來,我反倒可以省儉了!由公使館回時,到Hashette公司,買了英文的《法國文學史》及《法國藝術史》二冊,又法文的《Apollo》一冊,計價共三十七法郎。
午餐在Vaneau街一家菜館裡吃;魚炸得很好,肉則遠不如Steinbach之多而新鮮。
回家後,很無聊的在看買來的新書。
徐元度來,直談到七點,我要去吃晚飯時才走。
晚飯與元及一位珠寶商陳先生同在北京飯館吃,北京飯館的菜,比萬花樓為新鮮,價亦較廉,惟座位不大好。
它的炒魚片,又鮮嫩,又有味,到巴黎後,沒有吃到那麼好的魚過;萬花樓的魚總是冰凍得如木頭一樣,一點鮮味也沒有。
晚飯後,一點事也沒有做,仍以肉松下酒,睡得很早。
是如此的空過了可寶貴的一天! 今天得濟之一信,嚴敦易一信。
十七日 陰。
早起,得上海寄來的書籍兩包,乃第一次寫信去叫箴寄下者。
其中有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及《人間詞》;當我接到地山的信,說起王先生投昆明池自殺事,便寫信給箴叫她把這些書寄來,因欲作一文以紀念他也。
我上船時,曾帶了他的《人間詞話》,而别的詩訓卻都沒有帶;我真喜歡他的詞。
學昭還把這書借去,在餐所裡鈔了一份去。
前三四年在張東荪家裡,我曾見過他一面,那态度是溫溫雅雅的,決不像會憤世自殺的樣子。
唉,也許憤世自殺的人,便是他那樣溫溫雅雅的人!亂嚷亂叫的倒沒有這麼大的勇氣了。
十時,到克魯尼(Cluny)博物院去,匆匆的走了一周,似乎其布置與前次所購的《GuideBook》上所說的已頗不同。
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第二室,陳列自中世紀至十八世紀的鞋子一部分及第十四,十五室陳列法國,意大利的瓷器的一部分。
我深覺得,中國瓷器如果肯多參考古代及外國的式樣而加以創造,一定可以複興的。
洛夫博物院所印的兩大冊中國古瓷器,真是比哪一國都好。
可惜我們沒有人知道到江西去改良它們。
如果改良得好了,一定可以再度征服了全個世界的。
下午二時,偕景醫生同到HotelInvalide裡的軍事博物院(ArmyMuseum)去參觀。
上次和元同到Invalide時,隻看了禮拜堂和拿破侖墓,沒有進這個博物院。
這個博物院,來源很早,在一六八三年便有人收集關于軍事上的器物以教導少年軍官;到了一八九六年,這個博物院便正式成立。
全院可以分軍器甲胄及曆史兩大部分;軍器甲胄部分包括古代的鐵甲,槍矛,刀劍,一直到了近代最新式的大炮,機器槍,手榴彈,飛機,戰壕;我們宛如經曆了種種的殺人境界與最恐怖的戰場;曆史部分包括法國各時代的軍旗,革命與帝國時代各次戰事的紀念品;古代的軍服,拿破侖及其後的遺物,拉法耶(LaFayette)的遺物等等。
又可以分為古代,近代及歐戰兩大部分;歐戰的一部分,占的地位很多,幾乎重要的戰死的大将以及飛行家,海軍軍官,都留有遺物在内,還有一二間專陳列紅十字會的救護工作的,專陳列戰壕模型的。
這其間,不知把多少殘酷恐怖的故事,重新告訴給我們。
還有一個紅十字會的女看護,執了錢筒,請遊人捐助。
歐戰的創痕還未完全恢複呢!這裡的傷兵是特别多,因為Invalide裡的一部分,又是傷兵院。
壁上還挂了許多的戰争的圖畫,其中很有些著名的,而關于歐戰的畫尤為多。
從軍事博物院出來,又到拿破侖墓看了一次,因景先生未見過。
回家後,我的房間又搬到三樓第十七号裡來了;房間與十二号一樣,也臨街,也有兩個窗門,太陽光也可曬進來,不過隻多上了一層樓而已。
晚飯後,與元等同坐咖啡館,九時半回來,開始鈔七月二十五日以後的日記,預備寄到上海給箴。
七月二十五日以前的,已由岡帶回去了。
十八日 晴。
昨夜不知何時下起雨來,睡夢中仿佛聽見窗外潺潺的雨聲,至今天清晨,還沒有停止。
因為不能出去,便在房裡鈔日記,整整鈔了一個早晨。
直到十一時半,方見太陽的金光破雲而出,街道也立刻便幹了。
巴黎的路政還算不差,所以從沒有街上積水的事(下雨時當然是濕淋淋的,雨一停止,街道也便跟着幹了)。
午飯後,又偕景醫生同到MusseCarnavalet去,他因為不久便要回到“外省”去了,所以這幾天幾乎天天在看博物院。
MusseCarnavalet是屬于巴黎城的,不是國家所有,如洛夫,凡爾賽之類。
這個博物院,雖說是專陳列關于巴黎城的曆史的東西的,然其中有趣味的東西很不少,尤其關于文藝一方面。
這個博物院的房子,原為文藝複興時代的建築物。
後又為賽委尼夫人(MadamedeSevigne)的住宅,她住在這裡凡二十年。
她是法國一個有名的尺牍作家,她那時代,幾乎都完全的活潑的在她生動的信劄裡表現出,上自宮廷大事,政治新聞,下至社會瑣事,戲劇遊藝,家庭小故,無不一一的詳細的寫着。
這個博
十五日 上午,到盧森堡博物院去,拿着目錄,一個一個房間仔細的對目錄看着,隻看了五個房間已過正午,便匆匆的歸來。
飯後,獨自到洛夫博物院去,執了洛夫的圖樣,依了圖樣而走了幾個大圈子,想先将院中“地理”弄熟,然後一部分一部分的再細看。
方在一樓及二樓走了一遍,已近五時,是他們閉門之時了,隻好回家。
覺得很疲倦,因為走的路太多了。
買洛夫畫片一匣,用去六十佛。
回家後,又同元去買盧森堡博物院的名畫集一冊,價一百四十四佛。
晚餐是宗岱請我和馬古烈君在萬花樓吃。
我們談得很高興。
馬君的思想雖舊,然中國古學的知識很豐富,一口很流利的國語,不像是在巴黎學會的。
我與他約定,下星期一(十八日)下午二時,到東方語言學校看他們所收藏的中國書。
夜,與岡及元同坐在大學廣場之咖啡館前,看他們跳舞,我吃了一杯啤酒。
樂聲仍悠揚的奏着,一對對男女仍翩翩的舞着,“國慶”的餘勢尚在。
十一時歸家,把送箴的東西及給調孚他們的畫片,都一一的收拾好,包好,因要托岡帶回。
包好後,時已一時半。
十六日 在陰雲中時時露出藍天一角來,上午八時起床,得嶽父及箴各一信。
到盧森堡公園散步。
十時,進盧森堡博物院,繼續對着目錄看畫;隻看了四個房間,又已到了正午。
午餐時,遇光潛,頌臯,楊太太等,同坐汽車到白龍森林劃船。
我們人很多,共要了三隻船,每隻船要用二十五佛的“押櫃錢”。
我和光潛及一位蕭君同船。
軀體很大的白鵝和灰鵝從容的浮遊于水面,伶俐的小水鴨,為漿聲所驚,拍拍的由水面飛起,掠舟而過,飛到對面綠林中去。
幾個女子帶了面包屑,一路抛給鴨子吃,那家鴨沿路跟着她們,一見有東西抛下,便追逐而前;那舉止呆笨的鴨子,偏要匆匆的你追我趕,用盡了雙翼之力,方才走得丈餘或數尺的路,激得水花四濺;閑看着它們着急搶先的情形,不覺失笑。
水中有一小島,濃蔭覆于水上,幾隻船停在那裡,幾對情人們正在緊靠着,有的默默的并坐不語,有的甜蜜蜜的在低語。
我是第一次學劃船,但劃得還靈活,多學幾次,想可以成功,劃了一小時餘,一同上岸,船費不到八佛。
在森林随意散步了一會,偕光潛及楊太太同到我的旅館裡來。
元已先在。
他替我買了酒精燈及火爐來。
我很高興的立刻燒茶請他們吃。
宗岱今晚又請我和光潛吃飯,仍在萬花樓,飯後,到我這裡閑談,曾覺之,徐元度諸君也來,房裡很熱鬧。
他們去後,寫給雲五,調孚,心南各一信,都為商務留學補助金事;因早上箴來信,提及商務已允每年提出一萬元,為留學補助金,故我寫信給他們,頗希望能依例得有一部分。
十七日 陰。
早起,寫給嶽父及箴的信各一。
學昭及兆淇來,同他們到盧森堡博物院周覽一遍,他們還不曾看過。
正午歸。
飯後,與元同到拿破侖墓。
那圓圓的金色屋頂,我們在車上,已遠遠的見過好幾次了。
大門前是兵士站崗,四周是濠溝,許多大炮也列于四周;勢氣很雄壯;前面兩廊是戰争博物院,未及去看。
先進禮拜堂,見拿破侖在聖希裡那島死時所用的棺木及墓石,又見他死時的面型及手型;在“大殿”中,一個失事飛行家的石像旁,拿破侖在聖希裡那島死後出殡所用之運棺車也放在那裡。
我們見了這些遺物,覺得有一種不自禁的凄涼之感。
等到我們轉到後面的墓殿時,這種感觸又完全變更了。
這墓殿建造得極為雄偉,都是用好的雲石。
殿之中央,是一個大圓穴,其中置放着這位絕世英雄的大棺椁。
青光由窗中射進,遊人如被蒙罩于細霧中,棺椁之四周,在當支柱用的石像中間,放着許多舊的軍旗,那都是他在曆次戰争時所奪得者;穴中大理石的地闆上,還記着他屢次經曆的大戰役的地名。
這墓殿的旁邊,都是随從他的大将們的墓。
殿門口有許多攤子,專賣關于這墓殿的畫片及拿破侖的瓷像與縮小的死時面型。
我買了一個拿翁的立像,價十八佛,要寄給箴,作此遊之紀念。
在這墓殿裡,我們所感到的已不複是凄楚,而是雄麗了。
出後,複到路丹博物院(MaseeD·Rodin);這個近代大雕刻家的博物院,即在他的生前的寓所中;其地點離拿破侖墓甚近,不多幾步即到。
其中上下二層,陳列他的傑作及他生平所收藏的古代雕刻,盤子,以及圖畫。
他的作品,凡二百餘件,都是原作,自《思想者》起,至《巴爾紮克》,《蕭伯納》,《詩人與詩神》等止,都是我們曾在書上見到的。
然而平面的攝影,哪裡能夠表現出雕刻的好處來!我們直到今日才見到它們的真面目,真好處。
還有許多是我們所未見過的,也有的是未完工的作品,然都足以使我流連。
這裡也不是去一次便可以看完的。
正屋旁的禮拜堂中,陳列他的大型的原作,《思想者》即在其中。
禮拜堂的正中,還有一座他的紀念碑,把他生平的傑作都彙雕在上面。
十八日 九時起床,天氣仍與昨日一樣,陰慘慘的,一絲晴意也沒有。
清晨時,似曾聞小鳥的啭鳴,仿佛那時曾有過太陽光。
上午整理房間,書桌及箱子。
午飯後,步行到裡爾街(RuedeLille)東方語言學校訪馬古烈君。
二時,他才來,同去看校裡收藏的中國書。
他說,中國書有新舊兩部分,舊有的放在校裡,新買的另放在附近一屋中。
舊有的書不多。
新買的書卻不少。
我把他所編的目錄(還是Card,未寫成冊)翻了一遍,我所要看的書,一本也沒有。
但其中有數種頗可注意:(一)《太平天國文告》,馬君說,他曾抄一份給程演生君,他已在北京印出。
(二)西番文及滿蒙文的書頗多。
(三)中法戰争時,粵省及上海所出的為劉永福鼓吹戰績的畫報,大都用彩色印刷,有的很粗率,有的畫還好(每張定價二角三角)。
此外,似無重要的好書。
但馬君甚殷勤,時時搬出我所略略注意的書來給我看。
我臨走時,他還說:先生要什麼書盡管向我來取好了。
他的盛意是很可感謝的! 十九日 早晴,下午陰。
昨夜關了百葉窗睡,要不是為郵差打門的聲音所驚醒,不知要睡到什麼時候去。
郵差送來的是箴的挂号信。
信中附有蔡孑民君及胡适君的介紹信數封。
這是我所久盼未到的信,因為是挂号的,又要由倫敦轉,所以遲了幾天。
匆匆的洗了臉後,一面燒開水泡茶,一面寫覆信給箴,信剛寫完,開水也沸了。
九時半,徒步走到國立圖書館。
這是第一次最遠的步行,帶了地圖在身,怕要迷路。
然由旅館到圖書館,這條路還不十分曲折。
沿了聖米蕭(St—Michel)街,到賽因河邊,再沿了賽因河岸,到了洛夫,穿過洛夫而到皇宮,皇宮之旁邊便是李查留街了,約費時三十二分。
路上并不難走。
到圖書館方十時。
借出《兩交歡》,《五鳳吟》,《常言道》,《蜃樓志》,《繡戈袍》五種。
館吏曾因号碼看錯,誤送金本《水浒》二冊來,随即還了他。
《兩交歡》,《五鳳吟》都不過是濫調的“才子佳人書”。
《常言道》,《蜃樓志》二書卻很好。
《常言道》為落魂道人編,嘉慶甲戌刊。
全書以“錢”字為主腦,充滿了諷刺之意,把許多抽象的東西都人格化了,如眭炎便是“趨炎”,馮世便是“附勢”之類。
較之《捉鬼傳》,《何典》諸書,叙述似更生動有趣。
《蜃樓志》,丁在君曾和我談起過,說這部書很不壞,我久覓不得,今始得見。
書為庾嶺勞人說,禺山老人編,嘉慶九年刊。
叙的是粵東的事實,文筆很好,當為《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諸書之祖。
這一派的小說末流很多,而前乎《蜃樓志》者,似不多見。
《繡戈袍》一種是有名的彈詞,《倭袍傳》(即刁劉氏)之改編。
《倭袍傳》,我常推之為彈詞中之最好者,今改編為小說,失去原作之風韻不少,封面題“江南随園老人編”。
随園似不至“不文”至此。
當為假托其名者所作。
下午四時,又徒步而歸。
坐了一天,散步一會,對于身體很有益。
很想以後多走路,少坐車。
晚餐與元同吃,吃到炸闆魚,這是我在中國所不喜的菜,但這裡卻炸得很好;不過價錢太貴,要九佛一盤。
夜間,咖啡館閑坐一會。
元買了一包花生吃,花生又是我很讨厭的東西,但當元說“吃一點吧”,而且把紙包打開時,我不禁見物而有所思了!這樣的花生,正是箴所最喜的。
臨出國的前幾天,她還逼着我同到一家廣東店買了些回去閑吃呢。
唉!不可言說的惆怅呀! 二十日 雨絲風片,沿途送了我到國立圖書館。
借出《吳江雪》,《醒風流》,《情夢柝》,《歸蓮夢》,《宛如約》五書。
這幾部小說都還好,尤以《歸蓮夢》為情境别辟之作。
《歸蓮夢》為明刊本,題為“蘇庵二集”,蘇庵主人編次,叙的是白蓮教之祖,一位白家女子的事,當可與《平妖傳》并傳,而較之《平妖傳》尤為變幻多姿,不落常套。
《吳江雪》為明刊本,有顧石城序及作者佩蘅子自序,觀其序之語氣,佩蘅子似即為顧石城之别号。
書叙江潮,吳媛之離合悲歡,頗曲折有緻。
《醒風流》題為鶴市道人編次,亦甚似明刊。
中多抄配及補刻處。
這部書與《情夢柝》及《宛如約》亦皆為“佳人才子”書。
《宛如約》系女子趙白,改男裝出外覓婿,這樣描寫的女子的故事,中國小說似絕少。
小說中提起女子講到覓婿,便要說她十分的羞澀,不要說自己出去尋覓一個好的伴侶了。
因看書很起勁,又忘記了吃午餐,等到記起來時,已過了午餐時候了。
隻好不吃。
四時,又徒步而歸。
天色已好。
然地上還濕。
袁中道君來,帶來了由裡昂轉寄的《文學周報》,“阿托士專号”三,這是我們五十幾天前在阿托士船上信筆塗寫的成績,今天見到它,仿佛如見“故人”,很喜歡!七時,與元同到萬花樓吃晚飯。
夕陽光紅紅的挂在雲片之上。
二十一日 今天天氣,全和昨天一樣,早雨,下午陰而傍晚晴。
今天是我的一個紀念日。
兩個月前的今天,正是我和箴相别,和家人相别,和中國相别,和諸友相别而登上了阿托士第二的日子。
相隔兩個月,而阿托士第二已把我送到萬裡外,而我已在萬裡外,住了将一個月。
唉,我不忍回憶那别離的一瞬!在這兩月中,我不知國事,家事如何?我不知箴的起居,家中人的情狀,諸友的生活和遭遇是如何?箴的來信,最近的是六月二十三日發出的。
到了今天,亦将一月了。
這一個月中,我又不知他們的情況是如何?早起,帶了滿腔的“離情别緒”而到國立圖書館,預備以“書”來排遣這無可排遣的愁悶。
借出《拍案驚奇》二集,《貪歡報》,《燕居筆記》及李卓吾評《三國志》。
《拍案驚奇》二集,據塩谷溫君所見日本内閣文庫本,凡三十九卷,但這一部卻隻有三十四卷,也不像是删節去的。
不知何故。
《貪歡報》亦為評話系的“短篇小說集”,共有小說二十四篇,皆淫豔之辭,風月之語,有一半是由“三言二拍”及他書選取的,有一小半則不知所據何書。
這部是翻刻本,原刻本為山水鄰所刊印。
《燕居筆記》乃雜選有趣之故事而成者,自第五卷以後,皆為小說,有傳奇系小說一篇(《鐘情集·辂生會瑜娘》),平話系小說八篇。
李評《三國志》乃是毛聲山評本未出之前的最流行的一本,回目并不對偶,每回上下二段,故說是一百二十回,其實乃二百四十段也。
這當是由最古的格式而略加以變更者。
由《殘唐五代》,由我所藏的舊本《隋唐志傳》,都可看出最古的小說是标目并不對偶,且隻以每個标目來分段,并不是分回的。
毛聲山在他的《第一才子書》的凡例上,對于“俗本”痛加诋毀,所謂“俗本”,即是這個李評本《三國志》。
四時二十分回家;天氣很熱,又穿了雨衣在身,走得滿身是汗。
二十二日 陰雨。
到國立圖書館已十時半。
借出《平妖傳》,《雷峰塔》及《西遊真诠》,皆鹹同間之小字黃紙本。
略一翻看,即送還他們。
又借出李卓吾評本《西遊記》,李卓吾評本《三國志》,笠翁評閱《三國志》及毛聲山評本《三國志》。
李本《西遊記》系翻刻本還好,有插圖,每回二圖,因系翻刻,當然不大精美。
将李卓吾本,笠翁本及毛本《三國志》對照的看。
笠翁本,據他自己序上說,是刻于毛本之後。
插圖每回二幅,很精細可愛。
他這個本子是介乎卓吾本與毛本之間的;大部分是依據卓吾本,回目亦完全相同,但有的地方,卻依從了毛氏的大膽的改本。
如《青梅煮酒論英雄》一回中,卓吾本叙劉備聽見雷響,故意将手中箸落于地上;毛本頗譏評之,改為劉備聽見曹操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時,不覺失驚落箸,雷聲恰作,乃借之以為掩飾。
笠翁本在此處便完全照毛本而不照卓吾本。
然卓吾本的面目卻仍可說是完全保存在笠翁本中。
似此回之一段,乃偶然的一個例子而已,全書中并不多見也。
五時回家。
今天來回,仍步行。
晚餐與岡及蔡醫生在萌日飯店吃。
萌日亦中國飯店,在孟茲路(RueMonge),有炸春卷,熏魚等菜,為他處所沒有。
二十三日 陰。
十時出寓門,本想到圖書館,因頗倦,改途至盧森堡公園坐了一會。
穿過公園而至中法友誼會看中國報紙。
正午回,元已先在。
飯後,偕元及岡同登伊夫爾塔(TourEiffel),這是世界最高的建築,自地至頂,凡高九百八十四英尺(紐約的WoolworthBuilding不過高七百五十英尺),乃工程師伊夫爾(GustavEiffel,1832—1923)在一八八九年所建者。
塔頂上的無線電台乃力量最強者之一。
塔底每邊共長一百四十二碼。
我沒有走到塔下時還想象不到它是如此之大。
登塔票價八佛。
坐電梯上去,在三樓要換一次電梯。
這個電梯,在中途(不知第幾層)又要換一次。
自底到頂,連等電梯的時間計算在内,總要一個小時。
二樓三樓及頂層都有店鋪。
頂層并有郵票出售,許多人都臨時買了明信片,買了郵票,寫上幾個字寄給親友們。
我隻買了幾本小簿子,簿面上有塔之圖像的,寄給箴以為此遊之紀念。
在頂層,全個巴黎都展開在你面前。
這如帶的是賽因河,這青蒼而隆起的是四周的山,這白色的尖頂屋是聖心寺,這方形的窗門,下有圓的廣場者是凱旋門,這一帶古屋是洛夫博物院,這圓頂的高屋是名人殿(Pantheon),這一條大街是什麼,這一座橋又是什麼,都一一的可以指點數說。
頂上并有遠望鏡多座,每人看一次,要一佛。
我在望遠鏡中,對着聖心寺,凱旋門看,都看得極清楚。
下塔後,複到蠟人館(MuseeGrevin)去。
蠟人館在蒙麥大街(BoulevardMontmartre)十号,中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蠟人館,門票三佛,第二部分是幻鏡部,門票一佛半,第三部分是變手戲法的,門票一佛半,我們隻去看蠟人館。
那裡面有現代的人物,如莫索裡尼,張作霖等。
最好的一部分是關于法國革命史的:一間狀馬拉(Marat)之死的;一間狀路易十六及皇家大小被捕的;一間狀革命法庭,審判羅蘭夫人(Mme.Rolland)的,尤為動人。
再有一間是寫充軍的兵士的,一個脫了上衣跪在地上;一個坐于地上,更低靠于兩膝之上;幾個軍官手執着鞭,幾個兵士手執着鏟土之器具在旁望着,也是很逼真的。
再有,走下地道,有幾間寫墓道及家族送殡之狀的,甚陰慘怖人,我到了出來後,還是凜凜然的。
再有幾間是叙耶稣及基督教故事的。
其中羅馬鬥獸場上之基督教徒殘殺一幕,最可怕。
再有一間是寫拿破侖死在聖希裡那島幽所時的情形。
最後見到的是一幕光明的景象,寫拿破侖盛時之宮苑中的生活,他立着,約綏芬坐于椅上。
今日午餐,吃到生杏仁,外殼小如毛桃子,磕去了殼,隻吃裡邊的大“仁”。
幹杏仁,箴已經很喜歡吃了,可惜她不能同嘗這脆而清香的鮮杏仁。
上午,寫了許多信,給箴,嶽父,舍予,南如,道直,學昭,伯祥各一封。
二十四日 陰。
今日是星期日。
計到巴黎後已過五個星期日(二十六日到,即為星期日)了。
而一點成績也沒有,愧甚!連法語也還不會說呢!再不學,将奈何?上午,都在鈔前數日的日記。
午餐與元同吃,吃到李子,皮色雖青而極甜熟。
下午,在咖啡館坐了一會,獨自到名人殿(Pantheon)走了一遍。
名人殿初為禮拜堂;一七九一年時,改為名人殿,為葬埋偉大人物之所在。
大演說家美拉蒲(Mirabeau)第一個葬于此,同年,福祿特爾(Voltaire)的棺,也移埋于此。
一八○六年,又改為禮拜堂。
自一八三〇年七月革命後,乃複為名人殿。
雨果(VictorHugo),左拉(E.Zola),盧騷都葬于此。
但他們的墓,都在地穴中。
我今天沒有下去看。
聞每隔半點鐘,殿役便領導遊人下去看一次。
我隻在大殿中看了一周。
四周的牆上,都是壁畫。
畫不出于一手,畫題亦甚複雜;其中有關于貞德(JonnofAre)的故事畫四幅,乃是J.E.Lenepveu所作,尤以第一幅,貞德受聖感,為最著名。
其他不能細述,因看得太匆忙了。
雕刻亦不少,也隻能叙我所知者。
四支大石柱旁有大群的雕刻。
在右邊是盧騷紀念碑,雕着名譽,天然,哲學,真理及音樂;在左邊是狄特洛(Diderot)的紀念碑。
對面,在右邊是革命時代的一群将官;在左邊是王朝複古時代的九個演說家及政論作家。
殿之正中的高壇,是一所國民會議的大紀念碑,石像下大寫着“ConventionNational”,又寫着“不自由毋甯死”(VivrelibreonMourir);左邊是一群代議士,在将革命時,立誓不服從國王之解散會議之命者(TheOathintheJeudePanme),右邊是一群愛國者在前進。
晚飯在萌日飯店吃。
飯後,又坐了一會咖啡館,吃了一杯咖啡。
夜間,把前幾天未鈔好的日記,都鈔完了。
預備寄回去給箴看。
自到馬賽之後,一天天因循下去,近一個月沒有鈔日記了,雖然天天曾簡略的記在小簿子上——好容易費了這幾天的工夫,一口氣把它寫完了。
在此,是巴黎生活四個星期的記載,是一部分工作的記載,一部分遊覽的記載。
巴黎的四個星期,不過是如此草草的過去,時間不嫌得太浪費了麼?!工作固然不多,即遊覽亦何曾有一次暢快的,從容的,仔細的! 二十五日 上午十時,步行到國家圖書館,借出《包公案》,《一夕話》,《列女演義》,《馮驸馬在安南征勝寶樂番賊故事》及《西番寶蝶》五種。
《包公案》為通行袖珍本,一閱即放過一邊。
《馮驸馬故事》為單張的紙片,故事極簡,尚未完,似為安南或廣東的坊賈所印行者。
《西番寶蝶》乃粵曲,叙蘇生之故事,文字頗不通順,版本亦極劣。
《一夕話》,一名《一夕話開心集》,其中趣談甚多,大約以搜輯舊作為主,而附以新聞者。
頗有使人忍俊不禁,噴飯滿案之新鮮的笑話。
如說,一個鄉間富翁不識字,但又要假裝通文理;有一天,他的朋友寫一字條向他借牛一用,但他看了半天,不知所雲,而座有他客,又不便說不知,便對來使說道:“你去告訴你主人說,我停一刻就來了!”又如說,一人見賣海獅者,便叫道:“海獅多少錢一斤?”賣海獅者回道:“海獅不論斤的,要量的。
”那人作色道:“我難道不曉得!我問的是海獅要多少錢一丈。
”又如說,一人見友人桌上有賬單一張,上寫琵琶四,計價若幹。
他猜了半天,才知系“枇杷”二字之誤,便作一詩嘲之雲:“枇杷不是此琵琶,隻為當年識字差。
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箫管盡開花。
”像這一類雅而不俗的笑話,在我們的笑話集如《豈有此理》,《笑林廣記》中是極少見的。
此書為道光壬午年刊本,題咄咄夫作,嗤嗤子增訂。
《列女演義》為翻刻本;原編者為猶龍子,系以劉向《列女傳》為藍本而以通俗的文字重述之者,但不盡為向之原作,亦采入唐宋明乃至清末之婦女故事。
三時,出館。
王維克,袁中道來談。
晚飯在萬花樓吃。
買了不少畫片,分别包好,預備托岡帶回送給上海的諸友。
夜間,寫給雲五及調孚,予同諸友的信。
并将學昭,隐漁,元度諸君給《月報》的文稿及我自己給箴的小玩意兒,一并包為一包,交給了岡。
二十六日 陰。
上午,開始寫《巴黎國家圖書館中的中國小說與戲曲》文,沒有寫多少,便放下了。
下午,理發,洗澡。
與元,岡閑談了半天,一直到夜,一點事也沒有做。
買了三冊Kipling,Galsworthy及Hawthorne的小說,價三十四佛。
夜間,看了Kipling的《JustsoTales》,覺得很有趣,乃給孩子們看者。
其中說及人類文字之發見的兩篇故事,最好。
文中多插圖,亦為作者所自繪者。
本書雖然很淺,是給孩子看的,然文章仍很漂亮,且音節至為铿锵可愛。
大作者無論寫什麼都不會很草率的。
午夜,看了此書大半本,方才入睡。
這一夜,又有夢,夢見祖母和母親,宛如在家中,不知怎樣的,忽然買到了好幾隻紅色的桃子及白色的桃子。
母親為我削去桃皮。
大桃很甜,削了一隻,還吃不完。
二十七日 晨晴,下午雨。
今天什麼都沒有做,又是草草匆匆的過了一天。
不知怎樣,這幾天心裡很難過,夜睡亦甚不安,箴的信已将兩星期不來了!下午,很無聊,獨自到Turnitz的巴黎分店裡,買了三冊的JackLondon的小說,價三十六佛。
回到盧森堡公園,遇大雨。
在一家咖啡店裡躲雨,喝了一瓶汽水。
雨是傾盆的落下,地上的水,立刻如河流一樣洶湧的流過去。
但不久,便又晴了。
晚飯後,送岡到車站,他今夜動身回國。
九時二十分開車。
我的身雖歸到旅館,我的心是幾乎跟了他回國了! 二十八日 心境和天氣一樣的陰沉沉的。
整天的無聊的悶着,不肯動手做一點事。
早晨,到楊太太那裡去,因為不知她的房間在幾樓,看門人又不在,無人可問,共去了三次,方才見到她。
因欲找她介紹一位法文先生。
先生乃一老婦人,即住在她的樓下。
約定下星期一起上課,每月一百五十佛郎的薪水,每星期教五點鐘。
下午,偕元及蔡醫生同到波龍森林(BoisdeBoulogne)去劃船,勉強消磨去了半天。
然偶不小心,坐到船頭去,倒被船頭上的鐵釘,撕破了褲子。
回家後,即換下叫茶房拿去織補了。
十時半,寫了一信給箴,即睡。
二十九日 今天不能再不做事了!愈懶将愈郁悶,愈郁悶将愈懶;再不振作,不僅空耗時間,亦且使人不知怎樣度過這悠久的日子好,心裡至為怅惱,也至為彷徨!九時半,早餐後,即到國家圖書館去,借出《三寶太監西洋記》,《封神傳》,《呼家将》,《列國志》及《玉嬌梨》。
《西洋記》與我所藏的一部不全本,同一刻本,惟印刷更為模糊不清。
《封神傳》為四雪草堂刊本,圖雖不及褚氏刻的《隋唐演義》好,卻亦頗精。
《呼家将》文字甚為拙笨,似為未經文士删改之說話書,其中材料頗多足資參考者。
《列國志》起于武王滅纣,終于秦之統一天下,是一部很重要的書,有許多地方可以與《東周列國志》對照的讀,可以使我們曉得如何的一本通俗的《列國志》乃變而為一本文雅的《東周列國志》。
《玉嬌梨》為明刊本,本子還好。
下午三時半出館。
寫給箴,給調孚,給菊農各一信。
夜間,元,曾覺之及徐元度來談。
十一時睡,又甚不安,夢見了濟之,秋白,好像見秋白得肺病的非常可怕的樣子。
三十日 好幾天不見面的太陽光,今早居然照進我屋裡來;黃澄澄的金光,似欣欣的帶有喜色。
茶房托進早餐盤來,盤裡卻有一封箴的信!啊,我的心,也和太陽光在一同嬉笑的顫跳着了!但箴的信裡,充滿了苦味,這苦味使我不禁的如置身于她的苦境中。
唉,别離,生生的别離,這是如何難堪的情緒!我在此還天天有新的激動,新的環境,足以移神收心,然而一到了閑暇時,還是苦苦的想家,像她終日無事的守在家裡,天天過着同樣的生活,隻是少了一個人,這叫她如何不難過呢!她信上說:“屈指别離後,至今還隻有兩三個禮拜呢!如果你去了一年,那麼有五十二個禮拜,現在隻過了兩三個禮拜,已是這樣難堪了,那餘下的五十個禮拜,不知将怎樣度過!如果你去了兩年,那麼,還有一百多個禮拜呢——平常日子,你在家時,日子是如流水似的滑過去,我叫它停止一會它也不肯。
如今老天爺卻似乎有意和我搗亂一樣,不管我如何的着急,痛苦,它卻毫不理會,反而慢吞吞的過着它的日子,要它快,它偏不快……”唉,我真是罪人,把她一個人抛在家裡,而自己跑了出來!我做事永遠是如此的不顧前,不顧後,不熟想,不熟籌!我怎麼對得住她!她那樣的因我之輕于别離而受苦!我想,她如果不出國來和我同住,我真的不能久在歐洲住着了!自見此信後,心裡怅怅的苦悶着,飯後便消磨時間于咖啡館,至四時方回。
寫了給箴的信及給放園,拔可,端六,同孫,振飛,昆山,叔通諸信後,又到了晚飯之時了。
晚飯後,又去坐咖啡館,至十時方回。
時間是如此的浪費過去! 三十一日 陰。
全天精神都不好,懶懶的,不想做事。
上午,到盧森堡公園裡去散步,十一時方回。
下午,又懶懶的躺在床上,不覺的睡着了,這一睡直至四時才醒,心裡嘴裡都有苦味。
洗了臉後,動手寫了小說《九叔》,至夜間十二時方畢,待明天謄清。
睡夢中,仿佛像在家中的樣子,箴走至床邊,俯下頭來,吻了我一下,我在半睡半醒之際,似欲仰起頭來,以手攬她的頭,回吻她一下,然而我的手剛一伸出被外,我便醒了,床前卻是空空的。
我立刻覺得現在卻是在萬裡外的一個旅館中,不是在家裡。
我心裡真難過!窗外路燈的光,淡淡的照進房裡來,我任怎樣也再睡不着! 八月 一日 雨絲綿綿不絕,終日挂在窗前,如一道水簾。
上午,讀了一點法文;謄清《九叔》一部分。
飯後,到元家中,吃到很好的桃子。
三時乘地道車回;自己一個人坐地道車,這是第一次。
巴黎地道車價錢是均一的,無論路程之遠近,無論換車與否,頭等皆為一個佛郎,二等皆為六十生丁。
坐車的人并不擁擠。
地道車共有兩個公司,一為Metro,一為Nord—sub,但兩家的票子可以通用。
六時,到我的法文先生MadameConёssin家裡讀法文;她已六十多歲,白發如銀,但口音還準确。
她說,她到過紐約四年,但英文很不好。
跟了她讀法文,簡直如用直接教授法,不必,也不能用英文為媒介。
用的課本是H.Didier的《ParlonoFrancais》,很清楚,很便于初學。
前天本與她約定今天下午五時半到她那裡去,但因我的表慢了半點,所以竟遲至六時才去,而我自己還以為是五時半。
今天是星期一,又是八月一日,開始上學,揀的日子很好。
夜間,仍鈔《九叔》,已畢,自己覺得很有趣。
十二時半睡。
二日 晴。
九時起,到盧森堡公園讀法文。
十時半回,開始寫一篇小說《病室》,本想有所諷刺,結果卻反似同情于所要諷刺的人了。
初寫時,自己也想不到感情會變遷到這個樣子的!做小說,像這樣的例子是常要遇到的。
至夜間十二時半,《病室》已完全寫畢。
傍晚,吃晚飯回來時,見有幾個中國婦女在街上兜賣雜物。
大約是山東人,據她們的口音看來,腳是裹得小小的,衣服穿得很褴褛,街上沒有一個人不注目而視。
我們覺得很難過。
這種人不知是如何流落到巴黎來的? 三日 九時起,到盧森堡公園溫讀法文後回來,已十一時了;順道到宗岱處,向他借了一部《文選》,一本《唐詩選》,很想念念這些書。
下午及晚間,除讀法文及吃晚飯的時間外,皆在續寫《巴黎國家圖書館中的中國小說與戲曲》一文。
仍未畢。
這兩天來,很覺得自己的記憶力太弱,又不用功,法文是草草的滑讀過去,旋讀旋忘,不知如何學得好! 四日 晴而暖,自到巴黎後沒有今天這樣的熱過。
沿街及公園中,黃葉已鋪滿了地上,枝頭未落的半枯葉子,潇潇的似在告訴我們秋之将至。
然而天氣又熱得不像入秋的樣子。
除上法文課外,今天仍在續寫《巴黎國家圖書館中的中國小說與戲曲》一文。
晚飯在Steinbach一家猶太人開的飯館裡吃。
吃到了“雞雜飯”,其中有雞胗,雞肝,雞翼膀,雞腳等,燒得很好,而價錢又甚廉。
箴是最喜歡吃雞翼膀的,假定她也在巴黎,今天吃到了這碗好菜,她将如何的高興呢?不禁怅然的頓生“鄉愁”。
晚飯後,到咖啡館裡吃“布托”(Porto)一杯,醺然有醉意。
十二時一刻睡。
五日 晴,仍然很暖,傍晚,大雷雨後,天氣漸涼。
幾乎全天都在預備法文,一連讀了四課,又是匆匆的讀過去,自覺進步絕少。
此病不知何日方能改革掉!若長此旋讀旋忘,不深切的用苦功,将百事無所成也!不禁自危!下午,因口幹,去水果鋪裡買了十佛的桃子及葡萄回家,吃得很多,但愈吃口卻愈幹。
晚飯,獨自一個人在北京飯店吃,要了一碗紫菜湯,一盤炒豆芽,都很好,價共十一佛。
夜間,在打着一篇小說《三年》的草稿,十一時半睡。
拿了一本《唐詩選》,在床上讀着《長恨歌》,《琵琶行》,《連昌宮辭》等篇,不覺的漸漸入睡了。
書從手裡落下也不知道。
六日 陰,天氣漸有秋意,落葉似更厚的鋪在地上。
早晨,得文英一信,很高興,這是祖母們的來信的第一封!但不知何故,箴卻沒有信來。
昨天下午,上法文課時,先生說,請在下星期一,把錢帶來。
然而我一計算,家款要月底才可到,而身邊的錢,已不大夠維持到月底了,哪裡還有錢讀法文!很想就此不念,托楊太太對她說,送了她一個星期的錢。
她的教授法,本不大高明。
自己在家裡念,也是一個樣子的,如果肯用功的話,不一定要教員督促着。
自上午至夜間,除了讀法文及吃飯的時間外,皆在寫小說《三年》,至十時半,方告竣。
七日 晴。
上午仍到公園樹下讀法文,不因不請先生而就此把法文收拾起。
十時回家,即開始寫一篇小說《五老爹》,這幾天寫小說的興緻甚高,材料又如泉湧似的追迫而來,故寫得很多。
像這樣的機會很少,不得不立刻捉住而利用之也。
至午夜,《五老爹》已寫畢,自己也還滿意。
晚飯在萬花樓吃,遇楊太太,交給她五十佛郎,請她轉交給MadameConёssin,作為上一個星期的薪金,并請她代為婉辭之。
也許款到時,再從她念也不一定。
八日 天氣時晴時雨,使人不敢出門;有時太陽光輝煌的從破絮似的雲隙中射下,有時又陰沉沉的一陣粗雨點由上面緊灑而下。
全個上午都未出去。
寫給嶽父,給箴,給文英各一信;在嶽父的信内,曾詳細的商量着要箴出國的事。
我們——在我自己尤甚——都很覺得,我們的别離是很痛苦的,都渴望着能在最近時候再相見,不再相離;離愁是受得人夠了,别意是苦得人夠了!不知我們的幸福有沒有那樣好,可以使我們同在國外住個三五年!又寫給彥長,若谷等一信,調孚一信。
寫信畢,又開始寫小說《王瑜》。
這篇故事給我的印象很深,我久想寫出,至今才得到了機會。
至午夜一時許,才完全寫畢。
晚飯在萬花樓吃,飯後,偕元及蔡,景二醫生同到CafeDreher聽音樂,那裡的音樂是很有名的,常奏着大作家的名曲。
樂隊隻有五個人,然已夠用了。
我聽了一出魏格納的曲,一出流行的新曲後,時已九點半,即先回家,因欲趕着把《王瑜》寫完。
九日 今天天氣又是時晴時雨的。
早晨,太陽很好,照常的到公園去讀法文。
然樹下已不能使人久坐;微涼侵膚,大似初冬。
園中遊人,寥寥可數。
想不到巴黎天氣變化得這麼快。
連忙回家,法文也不念了。
回家後,即寫小說《春蘭與秋菊》一篇,寫得很高興,至黃昏即寫畢。
夜間,到王維克那裡談了一會,十時回。
寫一信給調孚,并将前幾天以來所作的六篇小說複看了一遍,封在一個大封信内。
十二時睡。
十日 天氣又是那樣的捉摸不定。
上午,到郵局把稿子挂号寄給調孚。
又步行到國家圖書館,借出《百煉真》,《一捧雪》,《花箋記》,《東周列國志》,《列國志》及《封神傳》。
《封神傳》即翻刻四雪草堂本之坊刊本,不足注意。
《百煉真》為馮猶龍的自著小說,是一部罕見的書。
《一捧雪》叙粵東一件大案,亦不多見。
《花箋記》亦名《第八才子》,乃粵曲,内容很不壞,文字亦很流利。
把粵曲的身價,擡高到《水浒》,《西廂》并列,這是很可令人注意的。
最後,把《東周列國志》及《列國志》對讀了數部分,摘記出其不同點。
四時一刻出館。
回家,甚悶,微睡了一會。
元來,同到萬花樓吃晚飯。
飯後,閑談了一會,九時半即睡,因覺得很疲倦。
到巴黎後,從沒有這麼早便睡的。
十一日 上午陰。
下午晴,又有些暖意。
得予同一信,很高興,他們已接到我由巴黎發的信了。
但箴還無信來,不禁使我悶極而疑愁交并。
難道她是病了不能寫信?步行到國家圖書館,借出《西江祝嘏》,《砥石齋曲》,《雙翠園》及《雙鴛祠》。
《西江祝嘏》為蔣士铨作以遙祝清太後之壽誕者;想不到這種的迂腐的題材,乃能寫得那樣的流麗生動!《砥石齋曲》不好,但傳本頗罕見。
《雙翠園》叙翠娘及徐海事;《雙鴛祠》叙廣州一貞婦事,都非十分出色的傳奇。
又借出一種,目錄上寫的是《西廂琵琶合刊》,不知如何,取出後卻是《覺世雅言》所缺的第六至第八卷;大約是他們把号碼弄錯亂了。
自今天以後,國家圖書館拟暫時不去了,中國的小說與戲曲,他們所收藏的,大略的都已看過一遍了。
晚飯在東方飯店吃,吃的是炸醬面。
買葡萄五佛,共三大串,大家分吃而盡。
十時半睡。
十二日 晴。
早餐後,即到公園,坐在樹下讀法文。
遇袁中道君,他說,《文學周報》的“Athos号”第二,第三冊,已經出版了,剛由裡昂轉寄來。
我即到他家裡取了二冊回來;又得調孚一挂号信,甚喜!續寫《巴黎國家圖書館中的中國小說與戲曲》一文,至午夜一時方畢,總算将五十天以來在巴黎所孜孜搜讀的東西,作一個結束,作一個報告。
其中頗有些重要的材料在内,雖然文章寫得質樸無華,而其内容則甚可注意。
預料發表後,當可引起許多人的研究與讨論。
晚飯在元家裡吃,自己買大蝦,買火腿,買酒,買面包來,然所費的錢,并不比在飯館裡吃的少。
但大蝦的大螯,甚似蟹螯,風味至佳。
十三日 晴。
夜間,微雨。
早餐後,仍到公園讀法文。
十一時歸,寫信給予同,聖陶,心南,調孚,景深及同人會。
魏兆淇君來,談了一會。
午飯後,在家微睡了一會。
三時開始寫小說《五叔春荊》,寫至五時,忽覺得不大滿意。
大約寫小說的興趣已減退了,再寫下去,便成了勉強,一定寫不好,很想以後不再寫了。
悶坐在旅舍中,很無聊,很難過,又不禁動了想家的念頭。
還好,元今天來的很早,把我的無聊打斷了。
晚飯後,偕元等同坐咖啡館,吃了一杯咖啡後,又略略的高興。
獨自先回,把《五叔春荊》續寫完畢。
十一時半睡。
十四日 陰雲密布,雨點不時的滴落。
八時起,早餐後,到公園去散步了一周。
偶買《NewYorkHerald》,見上面赫然大書着蔣介石通電辭職的消息,并言北軍大勝,一二星期内,将可到達南京,上海。
我不禁黯然。
萬想不到中國政局乃竟如“白雲蒼狗”,變化得這樣快! 上午十時許,開始寫小說《三姑燕娟與三姑丈》,至午夜一時半才寫畢。
這篇小說,内容還好,也許寫得粗些,此後拟暫時不再寫小說了。
許多材料,且留在心裡,待更加成熟了些時,待寫小說的興緻甚濃厚時再寫出來。
十五日 晴。
早起,正在寫信,郵差敲着房門,送進愈之的一封挂号信及箴二信,聖陶一信來。
我真高興如得到了滿捧的珍寶——不,這比珍寶還可貴,還可慰!我很高興的由愈之,聖陶的信裡,知道上海的友人們都還很念着我;我更高興的是,箴的信許久未來,一來卻便是兩封!但她的信中,仍充滿了苦語愁言;我讀了,熱淚幾乎要奪眶而出。
我使她這幾個月受盡了苦,不知将來怎樣的補償她,安慰她才好!還不知到了什麼時候,才能見到她,補償她,安慰她!她說道:“铎呀,像這樣的下去,我将要更瘦,瘦到隻剩一根骨了呀。
”又說道:“铎呀,你什麼才可回來呢?如果船上有五等艙,我便坐了五等艙到你那裡去也情願!”唉!我怅然的,我惘然的,良久,良久,我的心飛到萬裡之外的故鄉去了! 上午十時,至郵局寄信,挂号信,給調孚的——因今天系法國節日,郵局關了門。
又到公使館去取彙票信,因箴來信說,四十鎊的彙票已寄出,亦為了節日,公使館也閉了門。
下午,偕景醫生同到凡爾賽(Versailles)去。
在車站上遇到了光潛。
我們約定于九月二十三日同到倫敦去。
前一次到凡爾賽,未進宮去,隻在公園中走走,這一次則進了宮。
跟随了一大批的遊曆者,匆匆的一間一間的看過去,連細看的時間都沒有;今天的人實在太多了!很想以後再去一次二次。
在樹下坐了一會。
臨出宮門時,還到國會(Congress)去看了下,其中為一個會場,乃上下兩院遇總統出缺或選舉總統時所用的;此外,則規定七年在此開會一次。
七時回,到萬花樓吃飯。
飯後買了一瓶白蘭地回,預備肚子不大好時喝一點。
夜間,寫給嶽父一信,箴一信,又給聖陶,調孚一信,十時睡。
臨睡時,喝了一點酒,用肉松來下酒。
十六日 陰。
寄去挂号信一封,給調孚,内有稿子三篇,一為論文;二為小說,還附有給愈之,聖陶的二信。
另外又寄一信給聖陶,内附給雪村及少椿的信各一。
又到公使館去,收到嶽父一信,并四十鎊的彙票,因系副張(正張由船上寄,故未到),陳君說,恐不易取到錢。
在那裡和陳君談了好一會,皆關于巴黎住家的事,他有家眷,在巴黎已住了很久,情形很熟悉。
他說,住在巴黎,自己燒飯,兩個人二千法郎一月可以敷用。
我現在一個人還不止用二千法郎呢。
則箴如果出來,我反倒可以省儉了!由公使館回時,到Hashette公司,買了英文的《法國文學史》及《法國藝術史》二冊,又法文的《Apollo》一冊,計價共三十七法郎。
午餐在Vaneau街一家菜館裡吃;魚炸得很好,肉則遠不如Steinbach之多而新鮮。
回家後,很無聊的在看買來的新書。
徐元度來,直談到七點,我要去吃晚飯時才走。
晚飯與元及一位珠寶商陳先生同在北京飯館吃,北京飯館的菜,比萬花樓為新鮮,價亦較廉,惟座位不大好。
它的炒魚片,又鮮嫩,又有味,到巴黎後,沒有吃到那麼好的魚過;萬花樓的魚總是冰凍得如木頭一樣,一點鮮味也沒有。
晚飯後,一點事也沒有做,仍以肉松下酒,睡得很早。
是如此的空過了可寶貴的一天! 今天得濟之一信,嚴敦易一信。
十七日 陰。
早起,得上海寄來的書籍兩包,乃第一次寫信去叫箴寄下者。
其中有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及《人間詞》;當我接到地山的信,說起王先生投昆明池自殺事,便寫信給箴叫她把這些書寄來,因欲作一文以紀念他也。
我上船時,曾帶了他的《人間詞話》,而别的詩訓卻都沒有帶;我真喜歡他的詞。
學昭還把這書借去,在餐所裡鈔了一份去。
前三四年在張東荪家裡,我曾見過他一面,那态度是溫溫雅雅的,決不像會憤世自殺的樣子。
唉,也許憤世自殺的人,便是他那樣溫溫雅雅的人!亂嚷亂叫的倒沒有這麼大的勇氣了。
十時,到克魯尼(Cluny)博物院去,匆匆的走了一周,似乎其布置與前次所購的《GuideBook》上所說的已頗不同。
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第二室,陳列自中世紀至十八世紀的鞋子一部分及第十四,十五室陳列法國,意大利的瓷器的一部分。
我深覺得,中國瓷器如果肯多參考古代及外國的式樣而加以創造,一定可以複興的。
洛夫博物院所印的兩大冊中國古瓷器,真是比哪一國都好。
可惜我們沒有人知道到江西去改良它們。
如果改良得好了,一定可以再度征服了全個世界的。
下午二時,偕景醫生同到HotelInvalide裡的軍事博物院(ArmyMuseum)去參觀。
上次和元同到Invalide時,隻看了禮拜堂和拿破侖墓,沒有進這個博物院。
這個博物院,來源很早,在一六八三年便有人收集關于軍事上的器物以教導少年軍官;到了一八九六年,這個博物院便正式成立。
全院可以分軍器甲胄及曆史兩大部分;軍器甲胄部分包括古代的鐵甲,槍矛,刀劍,一直到了近代最新式的大炮,機器槍,手榴彈,飛機,戰壕;我們宛如經曆了種種的殺人境界與最恐怖的戰場;曆史部分包括法國各時代的軍旗,革命與帝國時代各次戰事的紀念品;古代的軍服,拿破侖及其後的遺物,拉法耶(LaFayette)的遺物等等。
又可以分為古代,近代及歐戰兩大部分;歐戰的一部分,占的地位很多,幾乎重要的戰死的大将以及飛行家,海軍軍官,都留有遺物在内,還有一二間專陳列紅十字會的救護工作的,專陳列戰壕模型的。
這其間,不知把多少殘酷恐怖的故事,重新告訴給我們。
還有一個紅十字會的女看護,執了錢筒,請遊人捐助。
歐戰的創痕還未完全恢複呢!這裡的傷兵是特别多,因為Invalide裡的一部分,又是傷兵院。
壁上還挂了許多的戰争的圖畫,其中很有些著名的,而關于歐戰的畫尤為多。
從軍事博物院出來,又到拿破侖墓看了一次,因景先生未見過。
回家後,我的房間又搬到三樓第十七号裡來了;房間與十二号一樣,也臨街,也有兩個窗門,太陽光也可曬進來,不過隻多上了一層樓而已。
晚飯後,與元等同坐咖啡館,九時半回來,開始鈔七月二十五日以後的日記,預備寄到上海給箴。
七月二十五日以前的,已由岡帶回去了。
十八日 晴。
昨夜不知何時下起雨來,睡夢中仿佛聽見窗外潺潺的雨聲,至今天清晨,還沒有停止。
因為不能出去,便在房裡鈔日記,整整鈔了一個早晨。
直到十一時半,方見太陽的金光破雲而出,街道也立刻便幹了。
巴黎的路政還算不差,所以從沒有街上積水的事(下雨時當然是濕淋淋的,雨一停止,街道也便跟着幹了)。
午飯後,又偕景醫生同到MusseCarnavalet去,他因為不久便要回到“外省”去了,所以這幾天幾乎天天在看博物院。
MusseCarnavalet是屬于巴黎城的,不是國家所有,如洛夫,凡爾賽之類。
這個博物院,雖說是專陳列關于巴黎城的曆史的東西的,然其中有趣味的東西很不少,尤其關于文藝一方面。
這個博物院的房子,原為文藝複興時代的建築物。
後又為賽委尼夫人(MadamedeSevigne)的住宅,她住在這裡凡二十年。
她是法國一個有名的尺牍作家,她那時代,幾乎都完全的活潑的在她生動的信劄裡表現出,上自宮廷大事,政治新聞,下至社會瑣事,戲劇遊藝,家庭小故,無不一一的詳細的寫着。
這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