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陽典錄卷十九

關燈
曆陽陳廷桂子犀纂輯 史事二 梁魏北齊 魏宣武帝景明三年五月,揚州小岘戍主黨法宗襲蕭衍大岘戍,破之,擒其龍骧将軍邾菩薩。

    澄以東關水沖,大岘險要,東關縱水,陽石、合肥有急懸之切,不圖大岘,則曆陽有乘險之援,于是遣統軍傅豎眼、王神念等,進次大岘,東關、九山、淮陵,皆分部諸将,倍道據之,總勒大衆,絡繹相接。

    而神曆陽典錄神念克其關要、穎川二城,斬衍軍主費尼,而甯朔将軍韋惠、龍骧将軍李伯由,仍固大岘。

    澄遣統軍黨豎眼等進軍,克之,遂圍白塔牽城。

     梁武帝天監二年,道根為甯朔将軍,領阜陵城戍。

    初到阜陵,修城隍,遠斥候,有如敵将至者,衆頗笑之。

    道根曰:怯防勇戰,此之謂也。

    修城未畢,會魏将黨法宗、傅豎眼率衆二萬奄至城下,道根塹壘未固,城中衆少皆失色。

    道根命廣開門,緩服登城,選精銳二百人出與魏軍戰,敗之。

    魏人見意閑,且戰,又不利,因退走。

    是時,魏分兵于大、小岘、東桑等連城相持,魏将高祖珍以三千騎軍其間,道根率百騎橫擊,破之,獲其鼓角、軍儀。

    于是糧運既絕,諸軍乃退。

     梁天監三年,魏遣衆寇曆陽,睿率州兵擊走之。

    韋睿傳:魏正始元年正月庚戌,江州刺史、曲江公陳伯之破蕭衍将趙祖悅于東關。

    梁天監四年,王師北伐,诏睿都督衆軍。

    睿遣長史王超宗、梁郡太守馮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

    睿巡行圍栅,魏城中忽出數百人陳于門外,睿欲擊之,諸将皆曰:向本輕來,未有戰備,徐還授甲乃可。

    進百,睿曰:不然,魏城中二千餘人,閉門堅守,足以自保,無故出人于外,必其骁勇者也。

    若能挫之,其城自拔。

    衆猶遲疑,睿指其節曰:朝廷授此,非以為飾,韋睿之法,不可犯也。

    乃進,兵,士皆殊死戰,魏軍果敗,示急攻之,城拔,遂進讨合肥。

    魏正始三年六月辛醜,衍将陷小岘戍。

    梁普通六年二月乙未,趙景悅下魏龍亢城。

     梁太清二年八月戊辰,侯景反。

    十月丁未,侯景進攻曆陽,太守莊鐵,降之。

    景攻曆陽太守莊鐵,鐵遣弟均夜斫景營,戰沒。

    鐵母愛其子,勸鐵降,景拜其母。

    鐵乃勸景曰:急則應機,緩必緻禍。

    景乃使鐵為導。

    景至曆陽,蘭夏禮率其部曲邀擊,景兵敗,死之。

    巳酉,景自橫江濟于采石。

    景攻陷曆陽,自橫江将渡,子一帥舟師千餘人于下流欲邀之,其副董桃生走,子一乃退還南洲。

     梁簡文帝大寶二年,景自巴兵挫釁,恐齊人乘釁,遣郭元建率步軍趣小岘,侯子鑒率舟師向濡須,耀兵肥水,以示武威。

    侯景之亂,朗招率徒旅據巢湖,景敗于巴陳,朗出自濡須,截景,破其後軍。

     北齊文宣帝天保二年五月丙戍,合州刺史斛斯顯攻克梁曆陽鎮。

    梁元帝承聖元年十二月,天門山獲野人,出山三日而死。

    梁承聖二年,魏遣郭元建治舟師于合肥。

    十一月,王僧辯遣豫州刺史侯瑱據東關壘,征吳興太守裴之橫,帥衆繼之。

    郭元建出自濡須,僧辯遣瑱領甲士三千,築壘于東關以扞之,大敗元建。

    梁承聖四年三月,齊遣其上黨王高渙送貞陽侯。

    蕭深明來主梁嗣,至東關,遣吳興太守裴之橫與北齊天保六年冬,齊遣行台司馬恭及梁人盟于曆陽。

     梁敬帝紹泰元年十二月壬戌,齊和州長史烏丸遠自南州奔還曆陽。

     梁紹泰二年二月庚申,高祖遣侯安都、周鐵虎率舸艦備江州,仍頓梁山起栅。

     梁太平元年三月戊戌,齊遣大将蕭軌出栅口向梁山,司空陳霸先軍主黃菆逆擊,大破之。

    軌退保蕪湖,遣周文育、侯安都衆軍據梁。

    山拒之。

    四月,丁巳,司空陳霸先表詣梁山,撫巡将帥。

     壬午,侯安都輕兵襲齊行台司馬恭于曆陽,大破之,俘獲萬計。

     陳北齊北周隋 陳高祖永定二年,以瑱為都督西讨諸軍事。

    瑱至于梁山。

     北齊廢帝乾明元年正月,王琳為陳所敗,蕭莊自拔至和州。

     陳文帝天嘉元年二月景申,太尉侯瑱敗王琳于梁山、 二月,東關春水稍長,舟艦得通。

    琳引合肥、巢湖之衆,舳舻相次而下,其勢甚盛。

    瑱引軍進獸檻洲。

    琳本出船,列于江西,隔洲而泊。

    明日合戰,琳軍少卻,退保西岸。

    及夕,東北風大起,吹其舟艦,并壞,沒于沙中,溺死者數十百人。

    浪大,不得還浦。

    夜中又有流星墜于賊營。

    及旦,風靜,琳入浦治船,以荻船塞于浦口,又以鹿角繞岸,不敢複出。

    是時,西魏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