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陽典錄卷十一

關燈
曆陽陳廷桂子犀纂輯 職官一 秦 楚 漢 陳遵九江都尉。

     後漢 鮑永,字君長,上黨屯留人。

    光武初,遷揚州牧。

    時南土尚多寇暴,永以吏人痍傷之後,乃緩銜辔,示誅強橫,而鎮撫其餘。

    百姓賴安之。

     樊晔字仲華,南陽新野人。

    為揚州牧,教民耕田種樹,理家之理。

    視事十餘年,坐法左轉轵長。

     歐陽歙,建武六年,拜揚州牧。

    李憲餘黨淳于臨等聚衆數千,殺安豐令,歙讨平之。

     觀恂揚州剌史。

     張禹字伯達,襄國人。

    建初中,拜揚州剌史,曆行郡邑,深幽之處,莫不畢到。

    親錄囚徒,多所明舉。

    吏民希見使者,民懷喜悅,怨德美惡,莫不自歸焉。

     尹燿揚州剌史。

    建康元年,範容周生等反,屯據曆陽,燿及九江太守鄧顯讨之,軍敗,為賊所殺。

     臧旻廣陵射陽人。

    熹平元年,會稽妖賊許昭起兵勾章,拜旻揚州剌史。

    擊破之,進兵連戰平之。

     劉祐字伯祖,中山安國人。

    時會稽太守梁旻大将軍冀之從弟也,祐為揚州剌史,舉奏其罪,旻坐征。

     陳翔,字子麟,汝南邵陵人。

    為揚州剌史,舉奏豫章太守王永奏事中官,吳郡太守徐參在職貪穢,并征詣廷尉,參中常侍璜之弟也。

    由此威名大振。

     周乾揚州刺史,與陶謙等奏記朱隽同讨李郭之亂, 陳溫,揚州刺史袁術殺溫自領之。

     歐陽參揚州刺史。

     巴祗揚州刺史。

    帻毀壞,不複改易,以水滲曝,用之,處暝暗之中,不然官燭。

     袁遺,袁紹用為揚州刺史,為袁術所敗。

     陳瑀袁切既敗喪,為兵所殺,術更用瑀為揚州刺史。

    瑀既領州,而術敗于封邱,南向壽春,瑀不納。

    術退保陰陵,更合軍攻瑀,瑀懼,無歸。

    下邳。

     陳祎揚州刺史。

     嚴象揚州刺史。

    為孫策廬江太守李術所殺。

     吳範揚州從從事。

     舒邵阜陵長。

     三國 張承濡須都督、蔣欽濡須督、周泰濡須督、朱桓濡須督 駱統,字公緒,會稽烏傷人。

    為濡須督,數陳僈宜,前後書數十上,所言皆善。

    尤以占募在民間,長惡敗俗,生離叛之心,急宜絕置,權與相反複,終遂行之。

     全緒濡須督。

     鐘離牧濡須督。

     晉 陳昶,敏弟,廣武将軍、曆陽内史,以吳興錢廣為司馬。

    周玘密諷廣殺昶。

     陳闳,敏弟敏遣為曆陽太守,戍牛渚。

     錢廣陳昶司馬。

     秦璩、陳闳參軍。

     東晉 桓熙,溫子,溫以為豫州刺史,戍曆陽。

     桓石虔以冠軍将軍監豫、揚五郡軍事、豫州刺史,命移鎮馬頭。

    石虔求停曆陽,許之。

     庾準太元中自侍中代桓石虔為豫州刺史、西中郎将,鎮曆陽,卒官。

     庾楷拜侍中,代兄準為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假節鎮曆陽。

    使子鴻說王恭連謀舉兵,反,奔桓玄。

     司馬休之字季預,以平王恭、庾楷功,拜龍骧将軍,鎮曆陽。

    桓玄攻曆陽,休之固守,以五百人力戰,不捷,奔慕容超。

    義軍起,複還京師。

     刁逵字伯道,桓玄篡位,以逵為西中郎将、豫州刺史,鎮曆陽。

    劉裕起義,逵棄城而走,為下人所執,斬于石頭。

    子侄無少長皆列。

     許永豫州刺史,鎮曆陽。

     毛穆之字憲祖,荥陽陽武人。

    袁真以壽陽叛,桓溫将征之,穆之以冠軍領淮南太守,鎮曆陽。

     趙??鹹和二年,冠軍将軍、曆陽太守,帥師距蘇峻。

     袁耽字彥道,蘇峻平,拜建威将軍、曆陽太守。

    鹹康初,石季龍遊騎十餘匹至曆陽,耽上列,不言騎少。

    時胡寇強盛,朝野危懼。

    王導以宰輔之重,請自讨之。

    既而賊騎不多,又巳退散,導止不行。

    朝廷以耽失于輕本,黜之。

     謝尚字仁祖,補給事,出為建武将軍、曆陽太守。

    俄為豫州刺史,假節鎮曆陽。

    永和中,拜尚書仆射,出為都督江西、淮南諸軍事,仍鎮曆陽。

    在任有政績,後卒于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