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陽典錄卷十
關燈
小
中
大
堂殿樓庑,繪圖刻象。
歲久垣宇就圮,屢修舉,難其人。
今年春,大尹華容劉公以興廢為巳任,作而曰:表忠義,所以示勸也。
廟食茲土,又吾有司之事。
乃與縣尉李君圖之,命縣人張樸盛圮董其役,鸠工市材,不三月而煥然。
複命傳記其事。
嗚呼!天地有大經,亘萬古,大經亘萬古不泯者,忠義是也。
惟艱危之朝,其人乃見。
公以勞定國,以以勤事,勳節昭然,英風生氣,至今凜凜。
權臯輩偷生誤國,污穢史冊,視公何如哉?謹次其實,為之銘,用垂罔極。
銘曰:蠢爾金人,侵我中土。
乃有英雄,奮揚威武。
長戈一揮,疇敢予侮。
蚤督偏師,百試百捷。
及隸庸将,身先引怯。
奸細弗稽,變生肘脅。
我師我幟,敵乃乘之。
誤投機阱,援絕身危。
星殒轅門,風翻地維。
火德失王,壯士列職。
敬生敵心,哀動宸極。
爵谥崇褒,錫之廟食。
有堂翼翼,公像巋然。
绯袍奂帶,列秉戈??。
英風義氣,仿佛生年。
惟公顧綏,時著靈響。
神依陰陽,周遊下上。
??洞烜欿,異代不爽。
生為令臣,以為明神。
登我場圃,遏我福氛。
民人允從,是畏是親。
有芙邑侯,忠宣之胄。
義氣感昭,大新甍牖。
委承克良,厥工立就。
爾權爾臯,竊生誤國。
劣賊降徒,人亡焰熄。
生當顯誅,魂必陰殛。
厓海月明,西湖雨霁。
嗟彼尉橋,比芙百世。
五國城荒,兩宮何地。
歲月于邁,關河不遷。
明明香火,越四百年。
乾坤正氣,日月中天。
宋林宋偉題姚興廟:赤心許國自平時,見敵捐軀更不疑。
權忌臯庸皆遁無。
同時列難隻青獅。
農父犁田出寶刀,銅花浸血冷侵毛,神鋒凜凜沖星。
鬥未許豐城劍氣高,歲歲蒸嘗九月期,西風笳鼓萬人悲,山邊走馬神旗閃。
遙望君侯複下來。
兩日經行舊戰場,卻來祠下谒堂堂。
偷生諸将今何在,萬古英靈獨耿光。
本朝姚汝頌姚将軍歌:金兵震,将軍奮,王權麾下無人問。
金兵來,王權灰,孤軍獨扼誰與偕,二十萬騎生陰霾。
将軍入陣首不回,殺賊頭顱落滿地。
猛絕能令猰?駭,猰?猬集如雲排。
譬彼以刀截雲雲不開,以十當萬精莫比。
安得不吝之師飛到此,相與捷疾破陣兼破壘。
嗚呼此時安得此,遂令将軍力戰列。
将軍戰列子夾列,君不見,黃龍之恨大如此。
功臣祠在含山城東,祀明廣德侯華高、安慶侯仇成、豐城侯李彬、都督楊文紀清。
項王墓烏江項王廟後。
按史漢書,高帝缽羽谷城,在今東阿縣南十裡。
烏江之墓,殆諸将分裂之餘也。
本朝盧潤九項王墓:帝業方看唾手成,何來四面楚歌聲。
興亡瞬息同兒戲,從此英雄不願生。
本朝高文照項王墓:魯公既裂列,無複拔山勇。
太息生王頭,不及列士壟。
王僧辯墓在梁山廣教院。
戶部侍郎彭思永墓州西南九裡延慶寺之西。
侍郎,廬陵人,晚家于和。
宋史有傳。
禦史高德新墓在州北門外。
元禦史武強人,洪武初,安置和州,遂家焉。
尚書班用吉墓州小西門外。
尚書甯津人,寓居和州。
洪武中官刑部尚書,卒于和,子孫因家焉。
皖國公仇成墓在州五都。
公含山人。
洪武十二年封安慶侯,二十一年薨,贈皖國公,谥莊襄。
子正襲,以事除。
明史有傳。
功臣錄則雲:子泰襲封安慶侯。
賜鈔二千錠,俾修先茔。
泰子琮,琮子銘,銘子璋,與史異。
錄雲賜缽鐘山,又與志異。
或此為侯先墓,抑嗣侯兆域欤? 襄城伯李濬墓州,小西門外。
公和州人。
永樂元年封,尋進侯。
三年薨。
子隆嗣伯,正德六年薨。
子珍嗣,殁于土木,贈侯,谥悼僖。
弟瑾嗣,進侯。
宏治二年薨,贈芮國公,谥壯武。
子黼嗣。
伯薨,從兄唐嗣,薨。
子全禮嗣,嘉靖十八年薨,谥恭敏。
子應臣嗣。
應臣薨,子成功嗣,成功薨,子守锜嗣,守锜薨,子國桢嗣。
以甲申之難,明史有傳。
明王直襄城伯李公墓志銘:正統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襄城伯李公薨于位,年五十五。
上聞震悼,為罷朝一日,命禮部緻祭,工部為治墳茔,供缽事。
公侯卿大夫士皆奔不吊哭,凡諸将士嘗隸麾下者,皆相與會哭盡哀。
蓋公喜讀書,明道理,文谟武略,靡不究知。
其事君也忠,其待下也仁,其制事也義,其存心也恕,是以上下痛潛之如此。
公諱隆,字惠平,其先和州人。
祖旺,生有奇才,太祖皇帝龍興之日,常從征伐,立戰功,累官至燕山左衛副千戶。
父濬,又以軍功累至都指揮同知,從太宗皇帝靖難,功多,授奉天翊衛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襄城伯,會祿一千石。
又以其爵封三代祖考妣及配皆夫人。
公其長子也。
年十五襲爵,雖甚少,而負英偉之資,雄桀之才,上深器重之。
永樂庚寅以來,每六師北伐,辄命公領兵從。
其應機發策,出奇取勝,
歲久垣宇就圮,屢修舉,難其人。
今年春,大尹華容劉公以興廢為巳任,作而曰:表忠義,所以示勸也。
廟食茲土,又吾有司之事。
乃與縣尉李君圖之,命縣人張樸盛圮董其役,鸠工市材,不三月而煥然。
複命傳記其事。
嗚呼!天地有大經,亘萬古,大經亘萬古不泯者,忠義是也。
惟艱危之朝,其人乃見。
公以勞定國,以以勤事,勳節昭然,英風生氣,至今凜凜。
權臯輩偷生誤國,污穢史冊,視公何如哉?謹次其實,為之銘,用垂罔極。
銘曰:蠢爾金人,侵我中土。
乃有英雄,奮揚威武。
長戈一揮,疇敢予侮。
蚤督偏師,百試百捷。
及隸庸将,身先引怯。
奸細弗稽,變生肘脅。
我師我幟,敵乃乘之。
誤投機阱,援絕身危。
星殒轅門,風翻地維。
火德失王,壯士列職。
敬生敵心,哀動宸極。
爵谥崇褒,錫之廟食。
有堂翼翼,公像巋然。
绯袍奂帶,列秉戈??。
英風義氣,仿佛生年。
惟公顧綏,時著靈響。
神依陰陽,周遊下上。
??洞烜欿,異代不爽。
生為令臣,以為明神。
登我場圃,遏我福氛。
民人允從,是畏是親。
有芙邑侯,忠宣之胄。
義氣感昭,大新甍牖。
委承克良,厥工立就。
爾權爾臯,竊生誤國。
劣賊降徒,人亡焰熄。
生當顯誅,魂必陰殛。
厓海月明,西湖雨霁。
嗟彼尉橋,比芙百世。
五國城荒,兩宮何地。
歲月于邁,關河不遷。
明明香火,越四百年。
乾坤正氣,日月中天。
宋林宋偉題姚興廟:赤心許國自平時,見敵捐軀更不疑。
權忌臯庸皆遁無。
同時列難隻青獅。
農父犁田出寶刀,銅花浸血冷侵毛,神鋒凜凜沖星。
鬥未許豐城劍氣高,歲歲蒸嘗九月期,西風笳鼓萬人悲,山邊走馬神旗閃。
遙望君侯複下來。
兩日經行舊戰場,卻來祠下谒堂堂。
偷生諸将今何在,萬古英靈獨耿光。
本朝姚汝頌姚将軍歌:金兵震,将軍奮,王權麾下無人問。
金兵來,王權灰,孤軍獨扼誰與偕,二十萬騎生陰霾。
将軍入陣首不回,殺賊頭顱落滿地。
猛絕能令猰?駭,猰?猬集如雲排。
譬彼以刀截雲雲不開,以十當萬精莫比。
安得不吝之師飛到此,相與捷疾破陣兼破壘。
嗚呼此時安得此,遂令将軍力戰列。
将軍戰列子夾列,君不見,黃龍之恨大如此。
功臣祠在含山城東,祀明廣德侯華高、安慶侯仇成、豐城侯李彬、都督楊文紀清。
項王墓烏江項王廟後。
按史漢書,高帝缽羽谷城,在今東阿縣南十裡。
烏江之墓,殆諸将分裂之餘也。
本朝盧潤九項王墓:帝業方看唾手成,何來四面楚歌聲。
興亡瞬息同兒戲,從此英雄不願生。
本朝高文照項王墓:魯公既裂列,無複拔山勇。
太息生王頭,不及列士壟。
王僧辯墓在梁山廣教院。
戶部侍郎彭思永墓州西南九裡延慶寺之西。
侍郎,廬陵人,晚家于和。
宋史有傳。
禦史高德新墓在州北門外。
元禦史武強人,洪武初,安置和州,遂家焉。
尚書班用吉墓州小西門外。
尚書甯津人,寓居和州。
洪武中官刑部尚書,卒于和,子孫因家焉。
皖國公仇成墓在州五都。
公含山人。
洪武十二年封安慶侯,二十一年薨,贈皖國公,谥莊襄。
子正襲,以事除。
明史有傳。
功臣錄則雲:子泰襲封安慶侯。
賜鈔二千錠,俾修先茔。
泰子琮,琮子銘,銘子璋,與史異。
錄雲賜缽鐘山,又與志異。
或此為侯先墓,抑嗣侯兆域欤? 襄城伯李濬墓州,小西門外。
公和州人。
永樂元年封,尋進侯。
三年薨。
子隆嗣伯,正德六年薨。
子珍嗣,殁于土木,贈侯,谥悼僖。
弟瑾嗣,進侯。
宏治二年薨,贈芮國公,谥壯武。
子黼嗣。
伯薨,從兄唐嗣,薨。
子全禮嗣,嘉靖十八年薨,谥恭敏。
子應臣嗣。
應臣薨,子成功嗣,成功薨,子守锜嗣,守锜薨,子國桢嗣。
以甲申之難,明史有傳。
明王直襄城伯李公墓志銘:正統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襄城伯李公薨于位,年五十五。
上聞震悼,為罷朝一日,命禮部緻祭,工部為治墳茔,供缽事。
公侯卿大夫士皆奔不吊哭,凡諸将士嘗隸麾下者,皆相與會哭盡哀。
蓋公喜讀書,明道理,文谟武略,靡不究知。
其事君也忠,其待下也仁,其制事也義,其存心也恕,是以上下痛潛之如此。
公諱隆,字惠平,其先和州人。
祖旺,生有奇才,太祖皇帝龍興之日,常從征伐,立戰功,累官至燕山左衛副千戶。
父濬,又以軍功累至都指揮同知,從太宗皇帝靖難,功多,授奉天翊衛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襄城伯,會祿一千石。
又以其爵封三代祖考妣及配皆夫人。
公其長子也。
年十五襲爵,雖甚少,而負英偉之資,雄桀之才,上深器重之。
永樂庚寅以來,每六師北伐,辄命公領兵從。
其應機發策,出奇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