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陽典錄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測。
沸井,太平寰宇記:在郡西百步古城内,蓋即土街關廟内井也。
劉夢得詩:沸井今無湧,是唐時巳湮沒,而秦少遊以湯泉實之。
賀鑄又謂為和州之香淋湯。
考晉書郭璞傳雲:西南郡縣以陽名者,井當沸。
未幾,曆陽井沸,經日乃止。
曰當沸,則其前不沸可知;曰經日乃止,則其後不沸可知。
湯泉固常沸者,非晉書所稱明矣。
華陽門井州治西街。
昔有童子從井中出,人問之曰:我華陽洞中人,此井洞後門也。
遂立表曰華陽門。
今井在表圮。
箭墩,州北郭田中,長丈餘,中有常開平落箭。
耕人歲覆土其上,犯之能緻疾。
鬥米迳含山南八十裡。
太平寰宇記:曆陽豪李子建,當隋末,從杜伏威守城。
伏威分兵戍栅口,欲開路運糧,以救軍食。
子建請于東關下開溝,通黃、洛陂入曆湖,率部下人各赍米一鬥就工,米盡迳成,饋運無缺,故謂之鬥米迳雲。
鎮淮樓,州聖廟前,累土為基,其高百尺,上構飛樓,旁為小軒,帶以曲廊,東西皆有廣庭,雜植花木,憑闌而眺。
長江東瀉,衆山西峙。
城中萬瓦鱗次,炊煙成雲,宛坐畫圖間。
明太祖駐師和陽時,嘗與諸将。
飲酒賦詩,其上樓之名,不知所始。
地踞江千,去淮水尚數百裡。
鎮淮之說,于義無取。
竊謂樓上有江天一柱額,即名江天一柱樓,似無可議。
明高皇帝鎮淮樓:中原殺氣未曾收,江北淮南草木秋。
我上鎮淮樓一望,滿天明月大江流。
明黃桓鎮淮樓:登高神自爽,極目鴈斜飛。
水色連天白,岚光映日輝。
雲中輕舸下,郭外野樵歸。
不憎支頤坐,風寒酒力微。
本朝鄧廷羅鎮淮樓和壁閑韻:乾坤容得許多曆,清嘯何人獨倚樓。
牛渚稽天終日去,燕矶插地隔江收。
登高吊古思前輩,覽勝憂時砥末流。
喜滌塵襟容退食,清風一任路悠悠。
本朝成性登鎮淮樓:我自登高我自醉,秋來懷抱有誰同。
江山聲氣由來好,雲樹逢迎此日工。
履道辋川貧絕望,吹台曲水遠難通。
書空字字消杯酒,且問楓林幾處紅。
本朝黃裳新秋登鎮淮樓:鼎沸笙歌佐勝遊,良宵何必是中秋。
茶铛不負盧仝約,木葉翻嗤宋玉曆。
百裡帆樯明極浦,三更星月照高樓。
狂吟未怕驚塵夢,巳有栖鴉過石頭。
鎮西樓即州署大門,蓋以晉謝尚嘗為曆陽守,故名之也。
規制亞于鎮淮,飛檐架空,俯瞰阛阓,崇墉言言,仰若雉堞,足壯觀覽。
州志謂建于洪武初,然于湖詞巳有鎮西樓上酒,父老為公壽之句,是宋時巳有之,不始于明矣。
今名永清樓,順治中知州李如蘭所改。
本朝楊繼芳元夜鎮西樓:江城夜氣郁茏蔥,星動高樓列炬紅。
百裡正當雲散後,千家共在月明中。
火龍怒激天門電,羯鼓聲傳大國風。
莫使金吾催玉漏,春光留得與人同。
本朝劉彥初、王憲章郡丞招飲鎮西樓。
樓頭春色好,明月許重看。
共醉王喬酒,仍彈貢禹冠。
花镫喧夜鼓,火樹破春寒。
漫說銀荷燼,華筵興未闌。
洗心亭在州北香泉浴院,其旁屋三楹,曰進禨亭。
宋張邵洗心亭:洗身兼洗心,忽憶盤銘警。
反照虛靈中,泠然發深省。
明張壽朋洗心亭:晚迫官程尚未暝,停骖便憩洗心亭。
池痕玉映參差碧,石氣煙浮渾沌青。
暖入桃花消宿雨,春低柳影拂疏星。
揬幽更喜連僧舍,半夜蒲團一卷經。
昭明亭在香泉覆釜山上。
明胡松昭明亭漫興二首:過雨山亭爽,憑高四望賒。
片雲低度影,新水慢浮沙。
地僻黃塵斷,天高白鴈斜。
倏然此閑坐,懷往一長嗟。
吊古獨躊蹰,蕭梁有舊廬。
覺文猶日月,宗社巳邱墟。
滾滾泉長在,茫茫世疊除。
坐谙消息理,益使幻情祛。
陋室在州治内。
唐和州刺史劉禹錫建,有銘,柳公權書碑,今廢。
柳碑大無存。
考定州志,大有陋室,定州夢得故裡。
然銘中案牍勞形雲雲,當非家居人語,或定人附會為之耳。
唐劉禹錫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口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雲何陋之有。
犀照亭州東十裡,當利口北岸,晉溫峤然犀處也。
亭不知所始。
賀鑄詩:犀照亭邊兩??催。
是北宋時巳有之矣。
惠政堂宋胡昉知和州時,孝宗居青宮,悉其賢,大書惠政堂三字賜中□。
仁樂堂在州署,宋建,今廢。
虛樂亭在烏江廣聖寺。
宋秦觀題閻求仁虛樂亭三首:禅房幽構徑彎環,噪鵲鳴鸠盡日閑。
隐幾冥蒙超物表,畫圖髣髴見林間。
褰簾雲吐池中月,岸帻天橫竹外山。
秋興巳闌成麗句,闆輿時此慰慈顔。
長官平昔嗜林邱,僧與開亭待勝遊。
修竹回環扶碧瓦,小池方折轉清流。
春深??鴂催詩句,夜靜蟾蜍入酒舟。
隻恐政成留不得,縣人空此憶常遊。
誰構新亭近翠微,似教陶令狎天機。
池光引月來檐庑,竹影疏風到客衣。
愛酒有時攜玉斝,無弦骝自拂金徽。
人間此樂應無幾,肯向良辰與物違。
宋賀鑄烏江廣聖寺虛樂亭:避雨孤篷泊柳陰,潮回溪曲稻花深。
有時白鹭窺負下,竟日青蛙伴我吟。
酒敵無人情落寞,雲鄉何處老侵尋。
誅茅拟蔔終焉計,不為清風暫解襟。
梯松樓、半月池、狎鷗亭、萬花谷。
以上俱在陋室遺址,見明黃鞏舞鶴軒記。
舞鶴軒在陋室故址,明同知薛祖學築。
南京太仆卿黃鞏有記。
明黃鞏舞鶴軒記:渭南薛子往自武選郎出同知和州,既至,以員外置無署居,因辟書院治事,而名其退會之所曰舞鶴軒,自為之賦。
不鄙贻書南都,屬子記之。
予聞鶴之生也,七年,飛薄雲漢,後七年學舞,後七年應節,後七年,晝夜十二,鳴中律,異凡鳥矣。
薛子之取之也,其殆有所托欤?詩言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
易言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古聖人所稱,凡以取其鳴也,而不言其舞。
薛子胡為平不此之取,而彼之是托耶?薛子蚤傳家學,登進士高第,以文章鳴,出宰内江,以政事鳴,入主武字論權。
貴人言及天下大事,以正直風節鳴,茲谪和州,方且收聲結舌,顧影裴褢,有足憐者。
然鶴之舞也,天機自動,而非以取妍于人也。
薛子既以抗直不容于時,而與是鶴同放于野鶴且不肯苟焉以取妍于人,而薛子内豈肯阿時取容以求悅于人也哉?昔者放臣逐客,甯為昂昂九霄之鶴,而不為泛泛水中之凫。
夫薛子意豈異耶?傳稱聖人在上,鶴與鳳皇同翔于甸。
以薛子之賢,行當羽儀天朝,以鳴至治,而顧使之卑栖枳棘,毛羽摧頹,不大失鶴之用也哉?然是鶴也,方與薛子相忘,而薛子之心,本方與是鶴同一自得,丈豈恒人之所能窺者哉?或謂古有薛公好鶴,薛子之取之也,夾猶夫薛公也。
予蓋不然其說雲。
書院故劉禹錫陋室遺址,有梯松樓、半月池、狎鷗亭、萬花谷諸勝,以其非始于薛子也,故不著。
著舞鶴軒記,記自薛子始,使和州人世傳焉。
水心亭在州城東三老堂。
張文昌詩:看花多上水心亭。
即此。
今州署中夾有水心亭,非其故址也。
衣錦亭、淩雲亭、雲蔭亭以上皆見易志。
各引宋太守劉忠肅摯詩二句。
衣錦亭雲:陰陰佳木與雲齊,襟袖迎風弄晚,襟袖迎風弄晚晖。
淩雲亭雲:軒宇憑虛出半天,忽驚身寄碧雲端。
雲蔭亭雲:上古無年歲,新亭托舊樓。
全篇皆亡。
西山閣久廢,本見易志。
瞻展亭、
沸井,太平寰宇記:在郡西百步古城内,蓋即土街關廟内井也。
劉夢得詩:沸井今無湧,是唐時巳湮沒,而秦少遊以湯泉實之。
賀鑄又謂為和州之香淋湯。
考晉書郭璞傳雲:西南郡縣以陽名者,井當沸。
未幾,曆陽井沸,經日乃止。
曰當沸,則其前不沸可知;曰經日乃止,則其後不沸可知。
湯泉固常沸者,非晉書所稱明矣。
華陽門井州治西街。
昔有童子從井中出,人問之曰:我華陽洞中人,此井洞後門也。
遂立表曰華陽門。
今井在表圮。
箭墩,州北郭田中,長丈餘,中有常開平落箭。
耕人歲覆土其上,犯之能緻疾。
鬥米迳含山南八十裡。
太平寰宇記:曆陽豪李子建,當隋末,從杜伏威守城。
伏威分兵戍栅口,欲開路運糧,以救軍食。
子建請于東關下開溝,通黃、洛陂入曆湖,率部下人各赍米一鬥就工,米盡迳成,饋運無缺,故謂之鬥米迳雲。
鎮淮樓,州聖廟前,累土為基,其高百尺,上構飛樓,旁為小軒,帶以曲廊,東西皆有廣庭,雜植花木,憑闌而眺。
長江東瀉,衆山西峙。
城中萬瓦鱗次,炊煙成雲,宛坐畫圖間。
明太祖駐師和陽時,嘗與諸将。
飲酒賦詩,其上樓之名,不知所始。
地踞江千,去淮水尚數百裡。
鎮淮之說,于義無取。
竊謂樓上有江天一柱額,即名江天一柱樓,似無可議。
明高皇帝鎮淮樓:中原殺氣未曾收,江北淮南草木秋。
我上鎮淮樓一望,滿天明月大江流。
明黃桓鎮淮樓:登高神自爽,極目鴈斜飛。
水色連天白,岚光映日輝。
雲中輕舸下,郭外野樵歸。
不憎支頤坐,風寒酒力微。
本朝鄧廷羅鎮淮樓和壁閑韻:乾坤容得許多曆,清嘯何人獨倚樓。
牛渚稽天終日去,燕矶插地隔江收。
登高吊古思前輩,覽勝憂時砥末流。
喜滌塵襟容退食,清風一任路悠悠。
本朝成性登鎮淮樓:我自登高我自醉,秋來懷抱有誰同。
江山聲氣由來好,雲樹逢迎此日工。
履道辋川貧絕望,吹台曲水遠難通。
書空字字消杯酒,且問楓林幾處紅。
本朝黃裳新秋登鎮淮樓:鼎沸笙歌佐勝遊,良宵何必是中秋。
茶铛不負盧仝約,木葉翻嗤宋玉曆。
百裡帆樯明極浦,三更星月照高樓。
狂吟未怕驚塵夢,巳有栖鴉過石頭。
鎮西樓即州署大門,蓋以晉謝尚嘗為曆陽守,故名之也。
規制亞于鎮淮,飛檐架空,俯瞰阛阓,崇墉言言,仰若雉堞,足壯觀覽。
州志謂建于洪武初,然于湖詞巳有鎮西樓上酒,父老為公壽之句,是宋時巳有之,不始于明矣。
今名永清樓,順治中知州李如蘭所改。
本朝楊繼芳元夜鎮西樓:江城夜氣郁茏蔥,星動高樓列炬紅。
百裡正當雲散後,千家共在月明中。
火龍怒激天門電,羯鼓聲傳大國風。
莫使金吾催玉漏,春光留得與人同。
本朝劉彥初、王憲章郡丞招飲鎮西樓。
樓頭春色好,明月許重看。
共醉王喬酒,仍彈貢禹冠。
花镫喧夜鼓,火樹破春寒。
漫說銀荷燼,華筵興未闌。
洗心亭在州北香泉浴院,其旁屋三楹,曰進禨亭。
宋張邵洗心亭:洗身兼洗心,忽憶盤銘警。
反照虛靈中,泠然發深省。
明張壽朋洗心亭:晚迫官程尚未暝,停骖便憩洗心亭。
池痕玉映參差碧,石氣煙浮渾沌青。
暖入桃花消宿雨,春低柳影拂疏星。
揬幽更喜連僧舍,半夜蒲團一卷經。
昭明亭在香泉覆釜山上。
明胡松昭明亭漫興二首:過雨山亭爽,憑高四望賒。
片雲低度影,新水慢浮沙。
地僻黃塵斷,天高白鴈斜。
倏然此閑坐,懷往一長嗟。
吊古獨躊蹰,蕭梁有舊廬。
覺文猶日月,宗社巳邱墟。
滾滾泉長在,茫茫世疊除。
坐谙消息理,益使幻情祛。
陋室在州治内。
唐和州刺史劉禹錫建,有銘,柳公權書碑,今廢。
柳碑大無存。
考定州志,大有陋室,定州夢得故裡。
然銘中案牍勞形雲雲,當非家居人語,或定人附會為之耳。
唐劉禹錫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口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雲何陋之有。
犀照亭州東十裡,當利口北岸,晉溫峤然犀處也。
亭不知所始。
賀鑄詩:犀照亭邊兩??催。
是北宋時巳有之矣。
惠政堂宋胡昉知和州時,孝宗居青宮,悉其賢,大書惠政堂三字賜中□。
仁樂堂在州署,宋建,今廢。
虛樂亭在烏江廣聖寺。
宋秦觀題閻求仁虛樂亭三首:禅房幽構徑彎環,噪鵲鳴鸠盡日閑。
隐幾冥蒙超物表,畫圖髣髴見林間。
褰簾雲吐池中月,岸帻天橫竹外山。
秋興巳闌成麗句,闆輿時此慰慈顔。
長官平昔嗜林邱,僧與開亭待勝遊。
修竹回環扶碧瓦,小池方折轉清流。
春深??鴂催詩句,夜靜蟾蜍入酒舟。
隻恐政成留不得,縣人空此憶常遊。
誰構新亭近翠微,似教陶令狎天機。
池光引月來檐庑,竹影疏風到客衣。
愛酒有時攜玉斝,無弦骝自拂金徽。
人間此樂應無幾,肯向良辰與物違。
宋賀鑄烏江廣聖寺虛樂亭:避雨孤篷泊柳陰,潮回溪曲稻花深。
有時白鹭窺負下,竟日青蛙伴我吟。
酒敵無人情落寞,雲鄉何處老侵尋。
誅茅拟蔔終焉計,不為清風暫解襟。
梯松樓、半月池、狎鷗亭、萬花谷。
以上俱在陋室遺址,見明黃鞏舞鶴軒記。
舞鶴軒在陋室故址,明同知薛祖學築。
南京太仆卿黃鞏有記。
明黃鞏舞鶴軒記:渭南薛子往自武選郎出同知和州,既至,以員外置無署居,因辟書院治事,而名其退會之所曰舞鶴軒,自為之賦。
不鄙贻書南都,屬子記之。
予聞鶴之生也,七年,飛薄雲漢,後七年學舞,後七年應節,後七年,晝夜十二,鳴中律,異凡鳥矣。
薛子之取之也,其殆有所托欤?詩言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
易言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古聖人所稱,凡以取其鳴也,而不言其舞。
薛子胡為平不此之取,而彼之是托耶?薛子蚤傳家學,登進士高第,以文章鳴,出宰内江,以政事鳴,入主武字論權。
貴人言及天下大事,以正直風節鳴,茲谪和州,方且收聲結舌,顧影裴褢,有足憐者。
然鶴之舞也,天機自動,而非以取妍于人也。
薛子既以抗直不容于時,而與是鶴同放于野鶴且不肯苟焉以取妍于人,而薛子内豈肯阿時取容以求悅于人也哉?昔者放臣逐客,甯為昂昂九霄之鶴,而不為泛泛水中之凫。
夫薛子意豈異耶?傳稱聖人在上,鶴與鳳皇同翔于甸。
以薛子之賢,行當羽儀天朝,以鳴至治,而顧使之卑栖枳棘,毛羽摧頹,不大失鶴之用也哉?然是鶴也,方與薛子相忘,而薛子之心,本方與是鶴同一自得,丈豈恒人之所能窺者哉?或謂古有薛公好鶴,薛子之取之也,夾猶夫薛公也。
予蓋不然其說雲。
書院故劉禹錫陋室遺址,有梯松樓、半月池、狎鷗亭、萬花谷諸勝,以其非始于薛子也,故不著。
著舞鶴軒記,記自薛子始,使和州人世傳焉。
水心亭在州城東三老堂。
張文昌詩:看花多上水心亭。
即此。
今州署中夾有水心亭,非其故址也。
衣錦亭、淩雲亭、雲蔭亭以上皆見易志。
各引宋太守劉忠肅摯詩二句。
衣錦亭雲:陰陰佳木與雲齊,襟袖迎風弄晚,襟袖迎風弄晚晖。
淩雲亭雲:軒宇憑虛出半天,忽驚身寄碧雲端。
雲蔭亭雲:上古無年歲,新亭托舊樓。
全篇皆亡。
西山閣久廢,本見易志。
瞻展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