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陽典錄卷六

關燈
渙晚風昏。

    雨歇鸠呼婦,年豐稻有孫。

    旅懷悲暮齒,野飯寄前村。

    隻恐今宵夢,憑誰續斷魂。

     李之儀宿湯泉示真師:睡美不覺曉,蛻然猶戀床。

    未能忘夜旦,巳自懶衣裳。

    供佛添新水,持經續舊香。

    不知門外路,何事有歸艎。

     寄老庵,在湯泉山上,宋集賢學士孫覺莘老築。

    莘老愛其地勝,将寄以老焉,因名。

    宋秦觀寄老庵賦:或問:孫先生之遊湯泉山也,嘗于佛祠之旁二松之下,誅薙草茅,平夷土塗,規以為庵,曰寄老焉。

    子時實從,與見其事,願揚搉而陳之。

    仆曰:唯唯。

    寄老之區,在于湯泉,實為曆陽東城之域。

    山林郁其修阻,水土婉而滋息,風和氣平,物無疠疫。

    其出遊也,南則峰巒緜亘二百餘裡,前望建業之都,卻顧項王之亭。

    龍窟呀其旁出,江漫漫而徂征。

    東則惠濟、真相,二刹相望,殿寝中開,四注修廊。

    閑從遊子,于焉相羊。

    沈燎茗飲,樂未渠央。

    西則赭樂之前,三井天出,幽毖白浪,明晦如一。

    旁輸有斛,上庇有室。

    解衣入遊,百疾為失。

    北則瓦梁之河,陰陵之澤,水潦之所聚會,奂鼈之所充斥,芡菱蒲莼,毛發之富,被及鄰國。

    其入居也,則閉關卻埽。

    反聽收視,内外既靜,與妙自會,湛乎若玉淵之澄,枵然如槁木之廢。

    其遊也,其居也,無所适而非道也,世奚足以識之哉?雖然,先生方為侍從之臣,充谏诤之官,論思獻納,日不遑給,雖欲複從二三子于寄老之上,未可得也。

    一旦功成事畢,引老乞身,天子憫之,不煩以政。

    公卿大夫設祖道供帳于國門之外,酒阕升車,望寄老而歸焉,則仆也大将負杖屦而從之矣。

     宋黃庭堅寄老庵賦:生乎今茲兮,見曩之人。

    萬物一家兮,券宇宙而無鄰。

    橐橡可以為澤兮,鬓須蒼然。

    獨奈何俯仰以是兮,吾獨立而不陳。

    新。

    彼族庖之技癢兮,伐大觚以嘗巧。

    風悲郢人之宰木兮,顧無所用吾斤。

    浩浩汗汗兮,黃川日夜流,吾誰疏親兮,行天下以虛舟,無地以受人之徽??,故超世而不避世。

    盤礴于蝸牛之宮,經行于稈豕之隧。

    ?甓社以為樽兮,舉海門以為胾。

    觞豆于無味之味,從衲子以卒歲。

    傥然以寓其不得巳,是謂無累之累。

    何用窮山幽谷為,獨安往而非寄。

    寄吾老于簪绂,岌高位之疾颠。

    春秋以旅力去矣,奉腆祿而雕年。

    寄吾老于孫息,厭群雛之嗷嗷。

    眷火宅之無安,甯執枯而俱集。

    寄吾老于友朋,未沬平生之言。

    人壽不能金石,忽相望于鬼伯之阡。

    伊漢上之龐禅,空諸有以為宅,沈貨泉以棄責,骝生涯于緯竹。

    維衡嶽之懶叟,獨金玉其言音。

    踞燒木以燠寒,投鼻涕而無寸陰。

    相彼宛童,寓于柏松,自幹青雲,束縛舍翁,生人不承澤。

    蝼蟻為宮,薪者斧焉。

    賓主禍同,無意以為智,維此意而夭夭申申,從人以嬉,寡婦之茨,高明之榱,相與社而稷之,訖無累于去來。

    養生者諱盈,術竅者天門不開,此其是耶?非乎?窮于外者反于家,困乎智者歸愚。

    伊未嘗一用其智,對萬世而德不孤。

    若人者其在斯乎!托軒冕而鹑居,無德色之可??,殆其肆志于江湖翁乎!強為我著書,無促駕青牛之車。

     宋賀鑄題烏江湯泉寄老庵:西庵松竹深,薄暮更微雨。

    山禽不畏人,嘲哳方對語。

    而餘倦宦者,罷日今可數。

    京邑夙所懷,其如惡塵土。

    行複念斯遊,回首怅何許。

     賀鑄重遊寄老庵懷芝公:淡遊巳恨失芝公,陳躅空留夢境中。

    欲問孤雲何處去,庭前雙樹自西風。

     栅口含山西南,即濡須水也,今名天河。

    其源流水經注所紀甚詳,然所經山川城戍,皆不可考,錄之以待博雅者辨焉。

    其文雲:江水自濡須口又東,左會栅口。

    水導巢湖,東迳烏上城北,又東迳南谯僑郡城南,又東絕塘,迳附農山北。

    又東左會清溪水,水出東。

    北馬子岘之清溪也。

    東迳清溪城南,屈而西南流,曆山西南流,注栅水,謂之清溪口。

    栅水又東,左會白石山水,水發白石山,西迳李鵲城南,西南注栅水。

    栅水又東南,積而為窦湖,中有洲。

    湖東有韓縱山,山上有城。

    山北湖水東出,為後塘北湖。

    湖南即塘也。

    塘上有颍川僑郡故城也。

    窦湖水東之窦湖口。

    湖水東出,迳刺史山北,曆韓縱山,南,迳流二山之間,出王武子城北,城在刺史山上。

    湖水又東迳石塘穴北,為中塘。

    塘在四水中。

    水出格虎山北,山上有虎山城,有郭僧坎城。

    水北有趙。

    祖悅城,并故東關城也。

    昔諸葛恪帥師作東興隄,以遏巢湖,傍山築城,使将軍全端、留略等各以千人守之。

    魏遣司馬昭督鎮東諸葛誕率衆攻東關三城,将毀,隄遏諸軍伯浮梁,陳于隄上,分兵攻城。

    恪遣冠軍丁奉等登塘鼓噪奮擊。

    朱異等以水軍攻浮梁,魏征東胡遵軍士争渡,梁壞,投水而死者數千。

    塘即東興隄城,本關城也。

    栅水又東南迳高江産城南、胡景略城北,又東南迳張祖禧城南,東南流,屈而北迳鄭衛尉城西,又北委折蒲浦出焉。

    栅水又東南流,注于大江,謂之栅水口。

     濡須??含山西南七十裡,一名偃月??,漢建安十六年,孫權築以防曹操,曆三國六朝,皆為邊圉重鎮。

    舊有曹操廟,久毀。

     唐孫元晏濡須??風揭洪濤響若雷,枕波為壘險相隈。

    莫言有個濡須??,幾度曹公失志回。

     唐胡曾濡須橋:徒向濡須欲受降,英雄才略獨無雙。

    天心不與金陵便,高步何由得渡江。

     宋賀鑄濡須??。

     孫郎昔鷹揚,曹瞞方虎視。

    敢忘版築勤,遠挫兵鋒銳。

    俄聞青蓋謠,無複金陵氣。

    六代疊傾亡,長江大平地。

     宋郭祥正魏武帝廟:濡須山頭祠魏武。

    炫轉紅裳按神鼓,蘋藻盈筐酒滿樽,呼吸風雲激春雨。

    田疇高下春雨平,操牲飲酒羅中庭。

    吞吳成魏還歸晉,血食猶參社鬼靈。

     明董曾濡須??龍虎相争霸業休。

    濡須古??使人曆。

    丈夫不學曹孟德,生子當如孫仲謀。

    七寶山連紅樹曉,巢湖水共白雲秋。

    登臨不盡英雄恨,萬裡長江天際流。

     明張士瀹送劉生遊濡須:禁城楊柳??遊骖,送别臨岐酒半酣。

    六館舊知吾道北,一江新水畫船南。

    靈萱堂上供華藻,白石山前結小庵。

    回首自傷流落久,故園春樹??晴岚。

     本朝唐恽辰濡須??偃月城邊曙色微,悠然雙槳撥晴晖。

    輕陰夾岸烏牛飯,遠渚黏天白鳥飛。

    夜醉所營骝試膽,春船戲水未成圍。

    群雄霸業今亡矣,剩得滄江一釣矶。

     本朝王摅懷許九日:聞君才上摘星樓,又到濡須??口遊。

    勝地山川曾百戰,故人煙雨隻孤舟。

    蒼蒼楚水蒹葭晚,漠漠江田杭稻秋。

    應有陳蕃懸榻待,免教王粲滞荊州。

     本朝王濤濡須??懷古:斷碛寒煙鎖寂寥,江東霸業巳冰銷。

    戍連淝水千軍壘,渚接天門萬裡潮。

    惡石嶙峋曾沒羽,荒城落寞尚鳴弨。

    西風不解興亡意,岸柳深深急暮蜩。

     宋周紫芝濡須對雪滿庭芳,樓上寒深,江邊雪滿,楚台煙霭空蒙。

    一天飛絮,零亂點孤篷。

    似我華颠,雪積渾無定,漂泊孤蹤。

    空凄黯。

    江天又晚,風袖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