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陽典錄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山。
或曰:昔老姥煉丹于此,功成仙去。
今寺有石藥臼者,乃其遺物也。
又馳四十裡,宿黃公店,從者以雨告,止焉。
又馳六十裡,次六合館壽聖寺之香積院。
院有龐眉老僧,主之應客,淡然若無意于世者。
與之言,心如其貌,蓋有道者也。
又馳七十裡,次真相院。
明日,漳南來,逆相勞苦,如平生歡。
遂與俱行。
馳二十五裡,至湯泉,館惠濟院。
院則漳南道人之所寓也。
景申,遂浴于湯泉之墟。
西惠濟二百步,周袤不逾一成,有泉五,一曰太子湯,舊傳梁昭明所遊,今廢于野。
一在居民朱氏家,其三則隸于惠濟。
而惠濟三泉,旁皆甃石為八方斛,竅其兩崖,一以受虛,一以洩滿,泉輸其中,晨夜不絕。
其色深碧沸白,香氣襲人。
爬搔委頓之病,浴之辄愈。
裸糧自遠而至者無虛時。
劉夢得和州記雲:地有沸井,即此泉也。
噫!泉之為湯者衆矣。
彼汝水、骊山,嘗為乘輿後宮之所臨幸,方其盛時,绮疏璇題,奂龍飛動,昡人目睛,勢徂事變,鹿豕得而辱焉。
其僻昧不聞于世者,又皆蔽于叢薄,堙于土塗,抱清懷潔,曆千百年,莫或稍試于用,二者皆有恨焉。
獨是泉出,無亢滿之累,其仁足以及物,豈所謂無出而陽,無入而藏,柴立乎其中央者欤?餘三人者,既嘉泉之近于道,又貪其有功于塵垢疾病也,日不一至,再日必至焉,率以為常。
越三日,烏江令閻求仁來。
求仁,餘鄉友也,遂與俱行。
東南馳八裡,至龍洞山下,棄馬而徒步。
山形鬥起,蒙茏曲道,尤難登。
扪蘿進者五裡,然後至其山椒。
是日風曀,望建業江山,蟠龍踞虎之狀,皆依約而得之。
自山椒轉而西南,盤纡往複,又二裡而至龍洞。
其上巃嵷崟岑,不可窮竟。
門則大穴也。
漸下十數丈,窅然深黑,日光所不及,揭炬然後可行,腹中空。
豁可儲粟數萬斛,屏以青壁,而泉齧其趾,蓋以乳石,而鼠家其窦。
仰而視之,或突然傲岸而出,若有恃者;或侵尋而卻,若有畏者。
雲撓而鳥企,鼻口呀而龂腭,露其陬牙橫逆卒愕之變,疑生于鬼神,雖智者造謀,而巧者述之,未必能爾也。
憎乎??于龛岩敻絕,人迹罕至之地,世莫得而窺焉。
夫豈負天下之奇勝者,固不欲售其伎,必待夫至誠笃好之士,然後與之接耶?或曰:洞有小蛇,青色而赤章,旱歲禱雨多應。
雲景夕還惠濟。
惠濟有庵二,一在太子泉南百步崦中,隐者陳生居之。
一未構基,在院西六十步大邱之原。
邱勢坡陁,前有小澗,涓涓而流,藩以齊筿,闳以雙松。
每泠風自遠而至,泛筿薄,激松梢,度流水,其音嘈然,如奏笙籁。
巽向而望,自定山,轉而西,服光晷薄星辰,亘二百裡,迅馳而矗立,妒危而恬壯,分秀而取奇,各挾其伎以效履舄之下。
孫公愛其地勝,欲寄以老焉,因請名曰寄老庵,相率作詩以約之。
明年,庵成,發二奇石于雙松之下,形勢益振。
于是環山數百裡,嘗以遊觀名者,遷延辭避,推寄老焉。
西庵之成久矣,其地迫遽無流水,非枯槁自謀之士莫能居之,故蔑有聞者。
是庵始基,巳為賢士大夫所矚,及成,遂以眺望浮遊之勝,甲于一方,物之興固自有時也哉。
湯泉之事既窮,餘又獨從參寥西馳七十裡,入烏江,邀求仁,谒項羽祠,飲系馬松下,憑大江以望三山,憩于虛樂亭,複還惠濟,翌日乃歸。
蓋自高郵距烏江三百二十五裡,凡經佛寺四,神祠一,山水之勝者三,得。
詩三十首,賦一篇。
至于山林雲物之變,溪濑潺湲之音,故墟荒落,晨汲暝春之狀,悠然與目目謀,而适然與心遇者,蓋不可勝計。
於戲!茲遊之所得,可謂富矣。
明年,漳南自湯泉來會于高郵,追叙去年登臨之美,且歎日月之速,盛遊之難再也,因撰次之,以備湯泉故事,時與同好者覽之以自擇焉。
熙甯十年九月記。
秦觀湯泉賦,大江之濱,東城之野,有泉出焉,直回峰,負深谷,分埒引源,迤逦相屬,晨夜有聲,涵雲注玉,薄為虎須,洑為奂目,鱗介莫潛,遇者斯浴。
此何水也哉?野老告予曰:泓泓涓涓,莫虞歲年。
不火而燠,其名湯泉。
嗚呼,豈非熒惑莅于上耶,燭龍隐于中耶?旁通鹹池,日禦之所經耶?幽精沈魄,魄陰償其負耶?丹砂黃硫,金石之氣,酷悍之所激耶?德有常仁,惠公而浃。
寒凝海兮不冰,旱侯山兮不竭。
其或燥濕外幹,精神散越,膚革瘡瘍,憊筋淫血。
欣瀄汨之暫遊,恍幽憂之永脫。
以沐則發澤,以颒則膚悅。
其羨流冗浸,捐棄于溝壑者,猶能灌蔬稻之畦,巳牛馬之喝,此又何其然耶?吾聞天下之水,厥類實繁。
至于弱水儲陰,投羽必沈。
火井萃陽,爛石爍金。
祥标醴泉,病飲而瘳。
異紀滋穴,神瀵以流。
侯溪乏罥蔓之飾,沸潭謝聱取之遊。
其餘酒墨所發,膠鹽是滋,啜懷千金,飲狂一國。
裒玉乳以中湮,橫金絲而徑度。
詭品謬名,紛莫為數。
鹹受命于元精,大各私其所遇。
若夫匡廬汝水之旁,尉氏骊山之下,煙菲掩褥,王孫鳥隼之所娛,金穴椒房,專寵靡曼之所占,則湯泉之中,又有顯晦者焉。
野老冁然而笑曰:善乎!齊給之士曳杖而去,行歌于塗曰:滭沸一沱,奮此泉兮,被彼山阿,吾惟灌沐兮,不知其它。
宋孫覺初至溫泉呈慶禅師:川谷??深阻,天時正莽蒼。
骝同不速客,來浴自然湯。
茂宰藹休政,道人栖靜坊。
恍如登十地,熱惱頓清涼。
宋秦觀和莘老初至溫泉呈慶禅師:夾路山重複,參天樹老蒼。
一區成小市,數埒引溫湯。
洗沐同幽客,??餐就梵坊。
未輸朝市子,鬥酒得西涼。
年華行巳老,林莽尚蔥蒼。
地勝連龍洞,泉溫注鬼湯。
人風遠朝市,鐘梵近僧坊。
九夏來投錫,栖心應更涼。
秦觀再賦二首:滿斛泠泠注不窮,幻塵乾慧洗皆空。
法流水接諸天上,神瀵香聞一國中。
金粟正為除病惱,跋陀仍巳獲圓通。
馬蹄又入風埃去,回首吳吟謝迮翁。
溫井霜寒碧甃澄,飛塵不動玉奁清。
老翁仙去羸骖共,太子東歸廢沼平。
據石聊為寶陀觀,決渠還落堰溪聲。
洗腸灌頂雖殊事,一洗勞生病惱輕。
秦觀還自湯泉十四韻:歲晚倦城郭,聯骖度嶪峨。
天黃雲腳亂,村黑鳥翎訛。
潦水侵生路,晴天落漫坡。
澄江練不卷,溫井鑒新磨。
漁火分星遠,沙鷗散點多。
伯祠題玉箸,龍窟受金波。
琬存吳事,兒童記楚歌。
孤龛瘵居士,雙塔老頭陀。
飛鼠鳴深穴,胡蜂結巧窠。
晚參圓白足,昏梵禮青螺。
雲馭沈荒甃,仙春沒淺莎。
杖藜從莫逆,談笑入無何。
慘淡日連霧,蕭騷風轉阿。
華清俄夢斷,回首失煙蘿。
宋釋道潛和莘老初至溫泉,呈慶禅師:赭樂峰前與世分,溶溶湯井翳深雲。
月生滋穴流寒影,風入華清皺碧紋。
暗引石池波宛轉,暖蒸苔壁氣氤氲。
解衣磅礴南窗下,骨肉都融到日曛。
宋賀鑄湯泉道中:青石岡西下,靈泉産藥苗。
山英如有待,木客可相招。
蟬帶風移樹,塵随馬度橋。
飏鞭吟舊句,歸路不知遙。
宋李之儀自大乘将遊湯泉,道中:迢迢山路永,渙
或曰:昔老姥煉丹于此,功成仙去。
今寺有石藥臼者,乃其遺物也。
又馳四十裡,宿黃公店,從者以雨告,止焉。
又馳六十裡,次六合館壽聖寺之香積院。
院有龐眉老僧,主之應客,淡然若無意于世者。
與之言,心如其貌,蓋有道者也。
又馳七十裡,次真相院。
明日,漳南來,逆相勞苦,如平生歡。
遂與俱行。
馳二十五裡,至湯泉,館惠濟院。
院則漳南道人之所寓也。
景申,遂浴于湯泉之墟。
西惠濟二百步,周袤不逾一成,有泉五,一曰太子湯,舊傳梁昭明所遊,今廢于野。
一在居民朱氏家,其三則隸于惠濟。
而惠濟三泉,旁皆甃石為八方斛,竅其兩崖,一以受虛,一以洩滿,泉輸其中,晨夜不絕。
其色深碧沸白,香氣襲人。
爬搔委頓之病,浴之辄愈。
裸糧自遠而至者無虛時。
劉夢得和州記雲:地有沸井,即此泉也。
噫!泉之為湯者衆矣。
彼汝水、骊山,嘗為乘輿後宮之所臨幸,方其盛時,绮疏璇題,奂龍飛動,昡人目睛,勢徂事變,鹿豕得而辱焉。
其僻昧不聞于世者,又皆蔽于叢薄,堙于土塗,抱清懷潔,曆千百年,莫或稍試于用,二者皆有恨焉。
獨是泉出,無亢滿之累,其仁足以及物,豈所謂無出而陽,無入而藏,柴立乎其中央者欤?餘三人者,既嘉泉之近于道,又貪其有功于塵垢疾病也,日不一至,再日必至焉,率以為常。
越三日,烏江令閻求仁來。
求仁,餘鄉友也,遂與俱行。
東南馳八裡,至龍洞山下,棄馬而徒步。
山形鬥起,蒙茏曲道,尤難登。
扪蘿進者五裡,然後至其山椒。
是日風曀,望建業江山,蟠龍踞虎之狀,皆依約而得之。
自山椒轉而西南,盤纡往複,又二裡而至龍洞。
其上巃嵷崟岑,不可窮竟。
門則大穴也。
漸下十數丈,窅然深黑,日光所不及,揭炬然後可行,腹中空。
豁可儲粟數萬斛,屏以青壁,而泉齧其趾,蓋以乳石,而鼠家其窦。
仰而視之,或突然傲岸而出,若有恃者;或侵尋而卻,若有畏者。
雲撓而鳥企,鼻口呀而龂腭,露其陬牙橫逆卒愕之變,疑生于鬼神,雖智者造謀,而巧者述之,未必能爾也。
憎乎??于龛岩敻絕,人迹罕至之地,世莫得而窺焉。
夫豈負天下之奇勝者,固不欲售其伎,必待夫至誠笃好之士,然後與之接耶?或曰:洞有小蛇,青色而赤章,旱歲禱雨多應。
雲景夕還惠濟。
惠濟有庵二,一在太子泉南百步崦中,隐者陳生居之。
一未構基,在院西六十步大邱之原。
邱勢坡陁,前有小澗,涓涓而流,藩以齊筿,闳以雙松。
每泠風自遠而至,泛筿薄,激松梢,度流水,其音嘈然,如奏笙籁。
巽向而望,自定山,轉而西,服光晷薄星辰,亘二百裡,迅馳而矗立,妒危而恬壯,分秀而取奇,各挾其伎以效履舄之下。
孫公愛其地勝,欲寄以老焉,因請名曰寄老庵,相率作詩以約之。
明年,庵成,發二奇石于雙松之下,形勢益振。
于是環山數百裡,嘗以遊觀名者,遷延辭避,推寄老焉。
西庵之成久矣,其地迫遽無流水,非枯槁自謀之士莫能居之,故蔑有聞者。
是庵始基,巳為賢士大夫所矚,及成,遂以眺望浮遊之勝,甲于一方,物之興固自有時也哉。
湯泉之事既窮,餘又獨從參寥西馳七十裡,入烏江,邀求仁,谒項羽祠,飲系馬松下,憑大江以望三山,憩于虛樂亭,複還惠濟,翌日乃歸。
蓋自高郵距烏江三百二十五裡,凡經佛寺四,神祠一,山水之勝者三,得。
詩三十首,賦一篇。
至于山林雲物之變,溪濑潺湲之音,故墟荒落,晨汲暝春之狀,悠然與目目謀,而适然與心遇者,蓋不可勝計。
於戲!茲遊之所得,可謂富矣。
明年,漳南自湯泉來會于高郵,追叙去年登臨之美,且歎日月之速,盛遊之難再也,因撰次之,以備湯泉故事,時與同好者覽之以自擇焉。
熙甯十年九月記。
秦觀湯泉賦,大江之濱,東城之野,有泉出焉,直回峰,負深谷,分埒引源,迤逦相屬,晨夜有聲,涵雲注玉,薄為虎須,洑為奂目,鱗介莫潛,遇者斯浴。
此何水也哉?野老告予曰:泓泓涓涓,莫虞歲年。
不火而燠,其名湯泉。
嗚呼,豈非熒惑莅于上耶,燭龍隐于中耶?旁通鹹池,日禦之所經耶?幽精沈魄,魄陰償其負耶?丹砂黃硫,金石之氣,酷悍之所激耶?德有常仁,惠公而浃。
寒凝海兮不冰,旱侯山兮不竭。
其或燥濕外幹,精神散越,膚革瘡瘍,憊筋淫血。
欣瀄汨之暫遊,恍幽憂之永脫。
以沐則發澤,以颒則膚悅。
其羨流冗浸,捐棄于溝壑者,猶能灌蔬稻之畦,巳牛馬之喝,此又何其然耶?吾聞天下之水,厥類實繁。
至于弱水儲陰,投羽必沈。
火井萃陽,爛石爍金。
祥标醴泉,病飲而瘳。
異紀滋穴,神瀵以流。
侯溪乏罥蔓之飾,沸潭謝聱取之遊。
其餘酒墨所發,膠鹽是滋,啜懷千金,飲狂一國。
裒玉乳以中湮,橫金絲而徑度。
詭品謬名,紛莫為數。
鹹受命于元精,大各私其所遇。
若夫匡廬汝水之旁,尉氏骊山之下,煙菲掩褥,王孫鳥隼之所娛,金穴椒房,專寵靡曼之所占,則湯泉之中,又有顯晦者焉。
野老冁然而笑曰:善乎!齊給之士曳杖而去,行歌于塗曰:滭沸一沱,奮此泉兮,被彼山阿,吾惟灌沐兮,不知其它。
宋孫覺初至溫泉呈慶禅師:川谷??深阻,天時正莽蒼。
骝同不速客,來浴自然湯。
茂宰藹休政,道人栖靜坊。
恍如登十地,熱惱頓清涼。
宋秦觀和莘老初至溫泉呈慶禅師:夾路山重複,參天樹老蒼。
一區成小市,數埒引溫湯。
洗沐同幽客,??餐就梵坊。
未輸朝市子,鬥酒得西涼。
年華行巳老,林莽尚蔥蒼。
地勝連龍洞,泉溫注鬼湯。
人風遠朝市,鐘梵近僧坊。
九夏來投錫,栖心應更涼。
秦觀再賦二首:滿斛泠泠注不窮,幻塵乾慧洗皆空。
法流水接諸天上,神瀵香聞一國中。
金粟正為除病惱,跋陀仍巳獲圓通。
馬蹄又入風埃去,回首吳吟謝迮翁。
溫井霜寒碧甃澄,飛塵不動玉奁清。
老翁仙去羸骖共,太子東歸廢沼平。
據石聊為寶陀觀,決渠還落堰溪聲。
洗腸灌頂雖殊事,一洗勞生病惱輕。
秦觀還自湯泉十四韻:歲晚倦城郭,聯骖度嶪峨。
天黃雲腳亂,村黑鳥翎訛。
潦水侵生路,晴天落漫坡。
澄江練不卷,溫井鑒新磨。
漁火分星遠,沙鷗散點多。
伯祠題玉箸,龍窟受金波。
琬存吳事,兒童記楚歌。
孤龛瘵居士,雙塔老頭陀。
飛鼠鳴深穴,胡蜂結巧窠。
晚參圓白足,昏梵禮青螺。
雲馭沈荒甃,仙春沒淺莎。
杖藜從莫逆,談笑入無何。
慘淡日連霧,蕭騷風轉阿。
華清俄夢斷,回首失煙蘿。
宋釋道潛和莘老初至溫泉,呈慶禅師:赭樂峰前與世分,溶溶湯井翳深雲。
月生滋穴流寒影,風入華清皺碧紋。
暗引石池波宛轉,暖蒸苔壁氣氤氲。
解衣磅礴南窗下,骨肉都融到日曛。
宋賀鑄湯泉道中:青石岡西下,靈泉産藥苗。
山英如有待,木客可相招。
蟬帶風移樹,塵随馬度橋。
飏鞭吟舊句,歸路不知遙。
宋李之儀自大乘将遊湯泉,道中:迢迢山路永,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