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淄川縣志卷首
關燈
小
中
大
毋事浮華;矩度式于規繩,最防蕩轶。
子衿挑達,自昔所譏,苟行止有虧,雖讀書何益?若夫宅心勿淑,行已多愆,或蜚語流言,脅制官長,或隐糧包訟,出入公門,或唆撥奸滑,欺孤淩弱,或招呼朋類,結社要盟。
乃如之人,名教不容,鄉黨弗齒。
縱幸逃褫撲,濫竊章縫,返之于衷,能無愧乎?況乎鄉會科名,乃掄才大典,關系尤巨。
士子果有真才實學,何患困不逢年。
顧乃标榜虛名,暗通聲氣,夤緣詭遇,罔顧身家,又或改竄鄉貫,希圖進取,嚣淩騰沸,罔利營私,種種弊情,深可痛恨。
且夫士子出身之始,尤貴以正,若茲厥初拜獻,便已作奸犯科,則異日敗檢逾閑,何所不至?又安望其秉公持正,為國家宣猷樹績,膺後先疏附之選哉?朕用加惠爾等,故不禁反複倦倦。
茲訓言頒到,爾等務體朕心,恪遵明訓,一切痛加改省,争自濯磨,積行勤學,以圖上進。
國家三年登造,束帛弓旌,不特爾身有榮,即爾祖父亦增光寵矣。
逢時得志,甯俟他求哉!若仍視為具文,玩愒弗儆,毀方躍冶,暴棄自甘,則是爾等冥頑無知,終不能率教也。
既負栽培,複幹咎戾,王章具在,朕亦不能為爾等寬矣。
自茲以往,内而國學,外而直省鄉校,凡學臣師長,皆有司铎之責者,并宜傳集諸生,多方董勸,以副朕懷。
否則職業弗修,咎亦難逭,勿謂朕言之不預也。
爾多士尚敬聽之哉! 康熙四十一年正月,平定青海告成大學文:國家受天眷命,撫臨八極,日月所照,罔不臣順,遐迩又安,兆人蒙福。
乃有羅蔔藏丹津者,其先世固始汗,自國初稽首歸命,當時使臣建議,俾以駐牧之地。
其居雜番羌,密近甘涼。
我皇考聖祖仁皇帝睿慮深遠,每廑于懷。
既親禦六師,平定朔漢,威靈所加,青海部落劄什巴圖兒等,震詟承命。
聖祖仁皇帝因沛殊恩,封為親王,兄弟八人,鹹賜爵祿,羁縻包容,示以寬大。
而狼心枭性,不可以德義化。
三十年來,包藏異志。
朕紹登寶位,優之錫赉,榮其封号,尚冀革心,輯甯部衆。
而羅蔔藏丹津昏謬狂悖,同黨吹拉克、諾水齊、阿爾布坦、溫布藏巴劄布等,實為元惡,謂國家方弘浩蕩之恩,不設嚴密之備,竟敢首造逆謀,迫脅番羌,侵犯邊城,反狀彰露,用不可釋于天誅。
遂命川陝總督、太保公年羹堯為撫遠大将軍,聲罪緻讨,以雍正元年十月,師始出塞,自冬涉春,屢破其衆,凡同叛之部落,戈??所指,應時摧敗,招降數十萬衆,又降其貝勒、貝子、公、台吉等二十餘人。
朕猶憫其蠢愚,若悔禍思愆,束手來歸,尚可全省。
而怙惡不悛,負險抗違,乃決翦滅之計,以方略密付大将軍羹堯,調度軍謀,簡稽将士,用四川提督嶽鐘琪為奮威将軍,于仲春初旬,祃牙徂征,分道深入,搗其窟穴,電掃風驅,搜剔岩阻。
賊徒蒼黃縻潰,窮蹙失據。
羅蔔藏丹津之母及逆謀渠魁,悉就俘執,擒獲賊衆累萬,牲畜軍械不可數計。
賊首逃遁,我師逾險窮追,獲其辎重人口殆盡。
羅蔔藏丹津孑身易服,竄匿荒山,殘喘待斃。
自二月八日至二十有二日,僅旬有五日,軍軍士無久役之勞,内地無轉輸之費,克奏膚功,永清西徼。
三月之朔,奏凱旋旅,铙鼓喧轟,士衆訴喜。
四月十有二日,以倡逆之吹拉克、諾水齊等三人,獻俘廟社。
受俘之日,群臣稱慶。
伏念聖祖仁皇帝威靈震于遐方,福慶流于奕葉,用克張皇六師,殄滅狂賊。
行間将士,亦由感激湛恩厚澤,為朕踴躍用命。
斯役也,芟夷兇悖,綏靖番羌,俾烽燧永息,中外人民,胥享安阜,實成先志,以懋有丕績。
廷臣上言:稽古典禮,出征而受成。
于學,所以定兵謀也。
獻馘而釋奠于學,所以告凱捷也。
宜刊諸珉石,揭于太學,用昭示于無極。
遂為之銘曰:天有雷霆,聖作弧矢。
輔仁而行,威遠甯迩。
維此青海,種髅實繁。
錫之茅土,列在藩垣。
被我寵光,位崇祿富。
負其阻遐,禍心潛搆。
恭惟聖祖,慮遠智周,眷念荒服,綏撫懷柔。
朔野既清,西陲攸震。
爵号瀳加,示之恩信。
如何兇狡,造謀逆天。
鼓動昏憝,寇侵于邊。
惟彼有罪,自幹天罰。
桓桓虎貔,爰張九伐。
王師即路,冬雪初零。
日耀組練,雷響鼙征。
蠢茲不順,敢逆戎旅。
奮張螳臂,以當齊斧。
止如山嶽,疾如雨風。
我戰則克,賊壘其空。
彼昏終迷,曾不悔戾。
當翦而滅,期焉次計。
厲兵簡将,往搗其巢。
逾曆嵚岖,坦若坰郊。
賊棄其我,而獲。
牛馬谷量,器仗山積。
蹇兔失窟,何所逋逃。
枯魚遊釜,假息煎熬。
師以順動,神明所福。
旬日凱歸,不疾而速。
殪彼逆謀,懸首稿街。
獻俘成禮,金鼓調諧。
西域所瞻,此惟雄特。
天讨既申群酋惕息。
橐戈偃革,告成辟雍。
聲教遐暨來同。
惟我 聖祖,親平大漠,巍功
子衿挑達,自昔所譏,苟行止有虧,雖讀書何益?若夫宅心勿淑,行已多愆,或蜚語流言,脅制官長,或隐糧包訟,出入公門,或唆撥奸滑,欺孤淩弱,或招呼朋類,結社要盟。
乃如之人,名教不容,鄉黨弗齒。
縱幸逃褫撲,濫竊章縫,返之于衷,能無愧乎?況乎鄉會科名,乃掄才大典,關系尤巨。
士子果有真才實學,何患困不逢年。
顧乃标榜虛名,暗通聲氣,夤緣詭遇,罔顧身家,又或改竄鄉貫,希圖進取,嚣淩騰沸,罔利營私,種種弊情,深可痛恨。
且夫士子出身之始,尤貴以正,若茲厥初拜獻,便已作奸犯科,則異日敗檢逾閑,何所不至?又安望其秉公持正,為國家宣猷樹績,膺後先疏附之選哉?朕用加惠爾等,故不禁反複倦倦。
茲訓言頒到,爾等務體朕心,恪遵明訓,一切痛加改省,争自濯磨,積行勤學,以圖上進。
國家三年登造,束帛弓旌,不特爾身有榮,即爾祖父亦增光寵矣。
逢時得志,甯俟他求哉!若仍視為具文,玩愒弗儆,毀方躍冶,暴棄自甘,則是爾等冥頑無知,終不能率教也。
既負栽培,複幹咎戾,王章具在,朕亦不能為爾等寬矣。
自茲以往,内而國學,外而直省鄉校,凡學臣師長,皆有司铎之責者,并宜傳集諸生,多方董勸,以副朕懷。
否則職業弗修,咎亦難逭,勿謂朕言之不預也。
爾多士尚敬聽之哉! 康熙四十一年正月,平定青海告成大學文:國家受天眷命,撫臨八極,日月所照,罔不臣順,遐迩又安,兆人蒙福。
乃有羅蔔藏丹津者,其先世固始汗,自國初稽首歸命,當時使臣建議,俾以駐牧之地。
其居雜番羌,密近甘涼。
我皇考聖祖仁皇帝睿慮深遠,每廑于懷。
既親禦六師,平定朔漢,威靈所加,青海部落劄什巴圖兒等,震詟承命。
聖祖仁皇帝因沛殊恩,封為親王,兄弟八人,鹹賜爵祿,羁縻包容,示以寬大。
而狼心枭性,不可以德義化。
三十年來,包藏異志。
朕紹登寶位,優之錫赉,榮其封号,尚冀革心,輯甯部衆。
而羅蔔藏丹津昏謬狂悖,同黨吹拉克、諾水齊、阿爾布坦、溫布藏巴劄布等,實為元惡,謂國家方弘浩蕩之恩,不設嚴密之備,竟敢首造逆謀,迫脅番羌,侵犯邊城,反狀彰露,用不可釋于天誅。
遂命川陝總督、太保公年羹堯為撫遠大将軍,聲罪緻讨,以雍正元年十月,師始出塞,自冬涉春,屢破其衆,凡同叛之部落,戈??所指,應時摧敗,招降數十萬衆,又降其貝勒、貝子、公、台吉等二十餘人。
朕猶憫其蠢愚,若悔禍思愆,束手來歸,尚可全省。
而怙惡不悛,負險抗違,乃決翦滅之計,以方略密付大将軍羹堯,調度軍謀,簡稽将士,用四川提督嶽鐘琪為奮威将軍,于仲春初旬,祃牙徂征,分道深入,搗其窟穴,電掃風驅,搜剔岩阻。
賊徒蒼黃縻潰,窮蹙失據。
羅蔔藏丹津之母及逆謀渠魁,悉就俘執,擒獲賊衆累萬,牲畜軍械不可數計。
賊首逃遁,我師逾險窮追,獲其辎重人口殆盡。
羅蔔藏丹津孑身易服,竄匿荒山,殘喘待斃。
自二月八日至二十有二日,僅旬有五日,軍軍士無久役之勞,内地無轉輸之費,克奏膚功,永清西徼。
三月之朔,奏凱旋旅,铙鼓喧轟,士衆訴喜。
四月十有二日,以倡逆之吹拉克、諾水齊等三人,獻俘廟社。
受俘之日,群臣稱慶。
伏念聖祖仁皇帝威靈震于遐方,福慶流于奕葉,用克張皇六師,殄滅狂賊。
行間将士,亦由感激湛恩厚澤,為朕踴躍用命。
斯役也,芟夷兇悖,綏靖番羌,俾烽燧永息,中外人民,胥享安阜,實成先志,以懋有丕績。
廷臣上言:稽古典禮,出征而受成。
于學,所以定兵謀也。
獻馘而釋奠于學,所以告凱捷也。
宜刊諸珉石,揭于太學,用昭示于無極。
遂為之銘曰:天有雷霆,聖作弧矢。
輔仁而行,威遠甯迩。
維此青海,種髅實繁。
錫之茅土,列在藩垣。
被我寵光,位崇祿富。
負其阻遐,禍心潛搆。
恭惟聖祖,慮遠智周,眷念荒服,綏撫懷柔。
朔野既清,西陲攸震。
爵号瀳加,示之恩信。
如何兇狡,造謀逆天。
鼓動昏憝,寇侵于邊。
惟彼有罪,自幹天罰。
桓桓虎貔,爰張九伐。
王師即路,冬雪初零。
日耀組練,雷響鼙征。
蠢茲不順,敢逆戎旅。
奮張螳臂,以當齊斧。
止如山嶽,疾如雨風。
我戰則克,賊壘其空。
彼昏終迷,曾不悔戾。
當翦而滅,期焉次計。
厲兵簡将,往搗其巢。
逾曆嵚岖,坦若坰郊。
賊棄其我,而獲。
牛馬谷量,器仗山積。
蹇兔失窟,何所逋逃。
枯魚遊釜,假息煎熬。
師以順動,神明所福。
旬日凱歸,不疾而速。
殪彼逆謀,懸首稿街。
獻俘成禮,金鼓調諧。
西域所瞻,此惟雄特。
天讨既申群酋惕息。
橐戈偃革,告成辟雍。
聲教遐暨來同。
惟我 聖祖,親平大漠,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