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澤縣志卷之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氣靡而節不立,何學問之可言?餘聞王子家居,惇孝弟,睦宗戚,和鄉黨,恂恂自持,不輕以聲色加人,然不肯随俗俯仰,流品之不類者,遙??嚴界阈以待之。
自康熙乙酉舉于鄉,越十有七年,始成進士。
積學既久,中間遊曆半宇内,見聞日廣,識力益定。
其筮仕于粵也,曆州縣者九,廉直持正,所在示前官之寬猛治忽,以相捄正,而詳求地方之利病,以為張施。
初至,先厘剔陋弊,事之累民征取之不度者,悉革之。
已則為定章程,重積貯,正祀典,而尤勤勤于谳決。
凡命盜中噬臘難閱,及迹涉不軌,事易株連者,皆不事□皇,虛衷平反,所全活無算。
至欽州毗連交阯,則請定土司相見之儀,以崇國體;複四峒改丁之誤,以備捍衛。
澳門僑寓夷商,則請革歲收羨金之陋,以服遠人,尤政體之大者。
為粵吏十餘年,始終不肯睢諾随人,亦不屑噢咻市德。
申上事有不合,辄力争之,曰:職在親民,見民事曲折頗确,少有回屈,如民命何?故上官語嚴正,有識者必首屈一指,所陳議多見施行。
其為令,不滿一考,即擢州牧。
其劾而去也,旋以特薦起起。
複一再調遷,然名太著,而忌者亦多,退,不久而進未大顯,卒莫能竟其用。
王子亦卒不欲枉已求伸。
每公退,攤書濡毫,俯仰嘯詠,樂而忘老。
常謂士之進退當安命,人以為安命,即王子之命。
餘曰:此吾儒義利之界也。
不則詭遇求合者,世不乏人,果能盡得其欲哉?生平纂述甚富,言性命則有濂、關三書、正蒙初義、皇極經世解,經濟則有權衡一書,言經史則有四書參注。
及和平、羅定、新會、深澤諸志,聲律有韻學。
今又獲閱其崇德堂稿若千卷。
談理則究根柢,窮經則探本逢,若一貫之傳,孔顔之樂,乃道學淵源,而井田學校、璇玑明堂,則古先王之大經大法,一一考辨而究讨之。
他如論人揆事,皆能獨見其大而不惑于俗。
要其光明磊落,剛直不撓之梗槪,坐而言,即起而行,抑其身弗挫其志,可不謂?陽德之正,而政事文章皆無負所學者耶? 當庚申、辛酉間,奉有内外大臣各舉所知之命,欲得如陸龍其、張鵬翮其人者。
粵中藩臬謂王子頗可當之,當事微哂曰:此即居台中,亦強項一流。
餘謂王子學醇而養粹,殆有古人直溫寬栗、剛塞強義之風。
而世顧僅以強項目之,至噤而不敢舉。
嗚虖!即以強項論世,又可多得乎哉? 重修城西龍王廟記 廟寺縣令許來音 鼓國之城,滹??波駛,北驟南奔,蓋河漲可慮,惟陂隄之不可不肅也。
而城西隍溝丁畫,南環若帶,集潦淹注,齧垣若咫,尤為可慮。
乃臨溝立廟,分石橋龍母之祀,坐城而壘之,以抵西流,蓋仿乎耆祁,則猶庚辰之制耳。
自戊申前,洪流時濫,民困于魚,百廢未興,廟址傾側,幾與水揖,惟民力之未遑,亦誰起路斯台而問之乎?餘于巳酉仲冬始莅澤,策馬西圻,相厥地勢,并谒龍神,見其棟欄未葺,恻然曰:是邑西洿,龍神之司,靈珠湧井,實式憑之,固幾筵而砥金湯,何可緩也。
緣春夏間苦旱愆,方與邑之諸君、吾子,日勤雩禱,遂重民力,未敢以驟。
顧。
念蟻穴之罅,古昔所戒,苟不未雨稠缪,将暴漲,其奚及矣!夫五害所屬,惟水最大。
函籠設築,大小增防,管大夫之教也。
破坻截瀾,支沖饬岸,則王景略之訓也。
以今滹??時漲,而埤堄之廟址不鞏,無論寶殿是荒,其若陂隄之足慮何?乃速募鸠工,築砌奠壇,旋而靈雨既零,民幸降種,益樂趨事,畚锸畢舉,凡曆二十日,而廟貌聿新。
于是與邑之諸君、吾子妥龍神而落之,爰記其事。
蓋深幸金湯既固,将使河流拜龍神而拱戢,則青绡不戰,為吾鼓國平成之有慶也。
今而後,庚辰永制,則耆祁氏之蒼壁,固直拱而受之耳。
重修龍廟序 許來音 城西十五裡,渡石橋,望古柳六株,有廟肅清,屹立四野,是為龍母廟。
蓋甘宗之謂咒缽,藥師之謂滴瓶,于是在焉。
癸醜夏,愆陽不雨,邑人語子廟甚靈,有龍井,禱必應。
乃肅牒心齋,率同官士庶,??步拜谒。
未五裡,而龍神恊答,雨湳沱下,至廟拈香??囟,見廟上女神,天姿娟好,其下為龍王子,猙獰修髯,黧然以毅,凡上下棟宇,皆镂造頭角,盤旋鼹蜒,狀不一奇,多有雲雷之氣焉。
探其井,坳渚清深,與雨沫相擊,恍若神物奮起其下,心異之。
而廟搆多年,煙塵所剝削,亦多荒墜,豈所謂路斯寶殿,尚借人力欤?予時喜雨足郊青,見父老歡欣踴躍,跳叩沾泥,蓋深幸一誠若響,惟龍神之福澤以潤也。
向神祝曰:智莫如龍,是司雨澤,惟爾奏帝,無封江時,爾之功,當新爾廟,用答神庥,敢有懈哉!會歲際潛惚,未伸厥舉。
今年,邑之父老思春雨欲渥,以新廟請,餘,觸曩所祝言,瞿然曰:是餘志也。
夫念爾神龍,春分登天,秋分入淵,潛見飛躍,神變靡測,亦安以一廟,遂定厥居。
然古有禦龍氏,禮又有畜龍,列于四靈,垂為國典,則取膠叔之宇,以神爾座,采五花之樹,以尊汝飨,夫豈矯誣,贻鄭僑羞者乎?蠲吉鸠工,聿丕輪奂。
行見殿绡不鬥,骊珠不竊,惟雨旸時若,神實司之,其亦有不借缽瓶,沛天下而甘霖之為鹹甯之慶,将于是乎應焉。
幸各趨事。
予将叩柳樹而拈香,占九五于利見,相與樂觀其成也。
乙卯四月。
藥王祠記 邑人王度 邑治東門外百步許,有古藥王祠,篆刻無存,載籍莫考,而故老相傳,以為建于唐貞觀年間,曆宋、元迄今,廟祀因之,四方禱谒,靈應征焉。
邑人搆疾者,齋沐懇誠,乞藥于王,先置器幾案,前,覆以帨,跽伏于下,須臾發,覆視之,内辄有赤黃丸如粟粒,捧歸至家,飲之即愈。
或露禱于家庭,而誠王,于夢寐間,襡衣角巾,臨其卧榻,診以夭息,投之針砭,形之炮炙,覺即汗,背症内外,無不愈者。
每歲已月末澣八日為王誕晨,本邑及鄰壤民人,崇奉香火者,絡繹道途,匝旬弗絕。
而王之靈大顯燕趙間。
往者風雨侵薄,廟貌頹圯,近有捐資修葺者。
中建正殿三楹,肖王之像,加以伭冕衮服,侔乎王儀。
後增寝宮一所,旁設上福神二祠,配享有庭,鐘鼓有樓,規制具以恢弘,棟宇亦複煥飾。
其工力頗巨,其用心亦誠且恪矣。
貢生杜君邦俊及邑耆王守中、趙璜、牛祝等募工采石。
凡王靈應之迹,普濟之恩,将詳諸篇什,永傳不朽。
懇餘言以識歲月。
餘慕王之靈異,兼重諸君之誠,遂為之記曰:粵稽古哲王禦宇,太和融液,淪肌理,漸腸胃。
其時六氣不侵,災青不作,禀氣含生之屬,靡不清明強固愉快。
于耄耋期頤,尤懼災沴尋仍,夭殇時作,複制為祀典,凡先世有功德于民者,予以封爵,立祠祀之。
至我太祖高皇帝受□明命,奄有萬方。
開國二年,即诏舉祀典,以神農嘗百草,制方餌,鴻勳駿績,延于萬世,敕即其裡立祠,歲時緻祭。
又于越人得長桑君之秘,為醫家楷範,亦立祠。
理祀之,用以崇德報功,冀其默相我蒸民,典至優渥也。
矧王之德之靈,覃當時,濡後世,傳播于衆口,著邑之内外遠迩,沉疴者痊,瘡痍者起,蓋深有弘濟于一方者,可略焉而弗紀其實耶?傳曰:聰明正直之謂神。
記曰:聖王之制祭祀,能禦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
斯二者皆王所有焉。
今維新王祠,複以漢倉□、淳于君諸名醫配享,故得錄其靈應,托之金石,傳諸世世。
嗣是藉王之休澤,俾邑民生全怡樂,鼓舞嬉遊,以跻仁壽之域者,又甯有紀極乎哉?因系之以銘曰:維邑之東,有祠郁蒼。
鎮于茲土,夷視崇岡。
維王降神,其應如向。
翩翩飙馭,昭格遐方。
以赫厥靈,不劄不殇。
卓卓殊勳,俾民樂康。
流遠源深,彌久彌芳。
世嚴秩祀,雲旆龍章。
承佐皇圖,儲慶發祥。
堅貞勒銘,蔔世無疆。
時萬二十七年巳亥。
北帝廟記 明遼東巡撫李植 深澤縣之有北廟也,嘉靖壬戍,創建于先君,萬乙酉重修于河津侯公,其詳具在碑志中。
三十二年甲辰冬,僧覺礦睹廟庑有傾圯者,
自康熙乙酉舉于鄉,越十有七年,始成進士。
積學既久,中間遊曆半宇内,見聞日廣,識力益定。
其筮仕于粵也,曆州縣者九,廉直持正,所在示前官之寬猛治忽,以相捄正,而詳求地方之利病,以為張施。
初至,先厘剔陋弊,事之累民征取之不度者,悉革之。
已則為定章程,重積貯,正祀典,而尤勤勤于谳決。
凡命盜中噬臘難閱,及迹涉不軌,事易株連者,皆不事□皇,虛衷平反,所全活無算。
至欽州毗連交阯,則請定土司相見之儀,以崇國體;複四峒改丁之誤,以備捍衛。
澳門僑寓夷商,則請革歲收羨金之陋,以服遠人,尤政體之大者。
為粵吏十餘年,始終不肯睢諾随人,亦不屑噢咻市德。
申上事有不合,辄力争之,曰:職在親民,見民事曲折頗确,少有回屈,如民命何?故上官語嚴正,有識者必首屈一指,所陳議多見施行。
其為令,不滿一考,即擢州牧。
其劾而去也,旋以特薦起起。
複一再調遷,然名太著,而忌者亦多,退,不久而進未大顯,卒莫能竟其用。
王子亦卒不欲枉已求伸。
每公退,攤書濡毫,俯仰嘯詠,樂而忘老。
常謂士之進退當安命,人以為安命,即王子之命。
餘曰:此吾儒義利之界也。
不則詭遇求合者,世不乏人,果能盡得其欲哉?生平纂述甚富,言性命則有濂、關三書、正蒙初義、皇極經世解,經濟則有權衡一書,言經史則有四書參注。
及和平、羅定、新會、深澤諸志,聲律有韻學。
今又獲閱其崇德堂稿若千卷。
談理則究根柢,窮經則探本逢,若一貫之傳,孔顔之樂,乃道學淵源,而井田學校、璇玑明堂,則古先王之大經大法,一一考辨而究讨之。
他如論人揆事,皆能獨見其大而不惑于俗。
要其光明磊落,剛直不撓之梗槪,坐而言,即起而行,抑其身弗挫其志,可不謂?陽德之正,而政事文章皆無負所學者耶? 當庚申、辛酉間,奉有内外大臣各舉所知之命,欲得如陸龍其、張鵬翮其人者。
粵中藩臬謂王子頗可當之,當事微哂曰:此即居台中,亦強項一流。
餘謂王子學醇而養粹,殆有古人直溫寬栗、剛塞強義之風。
而世顧僅以強項目之,至噤而不敢舉。
嗚虖!即以強項論世,又可多得乎哉? 重修城西龍王廟記 廟寺縣令許來音 鼓國之城,滹??波駛,北驟南奔,蓋河漲可慮,惟陂隄之不可不肅也。
而城西隍溝丁畫,南環若帶,集潦淹注,齧垣若咫,尤為可慮。
乃臨溝立廟,分石橋龍母之祀,坐城而壘之,以抵西流,蓋仿乎耆祁,則猶庚辰之制耳。
自戊申前,洪流時濫,民困于魚,百廢未興,廟址傾側,幾與水揖,惟民力之未遑,亦誰起路斯台而問之乎?餘于巳酉仲冬始莅澤,策馬西圻,相厥地勢,并谒龍神,見其棟欄未葺,恻然曰:是邑西洿,龍神之司,靈珠湧井,實式憑之,固幾筵而砥金湯,何可緩也。
緣春夏間苦旱愆,方與邑之諸君、吾子,日勤雩禱,遂重民力,未敢以驟。
顧。
念蟻穴之罅,古昔所戒,苟不未雨稠缪,将暴漲,其奚及矣!夫五害所屬,惟水最大。
函籠設築,大小增防,管大夫之教也。
破坻截瀾,支沖饬岸,則王景略之訓也。
以今滹??時漲,而埤堄之廟址不鞏,無論寶殿是荒,其若陂隄之足慮何?乃速募鸠工,築砌奠壇,旋而靈雨既零,民幸降種,益樂趨事,畚锸畢舉,凡曆二十日,而廟貌聿新。
于是與邑之諸君、吾子妥龍神而落之,爰記其事。
蓋深幸金湯既固,将使河流拜龍神而拱戢,則青绡不戰,為吾鼓國平成之有慶也。
今而後,庚辰永制,則耆祁氏之蒼壁,固直拱而受之耳。
重修龍廟序 許來音 城西十五裡,渡石橋,望古柳六株,有廟肅清,屹立四野,是為龍母廟。
蓋甘宗之謂咒缽,藥師之謂滴瓶,于是在焉。
癸醜夏,愆陽不雨,邑人語子廟甚靈,有龍井,禱必應。
乃肅牒心齋,率同官士庶,??步拜谒。
未五裡,而龍神恊答,雨湳沱下,至廟拈香??囟,見廟上女神,天姿娟好,其下為龍王子,猙獰修髯,黧然以毅,凡上下棟宇,皆镂造頭角,盤旋鼹蜒,狀不一奇,多有雲雷之氣焉。
探其井,坳渚清深,與雨沫相擊,恍若神物奮起其下,心異之。
而廟搆多年,煙塵所剝削,亦多荒墜,豈所謂路斯寶殿,尚借人力欤?予時喜雨足郊青,見父老歡欣踴躍,跳叩沾泥,蓋深幸一誠若響,惟龍神之福澤以潤也。
向神祝曰:智莫如龍,是司雨澤,惟爾奏帝,無封江時,爾之功,當新爾廟,用答神庥,敢有懈哉!會歲際潛惚,未伸厥舉。
今年,邑之父老思春雨欲渥,以新廟請,餘,觸曩所祝言,瞿然曰:是餘志也。
夫念爾神龍,春分登天,秋分入淵,潛見飛躍,神變靡測,亦安以一廟,遂定厥居。
然古有禦龍氏,禮又有畜龍,列于四靈,垂為國典,則取膠叔之宇,以神爾座,采五花之樹,以尊汝飨,夫豈矯誣,贻鄭僑羞者乎?蠲吉鸠工,聿丕輪奂。
行見殿绡不鬥,骊珠不竊,惟雨旸時若,神實司之,其亦有不借缽瓶,沛天下而甘霖之為鹹甯之慶,将于是乎應焉。
幸各趨事。
予将叩柳樹而拈香,占九五于利見,相與樂觀其成也。
乙卯四月。
藥王祠記 邑人王度 邑治東門外百步許,有古藥王祠,篆刻無存,載籍莫考,而故老相傳,以為建于唐貞觀年間,曆宋、元迄今,廟祀因之,四方禱谒,靈應征焉。
邑人搆疾者,齋沐懇誠,乞藥于王,先置器幾案,前,覆以帨,跽伏于下,須臾發,覆視之,内辄有赤黃丸如粟粒,捧歸至家,飲之即愈。
或露禱于家庭,而誠王,于夢寐間,襡衣角巾,臨其卧榻,診以夭息,投之針砭,形之炮炙,覺即汗,背症内外,無不愈者。
每歲已月末澣八日為王誕晨,本邑及鄰壤民人,崇奉香火者,絡繹道途,匝旬弗絕。
而王之靈大顯燕趙間。
往者風雨侵薄,廟貌頹圯,近有捐資修葺者。
中建正殿三楹,肖王之像,加以伭冕衮服,侔乎王儀。
後增寝宮一所,旁設上福神二祠,配享有庭,鐘鼓有樓,規制具以恢弘,棟宇亦複煥飾。
其工力頗巨,其用心亦誠且恪矣。
貢生杜君邦俊及邑耆王守中、趙璜、牛祝等募工采石。
凡王靈應之迹,普濟之恩,将詳諸篇什,永傳不朽。
懇餘言以識歲月。
餘慕王之靈異,兼重諸君之誠,遂為之記曰:粵稽古哲王禦宇,太和融液,淪肌理,漸腸胃。
其時六氣不侵,災青不作,禀氣含生之屬,靡不清明強固愉快。
于耄耋期頤,尤懼災沴尋仍,夭殇時作,複制為祀典,凡先世有功德于民者,予以封爵,立祠祀之。
至我太祖高皇帝受□明命,奄有萬方。
開國二年,即诏舉祀典,以神農嘗百草,制方餌,鴻勳駿績,延于萬世,敕即其裡立祠,歲時緻祭。
又于越人得長桑君之秘,為醫家楷範,亦立祠。
理祀之,用以崇德報功,冀其默相我蒸民,典至優渥也。
矧王之德之靈,覃當時,濡後世,傳播于衆口,著邑之内外遠迩,沉疴者痊,瘡痍者起,蓋深有弘濟于一方者,可略焉而弗紀其實耶?傳曰:聰明正直之謂神。
記曰:聖王之制祭祀,能禦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
斯二者皆王所有焉。
今維新王祠,複以漢倉□、淳于君諸名醫配享,故得錄其靈應,托之金石,傳諸世世。
嗣是藉王之休澤,俾邑民生全怡樂,鼓舞嬉遊,以跻仁壽之域者,又甯有紀極乎哉?因系之以銘曰:維邑之東,有祠郁蒼。
鎮于茲土,夷視崇岡。
維王降神,其應如向。
翩翩飙馭,昭格遐方。
以赫厥靈,不劄不殇。
卓卓殊勳,俾民樂康。
流遠源深,彌久彌芳。
世嚴秩祀,雲旆龍章。
承佐皇圖,儲慶發祥。
堅貞勒銘,蔔世無疆。
時萬二十七年巳亥。
北帝廟記 明遼東巡撫李植 深澤縣之有北廟也,嘉靖壬戍,創建于先君,萬乙酉重修于河津侯公,其詳具在碑志中。
三十二年甲辰冬,僧覺礦睹廟庑有傾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