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澤縣志卷之四

關燈
石诂髅,怪遂息。

    乃琢為碑,大書潮州知府王源除怪石。

    河東山有韓愈祠,源建亭祠左,朔望辄懸巳像。

    又自建書院,刻詩文幹内。

    會杖三民死,民子訴諸朝,并以築橋建亭為源罪,逮至京師,當贖徒。

    潮人相率叩阍,乃複其官。

    久之,乞休歸。

    陳獻章有言:吏于潮者多矣,其有功而民思之者,前惟韓愈,後則王源。

     右見明史稿,則舊志雲:源永樂十四年令澤,嘗築大橫等四堤,以禦水患,此即史所謂長堤也。

    祀名宦。

     高文浏陽人,正統間任。

    由主簿晉縣,本升縣令,三任皆在澤共九年,德惠及人,去思不替。

    右見舊志。

     梁骥字尚德,陜西鹹甯人,由監生任縣丞,成化間升澤令,出納明慎經畫有術,施為有序,招流去暴,治聲益著。

    凡城隍壇??倉庾、隄堰及養濟院中,明旌善亭厘敝創始,皆有成績,而修葺廟學,尤其所重。

    祀名宦。

    右見李東陽廟學記。

    舊志因之。

     王瀛洲,蒲州人,以舉人令澤,清慎勤民,誓詞猶在,功德懋著,民不忍忘。

    祀名宦。

    右見舊志。

     李承式,大同人,丙辰進士。

    嘉靖三十九年令。

    澤豈弟平易,修廟學,進諸生訓課之,獲其容接者皆自勵。

    時世皇末年,工役繁興,民不勝憊。

    值脈車牛載黃木,承式力請上官,得輕減。

    歲庚申,大旱,蝗食禾稼殆盡,饑民相望于道,乃勸出粟者粥以赈,境内獲免流離。

    以城三門有樓,北城勢未崇,創建北極廟,以壯形勝,民德之。

    三年,丁外艱歸。

    後累官福建左布政。

    初,承式在澤,生子植,即以深澤為小字,延邑人張順治教之。

    後成進士,官至本東巡撫。

    右見王度去思碑。

    其生子植以下,則舊志傳也。

     侯鶴齡,山西河津人。

    萬間由選貢令澤,在任四年,多所興革,尤加意學校,升山東沂州知州。

    去任之曰,民遮道感泣。

    祀名宦。

     魯之賢,麻城人,由舉人令澤,敏于聽訟,決斷如流,時人号為魯青天。

    台使皆廉其能,考最特衣,為二十城之冠。

    尋擢貴州道禦史,祀名宦。

     陳來朝,河内人。

    萬間由舉人令深澤,承魯之賢任後,于前令所已試者注意參守,所未竟者銳意興革。

    征糧有法,聽訟無苛,庭無冗役,戶鮮雜差。

    越境買地,築隄河伯安流徧城,栽植萬柳,棠陰滿路。

    于學校則新文廟,開神路,創文昌閣、巽峰,立書院、社學。

    于興建則增益倉廒,修理城門,益三應城。

    于無告窮民則建養濟院三所,每冬置大被數件,火坑數處,以待無告。

    東西城外各置漏澤園三所,施及枯骨,且禁壯丁人役不許查夜下鄉富豪裈徒不許使勢行見,務節儉,懲奢靡。

    在任五年,民戴如父母升鞏昌府同知。

    去後,民建祠立碑,紀其德政。

    祀名宦。

     許都,潛江人。

    由進士令澤,性寬仁,有局度,民依之如冬日。

    曆二載,調寶坻,尋升戶部主事。

     程可登廣東高明人,天啟間由舉人令澤,勤于政事,多所興革,去後,有碑勒其績。

     李藏春,湖廣黃陂人,由舉人令澤,勤而慎,著有治澤政略。

    其自識曰:澤川腆小而凋,疲如積痼,廟人聞風欲僵,疹。

    視者不調燮其元氣,而攻以烏毒,旋且仆矣。

    自知非醫國手,又慮庸術殺人,自贻伊戚,謹留病以還主人,而不敢取刀圭之效,以博能譽,以是遷延及三紀。

    即主人之病未盡瘳,而亦不大痿,或則搔摩拊循之微力也。

    昔仲康嘿嘿以為理鄰。

    郡嗤其不能得仁恕,使者行阡陌而始辨之,今無下觇者,惟持此血心以告衾影雲爾。

    任三年,升南雄同知。

     于瓒山西陽城人。

    由舉人令澤,廉介不苟,清約自持。

    與民休息,而民自安遷。

    兩淮鹽運副使。

     張鬥河南溫縣人,由選貢令深澤。

    精數學,谙天文星,象明季留。

    意城守諸事,每拊髀歎日:數年後當苦兵此邑彈丸,脫群盜剽掠,何以自衛乎?因擇民夫壯者四百有奇,訓之,号曰凱兵,自為食,免其他役,未幾,盜作凱兵,能擒盜于他邑,三方倚為保障。

    升監軍永平同知。

    晉佥事。

     周伯達字二如,萊陽人。

    由進士,崇祯十二年令澤,豐神俊偉,莅民如神。

    會有兵事,登匣介胄,晝夜無倦容。

    未幾,調河間,升司空尚書郎,官至蘇松等處巡撫禦史,卒于官。

     趙煤山西岢岚州人,舉人,善談飲,工翰墨,與人平易。

    及明末兵亂城陷,人皆勸共走避,蚪神色不變,日:守死吾分也,将何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