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甲勸戒條約告示
關燈
小
中
大
為饬鄉甲,勸戒舉報,以儆愚頑事。
照得保甲之設,非徒欲目前煙戶無漏,丁口無舛,且以期日久善惡相紏,守望相助。
茲于編查完竣後,特摘錄明呂司寇戒惡各條,分晰開明,諄切曉谕。
嗣後該鄉甲等,同心恊力,不得以私亂公。
爾居民等守分安常,切莫以身試法,力除剽悍,共返敦龐,漸臻雍睦之風,永享升平之福。
本府切有厚望焉。
○呂司寇鄉甲戒惡條約【酌量地方今昔情形畧為更易】 朝廷設官滿天下,不為管善良之民。
那善良之民,他納糧當差,分毫不少;兇心惡事,一些不為。
立身則行公道,積陰骘;見人則深唱喏,高舉手。
天下要那許多官何用?隻為你這不良之民,兇惡的拿刀弄杖,欺淩那善良;強橫的倚勢恃财,作踐那柔弱;奸巧的百計千方,啜哄那老實。
朝廷差糧,詭隐延捱,不肯上納;他人财帛,搶騙争奪,沒些廉恥。
清平世界,叫你這夥人,混的不得安生。
所以朝廷無奈,做一部大清律,置五等苦刑罰,設天下大小官員,隻為鉗束你這夥歪人,替那公正善良的百姓作主。
随你是何等英雄好漢,朝廷法度,不怕你勢要,你就在海角天涯,也拏得你來。
就将你殺了剮了,你往那裡去?但念你這愚人,生下來時,遇着不省事的父母,失教護短;長大了時,和那不學好的親朋,亂道混行。
日日年年,把這身子十分壞了,自家也不知道自家是甚麼一個人,全不覺自家分毫不是。
那善良的,見你如臭屎一般;那忍事的,見你如毒蛇一般。
誰好說你,誰敢勸你?你就不犯刑罰,也做了個沒行止的小人,結了多少冤仇。
到你犯了刑罰時,就是個沒主兒的身子,任官府夾打牢獄。
與你做父母的,也是苦命,招了多少羞恥;與你做妻兒的,也是苦命,躭了多少憂愁。
到此地位,悔之何及? 我今舉行保甲,設立鄉集甲耆,先将這犯條款的過惡十八件,明白曉谕你們知道。
初犯小者勸戒,再犯及大者,報官。
自有鄉約之後,犯一件過惡,那鄉集甲耆,及四鄰耳目難瞞,都是該稽查管束你的人。
若再肆無忌憚,禀送到官,斷不能輕輕饒你。
你們亟宜痛自改悔,做個良善的好百姓。
那時做了鄉集甲耆,官府也就優待你,地方也就尊重你了。
你們千萬記着。
一子婦頂撞父母,氣惱爺娘,以及家可自贍,棄親不養,緻令衣食缺乏者,是為不孝之子,四鄰甲耆報知鄉集耆,開揭,送官究治。
一卑幼侮慢尊長,兄弟互結冤仇,鄰裡以小事相争,親戚以微嫌起怨,甲耆報知鄉集耆,即與服禮,仍處分明白。
如卑幼兩犯尊長者,鄉集甲耆,即開揭報官,以憑究處。
一白蓮教、無為教等名目,百家成羣,千人為号,持咒畵符,暗結私通,夜聚曉散,或妄言天文,或僣稱官号,斂騙錢财,奸污婦女。
愚民被其欺瞞,全不知其詐僞,誠可哀憐。
四鄉甲耆,立即告鄉集耆,将傳教頭教主,開寫實迹,挷赴送官。
或本教中人,有能拏獲真正傳教頭教主,送官者賞銀五十兩。
其餘習教吃齋男婦,限本約勸化三個月,倘仍舊聚會邪說不改者,鄉集甲耆體,訪真實,報知州縣,依律問罪。
其四鄰甲耆,明知不舉者,即系同夥妖民,一例盡法重究。
至于,術士邪人,回避鎮魇及驢馱神像,頭頂佛經,化緣修造者,約中不許容留施舍,違者鄉集甲耆,禀官究逐。
一三五成群,焚香飲血結盟,帶刀持棍,一家有怨,則同去報仇,上門混行亂罵,見人财帛,則設法搶奪,到官捏證扛幫,或挾騙娼婦财物,盜搶成熟田禾,百端為害,一方不甯者,鄉集耆立即率同甲耆四鄰,詳開惡事
照得保甲之設,非徒欲目前煙戶無漏,丁口無舛,且以期日久善惡相紏,守望相助。
茲于編查完竣後,特摘錄明呂司寇戒惡各條,分晰開明,諄切曉谕。
嗣後該鄉甲等,同心恊力,不得以私亂公。
爾居民等守分安常,切莫以身試法,力除剽悍,共返敦龐,漸臻雍睦之風,永享升平之福。
本府切有厚望焉。
○呂司寇鄉甲戒惡條約【酌量地方今昔情形畧為更易】 朝廷設官滿天下,不為管善良之民。
那善良之民,他納糧當差,分毫不少;兇心惡事,一些不為。
立身則行公道,積陰骘;見人則深唱喏,高舉手。
天下要那許多官何用?隻為你這不良之民,兇惡的拿刀弄杖,欺淩那善良;強橫的倚勢恃财,作踐那柔弱;奸巧的百計千方,啜哄那老實。
朝廷差糧,詭隐延捱,不肯上納;他人财帛,搶騙争奪,沒些廉恥。
清平世界,叫你這夥人,混的不得安生。
所以朝廷無奈,做一部大清律,置五等苦刑罰,設天下大小官員,隻為鉗束你這夥歪人,替那公正善良的百姓作主。
随你是何等英雄好漢,朝廷法度,不怕你勢要,你就在海角天涯,也拏得你來。
就将你殺了剮了,你往那裡去?但念你這愚人,生下來時,遇着不省事的父母,失教護短;長大了時,和那不學好的親朋,亂道混行。
日日年年,把這身子十分壞了,自家也不知道自家是甚麼一個人,全不覺自家分毫不是。
那善良的,見你如臭屎一般;那忍事的,見你如毒蛇一般。
誰好說你,誰敢勸你?你就不犯刑罰,也做了個沒行止的小人,結了多少冤仇。
到你犯了刑罰時,就是個沒主兒的身子,任官府夾打牢獄。
與你做父母的,也是苦命,招了多少羞恥;與你做妻兒的,也是苦命,躭了多少憂愁。
到此地位,悔之何及? 我今舉行保甲,設立鄉集甲耆,先将這犯條款的過惡十八件,明白曉谕你們知道。
初犯小者勸戒,再犯及大者,報官。
自有鄉約之後,犯一件過惡,那鄉集甲耆,及四鄰耳目難瞞,都是該稽查管束你的人。
若再肆無忌憚,禀送到官,斷不能輕輕饒你。
你們亟宜痛自改悔,做個良善的好百姓。
那時做了鄉集甲耆,官府也就優待你,地方也就尊重你了。
你們千萬記着。
一子婦頂撞父母,氣惱爺娘,以及家可自贍,棄親不養,緻令衣食缺乏者,是為不孝之子,四鄰甲耆報知鄉集耆,開揭,送官究治。
一卑幼侮慢尊長,兄弟互結冤仇,鄰裡以小事相争,親戚以微嫌起怨,甲耆報知鄉集耆,即與服禮,仍處分明白。
如卑幼兩犯尊長者,鄉集甲耆,即開揭報官,以憑究處。
一白蓮教、無為教等名目,百家成羣,千人為号,持咒畵符,暗結私通,夜聚曉散,或妄言天文,或僣稱官号,斂騙錢财,奸污婦女。
愚民被其欺瞞,全不知其詐僞,誠可哀憐。
四鄉甲耆,立即告鄉集耆,将傳教頭教主,開寫實迹,挷赴送官。
或本教中人,有能拏獲真正傳教頭教主,送官者賞銀五十兩。
其餘習教吃齋男婦,限本約勸化三個月,倘仍舊聚會邪說不改者,鄉集甲耆體,訪真實,報知州縣,依律問罪。
其四鄰甲耆,明知不舉者,即系同夥妖民,一例盡法重究。
至于,術士邪人,回避鎮魇及驢馱神像,頭頂佛經,化緣修造者,約中不許容留施舍,違者鄉集甲耆,禀官究逐。
一三五成群,焚香飲血結盟,帶刀持棍,一家有怨,則同去報仇,上門混行亂罵,見人财帛,則設法搶奪,到官捏證扛幫,或挾騙娼婦财物,盜搶成熟田禾,百端為害,一方不甯者,鄉集耆立即率同甲耆四鄰,詳開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