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縣志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皮滑如李,色青黃,大如彈丸,味甘而微苦,食後香留舌本。
一名洋柑。
花 梅花,《羅浮志》載:“廣郡梅花,常與菊花相及,所謂先開嶺上梅也。
” 素馨花、茉莉花,皆番人自西國移種于南海。
人憐其芳香,競植之。
按,素馨,原名耶[5]悉茗,南漢宮人素馨喜簪此花,故名。
較茉莉更大,香最芬烈。
指甲花,樹高五六尺,枝條柔弱,花開時其香與素馨、茉莉相等,亦番人自大秦國移植南海。
今邑人多種之。
朱槿花,莖、葉皆如桑葉,光而厚。
樹高四五尺,自二月開花,仲冬始歇。
其花深紅色,五出,大如蜀葵,一叢之上,日開數百朵。
拘那花,即夾竹桃花,夏開,淡紅色,一朵數萼,至深秋猶有之。
史君子花,蔓生。
作架植之,夏時盛放,一簇開一二十花,輕盈似海棠。
蘭,為香祖,以桠蘭為上。
莖多岐出,其葉長至三尺,蕾尖花大且繁,常有一莖及桠,開至五十餘花者。
色黃,有紫點,香味甚厚,稱隔山香。
次則公孫偪,每一大莖輔以二小莖,若公之領孫,其花從上開下。
又次曰出架白,一名素心。
又次則青蘭,葉長二尺,小而直。
其花青碧,以白幹者為上,紫幹次之。
又次為黃蘭,葉長而稍大,花淡黃,有小紅紋。
又次為草蘭,以短葉白幹者為上,有雙花、單花之别。
賀正蘭,當立春及元日始開。
風蘭,花從葉心抽出雙朵,懸于檐間,不着水,自然繁茂,一名吊蘭。
樹蘭,高丈許,花似魚子,香烈過之,不能度嶺。
珍珠蘭,《廣州志》曰暹蘭,如珍珠,如金粟,一枝數串,來自暹羅,一名雞爪蘭。
菊花,當秋盛開,惟嶺南則于冬始放。
蘇子瞻詩雲:“嶺南氣候不常。
吾嘗曰:菊花開時乃重陽。
”[6]蓋菊性淩霜愈盛,而嶺南嘗以冬至始有微霜也。
其色有紅、白、黃、胭脂數種。
吊鐘花,樹高數尺,枝屈曲偃蹇,正月初先作花,後開葉,一枝綴數十小鐘,色晶瑩如玉,雜以紅點,邑杯渡山極多。
馬纓花,赤如馬纓,其花下垂,一條數千朵。
樹高丈許,有白,有桃紅,而大紅鑲邊,尤異種也。
九裡香,木本,葉細如黃楊,成叢,花白,有香甚烈。
又有七裡香,葉小梢大,其樹皆不甚高,可作盆盎之玩。
鳳仙花,一名金鳳花,有紅、白、紫、碧數色。
婦女每以花之紅者搗汁染指甲,其子入藥,名急性子。
石榴花,有四季常開者,于夏間既實之後,秋深複花且實,其千葉者尤豔。
草 雁來紅,以雁來時盛。
一名老少年。
仙人掌,枝青嫩而扁厚,有刺,人家每植于牆頭,以辟火災。
其汁入目,使人失明。
藍草,葉細小,二月種,五月收,邑人取以為靛。
三藾,根似姜而軟脆,性熱,消食,一名山柰。
鮮草果,人多種以為香,蓋杜若,非藥中之草果也。
蒼耳子,俗呼癡頭名,可療瘡毒。
油蔥,一名蘆葦,形如水仙葉,葉厚一指,花開如玉簪,從根而生,長尺餘。
葉中有膏,婦人每取以澤發。
木 榕樹,有大葉榕、細葉榕之分。
其細葉榕,葉大如麻,實如冬青,樹幹拳曲,不可以為器,燒之無焰,不可以為薪。
以其不材,故能久而無傷。
其蔭十畝,藤梢入地即生根,或一大株有根四五處,而橫及鄰樹,即成連理枝。
鳥銜其子,墜于他樹即寄生,久而根株蟠固。
他樹枯朽,竟成榕樹矣。
《嶺南雜記》雲:“榕樹閩、廣最多,他省則無,故[7]紅梅驿以北,樹無有如榕大者,蔭十餘畝,離奇古怪,備木之異。
年久者常結伽南香,焚之緻鶴。
植于水際,其子可以肥魚。
細枝曝幹,束為炬,風雨不滅。
其須制藥,可以固齒。
其脂乳[8]可以貼金接物,頗與漆似。
人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無用之用也。
” 木棉樹,大可合抱,高十數丈,葉如香樟,花瓣極厚。
正、二月開,色大紅而蕊黃,開時無葉,子色黑,大如酒杯,老則拆裂,有絮茸茸,土人取以為裀褥。
香樹,邑内多植之。
東路出于瀝源、沙螺灣等處為佳;西路出于燕村、李松萌等處為佳。
葉似黃楊,淩寒不落。
子如連翹而黑,落地則生,經手摘則否。
香氣積久而愈盛,正幹為白木香,出土尺許為香頭,必經十餘載,始鑿如馬牙形,俗呼為牙香。
凡種香家,婦女潛取佳者藏之,名女兒香,歲時供神,以此為敬。
竹 竹之類不一。
《廣志》雲:“雲母,大竹也。
樆竹,細而多刺;竹,堪作笛;篃竹,宜為屋椽;蔓竹,皮青,内白如雪,軟韌可為索;漢竹,大者節受一斛,小者數升,為椑榼;利竹,蔓生,堅韌。
”《嶺南雜記》:“竻竹,多刺,土人
一名洋柑。
花 梅花,《羅浮志》載:“廣郡梅花,常與菊花相及,所謂先開嶺上梅也。
” 素馨花、茉莉花,皆番人自西國移種于南海。
人憐其芳香,競植之。
按,素馨,原名耶[5]悉茗,南漢宮人素馨喜簪此花,故名。
較茉莉更大,香最芬烈。
指甲花,樹高五六尺,枝條柔弱,花開時其香與素馨、茉莉相等,亦番人自大秦國移植南海。
今邑人多種之。
朱槿花,莖、葉皆如桑葉,光而厚。
樹高四五尺,自二月開花,仲冬始歇。
其花深紅色,五出,大如蜀葵,一叢之上,日開數百朵。
拘那花,即夾竹桃花,夏開,淡紅色,一朵數萼,至深秋猶有之。
史君子花,蔓生。
作架植之,夏時盛放,一簇開一二十花,輕盈似海棠。
蘭,為香祖,以桠蘭為上。
莖多岐出,其葉長至三尺,蕾尖花大且繁,常有一莖及桠,開至五十餘花者。
色黃,有紫點,香味甚厚,稱隔山香。
次則公孫偪,每一大莖輔以二小莖,若公之領孫,其花從上開下。
又次曰出架白,一名素心。
又次則青蘭,葉長二尺,小而直。
其花青碧,以白幹者為上,紫幹次之。
又次為黃蘭,葉長而稍大,花淡黃,有小紅紋。
又次為草蘭,以短葉白幹者為上,有雙花、單花之别。
賀正蘭,當立春及元日始開。
風蘭,花從葉心抽出雙朵,懸于檐間,不着水,自然繁茂,一名吊蘭。
樹蘭,高丈許,花似魚子,香烈過之,不能度嶺。
珍珠蘭,《廣州志》曰暹蘭,如珍珠,如金粟,一枝數串,來自暹羅,一名雞爪蘭。
菊花,當秋盛開,惟嶺南則于冬始放。
蘇子瞻詩雲:“嶺南氣候不常。
吾嘗曰:菊花開時乃重陽。
”[6]蓋菊性淩霜愈盛,而嶺南嘗以冬至始有微霜也。
其色有紅、白、黃、胭脂數種。
吊鐘花,樹高數尺,枝屈曲偃蹇,正月初先作花,後開葉,一枝綴數十小鐘,色晶瑩如玉,雜以紅點,邑杯渡山極多。
馬纓花,赤如馬纓,其花下垂,一條數千朵。
樹高丈許,有白,有桃紅,而大紅鑲邊,尤異種也。
九裡香,木本,葉細如黃楊,成叢,花白,有香甚烈。
又有七裡香,葉小梢大,其樹皆不甚高,可作盆盎之玩。
鳳仙花,一名金鳳花,有紅、白、紫、碧數色。
婦女每以花之紅者搗汁染指甲,其子入藥,名急性子。
石榴花,有四季常開者,于夏間既實之後,秋深複花且實,其千葉者尤豔。
草 雁來紅,以雁來時盛。
一名老少年。
仙人掌,枝青嫩而扁厚,有刺,人家每植于牆頭,以辟火災。
其汁入目,使人失明。
藍草,葉細小,二月種,五月收,邑人取以為靛。
三藾,根似姜而軟脆,性熱,消食,一名山柰。
鮮草果,人多種以為香,蓋杜若,非藥中之草果也。
蒼耳子,俗呼癡頭名,可療瘡毒。
油蔥,一名蘆葦,形如水仙葉,葉厚一指,花開如玉簪,從根而生,長尺餘。
葉中有膏,婦人每取以澤發。
木 榕樹,有大葉榕、細葉榕之分。
其細葉榕,葉大如麻,實如冬青,樹幹拳曲,不可以為器,燒之無焰,不可以為薪。
以其不材,故能久而無傷。
其蔭十畝,藤梢入地即生根,或一大株有根四五處,而橫及鄰樹,即成連理枝。
鳥銜其子,墜于他樹即寄生,久而根株蟠固。
他樹枯朽,竟成榕樹矣。
《嶺南雜記》雲:“榕樹閩、廣最多,他省則無,故[7]紅梅驿以北,樹無有如榕大者,蔭十餘畝,離奇古怪,備木之異。
年久者常結伽南香,焚之緻鶴。
植于水際,其子可以肥魚。
細枝曝幹,束為炬,風雨不滅。
其須制藥,可以固齒。
其脂乳[8]可以貼金接物,頗與漆似。
人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無用之用也。
” 木棉樹,大可合抱,高十數丈,葉如香樟,花瓣極厚。
正、二月開,色大紅而蕊黃,開時無葉,子色黑,大如酒杯,老則拆裂,有絮茸茸,土人取以為裀褥。
香樹,邑内多植之。
東路出于瀝源、沙螺灣等處為佳;西路出于燕村、李松萌等處為佳。
葉似黃楊,淩寒不落。
子如連翹而黑,落地則生,經手摘則否。
香氣積久而愈盛,正幹為白木香,出土尺許為香頭,必經十餘載,始鑿如馬牙形,俗呼為牙香。
凡種香家,婦女潛取佳者藏之,名女兒香,歲時供神,以此為敬。
竹 竹之類不一。
《廣志》雲:“雲母,大竹也。
樆竹,細而多刺;竹,堪作笛;篃竹,宜為屋椽;蔓竹,皮青,内白如雪,軟韌可為索;漢竹,大者節受一斛,小者數升,為椑榼;利竹,蔓生,堅韌。
”《嶺南雜記》:“竻竹,多刺,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