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關燈
司屬官。

    師張厚之。

    贍學博文,無所不該,其文章非義理不發。

     *【呂與叔玉溪集】二十五卷,【玉溪别集】一十卷 右皇朝呂大臨字與叔,汲公季弟也。

    登進士第。

    嘗曆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

    從程正叔、張厚之學。

    通【六經】,尤精于【禮】,解【中庸】、【大學】等篇行于世。

    嘗賦詩雲:“學如元凱方成癖,辭類相如始近俳。

    獨倚聖門無一事,願同回也得心齋。

    ”正叔可之。

     *【範子功集】五十卷 右皇朝範百祿字子功,鎮之侄也。

    終于中書侍郎。

     *【張浮休畫墁集】一百卷,【奏議】十卷 右皇朝張舜民芸叟,?州人。

    慶曆中,範仲淹帥?,見其文,異之。

    用溫公薦為谏官,仕至吏部侍郎。

    後羁置房陵。

    政和中卒。

    其文豪重有理緻,而最刻意于詩。

    晚年為樂府百馀篇,自序稱“年逾耳順,方敢言詩,百世之後,必有知音者”雲。

    自号浮休先生。

    唐張?稱浮休子芸叟蓋襲之。

     *【黃魯直豫章集】三十卷,【外集】十四卷 右皇朝黃庭堅魯直。

    幼警悟,讀書五行俱下,數過辄憶。

    蘇子瞻嘗見其詩于孫莘老家,歎絕,以為世久無此作矣,因以詩往來。

    會子瞻以詩得罪,亦罰金。

    元祐中,為校書郎。

    先是,秦少遊、晁無咎、張文潛皆以文學遊蘇氏之門,至是同入館,世号“四學士”。

    魯直之詩尤奇,世又謂之“蘇、黃”雲。

    紹聖初,責置戎州,至徽宗即位,召還。

    嘗因嘲谑忤趙正夫,及正夫為相,谕部使者以風旨,摘所作【承天院塔記】中語,以為幸災謗國,遂除名,編隸宜州以死,崇甯四年也。

     *【晁無咎雞肋編】七十卷 右皇朝族父吏部公也。

    公諱補,字無咎。

    幼豪邁,英爽不群。

    七歲能屬文,日誦千言。

    王安石名重天下,慎許可,一見大奇之。

    在杭州,作文曰【七述】,叙杭州之山川人物之盛麗。

    時蘇子瞻ヘ杭州,亦欲有所賦,見其所作,歎曰:“吾可以閣筆矣。

    ”子瞻以文章名一時,稱其博辨俊偉,于文無所不能,屈輩行與之交,由此聲名藉甚。

    舉進士,禮部别試第一,而考官謂其文辭近世未有,遂以進禦。

    神宗曰:“是深于經,可革浮薄。

    ”元祐中,除校書郎。

    紹聖初,落職監信州酒,後知泗州,終于官,大觀四年也。

    張耒嘗言無咎“于文章蓋天性,讀書不過一再,終身不忘。

    自少為文,即能追考【左氏】、【戰國策】太史公、班固、揚雄、劉向、屈原、宋玉、韓愈、柳宗元之作,促駕而力鞭之,務與之齊而後已。

    其淩厲奇卓,出于天才,非醞釀而成者。

    自韓、柳而還,蓋不足道也。

     *【張文潛柯山集】一百卷 右皇朝張耒文潛,谯郡人。

    仕至起居舍人。

    嘗為宣、潤、汝、穎、兖五州守,又嘗谪居黃州、複州,最後居陳以沒。

    元祐中,蘇氏兄弟以文倡天下,号長公、少公,其門人号“四學士”。

    文潛,少公客也。

    諸人多早沒,文潛獨後亡,故詩文傳于世者尤多。

    其于詩文兼長,雖同時鮮複其比,而晚年更喜白樂天,詩體多效之雲。

     *【秦少遊淮海集】三十卷 右皇朝秦觀少遊,高郵人。

    登進士第。

    元祐初,除校勘黃本書籍。

    紹聖中,除名,編隸橫州,遇赦北歸,至藤州卒。

    蘇子瞻嘗謂李廌曰:“少遊之文,如美玉無瑕,又琢磨之功,殆未有出其右者。

    ”王介甫謂其詩新清婉麗,鮑謝似之。

    少遊亦自言其文铢兩不差,但以華麗為愧耳。

    呂氏【童蒙訓】謂少遊【過嶺後詩】嚴重高古,自成一家,與舊作不同。

     *【陳無己後山集】二十卷 右皇朝陳師道無己,彭城人。

    少以文谒曾南豐,南豐一見奇之,許其必以文着。

    元祐中,侍從合薦于朝,起為太學博士。

    紹聖初,以進非科舉而罷。

    建中靖國初,入秘書為正字,以卒。

    為文至多,少不中意,則焚之。

     *【畢公叔西台集】五十卷 右皇朝畢仲遊字公叔。

    早登進士第。

    元祐中,召天下文學之士三人,策試翰林院。

    蘇子瞻以公叔為第一,除集賢校理,又表自代雲:“學貫經史,才通世務,文章精麗,論議有馀。

    自台郎為憲漕,綽有能聲。

    ”後入黨籍,終于西京留台。

    集陳叔易為之序。

     *【廖明略竹林集】三卷 右皇朝廖正一字明略。

    元祐中,召試館職。

    蘇子瞻在翰林,見其所對策,大奇之。

    俄除正字。

    時黃、秦、晁、張皆子瞻門下士,号“四學士”,子瞻待之厚,每來必命侍妾朝?取“密?龍”,家人以此知之。

    一日,又命取“密?龍”,家人謂是“四學士”,窺之,乃明略來謝也。

    紹聖間,明略貶信州玉山監稅,郁郁不得志,喪明而沒。

    自号竹林居士。

     *【邢敦夫呻吟集】一卷 右皇朝邢君實敦夫,和叔之子也。

    年十四,賦【明妃引】,蘇子瞻見而稱之,由是知名。

    未幾,和叔貶随州,敦夫侍行,病羸嘔血。

    一日,有鈴下老卒驕慢,應對不遜,敦夫怒而擊之,無何,卒死。

    和叔怒,以敦夫屬吏,以故疾日侵而夭。

    黃魯直為之挽雲:“眼看白璧埋黃壤,何況人間父子情”,蓋隐之也。

    集後有子瞻,魯直、無咎諸公跋。

     *【員逢原三蓮集】二十卷 右皇朝員逢原,關中人。

    仕至朝議大夫。

     *【唐子西集】十卷 右皇朝唐庚字子西,眉山人。

    登進士第。

    早受知于張天覺,天覺為相,擢京畿提舉常平,且欲用為谏官。

    天覺去位後,言者謂子西嘗宣言,有一網打盡之語,貶惠州。

    大觀五年,會赦北歸。

     *【陳瑩中了齋集】三十卷 右皇朝陳?字瑩中,延平人。

    建中靖國初,為右司谏。

    嘗移書責曾布,及言蔡京與弟卞之奸惡。

    章數十上,除名,編隸合浦以死。

    靖康中,贈谏議大夫。

    自号了翁。

     *【陳司谏集】兩卷 右皇朝陳祐字純益,仙井監人。

    登進士第。

    建中靖國初,為台谏,與龔?、任伯雨、張公望協力彈擊紹聖奸臣。

    後蔡京用事,廢斥而沒。

     *【崔德符婆娑集】三十卷 右皇朝崔??字德符。

    蚤中進士第。

    元符末,上書,入邪等。

    廢斥幾三十年。

    靖康初,召為右正言,居無何,感疾卒。

    其為文最長于詩,清婉敷腴,有唐人風。

     *【劉巨濟前溪集】五卷 右皇朝劉泾字巨濟,蜀人。

    終于太學博士。

    為文頗奇怪。

     *【李元應跨?集】五十卷 右皇朝李新字元應,仙井監人。

    早登進士第。

    劉泾嘗薦于蘇子瞻,命賦墨竹,口占一絕立就。

    坐元符末上書,奪官,谪置遂州,流落終身。

    跨?,仙井山名也。

     *【滿氏昌邑集】二十卷 右皇朝滿中行字思複。

    登進士第。

    元豐中,為太學官,虞蕃獄起,思複獨不纟圭吏議,诏褒之。

     *【馮允南集】十卷 右皇朝馮山字允南,普州人。

    鄧绾為中丞,薦為台官,允南力辭不就,士論稱之。

     *【晁氏景迂集】十二卷 右從父詹事公也,諱某,字以道,文元公玄孫。

    少慕司馬溫公為人,自号景迂生。

    年未三十,蘇子瞻以着述科薦之。

    元符中,上書,居邪中等。

    博極群書,通【六經】,尤精于【易】,傳邵堯夫之學,着【太極傳】。

    ?紳高其節行。

    嘗守成州,時民訴歲旱,公以為十分,盡蠲其稅,轉運使大怒,督責甚峻,因丐老而歸。

    靖康初,以着作郎召,遷秘書監,免試,除中書舍人兼太子詹事,俄以論不合去國。

    建炎初,終于徽猷閣待制。

     *【晁氏崇福集】三十五卷,【四六集】十五卷 右從父崇福公也。

    登進士第。

    又中宏詞第一。

    元符末,上書,居邪等,廢斥二十年,以朝請郎奉祠崇福宮而終,故以名集。

    天才英特,為文章立成,明潤密纟緻,世以為宜在北門、西掖雲。

     *【晁氏封丘集】二十卷 右世父封丘府君。

    諱某,字伯宇。

    鎖曆中進士第。

    黃魯直嘗薦之于蘇子瞻,雲:“晁伯宇謹厚,守文元家法,從遊多長者,其文已能如此,年蓋未二十也。

    願子瞻一語教戒之。

    ”子瞻答雲:“晁伯宇詩騷,細看甚奇麗,信乎其家之多異材也。

    雖然,凡文至足之馀,溢為奇偉,今晁君文涉奇似太早,可作朋友切磋之語以告之,非謂其諱也,恐傷其邁往之氣耳。

    ”後坎?終身,卒官封丘丞。

     *【呂吉甫集】二十卷 右皇朝呂惠卿字吉甫,閩人。

    王安石執政,擢參知政事。

    元祐初,谪知福州。

    紹聖後,累領藩鎮。

    有【莊子解】。

    為文長于表奏。

     *【張無盡集】二十二卷 右皇朝張商英字天覺。

    登第,調官峽路。

    章?察訪巴蜀,風采傾動西南峽中。

    部使者憂之,日夕謀所以待之之禮曲盡,因求辨博之士,以備燕談。

    或以天覺姓名告,因檄召至夔州。

    ?既至,杯酒間,果以人材為問,部使者即言之,?令召入。

    天覺不冠服峨巾,長揖徑就坐左。

    ?負氣敢大言,天覺辄吐言壓之。

    ?大喜,歸而薦于朝,由是召用。

    元祐中,為開封府推官,出使河東。

    紹聖初,擢禦史。

    大觀四年,長星見,蔡京罷相,乃拜右仆射。

    盡反京之政,召用元祐遷客,天下翕然歸重,期年去位。

    靖康初,遂與司馬溫公、範文正公同日降制,加贈官爵。

    賜谥文忠。

     *【臨溪隐居集】二十卷 右皇朝魏泰字道輔,襄陽人。

    曾布子宣妻之弟。

    幼爽邁,能屬文。

    嘗從徐禧。

    晚節蔔隐漢上。

    人頗言其倚子宣之勢,為鄉裡患苦雲。

     *【王履道初突寮集】十卷,【内制】十八卷,【外制】八卷 右皇朝王安中字履道真定人。

    政和中,有密蔫于上者,自監大名倉,累擢掌内外制,後拜太保,鎮燕山。

    建炎初,貶象州。

    為文環奇高妙,最長于制诰。

    李邴入翰林,嘗請于上,以方今詞林之式,上首尾聲舉安中之名。

    自号初寮。

     *【陳參政簡齋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