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關燈
,廷試第一。

    累遷知制诰,入翰林為學士。

    王安石不悅之乘宰相在告,除獬知杭州。

    為文有豪氣,峭整無長語。

    與滕達道少相善,并嗜酒,落魄無檢操,人目之為“滕屠鄭沽”雲。

     *【曾子固元豐類稿】五十卷 右皇朝曾鞏字子固,南豐人。

    元豐中為中書舍人,卒。

    子固師事歐陽永叔,早以文章名天下。

    壯年,其文?鸷奔放,雄渾瑰玮。

    其自負要似劉向,藐視韓愈以下也。

    晚年,始在掖垣,屬新官制,方除目填委,占紙肆書,初若不經意,及屬草授吏,所以本法意、原職守、為之訓敕者,人人不同,贍裕雅重,自成一家。

    歐公門下士,多為世顯人,議者獨以子固為得其傳,猶學浮屠者所謂嫡嗣雲。

     *【曾子開曲阜集】四十卷,【奏議】十二卷,【西掖集】二卷,【内制】五十卷,【外制】三十卷 右皇朝曾肇字子開,子固之弟也。

    登進士第。

    元祐中,為中書舍人。

    元符末,再入西掖,遂為翰林學士。

    前後曆陳、颍、宋、泰、海、和、金、陵、真、定九郡帥守。

    坐兄子宣貶,亦以散官汀州安置。

    崇甯末,移台州,居京口而終。

    封曲阜侯。

     *【蘇明允嘉祐集】十五卷 右皇朝蘇洵字明允,眉山人。

    至和中,歐陽永叔得明允書二十二篇,大愛其文辭,以為賈誼、劉向不過也。

    以書獻,除校書郎。

    與姚子張同編【太常因革禮】百卷,書方成而卒。

    治平史臣謂永叔所獻明允之文甚美,然大抵兵謀權利機變之言也。

     *【蘇子瞻東坡前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奏議】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集】四卷,【應诏集】十卷 右皇朝蘇轼字子瞻,洵之長子也。

    轼生十年,其母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辄能語其要。

    比冠,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

    嘉祐中,歐陽永叔考試禮部進士,梅聖俞與其事,得其【論刑賞】以示,永叔至驚喜,以為異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為,乃?之第二等。

    後以書謝,永叔見之,語客曰:“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

    ”又以直言薦之,答策入上等。

    英宗在藩邸,聞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宰相不可。

    知湖州,以表謝上,言事者摘其語以為謗,遣官逮赴禦史台。

    初,子瞻當王安石紛更法度之際,見其事不便于民,則賦詩以諷焉。

    言者從而擠陷,欲置之死。

    神宗薄其過,谪置黃州。

    溫公相哲宗,累擢中書舍人,除翰林學士承旨。

    紹聖中,坐草谪呂惠卿制,直書其罪,誣以讪謗,安置惠州,徙昌化。

    元符中,北還,卒于常州。

    初,好賈誼、陸贽書,論古今治亂,不為空言。

    既谪黃州,杜門深居,馳騁翰墨,其文一變。

    平生遇事所為詩、騷、銘、記、書、檄,論撰率皆過人。

    晚喜陶淵明詩,和之幾彳扁。

    為人英辨奇偉,于書無所不通。

    所作文章才落筆,四海已皆傳誦,下至闾閻田裡,外至夷狄,莫不知名。

    門下賓客,亦皆一世豪傑:其盛本朝所未有也。

    立朝知無不為,世稱其忠義,嘗自比範滂、孔融,議者不以為過。

    在黃州日,自号東坡居士,世因不呼其名,止目之為東坡雲。

     *【蘇子由栾城集前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四卷,【第三集】十卷,【應诏集】二十卷 右皇朝蘇轍字子由,洵之次子也。

    年十九中進士第。

    二十二舉直言,因所問極言得失,策入,或欲黜之,仁宗不許,擢商州推官。

    以兄得罪從坐,谪筠州監酒。

    宣仁臨朝,相溫公,擢中書舍人,代子瞻為翰林學士。

    未幾,拜尚書左丞。

    紹聖初,責置雷州,後北遠。

    凡居雷、循七年,居許十六年,杜門理舊學,于是【詩】、【春秋傳】、【老子解】、【古史】書皆成,自謂得聖賢遺意。

     *【王介甫臨川集】一百三十卷 右皇朝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

    慶曆二年進士。

    累除知制诰。

    神宗在藩邸見其文,異之,召為翰林學士。

    熙甯三年,拜中書門下平章事。

    熙甯七年,罷。

    明年,再入相。

    九年,罷。

    卒年六十六,谥文公。

    其?胥蔡卞謂自先王澤竭,士習卑陋,不知道德性命之理,安石奮乎百世之下,追堯、舜三代,通乎晝夜陰陽所不能測而入于神,着【雜說】數十萬言,其言與孟轲相上下。

    晚以所學考字畫奇耦橫直,深造天地陰陽造化之理,着【字說】,包括萬象,與【易】相表裡。

    崇甯初,卞之兄京秉政,诏配祀文宣王廟。

    近時議者謂自紹聖以來,學術政事,敗壞殘酷,贻禍社稷,實出于安石雲。

     *【華陽集】一百卷 右皇朝王?字禹玉,其先成都人,故号“華陽”,後居開封。

    少好學,日誦數千言。

    及長,博通群書。

    慶曆二年,廷試第二。

    嘉祐初,入翰林,至熙甯三年,始參大政,凡為學士者十五年。

    後拜相。

    薨,年六十七。

    谥文恭。

     *【司馬文正公傳家集】八十卷 右皇朝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

    初,以父蔭入官,年二十,舉進士甲科。

    故相【廠龍】籍薦除館閣校理。

    神宗即位,擢翰林學士、禦史中丞,後除樞密副使,力辭而去。

    元祐初,拜門下侍郎,繼遷尚書左仆射,卒年六十八,谥文正。

    好學如饑之嗜食,于學無所不通,音樂律呂天文曆數,皆極其妙,晚節尤好【禮】。

    其文如金玉?帛藥石也,必有?于用,無益之文,未嘗一語及之。

    集乃公自編次。

    公薨,子康又沒,晁以道得而藏之。

    中更禁锢,迨至渡江,幸不失墜,後以授謝克家,劉峤得而刻版上之。

    今光州有集本。

     *【張少愚白?集】三十卷 右皇朝張俞字少愚。

    幼通悟,于書無不該貫。

    朝遷嘗以校書郎召,表乞授其父。

    隐于岷山之白?溪,凡六被徵召,皆不起。

    為文有西漢風,嘗賦【洛陽懷古】,蘇子美見而歎曰:“優遊感諷,意不可盡,吾不能也。

    ” *【晁氏新城集】十卷 右皇朝族祖新城府君也。

    公諱某,字君成。

    早登進士第,為杭州新城令,以沒。

    蘇子瞻嘗稱其詩清厚靜深,而每篇辄出新意奇語。

     *【文與可丹淵集】四十卷 右皇朝文同與可,蜀人。

    進士高第。

    以文學名,操韻高潔,畫筆尤妙。

    仕至太常博士、集賢校理。

    元豐初,出守吳興,至宛丘驿,忽留不行,沐浴衣冠,正坐而逝。

     *【元氏集】三卷 右皇朝元绛字厚之,杭州人。

    鎖廳中進士第,為翰林學士、參知政事。

    立朝無特操。

    晚入翰林,谄事王安石及其子弟,時論鄙之。

    工文辭,為流輩所推許。

    卒,年七十六。

    谥章簡。

     *【蒲左丞集】十卷 右皇朝蒲宗孟傳正,阆州新井人。

    皇祐五年進士。

    曾公亮薦除館職。

    神宗謂宰相曰:“宗孟有史才。

    ”乃同修【國史】。

    入為翰林學士,除尚書左丞。

    卒年六十六。

    為人酷暴奢侈。

    蘇子瞻嘗規之雲:“一曰慈,二曰儉。

    ”世以為中其膏肓之疾。

     *【趙懿簡集】三十卷 右皇朝趙瞻大觀,盩厔人。

    少善為古文。

    慶曆五年,登進士第。

    治平中,為侍禦史,論濮邸事及貶。

    元祐中,終于同知樞密院。

    谥懿簡。

    學【春秋】,着書十卷,其他文不皆奇也。

     *【鮮于谏議集】三卷 右皇朝鮮于侁子駿,阆中人。

    景祐中登進士乙科。

    神宗初上書,上愛其文,以為不減王陶。

    元祐中,仕至谏議大夫。

    侁治經術有法,論者多出新意,晚年為詩與楚詞尤精,世以為有屈、宋風。

    族侄之武編次,有序。

     *【楊元素集】四十卷 右皇朝楊繪字元素,漢州綿竹人。

    幼警敏,讀書一過辄誦,至老不忘。

    皇祐初,擢進士第二人。

    累擢翰林學士。

    沈存中為三司使,暴其所薦王永年事,因貶官。

    終于天章閣待制、知杭州。

    嘗居無為山,号無為子。

    為文立就。

     *【李誠之集】三卷 右皇朝李師中字誠之。

    中進士科。

    仁宗朝,權廣南轉運使,終天章閣待制。

    唐子方貶春州,誠之嘗有詩送行,盛傳一時。

     *【伊川集】二十卷 右皇朝程頤字正叔,?向之子也。

    少與其兄颢,從汝南周敦實為學。

    元祐初,司馬溫公薦于朝,自布衣擢崇政殿說書。

    未幾,罷。

    紹聖中,嘗谪涪陵專務。

    談經明道,深斥辭章之學,從其遊者,多知名于世。

     *【張橫渠崇文集】十卷 右皇朝張載字厚之,京師人。

    後居鳳翔之橫渠鎮,學者稱曰橫渠先生。

    呂晦叔薦之于朝,命校書崇文。

    未幾,紹按獄浙東,既歸,卒。

     *【餘氏至言】十八篇 右皇朝餘安行字仲勉,鄱陽人。

    少受知于彭汝砺。

    年八十馀者此書,自謂有得于【中庸】也。

    東南學者多。

     *【孫賢良進卷】十卷 右皇朝孫洙字巨源,廣陵人。

    歐陽永叔舉洙賢良,上策論五十篇,極論時事。

    元豐中,直學士院,奉诏作【靈津廟碑】。

    上稱洙學術行誼,且大用之,暴得風緩而卒。

    或雲上欲複大理獄,洙對合旨,由是驟進。

     *【錢賢良進卷】十卷 右皇朝錢公輔字君倚,武進人。

    從胡瑗學。

    昭陵末,知制诰。

     *【呂晉伯辋川集】五卷,【奏議】十卷 右皇朝呂大忠字晉伯,藍田人,汲公之兄。

    皇祐中進士,除檢讨樞密院吏房文字,為河北轉運判官。

    累遷寶文閣直學士,三帥秦鳳。

    晉伯博極群書,為文尚理緻,有益于用,章奏皆親為文。

     *【呂汲公文錄】二十卷,【文錄掇遺】一卷 右皇朝呂大防微仲,京兆藍田人。

    皇祐初,中進士第。

    哲宗即位,召知制诰,翰林學士,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

    紹聖初,責授舒州團練副使、循州安置,未逾嶺,卒。

    大防既拜,相常分其俸之半以錄書,故所藏甚富。

    其在翰林,書命典麗,議者謂在元绛之上雲。

     *【呂和叔誠德集】三十卷 右皇朝呂大鈞字和叔。

    嘉祐二年,中進士第。

    大防仲弟也。

    終于宣義郎、鄜延路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