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關燈
,謂雷公問道,黃帝授之,故名雲。

     *【烙三十六黃經】一卷 右不着撰人。

    唐世書也。

    【國史補】雲:“自茗飲行于世,世人不複病黃瘅。

    ” *【千金方】三十卷 右唐孫思邈撰。

    思邈博通經傳,洞明醫術,着用藥之方,診脈之訣,針灸之穴,禁架之法,以至導引養生之要,無不周悉。

    後世或能窺其一二,未有不為名醫者。

    然議者頗恨其獨不知傷寒之數雲。

     *【千金翼方】三十卷 右唐孫思邈撰。

    思邈着【千金方】,複掇集遺轶以羽翼其書,成一家之學。

    林億等謂首之以【藥錄】,次之以【婦人】、【傷寒】、【小兒】、【養性】、【辟?】、【退居】、【補益】、【雜病】、【瘡癰】、【色脈】、【針灸】而【禁經】終焉者,皆有指意雲。

     *【外台秘要方】四十卷 右唐王焘撰。

    焘在台閣二十年,久知弘文館,得古方書數千百卷,因述諸病證候,删集方藥、符禁、針灸之法,凡一千一百四門。

    天寶中,出守房陵及大甯郡,故以“外台”名其書。

    孫兆以焘謂“針能殺生人,不能起死人,取灸而不取針”,識其為醫之蔽。

    予獨以其言為然。

     *【産寶】二卷 右唐昝殷撰,殷,蜀人。

    大中初,白敏中守成都,其家有因免乳死者,訪問名醫,或以殷對。

    敏中迎之,殷集備驗方藥三百七十八首以獻。

    其後周?又作三論,附于前。

     *【龍樹眼論】三卷 右佛經樹大士者,能治眼疾。

    或假其說,集治七十二種目病之方。

     *【太平聖惠方】一百卷 右太宗皇帝在潛邸日,多蓄名方異術。

    太平興國中,内出親驗者千馀首,乃诏醫局各上家傳方書,命王懷隐、王?、鄭彥、陳昭遇校正編類,各于篇首着其疾證。

    淳化初書成,禦制序引。

     *【太醫局方】三卷 右元豐中,诏天下高手醫,各以得效秘方進,下太醫局驗試,依方制藥鬻之。

    仍模本傳于世。

     *【和劑局方】十卷 右大觀中,诏通醫刊正藥局方書。

    閱歲書成,校正七百八字,增損七十馀方。

     *【沈存中良方】十卷 右皇朝沈括存中撰。

    存中博學通醫術,類其經驗方成此書。

    用者多驗。

    或以蘇子瞻論醫藥雜說附之。

     *【靈苑方】二十卷 右皇朝沈括存中編。

    本朝士人如高若讷、林億、孫奇、龐安常,皆以善醫名于世,而存中尤喜方書。

    此書所載多可用。

     *【王氏博濟方】五卷 右皇朝王衮撰。

    衮,慶曆間官滑台,因暇日出家藏七十馀方,擇其善者,為此書。

    名醫雲:其方用之無不效,如“還丹”治中風,“太一丹”治鬼胎,尤奇驗。

     *【錢氏小兒方】八卷 右皇朝錢乙仲陽撰。

    神宗時,擢太醫丞。

    于書無所不窺,它人靳靳守古,獨度越縱舍,卒與法合。

    尤邃【本草】,多識物理,辨正阙誤,最工療嬰孺病。

    年八十二而終。

    閻季忠方附于後。

     *【養生必用方】十六卷 右皇朝初虞世撰。

    序謂:“古人醫經行于世者多矣。

    所以别着者,古方分劑為今铢兩不侔,用者頗難。

    此方其證易詳,其法易用,苟尋文為治,雖不習之人,亦可無求于醫也。

    ”虞世,本朝士,一旦削?為僧。

    在襄陽,與十父遊從甚密。

     *【嬰童寶鏡】十卷 右題曰栖真子,不着姓名。

    錄世行應驗方,成此書。

     *【小兒靈秘方】十三卷 右不題撰人。

    辨小兒疾證及治療之方,多為歌訣。

     *【傷寒證治】三卷 右皇朝王實編。

    實謂百病之急,無逾傷寒,故略舉病名法及世名醫之言,為十三篇,總方百四十六首。

    或雲穎川人,官至外郎,【廠龍】安常之高弟也。

     *【小兒玉訣】一卷 右未詳撰人名氏。

    為韻語以記小兒疾證治法,凡二十三。

     *【孫尚秘寶】十卷 右皇朝孫尚撰。

    呂惠卿帥邊日,尚之子在屬郡,因取此書刻闆傳于世。

     *【楊子護命方】五卷,【通神論】十四卷 右皇朝楊退修撰。

    退修以岐伯論五運六氣以治疾病,後世通之者,唯王︸一人而已,然猶于遷變行度,莫知其始終次序,故着此【方】、【論】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