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或以為劉孝标,未知孰是。
*【長短經】十卷 右唐趙蕤撰。
【北夢瑣言】雲:蕤,梓州鹽亭人。
博學韬钤,長于經世。
夫婦俱有隐操,不應辟召。
論王伯機權正變之術。
第十卷載陰謀,家本阙,今存者六十四篇。
*【意林】三卷 右唐馬總會元撰。
初,梁穎川庾仲容取諸家書、術數雜說凡一百七家,抄其要語,為三十卷,總以其繁略失中,增損成三軸。
前有戴叔倫、楊伯存兩序。
*【炙毂子雜錄注解】五卷 右唐王?撰。
【二儀實錄】、【古今注】載事物之始,【樂府題解】載樂府所由起。
?輯纂數家之言,正誤補遺,削冗并歸一編。
*【緻理書】十卷 右唐朱樸撰。
乾甯中,為國子【毛詩】博士,論述時務凡五十篇上之。
辭如近時策斷之類,迂緩不切,與馬周所建明不啻霄壤矣。
昭宗善其言,用太宗擢周故事拔為相,徒以益亂,可歎也。
*【事始】三卷 右唐劉孝孫等撰。
太宗命諸王府官以事名類,推原初始,凡二十六門,以教始學諸王。
【易大傳】自始作八卦,至綱罟、耒【耒呂】、臼杵之微,皆記其本起。
【檀弓】所述,亦皆物之初也。
然則【事始】之書,當擊之儒。
今以其所取不一,故附于雜家。
*【續事始】五卷 右僞蜀馮鑒廣孝孫所着。
*【事原錄】三十卷 右皇朝朱繪撰。
其書【事始】之類也。
*【宋齊丘化書】六卷 右僞唐宋齊丘子嵩撰。
張耒文潛嘗題其後,雲:“齊丘之智,特犬鼠之雄耳,蓋不足道。
其為【化書】,雖皆淺機小數,亦微有以見于黃老之所謂道德,其能成功,有以也。
文章頗亦高簡,有可喜者。
其言曰:‘君子有奇智天下不親。
’雖聖人出,斯言不廢。
” *【格言】五卷 右僞唐韓熙載叔言撰。
熙載以經濟自任,乃着書二十六篇,論古今王霸之道,以幹李煜。
首言陽九百六之數及五運疊興事,其?雜如此。
有門生舒雅序。
*【兩同書】兩卷 右唐羅隐撰。
隐謂老子養生,孔子訓世,因本之着【内】、【外篇】各五。
其曰【兩同書】者,取兩者同出而異名之意也。
*【物類相感志】十卷 右皇朝僧贊甯撰。
采經籍傳記物類相感者志之。
分天、地、人、物四門。
贊甯,吳人,以博物稱于世。
柳如京、徐騎省與之遊,或就質疑事。
楊文公、歐陽文忠公亦皆知其名。
*【王氏雜說】十卷 右皇朝王安石介甫撰。
蔡京為【安石傳】,其略曰:“自先王澤竭,國異家殊。
由漢迄唐,源流浸深。
宋興,文物盛矣,然不知道德性命之理。
安石奮乎百世之下,追堯、舜、三代,通乎晝夜陰陽所不能測而入于神。
初着【雜說】數萬言,世謂其言與孟轲相上下,于是天下之士,始原道德之意,窺性命之端雲。
”所謂【雜說】,即此書也。
以京之誇至如此,且不知所謂“通乎晝夜陰陽所不能測而入于神”者,為何等語,故着之。
*【汲世論】一卷 右未詳何人所着。
多稱元祐間事,且喜論兵,疑呂氏書也。
凡十門。
*【馭臣鑒古】二十卷 右皇朝鄧绾撰。
绾,元豐中為中丞,獻之朝。
未幾,坐操心頗僻,賦性奸回,論事薦人,不循分守,貶。
*【農家類齊民要術】十卷 右元魏賈思勰撰。
記民俗、歲時、治生、種莳之事,凡九十二篇。
農家者,本出于神農氏之學。
孔子既稱“禮義信足以化民,焉用稼”,以诮樊須,而告曾參以“用天之道,分地之利,為庶人之孝”,言非不同,意者,以躬稼非治國之術,乃一身之任也。
然則士之倦遊者,讵可不知乎?故今所取,皆種藝之書也。
前世錄史部中有歲時,子部中有農事,兩類實不可分,今合之農家。
又以【錢譜】?其間,今以其不類,移附類書。
*【四時纂要】五卷 右唐韓谔撰谔。
谔彳扁閱農書,取【廣雅】、【爾雅】定土産,取【月令】、【家令】叙時宜,采?勝種樹之書,掇崔實試?之法,兼删
*【長短經】十卷 右唐趙蕤撰。
【北夢瑣言】雲:蕤,梓州鹽亭人。
博學韬钤,長于經世。
夫婦俱有隐操,不應辟召。
論王伯機權正變之術。
第十卷載陰謀,家本阙,今存者六十四篇。
*【意林】三卷 右唐馬總會元撰。
初,梁穎川庾仲容取諸家書、術數雜說凡一百七家,抄其要語,為三十卷,總以其繁略失中,增損成三軸。
前有戴叔倫、楊伯存兩序。
*【炙毂子雜錄注解】五卷 右唐王?撰。
【二儀實錄】、【古今注】載事物之始,【樂府題解】載樂府所由起。
?輯纂數家之言,正誤補遺,削冗并歸一編。
*【緻理書】十卷 右唐朱樸撰。
乾甯中,為國子【毛詩】博士,論述時務凡五十篇上之。
辭如近時策斷之類,迂緩不切,與馬周所建明不啻霄壤矣。
昭宗善其言,用太宗擢周故事拔為相,徒以益亂,可歎也。
*【事始】三卷 右唐劉孝孫等撰。
太宗命諸王府官以事名類,推原初始,凡二十六門,以教始學諸王。
【易大傳】自始作八卦,至綱罟、耒【耒呂】、臼杵之微,皆記其本起。
【檀弓】所述,亦皆物之初也。
然則【事始】之書,當擊之儒。
今以其所取不一,故附于雜家。
*【續事始】五卷 右僞蜀馮鑒廣孝孫所着。
*【事原錄】三十卷 右皇朝朱繪撰。
其書【事始】之類也。
*【宋齊丘化書】六卷 右僞唐宋齊丘子嵩撰。
張耒文潛嘗題其後,雲:“齊丘之智,特犬鼠之雄耳,蓋不足道。
其為【化書】,雖皆淺機小數,亦微有以見于黃老之所謂道德,其能成功,有以也。
文章頗亦高簡,有可喜者。
其言曰:‘君子有奇智天下不親。
’雖聖人出,斯言不廢。
” *【格言】五卷 右僞唐韓熙載叔言撰。
熙載以經濟自任,乃着書二十六篇,論古今王霸之道,以幹李煜。
首言陽九百六之數及五運疊興事,其?雜如此。
有門生舒雅序。
*【兩同書】兩卷 右唐羅隐撰。
隐謂老子養生,孔子訓世,因本之着【内】、【外篇】各五。
其曰【兩同書】者,取兩者同出而異名之意也。
*【物類相感志】十卷 右皇朝僧贊甯撰。
采經籍傳記物類相感者志之。
分天、地、人、物四門。
贊甯,吳人,以博物稱于世。
柳如京、徐騎省與之遊,或就質疑事。
楊文公、歐陽文忠公亦皆知其名。
*【王氏雜說】十卷 右皇朝王安石介甫撰。
蔡京為【安石傳】,其略曰:“自先王澤竭,國異家殊。
由漢迄唐,源流浸深。
宋興,文物盛矣,然不知道德性命之理。
安石奮乎百世之下,追堯、舜、三代,通乎晝夜陰陽所不能測而入于神。
初着【雜說】數萬言,世謂其言與孟轲相上下,于是天下之士,始原道德之意,窺性命之端雲。
”所謂【雜說】,即此書也。
以京之誇至如此,且不知所謂“通乎晝夜陰陽所不能測而入于神”者,為何等語,故着之。
*【汲世論】一卷 右未詳何人所着。
多稱元祐間事,且喜論兵,疑呂氏書也。
凡十門。
*【馭臣鑒古】二十卷 右皇朝鄧绾撰。
绾,元豐中為中丞,獻之朝。
未幾,坐操心頗僻,賦性奸回,論事薦人,不循分守,貶。
*【農家類齊民要術】十卷 右元魏賈思勰撰。
記民俗、歲時、治生、種莳之事,凡九十二篇。
農家者,本出于神農氏之學。
孔子既稱“禮義信足以化民,焉用稼”,以诮樊須,而告曾參以“用天之道,分地之利,為庶人之孝”,言非不同,意者,以躬稼非治國之術,乃一身之任也。
然則士之倦遊者,讵可不知乎?故今所取,皆種藝之書也。
前世錄史部中有歲時,子部中有農事,兩類實不可分,今合之農家。
又以【錢譜】?其間,今以其不類,移附類書。
*【四時纂要】五卷 右唐韓谔撰谔。
谔彳扁閱農書,取【廣雅】、【爾雅】定土産,取【月令】、【家令】叙時宜,采?勝種樹之書,掇崔實試?之法,兼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