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關燈
韋氏【月錄】、【齊民要術】,編成五卷。

     *【保生月錄】一卷 右唐韋行規撰。

    分十二月,雜纂每月攝養、種藝、祈禳之術也。

     *【歲華紀麗】四卷 右唐韓谔撰。

    分四時十二月節,序以事實,為偶俪之句,附着之。

     *【荊楚歲時記】四卷 右梁宗懔撰。

    其序雲:“傅玄之【朝會】,杜笃之【上已】,安仁【秋興】之叙,君道【娛蠟】之述,其屬辭則已洽,其比事則未弘,其率為小記,以錄荊楚歲時。

    自元日至除夕,凡二十馀事。

     *【辇下歲時記】一卷 右唐李綽撰。

    綽經黃巢之亂,避地蠻隅,偶記秦地盛事,傳諸晚學雲。

     *【國朝時令】十二卷 右皇朝賈昌朝撰。

    景祐初,複【禮記】舊文,其【唐月令】别行。

    三年,诏昌朝與丁度、李淑采國朝律曆典禮、百度昏曉、中星祠祀、配侑歲時施行,約【唐月令】定為【時令】一卷,以備宣讀。

    後昌朝注為十二卷,奏上頒行。

     *【茶經】三卷 右唐太子文學陸羽鴻漸撰。

    載産茶之地、造作器具、古今故事,分十門。

     *【顧渚山記】二卷 右唐陸羽撰。

    羽與皎然、朱放輩論茶,以顧渚為第一。

    顧渚山在湖州,吳王夫差顧望,欲以為都,故以名山。

     *【煎茶水記】一卷 右唐張又新撰。

    其所嘗水凡二十種,因第其味之優劣。

     *【茶譜】一卷 右僞蜀毛文錫撰。

    記茶故事。

    其後附以唐人詩文。

     *【建安茶錄】三卷 右皇朝丁謂撰。

    建州研膏茶起于南唐,太平興國中始進禦。

    謂鹹平中為閩漕,監督州吏,創造規模,精緻嚴謹,錄其園焙之數,圖繪器具及叙采制入貢法式。

    盧仝譏陽羨貢茶有“安知百萬億蒼生,墜在颠崖受辛苦”之句,餘于謂亦雲。

     *【北菀拾遺】一卷 右皇朝劉異撰。

    北苑,建安地名,茶為天下最。

    異慶曆初在吳興,采新聞,附于丁謂【茶錄】之末。

    其書言條磨調品之器甚備,以補謂之遺也。

     *【補茶經】一卷,又一卷 右皇朝周绛撰。

    绛,祥符初知建州,以陸羽【茶經】不載建安,故補之。

    又一本有陳龜注。

    丁謂以為茶侍不假水之助,绛則載諸名水雲。

     *【試茶錄】二卷 右皇朝蔡襄君谟撰。

    襄,皇祐中修注,仁宗嘗面谕雲:“昨卿所進龍茶甚精”。

    襄退而記其烹試之法,成書二卷,進禦。

    世傳歐公聞君谟進小團茶,驚曰:“君谟士人,何故如此。

    ” *【東溪試茶錄】一卷 右皇朝宋子安集拾丁、蔡之遺。

    東溪,亦建安地名。

    其序謂“七閩至國朝,草木之異,則産?葛茶、荔子;人物之秀,則産狀頭、宰相,皆前代所未有。

    以時而顯,可謂美矣。

    然其草木厚味,不宜多食;其人物雖多知,難于獨任,亦地氣之異”雲。

     *【呂惠卿建安茶記】一卷 右皇朝呂惠卿撰。

     *【聖宋茶論】一卷 右徽宗禦制。

     *【茶雜文】一卷 右集古今詩文及茶者。

     *【竹譜】一卷 右戴凱之撰。

    凱之字慶預,武昌人。

    裒輯竹事,四字一讀,有韻,類賦頌。

    李邯鄲雲:“未詳何代人。

    ” *【┺譜】三卷 右皇朝僧惠崇撰。

     *【平泉草木記】一卷 右唐李德裕撰。

    記其别墅奇花、異草、樹石名品,仍以詠歎其美者詩二十馀篇附于後。

    平泉,即别墅地名。

     *【荔支譜】一卷,【荔支故事】一卷 右皇朝蔡襄撰。

    記建安荔支味之品第,凡三十馀種,古今故事。

     *【牡丹譜】一卷 右皇朝歐陽修撰。

    修初調洛陽從事,見其俗重牡丹,因着花品,凡三篇。

     *【續酒譜】十卷 右唐鄭遨雲叟撰。

    輯古今酒事,以續王績之書。

     *【忘懷錄】三卷 右皇朝元豐中夢溪丈人撰。

    所集皆飲食器用之式、種藝之方,可以資山居之樂者。

    或雲沈括也。

     *【酒經】三卷 右皇朝朱肱撰。

    記釀酒諸法并麴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