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經部

關燈
《石經補考》十二卷。

    (馮登府。

    自刻本,《學海堂經解續刻》本六卷。

     《國朝》、《漢》、《魏》《唐》、《蜀》、《北宋》、《南宋》。

    ) 以上石經之屬(此乃經文本原,故别為類,杭考原流,馮考文字。

    ) ──右列朝經注、經說、經本考證(此類各書為讀正經、正注之資糧。

    ) ◎小學第三 (此小學謂六書之學,依《漢書藝文志》及《四庫目錄》。

    ) 《說文解字》十五卷。

    (漢許慎。

    宋徐铉校定附字。

    平津館小字本,《小學彙函》重刻孫本,汲古閣五次剜改大字本,朱校大字本即毛本,藤花榭額氏刻中字本,廣州新刻陳昌治編錄一篆一行本。

    孫本最善,陳本最便。

    ) 《汲古閣說文訂》一卷。

    (段玉裁。

    袁廷梼刻本,武昌局刻附《段注說文》後。

    嚴可均《段氏說文訂訂》一卷,未刊。

    ) 《說文舊音》一卷。

    (畢沅輯。

    經訓堂本。

    ) 《說文校議》三十卷。

    (姚文田、嚴可均同撰。

    原刻本,歸安姚氏咫進齋重刻本,李氏《半畝園叢書》本。

    ) 《說文斠诠》十四卷。

    (錢坫。

    家刻本。

    ) 《說文解字考異》卷。

    (姚文田。

    姚氏咫進齋家刻本,未畢工。

    鈕樹玉《說文考異》三十卷,未見傳本。

    ) 《說文系傳》四十卷,附《校勘記》三卷。

    (南唐徐锴。

    苗夔校。

    壽陽祁氏刻本,歸安姚氏翻祁本,《小學彙函》重刻祁本,汪本、馬本不善。

    ) 《說文系傳校錄》三十卷。

    (王筠。

    自刻本。

    錢師慎《說文系傳刊誤》二卷,未刊。

    ) 《說文解字段氏注》三十卷,《六書音韻表》二卷。

    (段玉裁。

    原刻本,蘇州重刻本,學海堂本,武昌局本附《段氏汲古閣說文訂》一卷。

    ) 《說文段注訂》八卷。

    (鈕樹玉。

    原刻本,武昌局本。

    ) 《說文段注匡謬》八卷。

    (徐承慶。

    姚氏咫進齋刻本,未畢工。

    馮桂芬《說文段注考正》十六卷,未見傳本。

    ) 《說文釋例》二十卷,《說文句讀》三十卷。

    (王筠。

    自刻本。

    ) 《說文新附考》六卷,《續考》一卷。

    (鈕樹玉。

    原刻本,武昌局本。

    鄭珍《說文新附考》四卷,尤精核,未刊。

    ) 《說文逸字》二卷,(鄭珍。

    )《附錄》一卷,《補遺》一卷。

    (今人。

    家刻本。

    ) 《說文翼》十六卷。

    (嚴可均。

    姚氏咫進齋本,未畢工。

    ) 《說文正俗辨字》八卷。

    (李富孫。

    新刻本。

    ) 《說文聲系》十四卷。

    (姚文田。

    家刻本,吳刻本,粵雅堂本。

    錢塘《說文聲系》二十卷,未刊。

    ) 《說文聲讀表》七卷。

    (苗夔。

    自刻本。

    别有《說文聲讀表》,未刊。

    ) 《說文字原韻表》卷。

    (胡重。

    金刻本。

    《錢侗說文音韻表》五卷、《說文孳乳表》二卷,未刊。

    ) 《說文聲類》二卷。

    (嚴可均。

    四錄堂本。

    ) 《說文龤聲譜》卷。

    (張惠言。

    ) 《說文通訓定聲》十八卷,《柬韻》一卷。

    (朱駿聲。

    原刻本,甚便初學。

    ) 《漢學諧聲》二十卷,《古音論》一卷,《附錄》一卷。

    (戚學标。

    原刻本。

    ) 《六書說》一卷。

    (江聲。

    琳琅秘室本。

    ) 《轉注古義考》一卷。

    (曹仁虎。

    《珠塵》本。

    ) 《六書轉注說》一卷。

    (夏炘。

    景紫堂本。

    ) 《說文引經考》二卷。

    (吳玉搢。

    姚氏咫進齋本。

    ) 《說文引經考證》八卷。

    (陳瑑。

    武昌局本。

    臧禮堂《說文引經考》二卷、張澍《說文引經考證》,未見傳本。

    ) 《說文古語考》二卷。

    (程際盛。

    刻本。

    錢繹《說文解字讀若考》三卷、《說文解字阙疑補》一卷,錢侗《說文重文小箋》二卷:未刊。

    ) 《惠氏讀說文記》十四卷。

    (惠棟。

    借月山房本,《指海》本。

    ) 《席氏讀說文記》十五卷。

    (席世昌。

    借月山房本,《指海》本。

    ) 《說文管見》三卷。

    (胡秉虔。

    家刻本。

    許桂林《許氏說音》十二卷、《說文後解》十卷,未刊。

    ) 《說文答問疏證》一卷。

    (錢大昕答,薛傳均疏證。

    原刻本,姚氏咫進齋重刻本,巾箱本。

    ) 《小學考》五十卷。

    (謝啟昆。

    嘉慶丙子刻本。

    ) 《字通》一卷。

    (宋李從周。

    《珠塵》本,知不足齋本。

    ) 《說文字通通釋》卷。

    (刻本。

    ) 《複古編》二卷。

    (宋張有。

    張氏刻本。

    ) 《篆韻譜》五卷。

    (南唐徐锴。

    蘇州馮氏刻本,《小學彙函》本,《函海》本不善。

    ) 《說文通檢》十四卷。

    (今人。

    同治十二年廣州新刻本,附《說文》後。

    此書為翻檢《說文》而設,極便。

    毛谟《說文檢字》二卷,止可檢汲古本,原刻重刻兩本,皆在成都。

    ) 《說文義證》五十卷。

    (桂馥。

    楊氏原刻本,武昌局翻本。

    宋鑒《說文解字疏》、馬宗梿《說文字義廣注》,未見傳本。

    ) 《說文聲訂》二卷。

    (苗夔。

    自刻本。

    錢大昭《說文統釋》六十卷,未刊。

    ) 《說文疑疑》二卷。

    (孔廣居。

    家刻本。

    ) 《說文拈字》四卷。

    (王玉樹。

    原刻本。

    ) 《說文群經正字》二十八卷。

    (邵瑛。

    嘉慶丙子刻本。

    ) 《說文提要》一卷。

    (武昌局本。

    ) 《别雅》五卷。

    (吳玉搢。

    刻本。

    ) 《拾雅》二十卷。

    (夏味堂。

    原刻本,劉際清刻《青照堂叢書》本。

    ) 以上小學類《說文》之屬(元、明人講《說文》者,多變古臆說,不錄。

     《說文》兼形、聲、義三事,故别為一類。

    ) 《汗簡》三卷,《目錄叙略》一卷。

    (宋郭忠恕。

    汪啟淑刻本,汪立名一隅草堂本。

    此書多沿誤,鄭珍《汗簡箋正》七卷,極精,未刊。

    ) 《薛氏鐘鼎款識》二十卷。

    (宋薛尚功。

    阮刻本。

    ) 《積古齋鐘鼎款識》十卷。

    (阮元。

    通行本。

    學海堂本,未摹篆文,不便學者。

    ) 《筠清館金文》卷。

    (吳榮光。

    自刻本。

    ) 《缪篆分韻》五卷。

    (桂馥。

    自刻本。

    ) 《隸釋》二十七卷,《隸續》二十一卷。

    (宋洪适。

    汪刻本,江甯洪刻附正誤本。

    又單刻《隸續》二十一卷,曹寅揚州詩局本。

    ) 《隸韻》十卷,《考證》二卷,《碑目考證》一卷。

    (宋劉球。

    翁方綱考證。

     秦恩複刻本。

    ) 《漢隸字原》六卷。

    (宋婁機。

    汲古閣本。

    ) 《隸辨》八卷。

    (顧藹吉。

    通行本。

    ) 《隸篇》十五卷,《續》十五卷,《再續》十五卷。

    (翟雲升。

    自刻本。

    ) 《字林考逸》八卷。

    (任大椿。

    燕禧堂本。

    ) 《玉篇》三十卷。

    (梁顧野王元本。

    唐孫強增字,宋陳彭年等重修。

    澤存堂本,《小學彙函》重刻張本,鄧顯鶴重刻張本附《劄記》,《楝亭五種》本,又明經廠大字本。

    ) 《類篇》四十五卷。

    (宋司馬光等。

    楝亭五種本,姚氏咫進齋本。

    ) 《欽定滿洲蒙古漢字三合切音清文鑒》三十三卷。

    (乾隆四十四年敕撰。

    殿本。

    ) 《欽定西域同文志》二十四卷。

    (乾隆二十八年敕撰。

    殿本。

    國書、漢字、蒙古字、西番字、托忒字、回字。

    ) 《龍龛手鑒》四卷。

    (遼僧行均。

    張丹鳴刻本,釋藏本。

    多佛書俗字。

    宋夏竦《古文四聲韻》五卷,汪啟淑刻本,全本汗簡不錄。

    ) 《六書故》三十三卷。

    (元戴侗。

    明刻本,《小學彙函》本。

    ) 《佩觿》三卷。

    (宋郭忠恕。

    澤存堂本,又單行本。

    ) 《字鑒》五卷。

    (元李文仲。

    澤存堂本。

    ) 以上小學類古文、篆、隸、真書、各體書之屬(古今各體形屬。

    《康熙字典》道光七年重修,人人皆知,不贅列。

    ) 《廣韻》五卷。

    (隋陸法言《切韻》元本,唐孫愐、宋陳彭年等重修。

    澤存堂本,鄧顯鶴重刻張本,曹寅《楝亭五種》本,又明經廠大字本,《小學彙函》重刻張本、明本兩本,張本較勝。

    ) 《集韻》十卷。

    (宋丁度等。

    《楝亭五種》本,姚氏咫進齋本。

    ) 《韻會舉要》三十卷。

    (元黃公紹原本,熊忠删。

    元刻明補本。

    注所引有古書。

    ) 《佩文詩韻》五卷,(禮部官本。

    )《官韻考異》一卷。

    (吳省欽。

    《珠塵》本。

    ) 《音論》一卷。

    (顧炎武。

    顧氏《音學五書》本,學海堂止摘中卷。

    ) 《古音表》二卷。

    (同上。

    苗夔《經韻鈎沈》,未刊。

    ) 《唐韻正》二十卷。

    (同上。

    ) 《唐韻考》五卷。

    (紀容舒。

    守山閣本。

    ) 《古韻标準》四卷,《四聲切韻表》四卷。

    (江永。

    《貸園叢書》本,粵雅堂本,守山閣本。

    ) 《音學辨微》一卷。

    (江永。

    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合前二種沔陽陸氏刻本。

    ) 《聲韻考》四卷。

    (戴震。

    《戴氏遺書》本,貸園叢書本,經韻樓本。

    ) 《聲類表》十卷。

    (同上。

    《戴氏遺書》本。

    ) 《六書音韻表》二卷。

    (段玉裁。

    附《段注說文》後。

    互見。

    ) 《四聲韻和表》五卷。

    (洪榜。

    刻本。

    ) 《古音諧》八卷。

    (姚文田。

    姚氏咫進齋本。

    簡明易曉。

    ) 《聲類》四卷。

    (錢大昕。

    集外單行本,粵雅堂本。

    ) 《韻補》五卷。

    (宋吳棫。

    《連筠叢書》校本。

    ) 《韻補正》一卷。

    (顧炎武。

    《亭林遺書》本,借月山房本,《指海》本,《連筠》本。

    《苗夔韻補正》,未刊。

    ) 《補部韻略》五卷。

    (宋丁度等。

    《楝亭五種》本,姚氏咫進齋重刻曹本。

     錢孫保影宋鈔足本,未刊。

    此書不合于古,不行于今,特藉以考見當時程試之制。

    ) 《五音集韻》十五卷。

    (金韓道昭。

    明刻本。

    ) 以上小學類音韻之屬(音韻聲屬。

    ) 《倉颉篇》三卷。

    (孫星衍輯。

    岱南閣本。

    ) 《急就篇》四卷。

    (漢史遊。

    唐顔師古注,宋王應麟補注。

    陳氏獨抱廬本,《津逮》本,《學津》本,《玉海》附刻本。

    ) 《急就章考異》一卷。

    (孫星衍。

    岱南閣别刻行本,《小學彙函》本。

    ) 《小學鈎沈》十九卷。

    (任大椿。

    山陽汪氏刻本。

    ) 《方言注》十三卷。

    (漢揚雄。

    晉郭璞注。

    丁傑校。

    抱經堂本,聚珍本,福本,《小學彙函》本。

    《方言》、《釋名》、《小爾雅》、《廣雅》四種,明郎奎金刻《五雅》,《漢魏叢書》,《古今逸史》,皆并有之,但無校注,不善。

    ) 《方言疏證》十三卷。

    (戴震。

    《戴氏遺書》本。

    錢繹《方言箋疏》十三卷,錢侗《方言義證》六卷,未刊。

    ) 《續方言》二卷。

    (杭世駿。

    《杭氏七種》本,《珠塵》本。

    ) 《續方言補正》一卷。

    (程際盛。

    《珠塵》本。

    ) 《釋名疏證》八卷,《補遺》一卷。

    (漢劉熙。

    江聲疏補。

    經訓堂篆書、正書兩本,又璜川書屋本、《小學彙函》本,無疏證。

    ) 《續釋名》一卷。

    (江聲。

    經訓堂本。

    ) 《小爾雅疏》八卷。

    (舊題漢孔鲋。

    晉李軌解。

    王煦疏。

    鑿翠山房本,非《漢書藝文志》元書。

    ) 《小爾雅訓纂》六卷。

    (宋翔鳳。

    浮溪精舍本。

    ) 《小爾雅義證》十三卷。

    (胡承珙。

    《墨莊遺書》本。

    錢東垣《小爾雅校證》二卷,未刊。

    ) 《博雅音》十卷。

    (魏張揖。

    隋曹憲音。

    高郵王氏刻本,明畢效欽原刻本,《小學彙函》校本。

    即《廣雅》。

    ) 《廣雅疏證》十卷。

    (王念孫《疏證》。

    家刻本,學海堂本。

    ) 《骈雅訓纂》十六卷。

    (明朱謀<土韋>。

    魏茂林訓纂。

    通行大字、小字兩本。

     借月山房本。

    原書七卷。

    ) 《骈字分箋》二卷。

    (程際盛。

    《珠塵》本。

    ) 《一切經音義》二十五卷。

    (唐釋玄應。

    莊炘校刻本,海山仙館本,杭州新校刻本。

    ) 《華嚴音義》四卷。

    (唐釋慧苑。

    粵雅堂本,杭州新校刻本。

    二書所引古書及字書,古本甚多,可資考證,故國朝經師,多取資焉,于彼教無與也。

    ) 《匡謬正俗》八卷。

    (唐顔師古。

    雅雨堂本,《小學彙函》重刻盧本,《珠塵》本。

    ) 《字诂》一卷。

    (黃生。

    《指海》本,家刻本。

    錢繹《字诂類籑》一百六卷,未刊。

    ) 《埤雅》二十卷。

    (宋陸佃。

    顧棫校刻本,明郎氏五雅本。

    多駮雜,不盡關經義。

    ) 《爾雅翼》三十二卷。

    (宋羅願。

    《學津》本,《格緻叢書》本。

    不盡可據。

    ) 以上小學類訓诂之屬訓诂義屬。

     ──右小學(此類各書,為讀一切經、史、子、集之鈴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