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辨證二

關燈
取葬之,以靖國人,而赴以乾溪。

    靈王實缢于芋尹申亥氏,他年申以王柩告,乃改葬之,而非死于乾溪也。

    昭王二十七年,吳伐陳,王帥師救陳,次于城父;将戰,王卒于城父。

    而《春秋》又雲:“弑其君于乾溪。

    ”則後世謂靈王實死于是,理不足怪也。

     今人守郡謂之“建麾”,蓋用顔延年詩:“一麾乃出守。

    ”此誤也。

    延年謂“一麾”者,乃指麾之麾,如武王“右秉白旄以麾”之麾,非旌麾之麾也。

    延年《阮始平》詩雲“屢薦不入官,一麾乃出守”者,謂山濤薦鹹為吏部郎,三上武帝,不用,後為荀勖一擠,遂出始平,故有此句。

    延年被擯,以此自托耳。

    自杜牧為《登樂遊原》詩雲:“拟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

    ”始謬用一麾,自此遂為故事。

     除拜官職,謂除其舊籍,不然也。

    除,猶易也,以新易舊曰除,如新舊歳之交謂之“歳除”,《易》:“除戒器,戒不虞。

    ”以新易弊,所以備不虞也。

    除謂之除者,自下而上,亦更易之義。

     世人畫韓退之,小面而美髯,著紗帽。

    此乃江南韓熙載耳,尚有當時所畫,題志甚明。

    熙載谥文靖,江南人謂之韓文公,因此遂謬以為退之。

    退之肥而寡髯。

    元豐中,以退之從享文宣王廟,郡縣所畫,皆是熙載。

    後世不復可辨,退之遂為熙載矣。

    今之數錢,百錢謂之陌者,借陌字用之,其實隻是百字,如什與伍耳。

    唐自皇甫镈為墊錢法,至昭宗末,乃定八十為陌。

    漢隐帝時,三司使王章每出官錢,又減三錢,以七十七為陌,輸官仍用八十。

    至今輸官錢有用八十陌者。

    《唐書》:“開元錢重二铢四參。

    ”今蜀郡亦以十參為一铢。

    參吾古之絫字,恐相傳之誤耳。

     前史稱嚴武為劍南節度使,放肆不法,李白為之作《蜀道難》。

    按孟棨所記,白初至京師,賀知章聞其名,首詣之,白出《蜀道難》,讀未畢,稱歎數四。

    時乃天寶初也,此時白已作《蜀道難》。

    嚴武為劍南,乃在至德以後肅宗時,年代甚遠。

    蓋小說所記,各得于一時見聞,本末不相知,率多舛誤,皆此文之類。

    李白集中稱“刺章仇兼瓊”,與《唐書》所載不同,此《唐書》誤也。

     舊《尚書·禹貢》雲:“雲夢士作乂。

    ”太宗皇帝時,得古本《尚書》,作“雲土夢作乂”,诏改《禹貢》從古本。

    餘按,孔安國注:“雲夢之澤在江南。

    ”不然也。

    據《左傳》:“吳人入郢,楚子涉雎濟江,入于雲中。

    王寝,盜攻之,以戈擊王,王奔鄖。

    ”楚子自郢西走涉雎,則當出于江南;其後涉江入于雲中,遂奔鄖,鄖則今之安州。

    涉江而後至雲,入雲然後至郡,則雲在江北也。

    《左傳》曰:“鄭伯如楚,王以田江南之夢。

    ”杜預注雲:“楚之雲、夢,跨江南、北。

    ”曰“江南之夢”,則雲在江北明矣。

    元豐中,餘自随州道安陸,于入漢口,有景陵主簿郭思者,能言漢、沔間地理,亦以謂江南為夢,江北為雲。

    餘以《左傳》驗之,思之說信然。

    江南則今之公安、石首、建甯等縣,江北則玉沙、監利、景陵等縣,乃水之所委,其地最下。

    江南二浙,水出稍高,雲方土而夢已作乂矣,此古本之為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