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關燈
小
中
大
他在戒毒所的生活,他多麼恨管理北阿拉丁的那些人,多麼恨他的叔叔。
但他沒有承認自己已經戒了毒。
他隻是說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肯定不會用過分苛刻的眼光去評價這個地方。
錄音通篇都是喋喋不休的絮叨。
沒有談他什麼時候會從戒毒所出來,也沒提到以後會去哪兒或者要幹些什麼,隻是模糊地提了一下想見見艾爾。
他們并非想要引誘艾爾·柯諾爾斯上鈎。
寄錄音磁帶的目的隻是想在磁帶盒裡裝一個發射機,好讓它混進萊克那些深藏不露的信件裡,這樣他們就可以找到這些信件了。
在信封裡裝微型竊聽器太冒險了,可能會被艾爾發現。
中情局現已控制了切維切斯的美國信箱公司營業部裡的八隻信箱。
這八隻信箱分别由八個不同的人租了一年。
每個人都像柯諾爾斯先生一樣,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時随時開啟信箱。
他們不時地來來去去,打開信箱從裡邊取出自己寄給自己的信,偶爾邊上沒人的時候就瞟一眼艾爾的信箱。
由于他們比萊克本人更了解他的日程安排,他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現。
他們确信他會像以前一樣,把自己打扮得像一個慢跑者,很晚才偷偷溜出來。
他們在一天晚上一直等到将近十點的時候才把那隻裝着磁帶的信封放進他的信箱裡。
四小時後,萊克從一輛出租車裡跳下來。
他一身慢跑者的打扮,頭上戴着一頂帽子,長長的帽舌将他的臉擋了起來。
他一個箭步沖進美國信箱公司的屋裡,來到自己的信箱前,迅速拿出郵件,又匆匆回到出租車裡。
六小時後,他離開喬治敦前往希爾頓飯店參加一個祈禱早餐會。
九點,到一個警察局長協會演講。
十一點,為一千名中學校長演講。
随後,他與衆議院議長共進午餐。
下午三點,他與電視屏幕上的幾位提問者做了緊張的問答錄音,然後就回去打點行裝。
根據日程安排,他必須在晚上八點從裡根國家機場出發飛往達拉斯。
特工們跟着他到了機場,看到飛機起飛後才打電話向蘭利報告。
當兩名特工處的特工來到萊克的房子附近做安全檢查時,中情局的人己經在房子裡了。
搜查持續了十分鐘,搜完廚房就結束了。
一部手提式接收器收到磁帶發出的信号。
他們在廢紙簍裡找到了磁帶。
廢紙簍裡還有一隻空的半加侖牛奶罐,二隻撕開的燕麥片袋子,幾張髒紙巾。
當天早晨的《華盛頓郵報》也扔在廢紙簍裡。
一個女傭每星期來兩次打掃衛生。
萊克一直把垃圾交給女傭去處理。
他們沒有找到萊克的信件。
真聰明,他把證據扔掉了。
泰迪得到消息後松了一口氣。
搜查小組仍然躲在萊克的房子裡,等待外面特工處的人離開。
不管萊克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他都盡量不留下任何蛛絲馬迹。
錄音磁帶搞得萊克心慌意亂。
讀裡基的來信和看着照片上那英俊的面龐曾經使他坪然心動。
這個年輕人在遙遠的地方,可他們卻從未見過面。
作為筆友,他們可以保持一定的距離玩玩捉迷藏的遊戲,慢慢地發展關系。
至少萊克一開始時是這麼想的。
但是聽到裡基的聲音,萊克驚慌失措了,因為他感到他和自己的距離突然間拉近了。
幾個月前隻是出于好奇心玩玩的小遊戲現在可能會産生不堪設想的後果。
這太危險了。
想到這事一旦露餡,他渾身哆嗦起來。
不過,現在看來還不會露餡。
他是以艾爾·柯諾爾斯的面目出現的,這很安全。
裡基對此一無所知,還在磁帶裡“艾爾長艾爾短”地叫喚着。
不過他必須結束這段關系,至少是暫時結束。
波音飛機裡擠滿了萊克競選班子中享受高薪的官員。
一飛機還嫌太小,裝不下他所有的随行人員。
如果他租的是一架波音747飛機,不到兩天飛機上就會擠滿會計主任啊,大大小小的顧問啊,民意調查人啊,更别提他那支不斷龐大的由特工處特工組成的保镖隊伍了。
他赢得的預選越多,他的飛機就變得越重。
輸掉幾個州也許是明智的事情,那樣的話可以扔掉一些行李。
黑乎乎的機艙裡,萊克吸着番茄汁,決定給裡基寫最後一封信。
他會在信中說艾爾祝他一切順利,然後就果斷地與他結束通信關系。
這孩子會有什麼樣的舉動呢? 他很想立刻就寫信,坐在大轉椅裡,兩腿跷得高高的。
但是,任何時候都會有個什麼助手上氣不接下氣地闖進來,向他彙報一件他不得不聽的緊急事情。
他根本沒有隐私可言。
他沒有時間思考、遐想、或閑着什麼事都不幹。
每次在想一件開心的事情的時候,總會有人來打攪。
要麼是新的民意測驗結果,要麼是最新消息,要麼是需要立即做決定的緊急情況。
他能躲到白宮去,這是确定無疑的。
孤獨者以前曾經在那兒生活過。
但他沒有承認自己已經戒了毒。
他隻是說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肯定不會用過分苛刻的眼光去評價這個地方。
錄音通篇都是喋喋不休的絮叨。
沒有談他什麼時候會從戒毒所出來,也沒提到以後會去哪兒或者要幹些什麼,隻是模糊地提了一下想見見艾爾。
他們并非想要引誘艾爾·柯諾爾斯上鈎。
寄錄音磁帶的目的隻是想在磁帶盒裡裝一個發射機,好讓它混進萊克那些深藏不露的信件裡,這樣他們就可以找到這些信件了。
在信封裡裝微型竊聽器太冒險了,可能會被艾爾發現。
中情局現已控制了切維切斯的美國信箱公司營業部裡的八隻信箱。
這八隻信箱分别由八個不同的人租了一年。
每個人都像柯諾爾斯先生一樣,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時随時開啟信箱。
他們不時地來來去去,打開信箱從裡邊取出自己寄給自己的信,偶爾邊上沒人的時候就瞟一眼艾爾的信箱。
由于他們比萊克本人更了解他的日程安排,他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現。
他們确信他會像以前一樣,把自己打扮得像一個慢跑者,很晚才偷偷溜出來。
他們在一天晚上一直等到将近十點的時候才把那隻裝着磁帶的信封放進他的信箱裡。
四小時後,萊克從一輛出租車裡跳下來。
他一身慢跑者的打扮,頭上戴着一頂帽子,長長的帽舌将他的臉擋了起來。
他一個箭步沖進美國信箱公司的屋裡,來到自己的信箱前,迅速拿出郵件,又匆匆回到出租車裡。
六小時後,他離開喬治敦前往希爾頓飯店參加一個祈禱早餐會。
九點,到一個警察局長協會演講。
十一點,為一千名中學校長演講。
随後,他與衆議院議長共進午餐。
下午三點,他與電視屏幕上的幾位提問者做了緊張的問答錄音,然後就回去打點行裝。
根據日程安排,他必須在晚上八點從裡根國家機場出發飛往達拉斯。
特工們跟着他到了機場,看到飛機起飛後才打電話向蘭利報告。
當兩名特工處的特工來到萊克的房子附近做安全檢查時,中情局的人己經在房子裡了。
搜查持續了十分鐘,搜完廚房就結束了。
一部手提式接收器收到磁帶發出的信号。
他們在廢紙簍裡找到了磁帶。
廢紙簍裡還有一隻空的半加侖牛奶罐,二隻撕開的燕麥片袋子,幾張髒紙巾。
當天早晨的《華盛頓郵報》也扔在廢紙簍裡。
一個女傭每星期來兩次打掃衛生。
萊克一直把垃圾交給女傭去處理。
他們沒有找到萊克的信件。
真聰明,他把證據扔掉了。
泰迪得到消息後松了一口氣。
搜查小組仍然躲在萊克的房子裡,等待外面特工處的人離開。
不管萊克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他都盡量不留下任何蛛絲馬迹。
錄音磁帶搞得萊克心慌意亂。
讀裡基的來信和看着照片上那英俊的面龐曾經使他坪然心動。
這個年輕人在遙遠的地方,可他們卻從未見過面。
作為筆友,他們可以保持一定的距離玩玩捉迷藏的遊戲,慢慢地發展關系。
至少萊克一開始時是這麼想的。
但是聽到裡基的聲音,萊克驚慌失措了,因為他感到他和自己的距離突然間拉近了。
幾個月前隻是出于好奇心玩玩的小遊戲現在可能會産生不堪設想的後果。
這太危險了。
想到這事一旦露餡,他渾身哆嗦起來。
不過,現在看來還不會露餡。
他是以艾爾·柯諾爾斯的面目出現的,這很安全。
裡基對此一無所知,還在磁帶裡“艾爾長艾爾短”地叫喚着。
不過他必須結束這段關系,至少是暫時結束。
波音飛機裡擠滿了萊克競選班子中享受高薪的官員。
一飛機還嫌太小,裝不下他所有的随行人員。
如果他租的是一架波音747飛機,不到兩天飛機上就會擠滿會計主任啊,大大小小的顧問啊,民意調查人啊,更别提他那支不斷龐大的由特工處特工組成的保镖隊伍了。
他赢得的預選越多,他的飛機就變得越重。
輸掉幾個州也許是明智的事情,那樣的話可以扔掉一些行李。
黑乎乎的機艙裡,萊克吸着番茄汁,決定給裡基寫最後一封信。
他會在信中說艾爾祝他一切順利,然後就果斷地與他結束通信關系。
這孩子會有什麼樣的舉動呢? 他很想立刻就寫信,坐在大轉椅裡,兩腿跷得高高的。
但是,任何時候都會有個什麼助手上氣不接下氣地闖進來,向他彙報一件他不得不聽的緊急事情。
他根本沒有隐私可言。
他沒有時間思考、遐想、或閑着什麼事都不幹。
每次在想一件開心的事情的時候,總會有人來打攪。
要麼是新的民意測驗結果,要麼是最新消息,要麼是需要立即做決定的緊急情況。
他能躲到白宮去,這是确定無疑的。
孤獨者以前曾經在那兒生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