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失
關燈
小
中
大
此篇題為編者所加。
篇中分析了造成将帥作戰失利的種種情況。
此篇内容與《将敗》篇相關,文例、字體也相同,可能本為一篇。
疑《将敗》篇末“多敗者多失”下即緊接本篇文字。
将失:一曰,失所以往來(1),可敗也。
二曰,收亂民而還用之,止北卒而還鬥之(2),無資而有資(3),可敗也。
三曰,是非争,謀事辯訟(4),可敗也。
四曰,令不行,衆不壹,可敗也。
五曰,下不服,衆不為用,可敗也。
六曰,民苦其師,可敗也。
七曰,師老(5),可敗也。
八曰,師懷(6),可敗也。
九曰,兵遁,可敗也。
十曰,兵□不□,可敗也。
十一曰,軍數驚,可敗也。
十二曰,兵道足陷,衆苦,可敗也。
十三曰,軍事險固,衆勞(7),可敗也。
十四[曰],□□□備,可敗也。
十五曰,日暮路遠,衆有至氣(8),可敗也。
十六曰,……可敗也。
十七[曰],……衆恐,可敗也。
十八曰,令數變,衆偷(9),可敗也。
十九曰,軍淮,衆不能其将吏(10),可敗也。
廿曰,多幸(11),衆怠,可敗也。
廿一曰,多疑,衆疑,可敗也。
廿二曰,惡聞其過,可敗也。
廿三曰,與不能(12),可敗也。
廿四曰,暴露傷志(13),可敗也。
廿五曰,期戰心分(14),可敗也。
廿六曰,恃人之傷氣(15),可敗也。
廿七曰,事傷人,恃伏詐(16),可敗也。
廿八曰,軍輿無□,[可敗也。
廿九曰],□下卒,衆之心惡,可敗也。
卅曰,不能以成陣,出于夾道(17),可敗也。
卅一曰,兵之前行後行之兵,不參齊于陣前,可敗也。
卅二曰,戰而憂前者後虛,憂後者前虛,憂左者右虛,憂右者左虛。
戰而有憂,可敗也。
(1)意謂軍隊行動茫無目的。
(2)以上兩句意謂收用亂民和敗卒來打仗。
(3)本無實力而自以為有實力。
(4)以上兩句的意思是說:在是非問題上總是争執;在謀劃大事時,總是辯論争吵,不能作出決定。
(5)士卒長期出征在外,不得休息。
(6)士卒有所挂念。
(7)以修築軍事要塞為事,使士卒勞苦。
(8)至,疑借為{忄至},怨恨。
(9)偷,苟且敷衍。
(10)淮,疑借為乖,不和。
衆不能其将吏,意謂士卒與将吏的關系不好。
(11)幸,偏愛。
(12)與,親近,交往。
不能,無能之輩。
一說與借為舉,意謂舉用無能之人。
(13)士卒暴露于野外,傷其心志。
(14)臨戰之前軍心渙散。
(15)恃,憑借。
意謂所憑借的是敵人的鬥志消沉。
(16)做的是傷害人的事,靠的是陰謀詭詐的手段。
(17)夾,疑借為狹。
[原文]将失:一曰,失所以往來,可敗也。
二曰,收亂民而還用之,止北卒而還鬥之,無資而有資,可敗也。
三曰,是非争,謀事辨訟,可敗也。
四曰,令不行,衆不壹,可敗也。
五曰,下不服,衆不為用,可敗也。
六曰,民苦其師,可敗也。
七曰,師老,可敗也。
八曰,師懷,可敗也。
九曰,兵遁,可敗也。
十曰,兵□不□,可敗也。
十一曰,軍數驚,可敗也。
十二曰,兵道足陷,衆苦,可敗也。
十三曰,軍事險固,衆勞,可敗也。
十四[曰],□□□備,可敗也。
十五曰,日暮路遠,衆有至氣,可敗也。
十六曰,..可敗也。
十七[曰],..衆恐,可敗也。
十八曰,令數變,衆偷,可敗也。
十九曰,軍淮,衆不能其将吏,可敗也。
廿曰,多幸,衆怠,可敗也。
廿一曰,多疑,衆疑,可敗也。
廿二曰,惡聞其過,可敗也。
廿三曰,與不能,可敗也。
廿四曰,暴露傷志,可敗也。
廿五曰,期戰心分,可敗也。
廿六曰,恃人之傷氣,可敗也。
廿七曰,事傷人,恃伏詐,可敗也。
廿八曰,軍輿無□,[可敗也。
廿九曰,]□下卒,衆之心惡,可敗也。
卅曰,不能以成陣,出于夾道,可敗也。
卅一曰,兵之前行後行之兵,不參齊于陣前,可敗也。
卅二曰,戰而憂前者後虛,憂後者前虛,憂左者右虛,憂右者左虛,戰而有憂,可敗也。
[譯文]統兵的将領可能出現的過失有以下各種:第1種是軍隊調動失當,可能導緻失敗。
第2種是收容散亂的百姓,不加訓練就用去作戰,或是收集剛打敗仗退下來的士兵,馬上又讓他們去打仗,或是沒有供給保障仍然一意孤行,這些都可能導緻失敗。
第3種是愛争論是非,作計劃時争論不休,可能
篇中分析了造成将帥作戰失利的種種情況。
此篇内容與《将敗》篇相關,文例、字體也相同,可能本為一篇。
疑《将敗》篇末“多敗者多失”下即緊接本篇文字。
将失:一曰,失所以往來(1),可敗也。
二曰,收亂民而還用之,止北卒而還鬥之(2),無資而有資(3),可敗也。
三曰,是非争,謀事辯訟(4),可敗也。
四曰,令不行,衆不壹,可敗也。
五曰,下不服,衆不為用,可敗也。
六曰,民苦其師,可敗也。
七曰,師老(5),可敗也。
八曰,師懷(6),可敗也。
九曰,兵遁,可敗也。
十曰,兵□不□,可敗也。
十一曰,軍數驚,可敗也。
十二曰,兵道足陷,衆苦,可敗也。
十三曰,軍事險固,衆勞(7),可敗也。
十四[曰],□□□備,可敗也。
十五曰,日暮路遠,衆有至氣(8),可敗也。
十六曰,……可敗也。
十七[曰],……衆恐,可敗也。
十八曰,令數變,衆偷(9),可敗也。
十九曰,軍淮,衆不能其将吏(10),可敗也。
廿曰,多幸(11),衆怠,可敗也。
廿一曰,多疑,衆疑,可敗也。
廿二曰,惡聞其過,可敗也。
廿三曰,與不能(12),可敗也。
廿四曰,暴露傷志(13),可敗也。
廿五曰,期戰心分(14),可敗也。
廿六曰,恃人之傷氣(15),可敗也。
廿七曰,事傷人,恃伏詐(16),可敗也。
廿八曰,軍輿無□,[可敗也。
廿九曰],□下卒,衆之心惡,可敗也。
卅曰,不能以成陣,出于夾道(17),可敗也。
卅一曰,兵之前行後行之兵,不參齊于陣前,可敗也。
卅二曰,戰而憂前者後虛,憂後者前虛,憂左者右虛,憂右者左虛。
戰而有憂,可敗也。
(1)意謂軍隊行動茫無目的。
(2)以上兩句意謂收用亂民和敗卒來打仗。
(3)本無實力而自以為有實力。
(4)以上兩句的意思是說:在是非問題上總是争執;在謀劃大事時,總是辯論争吵,不能作出決定。
(5)士卒長期出征在外,不得休息。
(6)士卒有所挂念。
(7)以修築軍事要塞為事,使士卒勞苦。
(8)至,疑借為{忄至},怨恨。
(9)偷,苟且敷衍。
(10)淮,疑借為乖,不和。
衆不能其将吏,意謂士卒與将吏的關系不好。
(11)幸,偏愛。
(12)與,親近,交往。
不能,無能之輩。
一說與借為舉,意謂舉用無能之人。
(13)士卒暴露于野外,傷其心志。
(14)臨戰之前軍心渙散。
(15)恃,憑借。
意謂所憑借的是敵人的鬥志消沉。
(16)做的是傷害人的事,靠的是陰謀詭詐的手段。
(17)夾,疑借為狹。
[原文]将失:一曰,失所以往來,可敗也。
二曰,收亂民而還用之,止北卒而還鬥之,無資而有資,可敗也。
三曰,是非争,謀事辨訟,可敗也。
四曰,令不行,衆不壹,可敗也。
五曰,下不服,衆不為用,可敗也。
六曰,民苦其師,可敗也。
七曰,師老,可敗也。
八曰,師懷,可敗也。
九曰,兵遁,可敗也。
十曰,兵□不□,可敗也。
十一曰,軍數驚,可敗也。
十二曰,兵道足陷,衆苦,可敗也。
十三曰,軍事險固,衆勞,可敗也。
十四[曰],□□□備,可敗也。
十五曰,日暮路遠,衆有至氣,可敗也。
十六曰,..可敗也。
十七[曰],..衆恐,可敗也。
十八曰,令數變,衆偷,可敗也。
十九曰,軍淮,衆不能其将吏,可敗也。
廿曰,多幸,衆怠,可敗也。
廿一曰,多疑,衆疑,可敗也。
廿二曰,惡聞其過,可敗也。
廿三曰,與不能,可敗也。
廿四曰,暴露傷志,可敗也。
廿五曰,期戰心分,可敗也。
廿六曰,恃人之傷氣,可敗也。
廿七曰,事傷人,恃伏詐,可敗也。
廿八曰,軍輿無□,[可敗也。
廿九曰,]□下卒,衆之心惡,可敗也。
卅曰,不能以成陣,出于夾道,可敗也。
卅一曰,兵之前行後行之兵,不參齊于陣前,可敗也。
卅二曰,戰而憂前者後虛,憂後者前虛,憂左者右虛,憂右者左虛,戰而有憂,可敗也。
[譯文]統兵的将領可能出現的過失有以下各種:第1種是軍隊調動失當,可能導緻失敗。
第2種是收容散亂的百姓,不加訓練就用去作戰,或是收集剛打敗仗退下來的士兵,馬上又讓他們去打仗,或是沒有供給保障仍然一意孤行,這些都可能導緻失敗。
第3種是愛争論是非,作計劃時争論不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