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氣

關燈
本篇列舉激氣、利氣、厲氣、斷氣、延氣五事,反複強調激勵士氣、鼓舞鬥志的重要性。

     延氣(1) 孫子曰:合軍聚衆,[務在激氣](2)。

    複徒(3)合軍,務在治兵利氣(4)。

    臨境近敵,務在厲氣(5)。

     戰日有期,務在斷氣(6)。

    今日将餞,務在延氣(7)。

     ……以威三軍之士,所以激氣也。

    将軍令……其令,所以利氣也。

    将軍乃……短衣絜裘(8),以勸(9)士志,所以厲氣也。

    将軍令,令軍人人為三日糧,國人家為……[所以]斷氣也。

    将軍召将衛人者而告之曰:“飲食毋……[所]以延氣……也。

    延氣***……營也。

    以易營之,衆而貴武,敵必敗。

     氣不利則拙,拙則不及,不及則失利,失利…………氣不厲則懾,懾則衆□,衆…………而弗救,身死家殘。

    将軍召使而勉之,擊……(1)此是篇題,寫在本篇第一簡簡背。

     (2)激氣,激發士氣。

     (3)徙,拔營。

    複徙,疑指進發。

     (4)治兵,整治士卒。

    利氣,使士中有銳氣。

     (5)厲氣,即勵氣,意調鼓勵士卒的鬥志。

     (6)斷氣,使士卒果斷,有決心。

     (7)延氣,疑指使士卒有持續作戰的精神準備。

     (8)絜(jie結),疑借為褐(he合)。

    褐裘,疑即裘褐,粗衣。

     (9)勸,勉勵。

     [原文]孫子曰:合軍聚衆,[務在激氣],複徙合軍,務在治兵利氣。

    臨境近敵,務在厲氣。

    戰日有期,務在斷氣。

    今日将戰,務在延氣。

    ..以威三軍之士,所以激氣也。

    将軍令..其令,所以利氣也。

    将軍乃..短衣絜裘,以勸士志,所以厲氣也。

    将軍令,令軍人人為三日糧,國人家為..[所以]斷氣也。

    将軍召将衛人者而告之曰:飲食毋..[所]以延氣..也。

    (以下為散簡)..營也。

    以易營之,衆而貴武,敵必敗。

    氣不利則拙,拙則不及,不及則失利,失利....氣不厲則懾,懾則衆□,衆....而弗救,身死家殘。

    将軍召使而勉之,擊.. [譯文]孫膑說:集結軍兵準備打仗時,務必要注意激發将士的士氣。

    經過行軍再次集合軍隊時,務必注意軍隊的訓練和提高士氣。

    當軍隊臨近敵軍陣地時,務必要注意激勵士氣。

    決戰日期确定之後,務必讓全軍将士激發出決一死戰的士氣。

    在交戰當天,務必要讓将士保持高昂的士氣。

    ..用來為三軍将士壯威,從而激發士氣。

    ..是借以提高士氣。

    将領..穿短衣并系緊皮衣,用以鼓舞将士們的鬥志。

    将領下令,命令全軍将士每人隻帶三天口糧,..為了堅定将士們決一死戰的決心。

    将領召見将擔任後衛的将士們告誡說:..為了保持高昂的士氣。

    ....士兵多而又善戰,敵軍就必定失敗。

    将士們士氣不高,行動就會遲緩,行動遲緩就去贻誤戰機,那就必然導緻失利,....不能救治,出現将士損軀,家庭殘破的情況。

    将領要派使者去慰問,.. [解析]這篇文章是專門論述士氣問題的,全文的中心論點是:“合軍聚衆,務在激氣”。

    就是說,集結軍兵,準備打仗時,務必要有得力措施,激發全軍将士的士氣。

    這個道理并不難懂,軍隊的士氣在軍隊交戰中往往是起決定作用的,人們常說:“兩軍相遇勇者勝。

    ”一支軍隊士氣高昂,其士兵可以以一當十,以一當百;而一支軍隊士氣低落時,又會十不當一,不堪一擊。

    下面我們可以看一個著名戰例。

    當司馬炎奪了魏國的皇權時,晉朝宣告建立,随後晉軍又先後滅了蜀、吳,使中國重歸統一。

    但好景不長,晉國的皇族及其支持者們使用各種手段,争奪帝位,鬧得不可開交,國力大大削弱,緻使北方領土落入少數民族之手。

    這些少數民族先後在北方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中國又重新進入了分裂、争戰的混亂時期,曆史上叫做南北朝。

    晉朝隻統轄半壁江山,稱為東晉。

    經過幾十年的争鬥演變,氐族人苻堅建立了前秦,又先後滅了前燕,占了東晉的漢中和梁、益二州,滅了前涼,成了北方最強大的一個王朝。

    前秦強大起來,就想吞并東晉,統一全國。

    為了吞并東晉,苻堅頒布了動員令,大肆征兵,每十個百姓要抽出一人去當兵,年輕會武藝的貴族子弟都受封禁衛軍軍官“羽林郎”的官号,編入禁衛軍出征。

    同時又征調軍馬,征收軍用物資,強拉民夫送運軍用物資,各地方官又趁機敲詐勒索,尚未出征,已經鬧得民怨沸騰,這不可能不影響軍心。

    公元383年8月,苻堅親自統領步兵60多萬,騎兵27萬,羽林郎3萬,總計近百萬大軍出征。

    苻堅派他的弟弟苻融和鮮卑貴族慕容垂帶領步兵、騎兵當先鋒。

    百萬大軍從都城長安出發,浩浩蕩蕩向東進發。

    東晉朝廷得知前秦皇帝苻堅帶領百萬大軍來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