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忌問壘

關燈
或作觚(gu姑),古人在上面寫字用的多棱的木條。

     (20)這裡大概是把孫武、孫膑的軍事理論作為一家的學說看待。

    “明之吳越”,是說孫武運用此種軍事理論于吳越。

    “言之于齊”,是說孫膑以此種軍事理論言之于齊威王。

    由于兼包兩個孫子而言,所以稱“孫氏”,不稱“孫子”。

     [原文]田忌問孫子曰:“吾卒..不禁,為之奈何?”孫子曰:“明将之問也。

    此者人之所過而不急也。

    此□之所以疾..志也。

    ”田忌曰:“可得聞乎?”曰:“可。

    用此者,所以應猝窘處隘塞死地之中也。

    是吾所以取龐□而擒太子申也。

    ”田忌曰:“善。

    事已往而形不見。

    ”孫子曰:“蒺藜者,所以當溝池也。

    車者,所以當壘[也]。

    □□[者],所以當堞也。

    發者,所以當俾堄也。

    長兵次之,所以救其隋也。

    次之者,所以為長兵□也。

    短兵次之者,所以難其歸而徼其衰也。

    弩次之者,所以當投機也。

    中央無人,故盈之以..卒已定,乃具其法。

    制曰:以弩次蒺藜,然後以其法射之。

    壘上弩戟分。

    法曰:見使諜來言而動..去守五裡置候,令相見也。

    高則方之,下則圓之。

    夜則舉鼓,晝則舉旗。

    ” [譯文]田忌問孫膑:“我們的部隊(突遇敵人,難以制其進攻,)該怎麼處理呢?”孫膑回答說:“這是聰明的将領提的問題。

    這是一個人們常常忽略而不看重的問題。

    ..”田忌說:“您能講給我聽嗎?”孫膑說:“可以。

    這個辦法可以在突然陷入困境,或者進入地形不利的地境時使用。

    也是我用以戰勝龐涓并活捉魏太子中的戰法。

    ”田忌說:“太好了!但可惜事情已經過去,當時的情景已看不見了。

    ”孫膑說:“當時,我用蒺藜布陣,起壕溝的作用。

    用戰車布陣,當作壁壘。

    ..當作矮牆。

    用盾牌當作城頭帶洞的矮牆,既可防禦,又可往外射箭。

    後面部署用長兵器的部隊,作為緊急救援部隊。

    長兵器部隊後面部署使用小矛的部隊,用以支持用長兵器的部隊。

    而使用短兵器的部隊,則用來斷敵軍後路,截擊疲困的敵軍。

    弓弩兵發揮抛石機的作用。

    陣地中央沒有軍兵,因此布滿..一切就這樣部署完成,完全符合兵法要求。

    兵法上說:‘把弓弩兵部署在蒺藜後面,然後按要求射擊敵軍。

    堡壘中,弓弩兵和用戟的兵各占一半。

    ’兵法又說:‘要等派出去的偵察人員回來報告敵情後方可出擊..要在離守衛陣地五呈遠的地方設置了望哨,要讓了望哨和守衛陣地相互看得見。

    如果是在高處,就設置方形了望台;如在低處,則設置圓形了望台。

    夜間用鼓聲聯絡,白天舉旗聯絡。

    ’” [解析]陳忌即齊國大将田忌,古時“陳”與“田”相同;問壘就是詢問堡壘戰法。

    這篇文章用田忌向孫膑請教布陣設壘戰法,引出孫膑對馬陵之戰的補叙,從而說明如何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布陣設壘,積極防禦,伺機消滅敵軍的戰術。

    孫膑借介紹馬陵之戰,說明他如何布置陣勢,設置堡壘,并不隻是簡單的戰例回憶,而是借此戰例,形象具體地給田忌講述根據地形、地物和本軍當時具備的條件,巧妙地布設陣地,與敵軍對抗,戰勝敵軍的戰術。

    馬陵之戰,首先是孫膑戰略思想對頭,調動敵軍,按自己的部署,在有利的時機和地點,出其不意地給敵軍以毀滅性的打擊。

    其次,孫膑戰術運用得當,布陣巧妙嚴密。

    他選的地形很好,馬陵道兩邊山丘夾峙,隻有中間一條路通過,路兩邊林木叢密,地勢險要,這正是設伏殲敵的理想地形。

    孫膑能根據地形和當時齊軍的條件,巧妙布陣,從而保證了戰鬥勝利。

    文中,孫膑詳細說明了齊軍如何用戰車構築堡壘,用盾牌當做城牆,各兵種、各兵器的部署,井然有序,配置得當,能充分發揮各自的長處,完全符合兵法要求。

    所以,當戰鬥開始後,魏軍竟無還手之力,很快就被殲滅了。

    其實,布陣設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