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忌問壘

關燈
本篇記田忌與孫膑之間的問答。

    簡文殘缺,現存部分主要說明在未能構築壁壘時,如何組織配備各種兵力來進行作戰。

     陳忌問壘(1) 田忌問孫子曰:“吾卒……不禁,為之奈何?”孫子曰:“明将之問也。

    此者人之所過而不急也。

     此□之所以疾……志也。

    ”田忌曰:“可得聞乎?”曰:“可。

    用此者,所以應猝窘處隘塞死地之中也(2)。

    是吾所以取龐□而擒太子申也(3)。

    ”田忌曰:“善。

    事已往而形不見。

    ”孫子日:“蒺藜者,所以當溝池也(4)。

    車者,所以當壘[也]。

    □□[者],所以當堞(5)也。

    發(6)者,所以當埤堄也(7)。

    長兵次之,所以救其隋也(8)。

    鏦(9)次之者,所以為長兵□也。

    短兵次之者,所以難其歸而檄其衰也(10)。

    弩次之者,所以當投機也(11)。

    中央無人,故盈之以……卒已定,乃具其法。

    制曰:以弩次蒺藜,然後以其法射之。

    壘上弩戟分(12)。

    法曰:見使{世木}來言而動……去守五裡置候(13),令相見也。

    高則方之,下則圓之(14)。

    夜則舉鼓,晝則舉旗。

    ” *** ……田忌問孫子曰:“子言晉邦(15)之将荀息(16)、孫轸(17)之于兵也,未……(18)……無以軍恐不守。

    ”忌子曰:“善。

    ”田忌問孫子曰:“子言晉邦之将荀息、孫[轸]…………也,勁将之陣也。

    ”孫子曰:“士卒…………田忌曰:“善。

    獨行之将也。

    …………言而後中。

    ”田忌請問…………人。

    ”田忌請問兵情奈何?…………見弗齲”田忌服問孫…………橐□□□焉。

    ”孫子曰:“兵之…………應之。

    ”孫子曰:“伍…………孫子曰:…………見之。

    ”孫子…………以也。

    ”孫…………将戰書柧(19),所以哀正也。

    誅□規旗,所以嚴後也。

    善為陣者,必□□賢…………明之吳越,言之于齊。

    曰知孫氏之道者,必合于天地。

    孫氏者(20)…………求其道,國故長久。

    ” 孫子…………問知道奈何。

    ”孫子…………而先知勝不勝之謂知道。

    □戰而知其所……所以知敵,所以曰智,故兵無……(1)此是篇題,寫在本篇第一簡簡背。

    陳忌即田忌,陳、田二字古代音近通用。

     (2)應猝,應付突然發生的事變。

    這句的意思可能是說:這種方法是用來應付處于隘塞死地之中的緊急情況的。

     (3)“龐”下所缺之字當為“子”或“涓”字。

    太子申,魏惠王的長子,參看《擒龐涓》注(30)。

     (4)蒺藜,古代用木或金屬制成的帶刺的障礙物,布在地面以阻礙敵軍前進。

    因與蒺藜果實形似,故名蒺藜。

     池,護城河。

    此句意謂蒺藜的作用相當于溝池;(5)堞(die碟),城牆上的矮牆。

     (6)發,疑借為瞂(fa伐),即盾。

     (7)埤堄(bini閉逆),城牆上有孔的矮牆。

    意謂瞂的作用相當于埤堄。

     (8)隋,疑借為隳(hui灰),危也。

     (9)鏦(cong蔥),小矛。

     (10)徼,通“邀”,截擊。

    衰,疲憊。

    意謂截斷敵軍的歸路,阻擊疲憊的敵人。

     (11)投機,抛石機。

    意謂弩的作用相當于抛石機。

     (12)分,半。

    意謂壁壘上弩和戟各占一半。

     (13)候,即斥候。

    意謂距守望之處五裡設置哨所。

     (14)方和圓疑指哨所的外形。

     (15)晉邦,晉國。

     (16)荀息,春秋時晉國名将。

     (17)孫轸(zhen診),《漢書·藝文志》兵形勢家有《孫轸》五篇、圖二卷。

    疑孫轸即先轸,春秋時晉國名将。

     (18)自此以下各簡,字體與本篇前面的簡文相似,其中有的簡似不屬于本篇,但由于殘缺過甚,不能單獨成篇,姑附于此。

     (19)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