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木為之。

    用穿茶也。

     撲:一曰鞭。

    以竹為之。

    穿茶以解茶也。

     焙:鑿地深二尺,闊二尺五寸,長一丈。

    上作短牆,高二尺,泥之。

     貫:削竹為之,長二尺五寸。

    以貫茶焙之。

     棚:一曰棧。

    以木構于焙上,編木兩層,高一尺,以焙茶也。

    茶之半幹,升下棚;全幹,升上棚。

     穿:江東、淮南剖竹為之;巴川峽山,紉谷皮為之。

    江東以一斤為上穿,半斤為中穿,四、五兩為小穿。

    峽中以一百二十斤為上穿,八十斤為中穿,四五十斤為小穿。

    穿,舊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貫“串”。

    今則不然,如“磨、扇、彈、鑽、縫”五字,文以平聲書之,義以去聲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制之,以竹編之,以紙糊之。

    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門,掩一扇。

    中置一器,貯糖煨火,令火[火日皿][火日皿]然。

    江南梅雨時,焚之以火。

    [原注:育者,以其藏養為名。

    ] 注釋: 1.籯,讀音ying。

    竹制的箱、籠、籃子等盛物器具。

     2.筥,讀音ju。

    圓形的盛物竹器。

     3.黃金滿籯,不如一經:語出《漢書.韋賢傳》。

    謂留給兒孫滿箱黃金,不如留給他一本經書。

     4.顔師古:名籕。

    唐初經學家,曾注《漢書》。

     5.無用突者:突,煙囪。

    成語有“曲突徙薪”。

     6.甑:讀音zeng。

    古代蒸炊器。

    今蒸籠。

     7.籃以箅之,篾以系之:箅,讀音bi。

    蒸籠中的竹屜。

    篾,讀音mie,長條細簿竹片,在此作從甑中取出箅的理耳。

     8.襜:讀音chan系在衣服前面的圍裙。

    《爾雅.釋物》:“衣蔽前謂之襜。

     9.芘莉:芘,讀音bi。

    芘莉,竹制的盤子類器具。

     10.蒡莨:讀音panglang。

    籠、盤一類盛物器具。

     11.棨:讀音qi,穿茶餅用的錐刀。

     12.令煴煴(注1)然:煴,讀音yun。

    沒有光焰的火。

    煴煴然,火熱微弱的樣子。

    顔師古說:“煴,聚火無焰者也。

    ” 三之造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

    茶之筍者,竽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淩露采焉。

    茶之芽者,發于叢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穎拔者采焉。

    其日,有雨不采,晴有雲不采;晴,采之、蒸之、搗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

     茶有千萬狀,鹵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縮然;[原注:京錐文也。

    ]犎牛臆者,廉襜然;[原注:犎,音朋,野牛也。

    ]浮雲出山者,輪[囗禾]然;輕飙拂水也。

    ]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經;此皆茶之精腴。

    有如竹箨者,枝幹堅實,艱于蒸搗,故其形籭簁然;有如霜荷者,莖葉凋沮,易其狀貌,故厥狀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采至于封,七經目。

    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

    或以光黑平正言佳者,斯鑒之下也。

    以皺黃坳垤言佳者,鑒之次也。

    若皆言佳及皆言不佳者,鑒之上也。

    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皺宿制者則黑,日成者則黃;蒸壓則平正,縱之則坳垤;此茶與草木葉一也。

    茶之否臧,存于口決。

     注釋: 1.若薇蕨始抽,淩露采焉:薇、蕨,都是野菜。

    《詩經.小雅》有“采薇”篇,《毛傳》:“薇,菜也”。

    《詩經》又有“吉采其蕨”句,《詩義疏》說:“蕨,山菜也”。

    二者都在春季抽芽生長。

    淩,冒着。

     2.叢薄:灌木、雜草叢生的地方。

    《漢書注》:“灌木曰叢”。

    楊雄《甘草同賦注》:“草叢生曰薄”。

     3.京錐文也:京,高大。

    《詩經.皇矣》:“依其在京”。

    《毛傳》:“京,大阜也”。

    錐,刀錐。

    文,同“紋”。

    全句意為:大鑽子刻鑽的花紋。

     4.臆者,廉襜然:臆,指牛胸肩部位的肉。

    廉,邊側。

    《說文》:“廉,仄也”。

    襜,帷幕。

    全句意為:像牛胸肩的肉,像側邊的帷幕。

     5.輪[囗禾]:輪,車輪。

    [囗禾],圓頂的倉。

    《說文》:“籭,竹器也”《集韻》說就是竹篩。

     6.竹箨:竹筍的外殼。

    箨,讀音ruo。

     7.籭簁兩相通,讀音亦同:si。

    皆為竹器。

    《說文》:“籭,竹器也”《集韻》說就是竹篩。

     8.坳垤:土地低下處叫坳,小土堆叫垤。

    形容茶餅表面的凸凹不平。

     9.否臧:否,讀音pi,貶,非議。

    臧,褒獎。

    《世說新語.德行第一》:“每與人言,未嘗臧否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