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高緻集
關燈
小
中
大
司使吳公中複召作省壁,續于開封尹邵公亢召作府廳六幅雪屏,次于都水為判監張公堅父故人延某畫六幅松石屏,次吳正憲為三鹽鐵副使召作廳壁風雪遠景屏,又于谏院為正憲作六幅風雨水石屏,又相國寺李元濟西壁神後作溪谷平遠,次準内降與艾宣、崔白、葛守昌同作紫宸殿屏,次與符道隐、李宗成同作小殿子屏,次蒙勾當挂書院供奉宋用臣傳聖旨召赴禦書院作禦前屏帳。
或大或小,不知其數。
即有旨特授本院藝學,時以親乞免,不許。
又乞假省親,命方如所乞,有旨作秋雨冬雪二圖賜岐王,又作方丈圍屏,又作禦座屏二,又作秋景煙岚二賜高麗,又作四時山水各二,又作春雨晴霁圖屏上。
某幸蒙恩令待诏,又降旨作玉華殿兩壁半林石屏,又作着色春山及冬隂密雪,又得旨于景靈宮十一殿了屏面大石計十一枚,其後零細大小悉數不及,内有說者别列之其下。
神宗一日謂劉有方曰:“郭熙畫鑒極精,每使之考校天下畫生,皆有議論。
可将秘閣所有漢晉以來名畫,盡令郭熙詳定品目前來。
”先子遂得偏閱天府所藏,先子一一有品第名件。
思家恨不見其本。
紫宸殿屏,今江甯府艾宣畫鶴四隻,崔白畫竹數莖,葛守昌畫海棠,奉旨于屏面畫石一塊,其三畫者累命催督,經月方了。
某畫恠石,移時而就。
内東門小殿屏,屏八幅,面有兩掩扇。
其左扇長安符道隐畫松石,右扇鄜州李宗成畫松石,當面六幅某奉旨畫秋景山水。
禦帳畫朔風飄雪圖。
神宗令宋用臣造禦氊帳成,甚奇。
蒙禦批曰:“郭熙可令畫此帳屏。
”先子作一圖名曰《朔風飄雪》,其景大坡林木,長飙吹空,雲物紛亂,而大片作雪,飛揚于其間。
時方早,神宗一見大賞,以為神妙如動。
即于内帑取實花金帶錫先子,曰:“為卿畫特奇,故有是賜,他人無此例。
” 化成殿壁在後苑延春閣西,永福殿南東也。
上之燕處,兩壁各畫松石溪谷濺撲。
門(阙)南畫懸崖恠木松石,東小壁畫雨霁山水。
欽明殿壁東小壁畫松石平遠,又三間作秋雨。
睿思殿宋用臣修所謂涼殿者也,前後修竹茂林隂森,當暑而寒。
其殿中皆鑿青石作海獸魚龍,玲珑相通透,潛引流水漱鳴其下,而上設禦榻,真所謂涼殿也。
上曰:“非郭熙畫不足以稱于是命。
”宋用臣傳旨令先子作四面屏風,蓋繞殿之屏皆是。
聞其景皆松石平遠山水秀麗之景,見之令人森竦。
有中貴王紳好吟詠,有宮詞百首,曰:“繞殿峰巒合匝青,畫中多見郭熙名。
”蓋為此也。
瑤津亭玉華殿屏在後苑,聞宋用臣同楊琰自錢塘特地架一亭來,新鑿一池安其上。
上臨幸曰:“惜乎無蓮荷。
”用臣曰:“願陛下明日賞蓮荷。
”上曰:“用臣又誕也,若無蓮荷,如何?”用臣曰:“惟陛下所誅。
”明日蓮荷滿池,上燕幸之,大喜。
乃用臣一夕買京師盆蓮,沉之池底,遂使萬柄倚岸。
上曰:“此亭之屏不可不令郭熙畫。
”遂揮一大圖。
大安辇屏,又呼九龍辇。
神宗為太皇太後特置,其工巧不可勝言。
上曰:“亦須郭熙畫。
”屏風仍設少色,先子如期了,上極愛之。
玉堂屏風,神宗既新尚書省樞密院,又鼎新禁中諸天宇。
如玉堂成,特遣中貴張士良傳聖旨,以為翰苑摛藻之地,卿有子讀書,宜與着意畫。
先子齋嘿數日,一揮而成。
其景春山也,春情之融冶,物态之欣豫,觀者怡然如在四明天姥之境。
蘇子瞻詩所謂“玉堂晝掩春日閑,中有郭公畫春山。
鳴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間。
”蓋摭實言情,撮其大要。
政和丁酉春,思提舉成都秦鳳蕳郭等路榷茶鹽事,奏計到阙于三月二日,垂拱殿登對。
思立榻前,立未正,聖上顧而問曰:“熙之子?”臣思即對:“先臣熙遭遇神宗近二十年。
”語未畢,上又曰:“神宗極喜卿父。
”臣思再對:“廿年遭遇神宗,具被眷顧恩賜,寵赉在流輩無與比者。
”上又曰:“是是,神考極喜之,至今禁中殿閣盡是卿父畫,畫得全是李成。
”臣思因對:“先臣熙感聖語及此,沒有餘榮極矣,自陛下臨禦以來,四方萬裡,盡聞陛下天才聖學,無所不能,無所不精,舉家團坐,未嘗不歎恨先臣早世,不得今日更遭遇陛下。
”上又曰:“神宗極愛卿父畫。
”臣思再再三三複感荷聖恩。
下殿謝時,思蒙恩賜金紫續對,又蒙特恩面谕除思直秘閣,思今日考閱先子遺編,披奉手澤,見甯豐間神宗所以加獎恩錫事,至稠疊如錫帶、如升官、如奉使頒衣、如常常及賜,皆不可勝紀。
亦太平盛事臣子遭遇,亦世之所共仰者也。
其餘有可述,并臣庶家有先子筆者,不可具載,但顯者列之。
翰林郭公,字淳夫,河陽溫縣人。
生有異性,才爽過人。
事親孝,居家睦。
處鄉裡立節尚氣,重然諾,不妄交遊。
喜泉石,安畎畝,不學而小筆精絕。
為朋舊求讨,遂寖有名。
既壯,公卿交召,日不暇給。
迄達神宗天聽,召入翰林,受眷被知,評在天下第一。
光凝世居洛,先考與公布衣之舊,故自兒童時已知公名,熟公行。
及前歲被命守蜀,又得從公之子思遊,因獲窺公家集。
見公所蓄嘉祐、治平、元豐以來,崇公巨儒詩歌贊記,并公平日講論小筆範式,粲然盈編。
厥題曰《郭氏林泉高緻》,具載公之潛德懿行。
洎神宗獎遇,與所知天下賢公卿士大夫,因一覽便令人灑然起物外煙霞之想,真可謂林泉之高緻矣。
思,元豐中太學名進士,五年壬戌高等賜第。
博學多才,自結聖知,讀此集則所以發揚幽懿,摅說履素,亦可謂善論撰先人之德美矣。
其諸孫亦楚楚出頭角有文采,郭氏門戶之大,未易可量也。
時政和七年四月二十一日中大夫翰林學士兼修國史賜紫金魚袋河南許光凝書。
或大或小,不知其數。
即有旨特授本院藝學,時以親乞免,不許。
又乞假省親,命方如所乞,有旨作秋雨冬雪二圖賜岐王,又作方丈圍屏,又作禦座屏二,又作秋景煙岚二賜高麗,又作四時山水各二,又作春雨晴霁圖屏上。
某幸蒙恩令待诏,又降旨作玉華殿兩壁半林石屏,又作着色春山及冬隂密雪,又得旨于景靈宮十一殿了屏面大石計十一枚,其後零細大小悉數不及,内有說者别列之其下。
神宗一日謂劉有方曰:“郭熙畫鑒極精,每使之考校天下畫生,皆有議論。
可将秘閣所有漢晉以來名畫,盡令郭熙詳定品目前來。
”先子遂得偏閱天府所藏,先子一一有品第名件。
思家恨不見其本。
紫宸殿屏,今江甯府艾宣畫鶴四隻,崔白畫竹數莖,葛守昌畫海棠,奉旨于屏面畫石一塊,其三畫者累命催督,經月方了。
某畫恠石,移時而就。
内東門小殿屏,屏八幅,面有兩掩扇。
其左扇長安符道隐畫松石,右扇鄜州李宗成畫松石,當面六幅某奉旨畫秋景山水。
禦帳畫朔風飄雪圖。
神宗令宋用臣造禦氊帳成,甚奇。
蒙禦批曰:“郭熙可令畫此帳屏。
”先子作一圖名曰《朔風飄雪》,其景大坡林木,長飙吹空,雲物紛亂,而大片作雪,飛揚于其間。
時方早,神宗一見大賞,以為神妙如動。
即于内帑取實花金帶錫先子,曰:“為卿畫特奇,故有是賜,他人無此例。
” 化成殿壁在後苑延春閣西,永福殿南東也。
上之燕處,兩壁各畫松石溪谷濺撲。
門(阙)南畫懸崖恠木松石,東小壁畫雨霁山水。
欽明殿壁東小壁畫松石平遠,又三間作秋雨。
睿思殿宋用臣修所謂涼殿者也,前後修竹茂林隂森,當暑而寒。
其殿中皆鑿青石作海獸魚龍,玲珑相通透,潛引流水漱鳴其下,而上設禦榻,真所謂涼殿也。
上曰:“非郭熙畫不足以稱于是命。
”宋用臣傳旨令先子作四面屏風,蓋繞殿之屏皆是。
聞其景皆松石平遠山水秀麗之景,見之令人森竦。
有中貴王紳好吟詠,有宮詞百首,曰:“繞殿峰巒合匝青,畫中多見郭熙名。
”蓋為此也。
瑤津亭玉華殿屏在後苑,聞宋用臣同楊琰自錢塘特地架一亭來,新鑿一池安其上。
上臨幸曰:“惜乎無蓮荷。
”用臣曰:“願陛下明日賞蓮荷。
”上曰:“用臣又誕也,若無蓮荷,如何?”用臣曰:“惟陛下所誅。
”明日蓮荷滿池,上燕幸之,大喜。
乃用臣一夕買京師盆蓮,沉之池底,遂使萬柄倚岸。
上曰:“此亭之屏不可不令郭熙畫。
”遂揮一大圖。
大安辇屏,又呼九龍辇。
神宗為太皇太後特置,其工巧不可勝言。
上曰:“亦須郭熙畫。
”屏風仍設少色,先子如期了,上極愛之。
玉堂屏風,神宗既新尚書省樞密院,又鼎新禁中諸天宇。
如玉堂成,特遣中貴張士良傳聖旨,以為翰苑摛藻之地,卿有子讀書,宜與着意畫。
先子齋嘿數日,一揮而成。
其景春山也,春情之融冶,物态之欣豫,觀者怡然如在四明天姥之境。
蘇子瞻詩所謂“玉堂晝掩春日閑,中有郭公畫春山。
鳴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間。
”蓋摭實言情,撮其大要。
政和丁酉春,思提舉成都秦鳳蕳郭等路榷茶鹽事,奏計到阙于三月二日,垂拱殿登對。
思立榻前,立未正,聖上顧而問曰:“熙之子?”臣思即對:“先臣熙遭遇神宗近二十年。
”語未畢,上又曰:“神宗極喜卿父。
”臣思再對:“廿年遭遇神宗,具被眷顧恩賜,寵赉在流輩無與比者。
”上又曰:“是是,神考極喜之,至今禁中殿閣盡是卿父畫,畫得全是李成。
”臣思因對:“先臣熙感聖語及此,沒有餘榮極矣,自陛下臨禦以來,四方萬裡,盡聞陛下天才聖學,無所不能,無所不精,舉家團坐,未嘗不歎恨先臣早世,不得今日更遭遇陛下。
”上又曰:“神宗極愛卿父畫。
”臣思再再三三複感荷聖恩。
下殿謝時,思蒙恩賜金紫續對,又蒙特恩面谕除思直秘閣,思今日考閱先子遺編,披奉手澤,見甯豐間神宗所以加獎恩錫事,至稠疊如錫帶、如升官、如奉使頒衣、如常常及賜,皆不可勝紀。
亦太平盛事臣子遭遇,亦世之所共仰者也。
其餘有可述,并臣庶家有先子筆者,不可具載,但顯者列之。
翰林郭公,字淳夫,河陽溫縣人。
生有異性,才爽過人。
事親孝,居家睦。
處鄉裡立節尚氣,重然諾,不妄交遊。
喜泉石,安畎畝,不學而小筆精絕。
為朋舊求讨,遂寖有名。
既壯,公卿交召,日不暇給。
迄達神宗天聽,召入翰林,受眷被知,評在天下第一。
光凝世居洛,先考與公布衣之舊,故自兒童時已知公名,熟公行。
及前歲被命守蜀,又得從公之子思遊,因獲窺公家集。
見公所蓄嘉祐、治平、元豐以來,崇公巨儒詩歌贊記,并公平日講論小筆範式,粲然盈編。
厥題曰《郭氏林泉高緻》,具載公之潛德懿行。
洎神宗獎遇,與所知天下賢公卿士大夫,因一覽便令人灑然起物外煙霞之想,真可謂林泉之高緻矣。
思,元豐中太學名進士,五年壬戌高等賜第。
博學多才,自結聖知,讀此集則所以發揚幽懿,摅說履素,亦可謂善論撰先人之德美矣。
其諸孫亦楚楚出頭角有文采,郭氏門戶之大,未易可量也。
時政和七年四月二十一日中大夫翰林學士兼修國史賜紫金魚袋河南許光凝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