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純全集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畫林木之格要也。
洪谷子訣曰:筆有四勢,觔骨皮肉是也。
筆絶而不斷謂之觔;纒轉隨骨謂之皮。
筆迹剛正而露節謂之骨,伏起圓混而肥謂之肉。
尤宜骨肉相輔也。
肉多者肥而軟濁也。
苟媚者無骨也。
骨多者剛而如薪也。
勁死者無肉也。
迹斷者無觔也。
墨而質樸失其真也。
墨微而怯,弱敗其正形。
其木要停分而有勢,不可太長,太長無勢力;不可太短,太短者俗濁也。
木皆有形勢而取其力,無勢而亂作盤曲者,乏其勢也。
若隻要剛硬而無環轉者,虧其生意也。
若筆細脈微者怯弱也。
大凡取舎用度,以木貴蒼健老硬,其形甚多,或聳而迸枝者,或曲折而俯仰者,或躬而若揖者,或如醉人狂舞者,或如披頭仗劒者,皆松也。
又若怒龍驚虬之勢,騰龍伏虎之形,似狂怪而飄逸,似偃蹇而躬身,或坡側倒趄飲於水中,或巔峻倒崖而身復起,為松之儀,其勢萬狀變態莫測。
凡畫根者:臨岸倒起之木,其根起伏出拔土外狂而且迸也。
其平立之木,當以大根深入崖中傍迸小根方宜出土也。
凡作枯槎槁木,務要竅■〈穴上敢下〉空耳。
且松者公侯也,為衆木之長亭,亭氣概髙,上盤於空勢鋪霄漢,枝迸而覆掛下接。
凡木以貴待賤,如君子之徳周而不比。
荊浩曰:成材者氣概髙幹,不材者抱節自屈,有偃蓋而枝盤頭低而腰曲者為異松也。
皮老蒼鱗枝枯葉少者為古松也。
右丞曰:松不離於弟兄謂,髙低相亞亦有子孫謂,新枝相續為幼松者。
其梢淩空而聳出,其針交結而蔭重也。
且柏者若侯伯也。
訣曰:柏下叢生要老逸而舒暢,皮宜轉紐捧節有紋,多枝少葉節眼嵌空,勢若蛟龍身去復回,蕩疊縱橫乃古柏之狀也。
幼柏者,葉宻枝迸梢聳拔也。
檜者:松身柏皮會於松柏,故名曰檜。
其枝橫肆而盤屈,其葉散而不定,古檜之體也。
餘種羣木難以具述。
惟楸梧槐栁形儀各異,大概有葉之木,貴要豐茂而蔭鬱,至於寒林者,務森聳重深分布而不雜,宜作枯梢老槎,背後當用淺墨,畫以相類之木伴和為之。
故得幽韻之氣清也。
林罅不用明白尤宜,煙嵐映帶誠為鹹熈,深得乎妙用者哉。
梁元帝雲:木有四時,春英夏蔭,秋毛冬骨。
春英者:謂葉細而花繁也,夏蔭者:謂葉宻而茂盛也,秋毛者:謂葉疎而飄零也,冬骨者:謂枝枯而葉槁也。
其有林巒者:山岩石上有宻木也。
有林麓者:山腳下林木也。
林迥者逺林煙暝也。
大要:不可狂斜倒起隠淡直立,辨其形質可一一分明。
又雲:質者形質備也,雜木取其大綱,用墨點成淺淡相等。
林木者山之衣也,如人無衣裝,使山無儀盛之貌。
故貴宻林茂木,有華盛之表也。
木少者謂之露骨,如人少衣也。
若作一窠一石務要減矣。
○論石 夫畫石者:貴要磊落雄壯蒼硬頑澀,礬頭菱面層疊厚薄,覆壓重深落墨堅實,凹深凸淺皴拂隂陽,點均髙下乃為破墨之功也。
且言:盤石者平大石也。
然石之狀不一,或層疊而秀潤,或崔嵬而顛嶮。
有崖岩嵯峨者,有怪石崩坍者,或直插入水而深不可測者,或根石浸水而腳石相輔者。
崪屼嶙峋千怪萬狀,縱橫放逸其體無定而入皴紋多端也。
有披麻皴者,有點錯皴者,或斫■〈石朶〉皴者,或橫皴者,或勻而連水皴紋者,一畫一點,各有古今家數體法存焉。
昔人雲:石無十步真,山有十裡逺。
況石為山之體,貴氣韻而不貴枯燥也。
畫之者不可失此論也。
○論雲霧煙靄嵐光風雨雪霧 夫通山川之氣,以雲為總也。
雲出於深谷納於愚夷。
弇曰:揜空渺渺,無拘昇之。
晴霽則顯其四時之氣,散之隂晦則逐其四時之象。
故春雲如白鶴,其體閒逸和而舒暢也。
夏雲如竒峰,其勢隂鬱濃淡靉靆而無定也。
秋雲如輕浪飄零,或若兜羅之狀廓靜而清明。
冬雲澄墨慘翳,示其玄溟之色昏寒而深重。
此晴雲四時之象。
春隂則雲氣淡蕩,夏隂則雲氣突黒,秋隂則雲氣輕浮,冬隂則雲氣慘淡。
此隂雲四時之氣也。
然雲之體聚散不一,輕而為煙,重而為霧。
浮而為靄,聚而為氣。
其有山嵐之氣,煙之輕者雲,捲而霞舒,雲者乃氣之所聚也。
凡畫者分氣候别雲煙,為先山水中所用者。
霞不重以丹青,雲不施以彩繪,恐失其嵐光野色自然之氣也。
且雲有遊雲,有出谷雲,有寒雲,有暮雲。
雲之次為霧,有曉霧,有逺霧,有寒霧。
霧之次為煙,有晨煙,有暮煙,有輕煙。
煙之次為靄,有江靄,有暮靄,有逺靄。
雲霧煙靄之外言其霞者,東曙曰明霞,西照曰暮霞,乃早晚一時之氣暉也。
不可多用。
凡雲霞煙霧靄之氣為嵐光,山色遙岑逺樹之彩也。
善繪於此,則得四時之真氣,造化之妙理。
故不可逆其嵐光,當順其物理也。
風雖無迹,而草木衣帶之形,雲頭雨腳之勢,無少逆也。
如逆之則失其大要矣。
繼而以雨雪之際時雖不同,然雨有急雨,有驟雨,有夜雨,有欲雨,有雨霽。
雪者有風雪,有江雪,有夜雪,有春雪,有暮雪,有欲雪,有雪霽。
凡雨雪意皆本乎。
雲色之輕重類於風勢之緩急,想其時候方可落筆。
大概以雲别其雨雪之意,則宜暗而不宜顯也。
又如《爾雅》雲:天氣下而地不應曰雪。
言暗物而輕也。
地氣登而天不應曰霧。
言暝物而重也。
風而雨之為霾,言無分逺近也。
隂風
洪谷子訣曰:筆有四勢,觔骨皮肉是也。
筆絶而不斷謂之觔;纒轉隨骨謂之皮。
筆迹剛正而露節謂之骨,伏起圓混而肥謂之肉。
尤宜骨肉相輔也。
肉多者肥而軟濁也。
苟媚者無骨也。
骨多者剛而如薪也。
勁死者無肉也。
迹斷者無觔也。
墨而質樸失其真也。
墨微而怯,弱敗其正形。
其木要停分而有勢,不可太長,太長無勢力;不可太短,太短者俗濁也。
木皆有形勢而取其力,無勢而亂作盤曲者,乏其勢也。
若隻要剛硬而無環轉者,虧其生意也。
若筆細脈微者怯弱也。
大凡取舎用度,以木貴蒼健老硬,其形甚多,或聳而迸枝者,或曲折而俯仰者,或躬而若揖者,或如醉人狂舞者,或如披頭仗劒者,皆松也。
又若怒龍驚虬之勢,騰龍伏虎之形,似狂怪而飄逸,似偃蹇而躬身,或坡側倒趄飲於水中,或巔峻倒崖而身復起,為松之儀,其勢萬狀變態莫測。
凡畫根者:臨岸倒起之木,其根起伏出拔土外狂而且迸也。
其平立之木,當以大根深入崖中傍迸小根方宜出土也。
凡作枯槎槁木,務要竅■〈穴上敢下〉空耳。
且松者公侯也,為衆木之長亭,亭氣概髙,上盤於空勢鋪霄漢,枝迸而覆掛下接。
凡木以貴待賤,如君子之徳周而不比。
荊浩曰:成材者氣概髙幹,不材者抱節自屈,有偃蓋而枝盤頭低而腰曲者為異松也。
皮老蒼鱗枝枯葉少者為古松也。
右丞曰:松不離於弟兄謂,髙低相亞亦有子孫謂,新枝相續為幼松者。
其梢淩空而聳出,其針交結而蔭重也。
且柏者若侯伯也。
訣曰:柏下叢生要老逸而舒暢,皮宜轉紐捧節有紋,多枝少葉節眼嵌空,勢若蛟龍身去復回,蕩疊縱橫乃古柏之狀也。
幼柏者,葉宻枝迸梢聳拔也。
檜者:松身柏皮會於松柏,故名曰檜。
其枝橫肆而盤屈,其葉散而不定,古檜之體也。
餘種羣木難以具述。
惟楸梧槐栁形儀各異,大概有葉之木,貴要豐茂而蔭鬱,至於寒林者,務森聳重深分布而不雜,宜作枯梢老槎,背後當用淺墨,畫以相類之木伴和為之。
故得幽韻之氣清也。
林罅不用明白尤宜,煙嵐映帶誠為鹹熈,深得乎妙用者哉。
梁元帝雲:木有四時,春英夏蔭,秋毛冬骨。
春英者:謂葉細而花繁也,夏蔭者:謂葉宻而茂盛也,秋毛者:謂葉疎而飄零也,冬骨者:謂枝枯而葉槁也。
其有林巒者:山岩石上有宻木也。
有林麓者:山腳下林木也。
林迥者逺林煙暝也。
大要:不可狂斜倒起隠淡直立,辨其形質可一一分明。
又雲:質者形質備也,雜木取其大綱,用墨點成淺淡相等。
林木者山之衣也,如人無衣裝,使山無儀盛之貌。
故貴宻林茂木,有華盛之表也。
木少者謂之露骨,如人少衣也。
若作一窠一石務要減矣。
○論石 夫畫石者:貴要磊落雄壯蒼硬頑澀,礬頭菱面層疊厚薄,覆壓重深落墨堅實,凹深凸淺皴拂隂陽,點均髙下乃為破墨之功也。
且言:盤石者平大石也。
然石之狀不一,或層疊而秀潤,或崔嵬而顛嶮。
有崖岩嵯峨者,有怪石崩坍者,或直插入水而深不可測者,或根石浸水而腳石相輔者。
崪屼嶙峋千怪萬狀,縱橫放逸其體無定而入皴紋多端也。
有披麻皴者,有點錯皴者,或斫■〈石朶〉皴者,或橫皴者,或勻而連水皴紋者,一畫一點,各有古今家數體法存焉。
昔人雲:石無十步真,山有十裡逺。
況石為山之體,貴氣韻而不貴枯燥也。
畫之者不可失此論也。
○論雲霧煙靄嵐光風雨雪霧 夫通山川之氣,以雲為總也。
雲出於深谷納於愚夷。
弇曰:揜空渺渺,無拘昇之。
晴霽則顯其四時之氣,散之隂晦則逐其四時之象。
故春雲如白鶴,其體閒逸和而舒暢也。
夏雲如竒峰,其勢隂鬱濃淡靉靆而無定也。
秋雲如輕浪飄零,或若兜羅之狀廓靜而清明。
冬雲澄墨慘翳,示其玄溟之色昏寒而深重。
此晴雲四時之象。
春隂則雲氣淡蕩,夏隂則雲氣突黒,秋隂則雲氣輕浮,冬隂則雲氣慘淡。
此隂雲四時之氣也。
然雲之體聚散不一,輕而為煙,重而為霧。
浮而為靄,聚而為氣。
其有山嵐之氣,煙之輕者雲,捲而霞舒,雲者乃氣之所聚也。
凡畫者分氣候别雲煙,為先山水中所用者。
霞不重以丹青,雲不施以彩繪,恐失其嵐光野色自然之氣也。
且雲有遊雲,有出谷雲,有寒雲,有暮雲。
雲之次為霧,有曉霧,有逺霧,有寒霧。
霧之次為煙,有晨煙,有暮煙,有輕煙。
煙之次為靄,有江靄,有暮靄,有逺靄。
雲霧煙靄之外言其霞者,東曙曰明霞,西照曰暮霞,乃早晚一時之氣暉也。
不可多用。
凡雲霞煙霧靄之氣為嵐光,山色遙岑逺樹之彩也。
善繪於此,則得四時之真氣,造化之妙理。
故不可逆其嵐光,當順其物理也。
風雖無迹,而草木衣帶之形,雲頭雨腳之勢,無少逆也。
如逆之則失其大要矣。
繼而以雨雪之際時雖不同,然雨有急雨,有驟雨,有夜雨,有欲雨,有雨霽。
雪者有風雪,有江雪,有夜雪,有春雪,有暮雪,有欲雪,有雪霽。
凡雨雪意皆本乎。
雲色之輕重類於風勢之緩急,想其時候方可落筆。
大概以雲别其雨雪之意,則宜暗而不宜顯也。
又如《爾雅》雲:天氣下而地不應曰雪。
言暗物而輕也。
地氣登而天不應曰霧。
言暝物而重也。
風而雨之為霾,言無分逺近也。
隂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