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卷之一 丙編
關燈
小
中
大
然者久之。
益公每舉以為士大夫之戒。
陳湯論 張文潛作陳湯論,末雲:「昔有韓患秦之無厭也,【昔有韓患秦之無厭也 「昔有」,疑作「昔者」。
】下令曰:『有能得秦王者,寡人與之國。
』大夫皆諫曰:『賞不可以若是其重也。
』韓王笑曰:『得秦王而寡人與之國,是賞有再乎?且得秦王矣,寡人其憂無國哉?』」一本雲:「昔者魏國患河,其邊之臣起徙而決之趙。
魏王大喜,賞其臣以十縣。
其相諫曰:『守邊而徙河,犯官也。
從而賞之,王之臣無守職者矣。
』魏王笑曰:『子憂過矣,有功於魏者,有比於徙河者乎?魏無二河,則徙河之賞無再也。
』二事皆切,【二事皆切 「二事」,原誤作「三事」,據文義及諸本改。
】而徙河之事尤勝。
蓋徙河犯官,有矯制之意。
飛吟亭詩 世傳呂洞賓,唐進士也。
詣京師應舉,遇鍾離翁于嶽陽,授以仙訣,遂不復之京師。
今嶽陽飛吟亭,是其處也。
近時有題絕句于亭上雲:「覓官千裡赴神京,鍾老相傳蓋便傾。
未必無心唐事業,金丹一粒誤先生。
」餘酷愛其旨趣,蓋夫子告沮溺之意也。
西為尊 四方以西為尊。
王者之廟,太祖坐西,所謂正太祖東向之位是也。
三昭則坐北面南,故謂之昭。
昭,明也,向南面之明也。
三穆則坐南面北,故謂之穆。
穆,幽也。
向北面之幽也。
【向北面之幽也 原無此句。
視上文「向南面之明也」之相應句式,當有此句。
據諸本補。
】今朝廷之上,群臣皆自東階而升,不敢升自西階,非特嫌。
若賓主敵體,亦以西為尊也。
班孟堅西都賦曰「左( 戚)右平」。
左,東也,東則為( 戚)。
若世所謂澀道,乃群臣所由登降之階也。
右,西也,西則為平,而不為城也。
凡賓主之席,主東而賓西,亦所以尊賓也。
非謂東尊於西,而使賓次主也。
故禮客降一等,則就主人之階。
蓋客不敢自西階為賓主禮,欲自東階隨主人而升也。
主人辭,客乃復位。
蓋主人不許,客然後自西階升也。
唐再幸蜀 唐狄歸昌詩雲:【唐狄歸昌詩雲 「狄歸昌」,各本均作「狄昌」。
考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七一,清勞格、趙鉞唐郎官石柱題名考卷二及全唐詩卷六八八,均作「狄歸昌」,各本蓋脫「歸」字,據補。
下同。
】「馬嵬煙柳正依依,重見鑾輿幸蜀歸。
泉下阿蠻應有語,這回休更罪楊妃。
」【這回休更罪楊妃 「罪」,全唐詩卷六八八狄歸昌題馬嵬驛作「怨」。
】杜陵詩雲:「朝廷雖無幽王禍,得不哀痛塵再蒙。
」蓋幽王以褒姒而緻犬戎之禍,明皇以妃子而緻祿山之變,正相似也。
今無妃子之孽矣,而鑾輿乃再蒙塵,何哉?此其胎變稔禍,必有出於女寵之外者矣,是不可不哀痛而悔艾也。
詩意與狄歸昌同。
而其惻怛規戒,涵蓄不露,則大有逕庭矣。
勤有三益 自大舜稱禹,不過勤儉兩字,況下於禹者,可以不勤不儉乎?餘於乙編嘗論儉有四益。
【餘於乙編嘗論儉有四益 「於乙編」,三字諸本無,陸鈔本作「於續編」。
】勤亦有三益。
蓋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一夫不耕,必受其飢;一婦不蠶,必受其寒。
是勤可以免飢寒也。
農民晝則力作,夜則頹然甘寢,故非心淫念,無從而生。
晉公父文伯之母曰:「瘠土之民,莫不嚮義,勞也。
」淵明詩曰:「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四體誠乃疲,而無異患幹。
」【而無異患幹 「而」,陶淵明集卷三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作「庶」。
】是勤可以遠淫辟也。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周公論三宗文王之壽,必歸之無逸。
呂成公釋之曰:「主靜則悠遠博厚,【主靜則悠遠博厚 「則」,原無此字,依文義據諸本補。
】自強則堅實精明,操存則血氣循軌而不亂,收斂則精神內守而不浮。
」是勤可以緻壽考也。
黃綿襖 何斯舉雲:壬寅正月,雨雪連旬,忽爾開霽,閭裡翁媼相呼賀曰:「黃綿襖子出矣!」因作歌以紀之。
此名甚新,但所以作歌未甚愜人意。
乃更為補作一絕句雲:「範叔綿袍暖一身,【範叔綿袍暖一身 「綿」,諸本作「綈」。
】大裘隻蓋洛陽人。
九州四海黃綿襖,誰似天公賜予均。
」白樂天詩雲:「安得大裘長萬丈,與君都蓋洛陽人。
」 堂食 渡江初,呂元直為相,堂廚每廳日食四千,【每廳日食四千 「廳」,原誤作「聽」,據諸本改。
】至秦會之當國,每食折四十餘千。
執政有差,於是始不會食。
胡明仲侍郎曰:「雖欲伴食,不可得矣。
」
益公每舉以為士大夫之戒。
陳湯論 張文潛作陳湯論,末雲:「昔有韓患秦之無厭也,
】下令曰:『有能得秦王者,寡人與之國。
』大夫皆諫曰:『賞不可以若是其重也。
』韓王笑曰:『得秦王而寡人與之國,是賞有再乎?且得秦王矣,寡人其憂無國哉?』」一本雲:「昔者魏國患河,其邊之臣起徙而決之趙。
魏王大喜,賞其臣以十縣。
其相諫曰:『守邊而徙河,犯官也。
從而賞之,王之臣無守職者矣。
』魏王笑曰:『子憂過矣,有功於魏者,有比於徙河者乎?魏無二河,則徙河之賞無再也。
』二事皆切,
】而徙河之事尤勝。
蓋徙河犯官,有矯制之意。
飛吟亭詩 世傳呂洞賓,唐進士也。
詣京師應舉,遇鍾離翁于嶽陽,授以仙訣,遂不復之京師。
今嶽陽飛吟亭,是其處也。
近時有題絕句于亭上雲:「覓官千裡赴神京,鍾老相傳蓋便傾。
未必無心唐事業,金丹一粒誤先生。
」餘酷愛其旨趣,蓋夫子告沮溺之意也。
西為尊 四方以西為尊。
王者之廟,太祖坐西,所謂正太祖東向之位是也。
三昭則坐北面南,故謂之昭。
昭,明也,向南面之明也。
三穆則坐南面北,故謂之穆。
穆,幽也。
向北面之幽也。
視上文「向南面之明也」之相應句式,當有此句。
據諸本補。
】今朝廷之上,群臣皆自東階而升,不敢升自西階,非特嫌。
若賓主敵體,亦以西為尊也。
班孟堅西都賦曰「左( 戚)右平」。
左,東也,東則為( 戚)。
若世所謂澀道,乃群臣所由登降之階也。
右,西也,西則為平,而不為城也。
凡賓主之席,主東而賓西,亦所以尊賓也。
非謂東尊於西,而使賓次主也。
故禮客降一等,則就主人之階。
蓋客不敢自西階為賓主禮,欲自東階隨主人而升也。
主人辭,客乃復位。
蓋主人不許,客然後自西階升也。
唐再幸蜀 唐狄歸昌詩雲:
考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七一,清勞格、趙鉞唐郎官石柱題名考卷二及全唐詩卷六八八,均作「狄歸昌」,各本蓋脫「歸」字,據補。
下同。
】「馬嵬煙柳正依依,重見鑾輿幸蜀歸。
泉下阿蠻應有語,這回休更罪楊妃。
」
】杜陵詩雲:「朝廷雖無幽王禍,得不哀痛塵再蒙。
」蓋幽王以褒姒而緻犬戎之禍,明皇以妃子而緻祿山之變,正相似也。
今無妃子之孽矣,而鑾輿乃再蒙塵,何哉?此其胎變稔禍,必有出於女寵之外者矣,是不可不哀痛而悔艾也。
詩意與狄歸昌同。
而其惻怛規戒,涵蓄不露,則大有逕庭矣。
勤有三益 自大舜稱禹,不過勤儉兩字,況下於禹者,可以不勤不儉乎?餘於乙編嘗論儉有四益。
】勤亦有三益。
蓋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一夫不耕,必受其飢;一婦不蠶,必受其寒。
是勤可以免飢寒也。
農民晝則力作,夜則頹然甘寢,故非心淫念,無從而生。
晉公父文伯之母曰:「瘠土之民,莫不嚮義,勞也。
」淵明詩曰:「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四體誠乃疲,而無異患幹。
」
】是勤可以遠淫辟也。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周公論三宗文王之壽,必歸之無逸。
呂成公釋之曰:「主靜則悠遠博厚,
】自強則堅實精明,操存則血氣循軌而不亂,收斂則精神內守而不浮。
」是勤可以緻壽考也。
黃綿襖 何斯舉雲:壬寅正月,雨雪連旬,忽爾開霽,閭裡翁媼相呼賀曰:「黃綿襖子出矣!」因作歌以紀之。
此名甚新,但所以作歌未甚愜人意。
乃更為補作一絕句雲:「範叔綿袍暖一身,
】大裘隻蓋洛陽人。
九州四海黃綿襖,誰似天公賜予均。
」白樂天詩雲:「安得大裘長萬丈,與君都蓋洛陽人。
」 堂食 渡江初,呂元直為相,堂廚每廳日食四千,
】至秦會之當國,每食折四十餘千。
執政有差,於是始不會食。
胡明仲侍郎曰:「雖欲伴食,不可得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