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卷之二 乙編
關燈
小
中
大
詩用助語
詩用助語,字貴妥帖。
如杜少陵雲:「古人稱逝矣,吾道蔔終焉。
」又雲:「去矣英雄事,荒哉割據心。
」山谷雲:「且然聊爾耳,得也自知之。
」韓子蒼雲:「曲檻以南青嶂合,高堂其上白雲深。
」皆渾然帖妥。
吾郡前輩王才巨雲:【王才巨雲 諸本作「王才臣雲」。
案,本書乙編卷四「題貧樂圖」條亦作「王才臣」,當是。
】「並舍者誰清可喜,各家之竹翠相交。
」曾幼度雲:「不可以風霜後葉,何傷於月雨餘雲。
」亦佳。
存問逐客 李泰發忤秦檜,貶海上,雷州守王彥恭存問周餽甚至。
檜聞之,貶彥恭。
辰陽陸升之,泰發姪婿也,告訐泰發家事,得刪定官。
檜死,彥恭復官,升之貶雷州。
胡澹菴謫嶺南,士大夫多淩蔑之,否則畏避之。
方滋字務德,本亦檜黨,待之獨有加禮。
澹菴深德之。
檜死,其黨皆逐。
務德入京,謀一差遣不可得,栖栖旅館。
澹菴偶與王梅溪語及其事,梅溪曰:「此君子也。
」率館中諸公訪之,且揄揚其美,務德由此遂晉用。
由此觀之,君子贏得做君子,小人枉了做小人。
野服 朱文公晚年,以野服見客,榜客位雲:【榜客位雲 以下朱文公榜客位語,亦見遊宦紀聞卷八,較此為多。
】「滎陽呂公,嘗言京洛緻仕官與人相接,皆以閒居野服為禮,而歎外郡之不能然。
其旨深矣!某已叨誤恩,許緻其事,本未敢遽以老夫自居,而比緣久病,艱於動作,遂不免遵用舊京故俗,輒以野服從事。
然上衣下裳,大帶方履,比之涼衫,自不為簡。
其所便者,但取束帶足以為禮,解帶足以燕居,且使窮鄉下邑,得以復見祖宗盛時京都舊俗如此之美也。
」餘嘗於趙季仁處,見其服上衣下裳。
衣用黃白青皆可,直領,兩帶結之,緣以皁,如道服,長與膝齊。
裳必用黃,中及兩旁皆四幅,不相屬,頭帶皆用一色,取黃裳之義也。
別以白絹為大帶,兩旁以青或皁緣之。
見儕輩則繫帶,見卑者則否。
謂之野服,又謂之便服。
而已失官 寶慶初元,洪舜俞為考功郎,應詔言事,詞旨剴切。
真西山謂陳正甫曰:「讀洪考功封事,某殊有愧色。
」其封事中論臺諫失職雲:「月課將臨,筆不敢下,稱量議論之異同,揣摩情分之厚薄,可否未決,吞吐不能。
其相率勇往而不顧者,恭請聖駕款謁景靈宮而已。
」臺臣摘以為言,謂祗見宗廟,此重事也,而洪某乃言「款謁景靈宮而已」,詞語嫚易,有輕宗廟之意。
遂遭罷黜,【遂遭罷黜 「遂」,明活字本作「遠」。
】仍鐫三官。
舜俞有詩雲:「不得之乎成一事,?因而已失三官。
」 函首詩 庶人之讎,釋禮記者謂可盡五世,矧有天下者乎!齊襄復九世之讎,春秋大之。
我國家之於金虜,蓋百世不共戴天之讎也。
開禧之舉,韓侂冑無謀浪戰,固可罪矣。
然乃至函其首以乞和,何也?當時太學諸生之詩曰:「晁錯既誅終叛漢,於期已入竟亡燕。
」此但以利害言耳,蓋未嘗以名義言也。
譬如人家子孫,其祖父為人所殺,其田宅為人所吞,【其田宅為人所吞 「宅」,明活字本作「地」;「吞」,明活字本作「容」。
】有一狂僕佐之復讎,謀?計淺,迄不能遂,乃歸罪此僕,送之讎人,使之甘心焉,可乎哉? 前褒後貶 韓昌黎上大尹李實書雲:「愈來京師,於今十五年,所見公卿大臣,不可勝數,皆能守官奉職,無過失而已。
未見有赤心事上憂國如閣下者。
今年以來,不雨者百有餘日。
種不入土,野無青艸,而盜賊不敢起,穀價不敢貴,百坊百二十司、六軍二十四縣之人,皆若閣下親臨其家。
老姦宿贓,銷縮摧沮,魂亡魄喪,【魂亡魄喪 「亡」,原誤作「止」,據諸本改。
】影滅跡絕。
非閣下條理鎮服,布宣天子威德,其何能及此!」其後作順宗實錄乃雲:「實諂事李齊運,驟遷至京兆尹,恃寵強愎,不顧邦法。
【不顧邦法 「法」,明活字本作「本」。
案,此言民事,當以「邦本」為是,語出尚書「民惟邦本」。
】是時大旱,畿甸乏食,實一不以介意,方務聚斂徵求,以給進奉。
【以給進奉 「給」,明活字本無。
】每奏對輒曰:『今年雖旱,而穀甚好。
』由是租稅皆不免。
陵轢公卿,勇於殺害,人不聊生。
及謫通州長史,市裡讙呼,皆袖瓦礫遮道伺之。
」與前書一何反也。
豈書乃過情之譽,而史乃紀實之辭耶?然退之古君子,單辭片語,必欲傳信,寧可妄發!而譽之過情,乃至於此,是不可曉也。
近時汪彥章投李伯紀啟雲:「孤忠貫日,正二儀傾側之中;凜氣橫秋,揮萬騎笑談之頃。
」又雲:「士訟公冤,鹹舉幡而集闕下;帝從民望,令免冑以見國人。
」其贊美至矣。
及居翰苑,草伯紀謫詞,乃雲:「朋姦罔上,有虞必去於驩兜;欺世盜名,孔子先誅於正卯。
」又雲:「專殺尚威,傷列聖好生之德;
如杜少陵雲:「古人稱逝矣,吾道蔔終焉。
」又雲:「去矣英雄事,荒哉割據心。
」山谷雲:「且然聊爾耳,得也自知之。
」韓子蒼雲:「曲檻以南青嶂合,高堂其上白雲深。
」皆渾然帖妥。
吾郡前輩王才巨雲:
案,本書乙編卷四「題貧樂圖」條亦作「王才臣」,當是。
】「並舍者誰清可喜,各家之竹翠相交。
」曾幼度雲:「不可以風霜後葉,何傷於月雨餘雲。
」亦佳。
存問逐客 李泰發忤秦檜,貶海上,雷州守王彥恭存問周餽甚至。
檜聞之,貶彥恭。
辰陽陸升之,泰發姪婿也,告訐泰發家事,得刪定官。
檜死,彥恭復官,升之貶雷州。
胡澹菴謫嶺南,士大夫多淩蔑之,否則畏避之。
方滋字務德,本亦檜黨,待之獨有加禮。
澹菴深德之。
檜死,其黨皆逐。
務德入京,謀一差遣不可得,栖栖旅館。
澹菴偶與王梅溪語及其事,梅溪曰:「此君子也。
」率館中諸公訪之,且揄揚其美,務德由此遂晉用。
由此觀之,君子贏得做君子,小人枉了做小人。
野服 朱文公晚年,以野服見客,榜客位雲:
】「滎陽呂公,嘗言京洛緻仕官與人相接,皆以閒居野服為禮,而歎外郡之不能然。
其旨深矣!某已叨誤恩,許緻其事,本未敢遽以老夫自居,而比緣久病,艱於動作,遂不免遵用舊京故俗,輒以野服從事。
然上衣下裳,大帶方履,比之涼衫,自不為簡。
其所便者,但取束帶足以為禮,解帶足以燕居,且使窮鄉下邑,得以復見祖宗盛時京都舊俗如此之美也。
」餘嘗於趙季仁處,見其服上衣下裳。
衣用黃白青皆可,直領,兩帶結之,緣以皁,如道服,長與膝齊。
裳必用黃,中及兩旁皆四幅,不相屬,頭帶皆用一色,取黃裳之義也。
別以白絹為大帶,兩旁以青或皁緣之。
見儕輩則繫帶,見卑者則否。
謂之野服,又謂之便服。
而已失官 寶慶初元,洪舜俞為考功郎,應詔言事,詞旨剴切。
真西山謂陳正甫曰:「讀洪考功封事,某殊有愧色。
」其封事中論臺諫失職雲:「月課將臨,筆不敢下,稱量議論之異同,揣摩情分之厚薄,可否未決,吞吐不能。
其相率勇往而不顧者,恭請聖駕款謁景靈宮而已。
」臺臣摘以為言,謂祗見宗廟,此重事也,而洪某乃言「款謁景靈宮而已」,詞語嫚易,有輕宗廟之意。
遂遭罷黜,
】仍鐫三官。
舜俞有詩雲:「不得之乎成一事,?因而已失三官。
」 函首詩 庶人之讎,釋禮記者謂可盡五世,矧有天下者乎!齊襄復九世之讎,春秋大之。
我國家之於金虜,蓋百世不共戴天之讎也。
開禧之舉,韓侂冑無謀浪戰,固可罪矣。
然乃至函其首以乞和,何也?當時太學諸生之詩曰:「晁錯既誅終叛漢,於期已入竟亡燕。
」此但以利害言耳,蓋未嘗以名義言也。
譬如人家子孫,其祖父為人所殺,其田宅為人所吞,
】有一狂僕佐之復讎,謀?計淺,迄不能遂,乃歸罪此僕,送之讎人,使之甘心焉,可乎哉? 前褒後貶 韓昌黎上大尹李實書雲:「愈來京師,於今十五年,所見公卿大臣,不可勝數,皆能守官奉職,無過失而已。
未見有赤心事上憂國如閣下者。
今年以來,不雨者百有餘日。
種不入土,野無青艸,而盜賊不敢起,穀價不敢貴,百坊百二十司、六軍二十四縣之人,皆若閣下親臨其家。
老姦宿贓,銷縮摧沮,魂亡魄喪,
】影滅跡絕。
非閣下條理鎮服,布宣天子威德,其何能及此!」其後作順宗實錄乃雲:「實諂事李齊運,驟遷至京兆尹,恃寵強愎,不顧邦法。
案,此言民事,當以「邦本」為是,語出尚書「民惟邦本」。
】是時大旱,畿甸乏食,實一不以介意,方務聚斂徵求,以給進奉。
】每奏對輒曰:『今年雖旱,而穀甚好。
』由是租稅皆不免。
陵轢公卿,勇於殺害,人不聊生。
及謫通州長史,市裡讙呼,皆袖瓦礫遮道伺之。
」與前書一何反也。
豈書乃過情之譽,而史乃紀實之辭耶?然退之古君子,單辭片語,必欲傳信,寧可妄發!而譽之過情,乃至於此,是不可曉也。
近時汪彥章投李伯紀啟雲:「孤忠貫日,正二儀傾側之中;凜氣橫秋,揮萬騎笑談之頃。
」又雲:「士訟公冤,鹹舉幡而集闕下;帝從民望,令免冑以見國人。
」其贊美至矣。
及居翰苑,草伯紀謫詞,乃雲:「朋姦罔上,有虞必去於驩兜;欺世盜名,孔子先誅於正卯。
」又雲:「專殺尚威,傷列聖好生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