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卷之五 甲編

關燈
春苗。

    雪暗還須落,風生一任飄。

    幾群滄海上,清影日蕭蕭。

    」言浦鷗閒戲,使無他事,亦自饒美,柰何不免口腹之累,故閒戲未足,已思翻玉羽而點春苗,為謀食之計,雖風雪淩厲,有所不暇顧。

    末言海鷗之曠逸,清影翛然不為泥滓所點染,非浦鷗所能及。

    以興士當高舉遠引,歸潔其身如海鷗,不當逐逐於聲利之場,以自取賤辱若浦鷗也。

     蘇後湖 蘇養直之父伯固,從東坡遊,「我夢扁舟浮震澤」之詞,為伯固作也。

    養直「屬玉雙飛水滿塘」之句,亦見賞於坡,稱為吾家養直作此詩時,年甚少,【年甚少 「甚」,原誤作「其」,據諸本改。

    】而格律已老蒼如此。

    紹興間,與徐師川同召,師川赴,養直辭。

    師川造朝,便道過養直,留飲甚歡。

    二公平日對弈,徐高於蘇,是日養直拈一子,笑視師川曰:「今日須還老夫下此一著。

    」師川有愧色。

    遊誠之跋養直墨蹟雲:「後湖胸中本無軒冕,是以風神筆墨,皆自蕭散,非慕名隱居者比也。

    士生斯世,苟無功利及人,區區奔走,老死塵埃,不如學蘇養直。

    」 僂儸【僂儸 題下原有夾注雲:「僂儸,上郎侯反,下良何反,方言,猶黠慧也。

    」】 五代史:漢劉銖惡史弘肇、楊邠,【漢劉銖惡史弘肇楊邠 「史弘肇」,原誤作「史肇弘」,據新五代史卷三0、舊五代史卷一0七史弘肇傳改。

    】於是李業譖二人於帝而殺之。

    銖喜,謂業曰:「君可謂僂儸兒矣。

    」僂儸,俗言狡猾也。

    歐史間書俗語,甚奇。

     釋豉 韻書釋豉雲:「配鹽幽菽。

    」四字甚工。

     讀書 北魏主珪問博士李先曰:「天下何物最益人神智?」先曰:「莫若書。

    」王荊公詩曰:「物變有萬殊,心思纔一曲。

    【心思纔一曲 「思」,原誤作「曲」,據諸本改。

    】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

    」言非讀書不足以應事也。

    然新法之害,豈不讀書之過哉!其過正在於讀書也。

    夫書不可不讀,尤貴於善讀。

    方荊公與諸君子爭新法也,作色於政事堂曰:「安石不能讀書,賢輩乃能讀書耶!」夫著一能讀書之心,橫於胸中,則錮滯有我,其心已與古人天淵懸隔矣,何自而得其活法妙用哉!呂東萊解尚書雲:「書者,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精神心術盡寓其中,觀書者不求其心之所在,夫何益!然欲求古人之心,必先求吾心,【必先求吾心 「求」,原誤作「晝」,據諸本改。

    】乃可見古人之心。

    」此論最好,真讀書之法也。

    當時趙清獻公之折荊公曰:「臯、夔、稷、契,有何書可讀?」此亦忿激求勝之辭,未足以服荊公。

    夫自文籍既生以來,便有書。

    臯、夔之前,三墳亦書也;伏羲所畫之卦,亦書也;太公所稱黃帝、顓帝之丹書,亦書也;孟子所稱放勳曰,亦書也;豈得謂無書哉?特臯、夔、稷、契之所以讀書者,當必與荊公不同耳。

    當時答荊公之辭,隻當曰:「公若錮於有我之私,不能虛心觀理,稽眾從人,是乃不能讀書也。

    」嗚呼!荊公往矣,後之君子,窮而講道明理,達而撫世酬物,謹無著一能讀書之心,橫在胸中也哉! 松石 秦朝松封大夫,陳朝石封三品。

    李誠之詠松雲:「半依巖岫倚雲端,獨立亭亭耐歲寒。

    一事頗為清節累,秦時曾作大夫官。

    」荊公三品石雲:「草沒苔侵棄道周,誤恩三品竟何酬?國亡今日頑無恥,似為當年不與謀。

    」夫松石無知之物,一為二朝名寵所點染,猶不免萬世之包彈,矧士大夫其於進退辭受之際,可苟乎哉! 取守 吳孫秀曰:「討逆弱冠以一校尉創業,今後主舉江南而棄之。

    」唐李翺曰:「神堯以一旅取天下,後世子孫不能以天下取河北。

    」忠臣志士之嘆,古今一也。

     鷗雁 吾郡陳國材詩曰:「紅日晚天三四雁,碧波春水一雙鷗。

    」周益公、楊誠齋盛稱之。

     石牛洞詩 荊公題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雲:「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以旁圍,欲窮源而不得,竟悵望以空歸。

    」晁無咎編續楚詞,謂此詩具六藝群書之餘味,故與其經學典策之文俱傳。

    朱文公編楚詞後語,亦收此篇。

     扈載 五代時,扈載有文名,嘗遊相國寺,見庭竹可愛,作碧鮮賦題壁間。

    周世宗命小黃門錄進,覽之稱善。

    王樸尤重之,薦之宰相李穀。

    穀曰:「非不知其才,【非不知其才 「其才」,原作「扈載」,諸本作「其才」。

    案,新五代史卷三一扈載傳作「其才」,據改。

    】然薄命恐不能勝。

    」樸曰:「公為宰相,以進賢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