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卷之五 甲編
關燈
小
中
大
肖為職,何言命耶?」乃拜知制誥,為學士。
居歲餘,果卒。
餘謂穀言陋矣,不幸而中。
若樸者,真宰相之言也。
近時周益公長身瘦面,狀若野鶴,在翰苑多年。
壽皇一日燕居,歎曰:「好一箇宰相,但恐福薄耳。
」蓋疑其相也。
一老璫在傍徐奏曰:「官家所嘆豈非周必大乎?」上曰:「爾何知?」曰:「臣見所畫司馬光像,亦如必大清癯。
」上為之一笑。
未幾,遂登庸,為太平宰相,與聞揖遜之盛。
出鎮長沙,退休享清閑之福十有餘年。
神形影 陶淵明神釋形影詩曰:「大鈞無私力,萬理自森著。
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
」我,神自謂也。
人與天地並立,而為三才,以此心之神也;若塊然血肉,豈足以並天地哉!末雲:「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乃是不以死生禍福動其心,泰然委順養神之道也。
淵明可謂知道之士矣。
李方叔 元祐中,東坡知貢舉,李方叔就試。
將鎖院,坡緘封一簡,令叔黨持與方叔,值方叔出,其僕受簡置幾上。
有頃,章子厚二子曰持曰援者來,取簡竊觀,乃「揚雄優於劉向論」一篇。
二章驚喜,攜之以去。
方叔歸,求簡不得,知為二章所竊,悵惋不敢言。
已而果出此題,二章皆模倣坡作,方叔幾於閣筆。
及折號,坡意魁必方叔也,乃章援。
第十名文意與魁相似,乃章持。
坡失色。
二十名間,一卷頗奇,坡謂同列曰:「此必李方叔。
」視之,乃葛敏修。
時山谷亦預校文,曰:「可賀內翰得人,此乃僕宰太和時,一學子相從者也。
」而方叔竟下第。
坡出院,聞其故,大歎恨,作詩送其歸,所謂「平生漫說古戰場,過眼空迷日五色」者是也。
【過眼空迷日五色者是也 「空」,諸本作「終」。
案,詩話總龜前集卷二七引此句作「過目還迷日五色」。
】其母嘆曰:「蘇學士知貢舉,而汝不成名,復何望哉!」抑鬱而卒。
餘謂坡拳拳於方叔如此,真盛德事。
然卒不能增益其命之所無,反使二章得竊之以發身,而子厚小人,將以坡為有私有黨,而無以大服其心,豈不重可惜哉! 韓柳歐蘇 韓、柳文多相似,韓有平淮碑,柳有平淮雅。
韓有進學解,柳有起廢答。
韓有送窮文,柳有乞巧文。
韓有與李翊論文書,柳有與韋中立論文書。
韓有張中丞傳敘,柳有段太尉逸事。
至若韓之原道、佛骨疏、毛穎傳,則柳有所不能為。
柳之封建論、梓人傳、晉問,則韓有所不能作。
韓如美玉,柳如精金;韓如靜女,柳如名姝;韓如德驥,柳如天馬。
歐似韓,蘇似柳。
歐公在漢東,於破筐中得韓文數冊,讀之始悟作文法。
東坡雖遷海外,亦惟以陶、柳二集自隨。
各有所悟入,各有所酷嗜也。
然韓、柳猶用奇字重字,歐、蘇唯用平常輕虛字,而妙麗古雅,自不可及,此又韓、柳所無也。
使虜辭樂 光堯之喪,金虜來弔祭,京仲遠以檢正假禮部尚書為報謝使,康元弼館伴。
【康元弼館伴 五字原脫,據諸本並文義補。
】虜錫燕汴京,仲遠與郊勞使康元弼言,請免燕,不許。
請撤樂,如告哀遺留使,亦不許。
至期,虜促入席,傳呼不絕。
仲遠曰:「若不撤樂,有死而已,不敢即席。
」元弼等知不可奪,乃傳言曰:「請先拜酒果之賜,徐議撤樂。
」仲遠方率其屬拜受。
北典籤者連呼曰:「北朝燕南使,敢不即席!」聲甚厲,仲遠趨退復位,甲士露刃閉門,仲遠命左右叱曰:「南使執禮,何物卒徒,乃敢無禮!」排闥而出,元弼等以聞其主。
仲遠留館俟命,賦詩曰:「鼎湖龍馭去無蹤,三遣行人意則同。
兇禮強更為吉禮,夷風終未變華風。
設令耳與笙鏞末,隻願身麋鼎鑊中。
已辦淹留期得請,不辭築館汴江東。
」越七日,竟獲免樂之命。
既還,孝宗勞之曰:「卿能執禮,為朕增氣,何以賞卿?」對曰:「虜畏陛下威德,非畏臣也。
正使臣死於虜,亦常分也,敢覬賞乎!」上喜,謂宰相曰:「京鏜,今之毛遂也。
」除權侍郎,以至大用。
賀和戎表 嘉定和戎,湖南帥曹彥約賀表雲:「過也更也,何傷日月之明;赦之宥之,式彰天地之大。
」一時傳誦。
吾郡羅蓬伯之詞也。
士卒畏愛 士卒畏將者勝,畏敵者敗;愛將者勝,愛身者敗。
畏將則不畏敵,畏敵則不畏將。
愛將則不愛身,愛身則不愛將。
畏將在將之威,愛將在將之恩。
有李光弼斬張用濟之威,則三軍股慄矣,何患其不畏將?有吳起吮士疽之恩,則赴死如歸矣,何患其不愛將?雖然,戮一不用命,誅一不循律,則威振矣,不必數數然也。
至若撫循之恩,則終始有所不可廢。
東山之詩,昵昵兒女語,此周之所以長。
潼關之敗,唐幾亡矣,而僕射如父兄,識者以是占中興焉。
謀帥擇將者,則何以哉?
居歲餘,果卒。
餘謂穀言陋矣,不幸而中。
若樸者,真宰相之言也。
近時周益公長身瘦面,狀若野鶴,在翰苑多年。
壽皇一日燕居,歎曰:「好一箇宰相,但恐福薄耳。
」蓋疑其相也。
一老璫在傍徐奏曰:「官家所嘆豈非周必大乎?」上曰:「爾何知?」曰:「臣見所畫司馬光像,亦如必大清癯。
」上為之一笑。
未幾,遂登庸,為太平宰相,與聞揖遜之盛。
出鎮長沙,退休享清閑之福十有餘年。
神形影 陶淵明神釋形影詩曰:「大鈞無私力,萬理自森著。
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
」我,神自謂也。
人與天地並立,而為三才,以此心之神也;若塊然血肉,豈足以並天地哉!末雲:「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乃是不以死生禍福動其心,泰然委順養神之道也。
淵明可謂知道之士矣。
李方叔 元祐中,東坡知貢舉,李方叔就試。
將鎖院,坡緘封一簡,令叔黨持與方叔,值方叔出,其僕受簡置幾上。
有頃,章子厚二子曰持曰援者來,取簡竊觀,乃「揚雄優於劉向論」一篇。
二章驚喜,攜之以去。
方叔歸,求簡不得,知為二章所竊,悵惋不敢言。
已而果出此題,二章皆模倣坡作,方叔幾於閣筆。
及折號,坡意魁必方叔也,乃章援。
第十名文意與魁相似,乃章持。
坡失色。
二十名間,一卷頗奇,坡謂同列曰:「此必李方叔。
」視之,乃葛敏修。
時山谷亦預校文,曰:「可賀內翰得人,此乃僕宰太和時,一學子相從者也。
」而方叔竟下第。
坡出院,聞其故,大歎恨,作詩送其歸,所謂「平生漫說古戰場,過眼空迷日五色」者是也。
案,詩話總龜前集卷二七引此句作「過目還迷日五色」。
】其母嘆曰:「蘇學士知貢舉,而汝不成名,復何望哉!」抑鬱而卒。
餘謂坡拳拳於方叔如此,真盛德事。
然卒不能增益其命之所無,反使二章得竊之以發身,而子厚小人,將以坡為有私有黨,而無以大服其心,豈不重可惜哉! 韓柳歐蘇 韓、柳文多相似,韓有平淮碑,柳有平淮雅。
韓有進學解,柳有起廢答。
韓有送窮文,柳有乞巧文。
韓有與李翊論文書,柳有與韋中立論文書。
韓有張中丞傳敘,柳有段太尉逸事。
至若韓之原道、佛骨疏、毛穎傳,則柳有所不能為。
柳之封建論、梓人傳、晉問,則韓有所不能作。
韓如美玉,柳如精金;韓如靜女,柳如名姝;韓如德驥,柳如天馬。
歐似韓,蘇似柳。
歐公在漢東,於破筐中得韓文數冊,讀之始悟作文法。
東坡雖遷海外,亦惟以陶、柳二集自隨。
各有所悟入,各有所酷嗜也。
然韓、柳猶用奇字重字,歐、蘇唯用平常輕虛字,而妙麗古雅,自不可及,此又韓、柳所無也。
使虜辭樂 光堯之喪,金虜來弔祭,京仲遠以檢正假禮部尚書為報謝使,康元弼館伴。
】虜錫燕汴京,仲遠與郊勞使康元弼言,請免燕,不許。
請撤樂,如告哀遺留使,亦不許。
至期,虜促入席,傳呼不絕。
仲遠曰:「若不撤樂,有死而已,不敢即席。
」元弼等知不可奪,乃傳言曰:「請先拜酒果之賜,徐議撤樂。
」仲遠方率其屬拜受。
北典籤者連呼曰:「北朝燕南使,敢不即席!」聲甚厲,仲遠趨退復位,甲士露刃閉門,仲遠命左右叱曰:「南使執禮,何物卒徒,乃敢無禮!」排闥而出,元弼等以聞其主。
仲遠留館俟命,賦詩曰:「鼎湖龍馭去無蹤,三遣行人意則同。
兇禮強更為吉禮,夷風終未變華風。
設令耳與笙鏞末,隻願身麋鼎鑊中。
已辦淹留期得請,不辭築館汴江東。
」越七日,竟獲免樂之命。
既還,孝宗勞之曰:「卿能執禮,為朕增氣,何以賞卿?」對曰:「虜畏陛下威德,非畏臣也。
正使臣死於虜,亦常分也,敢覬賞乎!」上喜,謂宰相曰:「京鏜,今之毛遂也。
」除權侍郎,以至大用。
賀和戎表 嘉定和戎,湖南帥曹彥約賀表雲:「過也更也,何傷日月之明;赦之宥之,式彰天地之大。
」一時傳誦。
吾郡羅蓬伯之詞也。
士卒畏愛 士卒畏將者勝,畏敵者敗;愛將者勝,愛身者敗。
畏將則不畏敵,畏敵則不畏將。
愛將則不愛身,愛身則不愛將。
畏將在將之威,愛將在將之恩。
有李光弼斬張用濟之威,則三軍股慄矣,何患其不畏將?有吳起吮士疽之恩,則赴死如歸矣,何患其不愛將?雖然,戮一不用命,誅一不循律,則威振矣,不必數數然也。
至若撫循之恩,則終始有所不可廢。
東山之詩,昵昵兒女語,此周之所以長。
潼關之敗,唐幾亡矣,而僕射如父兄,識者以是占中興焉。
謀帥擇將者,則何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