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卷之二 甲編
關燈
小
中
大
心欲其日休,道欲其日章。
以為未也。
」又曰:「日知其所亡,日見其所不見,一日不使其窮俛焉。
【一日不使其窮俛焉 「窮俛」,諸本作「躬怠」。
】其愛日如是足矣,猶以為未也,必時習焉,無一時不習也。
必時敏焉,無一時不敏也。
必時術焉,無一時不術也。
必時中焉,無一時不中也。
其競時如是,可以已矣,猶以為未也,則曰夜者日之餘也,吾必繼晷焉,燈必親,薪必然,膏必焚,燭必秉,蠟必濡,螢必照,月必帶,雪必映,光必隙,明必借,暗則記。
嗚呼!如此極矣,然而君子人曰,終夜不寢,必如孔子,雞鳴而起,必如大舜,坐以待旦,必如周公,然則何時而已耶?範寧曰:『君子之為學也,沒身而已矣。
』」 狐裘障泥 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長孫道生一熊皮障泥數十年,蓋貴而能儉。
若淵明「十年著一冠」,則言其貧也。
心脈 敖器之善察脈,嘗言心脈要細、緊、洪,備此三者,大貴大賢也。
趙季仁舉似謂餘曰:「此非論脈,乃是論學。
」餘曰:「小心翼翼,細也。
務時敏,緊也。
有容乃大,洪也。
」季仁曰:「正是如此。
」 吾翁若翁 漢高祖謂項羽曰,「吾翁即若翁」,此語理意甚長。
左氏傳:齊敗于鞍,晉人欲以蕭同叔子為質,齊人曰:「蕭同叔子者,非他,寡君之母也。
若以匹敵,則亦晉君之母也。
」孟子曰:「殺人之父者,人亦殺其父。
然則非自殺之,一間耳。
」高祖之語,與此暗合。
史謂不修文學,而性明達,【性明達 「明」,諸本作「特」。
】此類是也。
項羽迄不殺太公,有感於斯言矣。
乃知鷙猛之人,胸中未嘗無天理,特在於有以發之耳。
呂惠卿表 「九金聚粹,共圖魑魅之形;孤劍埋光,尚負鬥牛之氣。
」此呂惠卿表也。
邪人指正人為邪如此,人主于何以辨之? 世事翻覆 衛青少服役平陽公主家,後為大將軍,貴顯震天下。
公主仳離擇配,左右以為無如大將軍。
公主曰:「此我家馬前奴也,不可。
」已而遍擇群臣,貴顯無踰大將軍者,迄歸大將軍。
丁晉公起甲第,鉅麗無比。
軍卒楊杲宗躬負土之役,勞苦萬狀。
後杲宗以外戚起家,晉公得罪貶海上,朝廷以其第賜杲宗,居之三十年。
世事翻覆,何所不有!【何所不有 諸本作「如此」,屬上。
】楊誠齋詩雲:【楊誠齋詩雲 諸本作「古詩雲」。
考楊萬裡朝天集載此詩,題作「行路難」,作「古詩」者誤。
】「君不見河陽花,今如泥土昔如霞。
又不見武昌柳,春作金絲秋作帚。
人生馬耳射東風,柳色桃花卻長久。
秦時東陵千戶侯,華蟲被體腰蒼璆。
漢初沛邑刀筆吏,折腰如磬頭搶地。
蕭相厥初謁邵平,中庭百拜百不應。
邵平後來謁蕭相,故侯一拜一惆悵。
萬事反覆何所無,二子豈是大丈夫!窮通流坎皆偶爾,摶扶未必賢搶榆。
【摶扶未必賢搶榆 「榆」,原作「揄」。
案,「搶榆」蓋用莊子逍遙遊「我決起而飛,搶榆枋」典,作「揄」者誤,據改。
】華胥別是一天地,醉鄉何嘗有生死,儂欲與君歸去來,千愁萬恨付一盃。
」 二蘇 朱文公雲:「二蘇以精深敏妙之文,煽傾危變幻之習。
」又雲:「早拾蘇張之緒餘,晚醉佛老之糟粕。
」餘謂此文公二十八字彈文也。
自程蘇相攻,其徒各右其師。
孝宗最重大蘇之文,禦製序贊,特贈太師,【特贈太師 諸本無此四字。
案,永樂大典卷三四0一引同原本。
】學者翕然誦讀。
【學者翕然誦讀 「學者」,諸本作「太學」。
案,永樂大典同上卷引同原本。
】所謂人傳元祐之學,家有眉山之書,蓋紀實也。
文公每與其徒言,蘇氏之學,壞人心術,學校尤宜禁絕。
編楚辭後語,坡公諸賦皆不取,惟收胡麻賦,【胡麻賦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一題作「服胡麻賦」。
】以其文類橘頌。
編名臣言行錄,於坡公議論,所取甚少。
了翁孫女 陳了翁日
以為未也。
」又曰:「日知其所亡,日見其所不見,一日不使其窮俛焉。
】其愛日如是足矣,猶以為未也,必時習焉,無一時不習也。
必時敏焉,無一時不敏也。
必時術焉,無一時不術也。
必時中焉,無一時不中也。
其競時如是,可以已矣,猶以為未也,則曰夜者日之餘也,吾必繼晷焉,燈必親,薪必然,膏必焚,燭必秉,蠟必濡,螢必照,月必帶,雪必映,光必隙,明必借,暗則記。
嗚呼!如此極矣,然而君子人曰,終夜不寢,必如孔子,雞鳴而起,必如大舜,坐以待旦,必如周公,然則何時而已耶?範寧曰:『君子之為學也,沒身而已矣。
』」 狐裘障泥 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長孫道生一熊皮障泥數十年,蓋貴而能儉。
若淵明「十年著一冠」,則言其貧也。
心脈 敖器之善察脈,嘗言心脈要細、緊、洪,備此三者,大貴大賢也。
趙季仁舉似謂餘曰:「此非論脈,乃是論學。
」餘曰:「小心翼翼,細也。
務時敏,緊也。
有容乃大,洪也。
」季仁曰:「正是如此。
」 吾翁若翁 漢高祖謂項羽曰,「吾翁即若翁」,此語理意甚長。
左氏傳:齊敗于鞍,晉人欲以蕭同叔子為質,齊人曰:「蕭同叔子者,非他,寡君之母也。
若以匹敵,則亦晉君之母也。
」孟子曰:「殺人之父者,人亦殺其父。
然則非自殺之,一間耳。
」高祖之語,與此暗合。
史謂不修文學,而性明達,
】此類是也。
項羽迄不殺太公,有感於斯言矣。
乃知鷙猛之人,胸中未嘗無天理,特在於有以發之耳。
呂惠卿表 「九金聚粹,共圖魑魅之形;孤劍埋光,尚負鬥牛之氣。
」此呂惠卿表也。
邪人指正人為邪如此,人主于何以辨之? 世事翻覆 衛青少服役平陽公主家,後為大將軍,貴顯震天下。
公主仳離擇配,左右以為無如大將軍。
公主曰:「此我家馬前奴也,不可。
」已而遍擇群臣,貴顯無踰大將軍者,迄歸大將軍。
丁晉公起甲第,鉅麗無比。
軍卒楊杲宗躬負土之役,勞苦萬狀。
後杲宗以外戚起家,晉公得罪貶海上,朝廷以其第賜杲宗,居之三十年。
世事翻覆,何所不有!
】楊誠齋詩雲:
考楊萬裡朝天集載此詩,題作「行路難」,作「古詩」者誤。
】「君不見河陽花,今如泥土昔如霞。
又不見武昌柳,春作金絲秋作帚。
人生馬耳射東風,柳色桃花卻長久。
秦時東陵千戶侯,華蟲被體腰蒼璆。
漢初沛邑刀筆吏,折腰如磬頭搶地。
蕭相厥初謁邵平,中庭百拜百不應。
邵平後來謁蕭相,故侯一拜一惆悵。
萬事反覆何所無,二子豈是大丈夫!窮通流坎皆偶爾,摶扶未必賢搶榆。
案,「搶榆」蓋用莊子逍遙遊「我決起而飛,搶榆枋」典,作「揄」者誤,據改。
】華胥別是一天地,醉鄉何嘗有生死,儂欲與君歸去來,千愁萬恨付一盃。
」 二蘇 朱文公雲:「二蘇以精深敏妙之文,煽傾危變幻之習。
」又雲:「早拾蘇張之緒餘,晚醉佛老之糟粕。
」餘謂此文公二十八字彈文也。
自程蘇相攻,其徒各右其師。
孝宗最重大蘇之文,禦製序贊,特贈太師,
案,永樂大典卷三四0一引同原本。
】學者翕然誦讀。
案,永樂大典同上卷引同原本。
】所謂人傳元祐之學,家有眉山之書,蓋紀實也。
文公每與其徒言,蘇氏之學,壞人心術,學校尤宜禁絕。
編楚辭後語,坡公諸賦皆不取,惟收胡麻賦,
】以其文類橘頌。
編名臣言行錄,於坡公議論,所取甚少。
了翁孫女 陳了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