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常歲得錢,而米不出,故米雖貴不至甚。
天子親祀天地當用合祭之禮 三代舊禮,一歲九祭天,再祭地,皆天子親之,故所祀神祇,逐祭名異,而一歲皆遍。
自漢以來,每歲親祀天地,或合或别,已不可常矣。
至唐開元中,始定每歲常祀皆有司攝事,一如三代舊典,惟三歲天子親郊,則于南郊合祭天地及從飨百神,國朝因之。
凡冬至圓丘、孟春祈谷、孟夏雩祀、季秋明堂、大慶恭謝,凡皇帝親祀,皆用合祭之禮。
蓋每歲常祀與三年親郊禮全異宜,不可複合,其來舊矣。
至元豐末,神宗親祀圓丘,罷皇地祇及從祀百神,議者疑焉。
及元佑改元,上将親飨明堂,轍時為右司谏,奏乞依皇佑明堂神位。
諸公皆牽于古學,不達時變,奏入,不省。
及七年,上将親祀圓丘,予與諸公面講前議,多以合祭為允,惟呂微仲本好古學,镌喻久之,乃聽。
範子功橫議,意謂天子之事天地,如家人之養父母,雖不可廢一不養,要不可同養于聽事耳。
予應之曰:「父母不可同養于聽事,此禮之微文也。
三年祀而地不得預,此則廢一養,禮之大阙也。
」争之,終不能合。
及議于上前,轍奏曰:「合祭、别祭,各有所據,若非朝廷酌量事體輕重大小,斷自聖意,臣恐無由了當。
竊見熙甯十年,神宗皇帝親祀南郊,合祭天地,至今已十五年。
皇帝即位,又已八年。
人主并未常親見地祇。
臣謂此乃朝廷大阙典,不可不正也。
」議由未決,他日複于上前議之。
轍奏曰:「周禮一歲遍祀天地,皆人主親行,故郊丘有南北,禮樂有同異。
自漢以來,禮文日盛,費用日廣,事與古異,故一歲遍祀,不可複行。
唐明皇天寶初,始定三歲一親郊,于緻齋之日,先享太清宮,次享太廟,然後合祭天地,從祀百神。
所以然者,蓋謂三年一次大禮,若又不遍,則又于人情有所不安故也。
此近世變禮,非複三代之舊,而議者欲以三代遺文雜亂其間,亦失之矣。
今别祭之議,有欲當郊之歲,皇帝先以夏至親祀北郊者,有欲稽夏至之祀,行于十月者;有欲三年祀天,三年祀地者。
然夏至暑雨方作,以行大禮,勢必不可。
夏至之禮,行于孟冬,其為非周禮,與冬至無異,而數月之間,再舉大事,力何以堪?若天地之祀互用三年,則天地均為六年乃獲一祭,而以地廢天,以卑略尊,尤為不順。
此皆朝廷之大體,今範百祿之言,皆禮文末節耳,恐難以施行。
」呂大防曰:「範百祿之言皆合周禮,臣等亦知之,但事不可行耳。
」太皇太後宣喻曰:「卿等非不知此,蓋事有礙也。
議尚未決,他日将決于上前。
」行至崇政殿門,微仲驟謂予曰:「今廢三代舊典,而行開元故事,可乎?」予曰:「今舍三代而從漢、唐者,非止一事矣。
天子七廟,今乃一廟九室;廟祀一帝一後,今諸後并配。
事各适時,豈必三代?」微仲乃伏,及對太皇太後,以衆議為允。
于是始複合祭。
天子親祀天地當用合祭之禮 三代舊禮,一歲九祭天,再祭地,皆天子親之,故所祀神祇,逐祭名異,而一歲皆遍。
自漢以來,每歲親祀天地,或合或别,已不可常矣。
至唐開元中,始定每歲常祀皆有司攝事,一如三代舊典,惟三歲天子親郊,則于南郊合祭天地及從飨百神,國朝因之。
凡冬至圓丘、孟春祈谷、孟夏雩祀、季秋明堂、大慶恭謝,凡皇帝親祀,皆用合祭之禮。
蓋每歲常祀與三年親郊禮全異宜,不可複合,其來舊矣。
至元豐末,神宗親祀圓丘,罷皇地祇及從祀百神,議者疑焉。
及元佑改元,上将親飨明堂,轍時為右司谏,奏乞依皇佑明堂神位。
諸公皆牽于古學,不達時變,奏入,不省。
及七年,上将親祀圓丘,予與諸公面講前議,多以合祭為允,惟呂微仲本好古學,镌喻久之,乃聽。
範子功橫議,意謂天子之事天地,如家人之養父母,雖不可廢一不養,要不可同養于聽事耳。
予應之曰:「父母不可同養于聽事,此禮之微文也。
三年祀而地不得預,此則廢一養,禮之大阙也。
」争之,終不能合。
及議于上前,轍奏曰:「合祭、别祭,各有所據,若非朝廷酌量事體輕重大小,斷自聖意,臣恐無由了當。
竊見熙甯十年,神宗皇帝親祀南郊,合祭天地,至今已十五年。
皇帝即位,又已八年。
人主并未常親見地祇。
臣謂此乃朝廷大阙典,不可不正也。
」議由未決,他日複于上前議之。
轍奏曰:「周禮一歲遍祀天地,皆人主親行,故郊丘有南北,禮樂有同異。
自漢以來,禮文日盛,費用日廣,事與古異,故一歲遍祀,不可複行。
唐明皇天寶初,始定三歲一親郊,于緻齋之日,先享太清宮,次享太廟,然後合祭天地,從祀百神。
所以然者,蓋謂三年一次大禮,若又不遍,則又于人情有所不安故也。
此近世變禮,非複三代之舊,而議者欲以三代遺文雜亂其間,亦失之矣。
今别祭之議,有欲當郊之歲,皇帝先以夏至親祀北郊者,有欲稽夏至之祀,行于十月者;有欲三年祀天,三年祀地者。
然夏至暑雨方作,以行大禮,勢必不可。
夏至之禮,行于孟冬,其為非周禮,與冬至無異,而數月之間,再舉大事,力何以堪?若天地之祀互用三年,則天地均為六年乃獲一祭,而以地廢天,以卑略尊,尤為不順。
此皆朝廷之大體,今範百祿之言,皆禮文末節耳,恐難以施行。
」呂大防曰:「範百祿之言皆合周禮,臣等亦知之,但事不可行耳。
」太皇太後宣喻曰:「卿等非不知此,蓋事有礙也。
議尚未決,他日将決于上前。
」行至崇政殿門,微仲驟謂予曰:「今廢三代舊典,而行開元故事,可乎?」予曰:「今舍三代而從漢、唐者,非止一事矣。
天子七廟,今乃一廟九室;廟祀一帝一後,今諸後并配。
事各适時,豈必三代?」微仲乃伏,及對太皇太後,以衆議為允。
于是始複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