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秋不治兵而,九月不返國,荒于獸也。
王之宮,粲姬盆幕融如陽春,今又得野女而狎之。
荒于色也。
酬以香茅之醴,飽以湘波之魚,文羞珍馔郁乎穰穰,日夜沉湎而不知疲,荒于味也。
歌姬倚瑟,舞姝臨纛,鐘鼓,管嘤嘤,長夜不辍,荒于音也。
築倒景之台而眺衡嶽,望祝融,台高九壘,猶以為望而茫也,又襲其土木,标其棟宇,渥其丹青,雕其錦石,懸十年之廪,一朝而虛之,荒于役也。
景台之下,繪以浮圖,列仙師事遊方乞食之徒,采藥以煉之,巫觋以淫之,而無變楚之俗,荒于鬼也。
此六者,皆諸侯之敗德也,而王兼之,其何以存國昔後羿荒于田而有窮亡,太康荒于酒而不返國,孔甲荒于鬼而諸侯畔,纣荒于靡靡之樂而殷亡,幽王荒于褒姒而周亡,始皇荒于土木兵革之役而秦亡。
夫帝有天下者以荒而亡國,況諸侯哉!有一其荒,亦不免于亂亡之禍,況其兼哉。
臣不敢謗王也。
俘女于雲夢,楚國之民皆以王為色荒,而又見襄王之故事矣。
臣今日谏而王不聽,則王之追遊于田罪也。
臣欲解佩而行,諸侯方以臣為得志于楚,故至不命臣,而王追之,使無以雲夢之遊為諸侯笑,是亦臣之勞于楚也。
王毋惡焉。
” 楚王悔而言曰:“此不谷之失也。
”乃命左右刖其女。
征君谏曰:“不可。
夫雲夢之女不求于王,而王寵之,不愆于王,而王刖之,是以臣之谏而寄戮于色也。
王欲刖一女以示遠,則王之宮有歌舞之姬百人,王亦豈能盡刖乎王不能刖,則雲夢之女刖之何為?”楚王乃逐雲夢之女,而作《田誓》。
洎曰:“楚王淫荒于田,因征君之谏而作《田誓》,此亦諸侯之賢者也。
惜其不克奮厥志,以匡扶漢室,而《田誓》一作之後竟無聞焉,且《田誓》不載其文,豈文不如其誓,抑《外史》失之欤?” ○晉使 晉使如楚聘征君也,抱關者告楚王。
楚王問曰:“非間乎。
”曰:“非也。
”曰:“征君聞乎?”曰:“賤臣不察君意,未敢以聞也。
”楚王喜而勞之。
乃密令左右醉晉使以酒,與之卧,竊晉王書進于楚王。
其文曰:“征君履下,不谷處北海之側,日庥令音。
昔者蒙以黼黻臨照敝邑,不谷無戚于征君,戮以亞賓之禮。
凡我同列以為不谷喬,鹹逾藩而吊之。
征君是以播棄,不谷益殒ㄈ志,至于今是咎。
征君其稅前之愆,以返我敝邑,偕我宴好,使不谷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而新譽于諸侯,不亦善乎。
自征君之别,塞樹五霜,朝聘将繼,不谷每南望楚甸,悠悠我心,繼以夢寐,彌不自仰。
敝邑之民若荷耒望時雨,有司賦懷征而詠之,一何悃也。
征君其亮哉。
昔聞征君自蜀之楚,楚入鑿嶺以平其道路,作錦繡之流蓋三十餘裡,坐以雕乘,賓于陽春之宮。
時峒蠻稱亂,征君與李玄、左權之徒殚智陳力,有五大夫之勞,而功之舉猶遄,是征君固楚望也。
夫楚以微難,其勞也若是;敝邑猶楚也,匈奴之警甚于峒蠻,土壤之饒不及荊楚,而又有巡狩之遺烈,征君何重楚而輕敝邑哉?敝邑若替,雖為不谷辟,征君無亦忍敝邑之民人而置諸溝壑,且以隳望于鄰國,仁者能無儆惕乎?今胡馬秋勁寇我井陉,又寇我雁門,又寇我郎嶺,郎嶺戰卻,折我銳兒五千。
又寇我铗關,餘種皆起,遂寇我雲中,據獲婦女數十餘萬而淫。
我邊境師憤空冀而戰,又折我銳兒萬餘,僅獲黃羝二千。
又寇我上黨,破馬陵之關,獵火通九京。
敝邑之危若垂石,其勢莫當。
是以藉征君之怒而剿滅之,則名垂汾沁,功銘恒霍,義顯于介山,風高于首陽,此不世之休烈也。
頭征君就餘駕,毋憚千裡,不谷率敝邑之有司候于境上,命使以符犭旬于鄰國之壤而達其關,使毋有譏者,發壯士三百獲乘于道,使毋有妨者。
若征君與不谷均是心度勉撫敝邑,肅揚仁風,以化狼跋,薦社稷之馨香,不谷唯是剖心而索報及茲,臣庶無忘德也。
征君其深惟無忽焉。
” 楚王既得書,命左右曰:“有洩之者誅。
”晉使寤,檢而不獲,其旅十人與館人鬥。
楚王聞而囚之,晉使遘征君告以晉難。
征君曰:“奚為不書。
”曰:“館人盜哉。
聞于王,王不罪館而戮其鄰,仆非以修睦也。
意者其王之計乎?”征君謂李玄曰:“楚與晉隙矣。
”翌日,谒王。
王料征君以晉使之故而谒也。
講至日昃,征君不及晉故。
楚王疑之,問于征君曰:“先生知晉之聘乎?”對曰:“聘而不書,晉難必遄,臣将赴矣。
若聘臣以書,是飾難也,臣何就焉,是以憂其無書也。
”楚王有慚色,謂:“信乎晉之飾難也,聘以書,晉使失酒,誤投于寡人。
寡人誦之,有不利于王室,故囚其使不敢以聞征君。
寡人隘宇得無疑乎?”對曰:“晉果不利于王室而有使于楚,雖不犯王,亦楚之累也。
豈惟臣之罪禍。
王其釋晉之使而歸之。
夫晉之謀寄于臣,臣不就聘則晉之謀謝矣,又何囚乎?”楚王乃釋晉使,征君因難曰:“王釋晉使而歸之,楚必有釁。
”
王之宮,粲姬盆幕融如陽春,今又得野女而狎之。
荒于色也。
酬以香茅之醴,飽以湘波之魚,文羞珍馔郁乎穰穰,日夜沉湎而不知疲,荒于味也。
歌姬倚瑟,舞姝臨纛,鐘鼓,管嘤嘤,長夜不辍,荒于音也。
築倒景之台而眺衡嶽,望祝融,台高九壘,猶以為望而茫也,又襲其土木,标其棟宇,渥其丹青,雕其錦石,懸十年之廪,一朝而虛之,荒于役也。
景台之下,繪以浮圖,列仙師事遊方乞食之徒,采藥以煉之,巫觋以淫之,而無變楚之俗,荒于鬼也。
此六者,皆諸侯之敗德也,而王兼之,其何以存國昔後羿荒于田而有窮亡,太康荒于酒而不返國,孔甲荒于鬼而諸侯畔,纣荒于靡靡之樂而殷亡,幽王荒于褒姒而周亡,始皇荒于土木兵革之役而秦亡。
夫帝有天下者以荒而亡國,況諸侯哉!有一其荒,亦不免于亂亡之禍,況其兼哉。
臣不敢謗王也。
俘女于雲夢,楚國之民皆以王為色荒,而又見襄王之故事矣。
臣今日谏而王不聽,則王之追遊于田罪也。
臣欲解佩而行,諸侯方以臣為得志于楚,故至不命臣,而王追之,使無以雲夢之遊為諸侯笑,是亦臣之勞于楚也。
王毋惡焉。
” 楚王悔而言曰:“此不谷之失也。
”乃命左右刖其女。
征君谏曰:“不可。
夫雲夢之女不求于王,而王寵之,不愆于王,而王刖之,是以臣之谏而寄戮于色也。
王欲刖一女以示遠,則王之宮有歌舞之姬百人,王亦豈能盡刖乎王不能刖,則雲夢之女刖之何為?”楚王乃逐雲夢之女,而作《田誓》。
洎曰:“楚王淫荒于田,因征君之谏而作《田誓》,此亦諸侯之賢者也。
惜其不克奮厥志,以匡扶漢室,而《田誓》一作之後竟無聞焉,且《田誓》不載其文,豈文不如其誓,抑《外史》失之欤?” ○晉使 晉使如楚聘征君也,抱關者告楚王。
楚王問曰:“非間乎。
”曰:“非也。
”曰:“征君聞乎?”曰:“賤臣不察君意,未敢以聞也。
”楚王喜而勞之。
乃密令左右醉晉使以酒,與之卧,竊晉王書進于楚王。
其文曰:“征君履下,不谷處北海之側,日庥令音。
昔者蒙以黼黻臨照敝邑,不谷無戚于征君,戮以亞賓之禮。
凡我同列以為不谷喬,鹹逾藩而吊之。
征君是以播棄,不谷益殒ㄈ志,至于今是咎。
征君其稅前之愆,以返我敝邑,偕我宴好,使不谷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而新譽于諸侯,不亦善乎。
自征君之别,塞樹五霜,朝聘将繼,不谷每南望楚甸,悠悠我心,繼以夢寐,彌不自仰。
敝邑之民若荷耒望時雨,有司賦懷征而詠之,一何悃也。
征君其亮哉。
昔聞征君自蜀之楚,楚入鑿嶺以平其道路,作錦繡之流蓋三十餘裡,坐以雕乘,賓于陽春之宮。
時峒蠻稱亂,征君與李玄、左權之徒殚智陳力,有五大夫之勞,而功之舉猶遄,是征君固楚望也。
夫楚以微難,其勞也若是;敝邑猶楚也,匈奴之警甚于峒蠻,土壤之饒不及荊楚,而又有巡狩之遺烈,征君何重楚而輕敝邑哉?敝邑若替,雖為不谷辟,征君無亦忍敝邑之民人而置諸溝壑,且以隳望于鄰國,仁者能無儆惕乎?今胡馬秋勁寇我井陉,又寇我雁門,又寇我郎嶺,郎嶺戰卻,折我銳兒五千。
又寇我铗關,餘種皆起,遂寇我雲中,據獲婦女數十餘萬而淫。
我邊境師憤空冀而戰,又折我銳兒萬餘,僅獲黃羝二千。
又寇我上黨,破馬陵之關,獵火通九京。
敝邑之危若垂石,其勢莫當。
是以藉征君之怒而剿滅之,則名垂汾沁,功銘恒霍,義顯于介山,風高于首陽,此不世之休烈也。
頭征君就餘駕,毋憚千裡,不谷率敝邑之有司候于境上,命使以符犭旬于鄰國之壤而達其關,使毋有譏者,發壯士三百獲乘于道,使毋有妨者。
若征君與不谷均是心度勉撫敝邑,肅揚仁風,以化狼跋,薦社稷之馨香,不谷唯是剖心而索報及茲,臣庶無忘德也。
征君其深惟無忽焉。
” 楚王既得書,命左右曰:“有洩之者誅。
”晉使寤,檢而不獲,其旅十人與館人鬥。
楚王聞而囚之,晉使遘征君告以晉難。
征君曰:“奚為不書。
”曰:“館人盜哉。
聞于王,王不罪館而戮其鄰,仆非以修睦也。
意者其王之計乎?”征君謂李玄曰:“楚與晉隙矣。
”翌日,谒王。
王料征君以晉使之故而谒也。
講至日昃,征君不及晉故。
楚王疑之,問于征君曰:“先生知晉之聘乎?”對曰:“聘而不書,晉難必遄,臣将赴矣。
若聘臣以書,是飾難也,臣何就焉,是以憂其無書也。
”楚王有慚色,謂:“信乎晉之飾難也,聘以書,晉使失酒,誤投于寡人。
寡人誦之,有不利于王室,故囚其使不敢以聞征君。
寡人隘宇得無疑乎?”對曰:“晉果不利于王室而有使于楚,雖不犯王,亦楚之累也。
豈惟臣之罪禍。
王其釋晉之使而歸之。
夫晉之謀寄于臣,臣不就聘則晉之謀謝矣,又何囚乎?”楚王乃釋晉使,征君因難曰:“王釋晉使而歸之,楚必有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