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方有難,則王室憂;王室有難,則諸侯憂。

    由此觀之,諸侯雖無職,亦安得而無憂也,唯賢王密厥志而已。

    諺有之曰:‘農勤于朝,女勤于宵。

    ’宵必顧杼,朝必望雨,言得時母怠也。

    王其圖之。

    ” ○桃林 征君以桃林之事說王曰:“臣遊誇父之山,瞰桃林之野,每喟然歎息曰:武王,商之諸侯也,一舉而移商命,非篡也,以有道而易無道也。

    及纣死,武王仗黃钺而不誅,祭以天子之禮,諸侯稱仁焉。

    乃修文偃武,放牛于桃林之墟,歸馬于華山之谷,桃林者其在于茲乎夫以武王之賢,當纣之厲,從而奮之,是猶水之赴絕壑,石之下崇岡,孰能禦哉。

    當是時,纣雖欲為一旅而不可得,至于牛馬反畜而縱之何纣以天子而不如牛馬也。

    ”征君曰:“賢王以臣言為過乎!”魏王曰:“非也。

    寡人之于王室,愧不能效牛馬之勞,是以不答。

    夫牛馬之賤勞于人,而必思愛畜之。

    纣以天子之貴,仇于兆民,而不如牛馬之畜乎寡人而今而後知天子之勞與牛馬同,故能守其貴也。

    ” 征君曰:“王之一言,可以能圖矣。

    夫為天子而有牛馬之勞,則天子益尊;為諸侯而有牛馬之勞,則諸侯益強;為大夫而有牛馬之勞,則大夫益顯;為庶人而有牛馬之勞,則庶人益義,此臣所以有桃林之感也。

    昔虞舜殛鲧而誅有苗,伯禹掘壤而疏洪水,伊尹負鼎而幹湯,周公吐哺而求士,甯戚飯牛而興齊,句踐卧薪而霸越,墨翟九拒而存宋,曹沫三敗而複魯,毛遂歃血而楚動,蘭生完璧而秦靡。

    夫以聖賢而有牛馬心,故勳德流于海内,馨香覆于民神,而民至于今不替,是皆效牛馬之勞者也。

    王其勞之。

    ” 魏王曰:“寡人何勞?”曰:“賢王欲固諸侯而強公室,豈必獨運其勞哉。

    尊賢而撫衆,寬明而仁恕,不遺牛馬。

    使君子勞心,小人勞力,故君子小人投肝膽于中原,而慷慨談笑而不辭也。

    昔秦穆公舉百裡奚牛口之下,勞不坐乘,暑不張蓋,是以樹聲于諸侯而伯其國,非牛馬之力乎哉。

    夫君視士如腹心,故能顯其德;士自視如牛馬,故能盡其心。

    此百裡奚所以勞于秦而逸于虞也。

    今之士豈無牛馬之心乎顧其君之任與不任耳。

    賢王有強公室之志,而使士無牛馬之心,何哉為賢王計,誠宜以腹心結天下英雄之士,不時舉之牛口而已也。

    如是,則士孰不盡心而奔走于殿下哉?”魏王慚而謝曰:“于此寡人之責也。

    ” ○谏獵 魏王獵于圃田之澤,征君聞而追之,見魏王曰:“賢王欲公室之強乎?”魏王曰:“寡人欲強公室奈諸侯何?”征君曰:“是賢王畏諸侯之張羅而獵其後也。

    雖然,賢王不欲公室之強則已,苟得奮其志,諸侯何畏焉。

    今賢王既不能強其公室,而又以微行蔽諸侯,何也憲聞之,山林薮澤,士之與鳥獸群而栖者也。

    故獵士則強,獵禽則荒。

    惟賢王能得其士而失其禽,庸主能得其禽而失其士。

    夫士,國之雄也,其潛隐于薮澤之間,亦欲望賢王之獵也。

    今王輕千乘而為此遊,将欲獵士乎抑欲獵禽乎獵士,則士必振羽翼而争投于王之羅;獵禽,雖鸾鳳驺虞不能益于國也。

    王何不念賢士之薮澤,張仁義之網羅而田獵哉昔文王獵于渭,國人皆以文王為獵禽也,而不知惟士之獵。

    故一獵而得呂尚,天下稱明焉。

    今以王之賢,而不效文王之獵,宜士之不遊于國也。

    ” 魏王乃止其田而還。

     ○受饋 魏王使人饋征君以桑落之酒,征君受而不拜,嬖人曰:“君以敬先生之故而饋之以醴酒,潤先生之令德,且欲先生之無忘君也。

    今受而不拜,豈君之有簡于先生而躁其默耶仆恐君之敬自茲弛矣,殆不可乎夫先生,四方之英賓也,不得于茲國則之于他,然諸侯敬先生之心一也,先生事諸侯之心亦一也。

    苟諸侯之饋先生,亦受而不拜,是敬弛于諸侯而先生卒無所遇矣。

    夫諸侯之饋,士禮也;饋而不拜,是忽君也。

    士而忽君,不可以聞鄰國,且以暴君之過于諸侯。

    諸侯亦以士之忽,而笑吾君,其若之何?” 征君乃鼓琴歌《簡兮》之詩。

    嬖人不悅曰:“先生以王人之佐,不擇吾君,館諸敝國,今傲君之饋而及使先生其不能禮矣,何以行道于諸侯乎?” 征君笑曰:“居,吾語汝。

    夫古諸侯之待士也,宴之以太牢,崇之以師禮,故不以爵祿而渎士。

    晝則同席,與之肆而議;夜則合榻,與之密而謀。

    必行其志,無疏之以讒,無曠之以迹,故士能竭其肝膽以忠于公室。

    憲聞之,天子之萬乘可以屈臣庶,而不可以屈士,況于諸侯乎。

    周之興也,賢才輻辏于朝,諸侯星拱于位,故周室強,則諸侯述職而觐天子。

    周室弱,則天子下堂而見諸侯。

    夫士之系于國家如是,而可以犬豕畜哉!此憲之所以受而不敢拜也。

    且魏王之譽于鄰國者,以得士之心也,今以犬豕畜士,諸侯孰譽焉是長釁也。

    無譽則孤,長釁則亂,公室其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