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畏于匡,厄于蔡,微服于宋,擊磬于衛,接淅于齊,絕祿于陳,故在陳歎曰:‘歸與,歸與。

    ’夫仲尼之歸志必無所遇而作也。

    今子一就于魯,魯王以國士遇之,是子未有在陳之厄,而動歸與之歎,非仲尼志也。

    子欲辭魯而行,請複遊于諸侯,可乎苟漢室分崩,諸侯不輔,相尋以兵,肥饒之壤皆為戰場。

    老者赴深壑,壯者流四方,當是時也,子将奚歸乎此羁戍之所為,而老馬之所以惋望而流嘶者也。

    吾子勉矣。

    ” 征君曰:“不然,吾聞聖人達權,賢者執經,子徒淹予之歸,勉予之遊,而不知明哲者之議其後乎。

    昔殷将滅而微子逝,周既衰而接輿狂,秦世虐而四皓栖,新室亂而薛方遁。

    易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此之謂欤今王室有新之漸,而無方之舉,吾恐老馬亦掩嘶而竊笑矣。

    嗟乎!東京為諸侯憂。

    ”韓韬喟曰:“子固矣。

    失昔酒傭負羹而殷舉,屠叟漁渭而周獵,五投秦而缪霸,甯子千齊而桓興,孫卿遨遊于楚趙,子輿馳骛于梁滕,範公顯越而鳴夷,張郎佐漢而辟谷,此數子者豈無冢廬之思、躬耕之樂哉!誠知立功為不朽也。

    諺曰:‘荷鋤候雨,不如決渚。

    ’言時不可緩也。

    ”征君顧其弟子曰:“知權乎!知權乎!” ○天文 徐淵遊于蜀山,見蒼禽集西岡之坡,順風而交鳴。

    徐淵異之,歸而問諸征君曰:“此何禽也。

    ”曰:“其蒼鳥乎鴉之孕不精而感,不交而生,其感也以風,其生也以睨,此之謂氣化其鳥,載于《爾雅》者也。

    子不聞觚竹之荒有鳥曰鳥,翼生于股,熒惑見則孕,是以禽而感于星也。

    嘉陵之墟有鳥曰鸢,鸢臨溪而啄影則孕,吐于口而生,是感于水也。

    扶桑之野有鳥曰搖光,感日之精千歲一孕,其形如龜,是感于日也,此三禽者,爾雅不得而載焉。

    由此觀之,凡海外之荒國,其不名之禽,無稱之獸,惡可窮哉。

    是地無窮而物亦無窮也。

    ” 曰:“然,則天地果有涯乎!” 曰:“日月之出入者,其涯也。

    日月之外,則吾不知焉。

    ” 曰:“日月附于天乎!” 曰:“天,外也;日月,内也。

    内則以日月為涯,故躔度不易而四時成,外則以大虛為涯,其涯也不睹日月之光,不測躔度之流,不察四時之成,是無日月也,無躔度也,無四時也,同歸于虛,虛則無涯。

    是以日月之外,聖人不能範圍之而作曆;日月之内,聖人不能損益之而成歲,故曆者循其迹而作者也。

    ”曰:“天之旋也,左耶右耶!”曰:“清明不動之謂天。

    動也者,其日月星辰之運乎是故言天之旋,非也,規天而作曆,猶非也。

    驗諸運焉,雲爾已矣。

    ” 曰:“何謂分野?”曰:“上古之世,壤地無紀,不貢不賦,穴居而野處。

    後聖為之經畫九州島,以鎮其民人,奠其山川,頒其貢賦,地于是乎有紀。

    由此觀之,聖人别九州島而紀地,所以配天之文也,非緣星而紀也。

    夫星辰之茫昧,亦未嘗屑屑然而為之分。

    是故象緯者天之文也,九州島者地之施也,天地異位而合化,故聖人之烈照于天。

    若分野之所謂,則六經之未述者,吾奚征”曰:“淵也聞魯王好天文,譚星之士四方輻辏而進,子何隐厥藝哉!”曰:“懈人紀而貪天文,惑孰甚!吾未之學,不敢進也。

    ” 洎曰:此《外史》之《天文志》也。

     ○名器 征君将如齊,魯王賜以黃金百斤,征君謝而不受,乃以所乘之輿賜之。

     征君出魯之疆,對魯使而言曰:“素聞。

    先王辯物以章軌,光耀一世。

    故車服有等,爵賞有度,使諸侯士庶無相渎也。

    今魯王之輿,諸侯之器也,而賜布衣之士,渎也大矣。

    夫禮以防渎,渎則僭,僭則淫,淫則亂,亂則滅,《春秋》之鑒固不遠也。

    諸侯之欲親上,豈無彜器而必以輿乎焉可渎也昔我漢祖翦強秦之緒,而光有天下,封建同姓,割土而諸侯之。

    魯得以徼福于周公,伯禽以庇其子孫,保其宗廟,而恒有其國。

    朝觐以懷之,宴享以親之,錫命以榮之,此天子所以寵綏諸侯者也。

    然諸侯不能有其民人,食其廣土,以述其職事,有封建之形業而無其權命。

    以魯國之弱,不于此時躬修仁義,以懷其民神,則百歲之後魯其為墟乎而況渎其器以自同于徒行之旅,是失其所載,神弗也。

    夫為士者猶策驢以代勞,況于諸侯乎今去魯而出疆,朝曆山川,夕犯霜露,士之勞也。

    若乘魯王之輿而見齊王,則齊王之輿猶魯也。

    齊王以為魯不能禮而渎之以器,士不能貞而渎之以躬,是輕鄰國而恥士,又何達焉。

    夫天子以輿載命,諸侯以輿載職,士以輿載道,今以載職者而載道,弗可行于諸侯也。

    子為我辭。

    ” 魯使返其輿而告魯王,魯王歎曰:“齊其得士乎?” 是歲,魯王俘其弟妻以寵妾易之,君子是以知魯之不能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