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履子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得之則存,失之則喪。
天若失德,寒暑不時;地若失德,萬物不生;人若失德,身必将傾。
故大禹謀九功,臯陶謀九德,天下是治。
君以慈愛立德,臣以忠孝成名。
德唯善政,政在養民。
養民之本,在武則有七: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衆、豐财;文則有五:溫、良、恭、儉、讓。
恭寬信敏惠,皆歸五德。
德也者,能卻水火,能感鬼神,狎伏龍蛇,化敷禽獸;亦能退舍星象,亦能#1整複山河。
桑谷自枯,妖禽亦逝,座蛇之子,舍金之賓,遺藥於敵人,馳酒於盜者,舍絕纓之過,成漆身之忠,皆施之於陰功而獲陽報。
夫如是宜施之於萬類,不可失之於一言。
天道無親,唯德是輔。
有國有家,幸其履之,瞬息無倦,昌矣盛矣。
履忠 素履子曰:忠貞者,天地之秀氣,人倫之英靈。
凡觀曆世之書,唯忠實者名挂史筆,萬世常存,則亡之忠者不滅亡也。
#2昔周公至忠,事文王武王至成王,成王自褪褓事之,於三世盡忠,金玉莫比其堅,松竹莫比其操。
至於祝九齡之壽,乃自剪為性,托六尺之孤,遂去管蔡之佞。
事雖往古,行迹常新,列於典籍之中,常為賢哲之範。
太公行王風而治周室,主霸典而滅纣邦。
二人夾輔於周,功業垂於萬祀。
複聞管仲相桓公,一匡天下以尊周,子房佐劉氏,統洪溝以興漢。
至於召四皓而回惠帝,抱幼主而朝諸侯,亦有卧屍折檻之士,碎首投擭之臣,今古所推,實謂忠節。
若指鹿為馬,以玄為黃,脅弱欺孤,廢賢奪義,生則舂喉鸾肉,沒為後世責嫌,污辱二儀之中,濫這三才之内。
是知忠賢宜旌之不朽,為今世間傑,來世美談。
《詩》曰:淑人君子,其儀不武。
賢者履之盛矣。
履孝 素履子曰:經雲: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
兼曰: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治國治家者,立德為先。
立德之本,孝之為始。
昔舜禹有至德至孝存身,立德而成,皆以孝行,舜讓而尊。
故雲: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孝之始#3也。
孝感天地,應乎神明。
天子孝,龜龍負圖;庶人孝,草木榮茂。
昔曾子孝父母,身體發膚不敢毀傷,至于終身畦步之問不忘孝道義利。
一切禽獸草木取之以時,不違天道,竭力盡忠。
此為孝子之志也。
夫人有百行,不孝者如玉屑盈匣,終無用也。
能行孝道者,自然神明上生,天帝添等,身安事吉,榮顯於時。
幸君子履之,保百福矣。
素履子卷上竟 #1『能』原作『熊』,據文淵閣本改。
#2『則亡之忠者不滅亡也』文淵閣本作『則夫不忠者必滅亡也』。
#3『始』原作謂,據文淵閣本改。
天若失德,寒暑不時;地若失德,萬物不生;人若失德,身必将傾。
故大禹謀九功,臯陶謀九德,天下是治。
君以慈愛立德,臣以忠孝成名。
德唯善政,政在養民。
養民之本,在武則有七: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衆、豐财;文則有五:溫、良、恭、儉、讓。
恭寬信敏惠,皆歸五德。
德也者,能卻水火,能感鬼神,狎伏龍蛇,化敷禽獸;亦能退舍星象,亦能#1整複山河。
桑谷自枯,妖禽亦逝,座蛇之子,舍金之賓,遺藥於敵人,馳酒於盜者,舍絕纓之過,成漆身之忠,皆施之於陰功而獲陽報。
夫如是宜施之於萬類,不可失之於一言。
天道無親,唯德是輔。
有國有家,幸其履之,瞬息無倦,昌矣盛矣。
履忠 素履子曰:忠貞者,天地之秀氣,人倫之英靈。
凡觀曆世之書,唯忠實者名挂史筆,萬世常存,則亡之忠者不滅亡也。
#2昔周公至忠,事文王武王至成王,成王自褪褓事之,於三世盡忠,金玉莫比其堅,松竹莫比其操。
至於祝九齡之壽,乃自剪為性,托六尺之孤,遂去管蔡之佞。
事雖往古,行迹常新,列於典籍之中,常為賢哲之範。
太公行王風而治周室,主霸典而滅纣邦。
二人夾輔於周,功業垂於萬祀。
複聞管仲相桓公,一匡天下以尊周,子房佐劉氏,統洪溝以興漢。
至於召四皓而回惠帝,抱幼主而朝諸侯,亦有卧屍折檻之士,碎首投擭之臣,今古所推,實謂忠節。
若指鹿為馬,以玄為黃,脅弱欺孤,廢賢奪義,生則舂喉鸾肉,沒為後世責嫌,污辱二儀之中,濫這三才之内。
是知忠賢宜旌之不朽,為今世間傑,來世美談。
《詩》曰:淑人君子,其儀不武。
賢者履之盛矣。
履孝 素履子曰:經雲: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
兼曰: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治國治家者,立德為先。
立德之本,孝之為始。
昔舜禹有至德至孝存身,立德而成,皆以孝行,舜讓而尊。
故雲: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孝之始#3也。
孝感天地,應乎神明。
天子孝,龜龍負圖;庶人孝,草木榮茂。
昔曾子孝父母,身體發膚不敢毀傷,至于終身畦步之問不忘孝道義利。
一切禽獸草木取之以時,不違天道,竭力盡忠。
此為孝子之志也。
夫人有百行,不孝者如玉屑盈匣,終無用也。
能行孝道者,自然神明上生,天帝添等,身安事吉,榮顯於時。
幸君子履之,保百福矣。
素履子卷上竟 #1『能』原作『熊』,據文淵閣本改。
#2『則亡之忠者不滅亡也』文淵閣本作『則夫不忠者必滅亡也』。
#3『始』原作謂,據文淵閣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