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 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于我,某人學問勝于我,則可以自慚矣。
成大事功,全仗着赤心鬥膽。
有真氣節,才算得鐵面銅頭。
成就人才,即是栽培子弟。
暴殄天物,自應折磨兒孫。
程子教人以靜,朱子教人以敬: 靜者,心不妄動之謂也。
敬者,心常惺惺之謂也。
又況靜能延壽,敬則日強。
為學之功在是,養生之道亦在是。
靜敬之益人大矣哉,學者可不務乎? 世風之狡詐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撲不破。
末俗以繁華相向,終覺冷淡處趣味彌長。
世之言樂者,但曰讀書樂、田家樂。
可知務本業者,其境常安。
古之言憂者,必曰天下憂、廊廟憂。
可知當大任者,其心良苦。
士,必以詩書為性命。
人,須從孝悌立根基。
士既知學,還恐學而無恒。
人不患貪,隻要貧而有志。
事但觀其已然,便可知其未然。
人必盡其當然,乃可聽其自然。
事當難處之時,隻讓退一步,便容易處矣。
功到将成之候,若放松一着,便不能成矣。
勢利人裝腔做調,都隻在體面上鋪張,可知其百為皆假。
虛浮人指東畫西,全不向身心内打算,定蔔其一事無成。
十分不耐煩,乃為人大病。
一昧學吃虧,是處事良方。
數雖有定,而君子但求其理,理既得,數亦難違。
變固宜防,而君子但守其常,常無失,變亦能禦。
奢侈足以敗家,悭吝亦足以敗家。
奢侈之敗家,猶出常情,而悭吝之敗家,必遭奇禍。
庸愚足以覆事,精明亦足以覆事。
庸愚之覆事,猶為小咎,而精明之覆事,必見大兇。
舍不得錢,不能為義士。
舍不得命,不能為忠臣。
守分安貧,何等清閑,而好事者,偏自尋煩惱。
持盈保泰,總須忍讓,而恃強者,乃自取滅亡。
守身必嚴謹,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
養心須淡泊,凡足以累吾心者,勿為也。
守身不敢妄為,恐贻羞于父母。
創業還須深慮,恐贻害于子孫。
善謀生者,但令長幼内外,勤修恒業而不必富其家。
善處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審定章程而不必利于己。
山水,是文章化境。
煙雲,乃富貴幻形。
身不饑寒,天未嘗負我。
學無長進,我何以對天? 神傳于目,而目則有胞,閉之可以養神也。
禍出于口,而口則有唇,阖之可以防禍也。
生資之高在忠信,非關機巧。
學業之美于德行,不僅文章。
盛衰之機,雖關氣運,而有心者,必責諸人謀。
性命之理,固極精微,而講學者,必求其實用。
儒者多文為富,其文非時文也。
君子疾名不稱,其名非科名也。
人品之不高,總為一利字看不破。
學業之不進,總為一懶字丢不開。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
人犯一俗字,便不可醫。
人得一知己,須對知己而無慚。
士既多讀書,必求讀書而有用。
人皆欲貴也,請問一官到手,怎樣施行? 人皆欲富也,且問萬貫纏腰,如何布置? 人皆欲會說話,蘇秦乃因會說話而殺身。
人皆欲多積财,石崇乃因多積财而喪命。
人之生也直,人苟欲生,必全其直。
貧者士之常,士不安貧,乃反其常。
人之足傳,在有德,不在有位。
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
人知佛老為異端,不知凡背乎經常者,皆異端也。
人知楊默為邪說,不知凡涉于虛誕者,皆邪說也。
人生不可安閑,有恒業,才足收放心。
日用必須簡省。
杜奢端,即以昭儉德。
人生境遇無常,須自謀一吃飯本領。
人生光陰易逝,要早定一成器日期。
人雖無艱難之時,要不可忘艱難之境。
世雖有僥幸之事,斷不可存僥幸之心。
人心統耳目官骸,而于百體為君,必随處見神明之宰。
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終身無安逸之時。
人稱我善良,則喜。
稱我兇惡,則怒。
此可見兇惡非美名也,即當立志為善良。
我見人醇謹,則愛。
見人浮躁,則惡。
此可見浮躁非佳士也,何不反身為醇謹。
自奉,必減幾分方好。
處世,能退一步為高。
自己所行之是非,尚不能知,安望知人。
古人以往之得失,且不必論,但須論己。
自家富貴不着意裡,人家富貴不着眼裡,此是何等胸襟! 古人忠孝不離心頭,今人忠孝不離口頭,此是何等志量! 自虞廷立五倫為教,然後天下有大經。
自紫陽集四子成書,然後天下有正學。
子弟天性未漓,教易入也,則體孔子之言以勞之,勿溺愛以長其自肆之心。
子弟天性已壞,教難行也,則守孟子之言以養之,勿輕棄以絕其自新之路。
紫陽補大學格緻之章,恐人誤入虛無,而必使之即物窮理,所以維正教也。
陽明取孟子良知之說,恐人徒事記誦,而必使之反己省心,所以救末流也。
作善降祥,不善降殃,可見塵世之間,已分天堂地獄。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知庸愚之輩,不隔聖域賢關。
最不幸者,為勢家女作翁姑。
最難處者,為富家兒作師友。
财不患其不得,患财得而不能善用其财。
祿不患其不來,患祿來而不能無愧其祿。
才覺已有不是,便決意改圖,此立志為君子也。
明知人議其非,偏肆行無忌,此
成大事功,全仗着赤心鬥膽。
有真氣節,才算得鐵面銅頭。
成就人才,即是栽培子弟。
暴殄天物,自應折磨兒孫。
程子教人以靜,朱子教人以敬: 靜者,心不妄動之謂也。
敬者,心常惺惺之謂也。
又況靜能延壽,敬則日強。
為學之功在是,養生之道亦在是。
靜敬之益人大矣哉,學者可不務乎? 世風之狡詐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撲不破。
末俗以繁華相向,終覺冷淡處趣味彌長。
世之言樂者,但曰讀書樂、田家樂。
可知務本業者,其境常安。
古之言憂者,必曰天下憂、廊廟憂。
可知當大任者,其心良苦。
士,必以詩書為性命。
人,須從孝悌立根基。
士既知學,還恐學而無恒。
人不患貪,隻要貧而有志。
事但觀其已然,便可知其未然。
人必盡其當然,乃可聽其自然。
事當難處之時,隻讓退一步,便容易處矣。
功到将成之候,若放松一着,便不能成矣。
勢利人裝腔做調,都隻在體面上鋪張,可知其百為皆假。
虛浮人指東畫西,全不向身心内打算,定蔔其一事無成。
十分不耐煩,乃為人大病。
一昧學吃虧,是處事良方。
數雖有定,而君子但求其理,理既得,數亦難違。
變固宜防,而君子但守其常,常無失,變亦能禦。
奢侈足以敗家,悭吝亦足以敗家。
奢侈之敗家,猶出常情,而悭吝之敗家,必遭奇禍。
庸愚足以覆事,精明亦足以覆事。
庸愚之覆事,猶為小咎,而精明之覆事,必見大兇。
舍不得錢,不能為義士。
舍不得命,不能為忠臣。
守分安貧,何等清閑,而好事者,偏自尋煩惱。
持盈保泰,總須忍讓,而恃強者,乃自取滅亡。
守身必嚴謹,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
養心須淡泊,凡足以累吾心者,勿為也。
守身不敢妄為,恐贻羞于父母。
創業還須深慮,恐贻害于子孫。
善謀生者,但令長幼内外,勤修恒業而不必富其家。
善處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審定章程而不必利于己。
山水,是文章化境。
煙雲,乃富貴幻形。
身不饑寒,天未嘗負我。
學無長進,我何以對天? 神傳于目,而目則有胞,閉之可以養神也。
禍出于口,而口則有唇,阖之可以防禍也。
生資之高在忠信,非關機巧。
學業之美于德行,不僅文章。
盛衰之機,雖關氣運,而有心者,必責諸人謀。
性命之理,固極精微,而講學者,必求其實用。
儒者多文為富,其文非時文也。
君子疾名不稱,其名非科名也。
人品之不高,總為一利字看不破。
學業之不進,總為一懶字丢不開。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
人犯一俗字,便不可醫。
人得一知己,須對知己而無慚。
士既多讀書,必求讀書而有用。
人皆欲貴也,請問一官到手,怎樣施行? 人皆欲富也,且問萬貫纏腰,如何布置? 人皆欲會說話,蘇秦乃因會說話而殺身。
人皆欲多積财,石崇乃因多積财而喪命。
人之生也直,人苟欲生,必全其直。
貧者士之常,士不安貧,乃反其常。
人之足傳,在有德,不在有位。
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
人知佛老為異端,不知凡背乎經常者,皆異端也。
人知楊默為邪說,不知凡涉于虛誕者,皆邪說也。
人生不可安閑,有恒業,才足收放心。
日用必須簡省。
杜奢端,即以昭儉德。
人生境遇無常,須自謀一吃飯本領。
人生光陰易逝,要早定一成器日期。
人雖無艱難之時,要不可忘艱難之境。
世雖有僥幸之事,斷不可存僥幸之心。
人心統耳目官骸,而于百體為君,必随處見神明之宰。
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終身無安逸之時。
人稱我善良,則喜。
稱我兇惡,則怒。
此可見兇惡非美名也,即當立志為善良。
我見人醇謹,則愛。
見人浮躁,則惡。
此可見浮躁非佳士也,何不反身為醇謹。
自奉,必減幾分方好。
處世,能退一步為高。
自己所行之是非,尚不能知,安望知人。
古人以往之得失,且不必論,但須論己。
自家富貴不着意裡,人家富貴不着眼裡,此是何等胸襟! 古人忠孝不離心頭,今人忠孝不離口頭,此是何等志量! 自虞廷立五倫為教,然後天下有大經。
自紫陽集四子成書,然後天下有正學。
子弟天性未漓,教易入也,則體孔子之言以勞之,勿溺愛以長其自肆之心。
子弟天性已壞,教難行也,則守孟子之言以養之,勿輕棄以絕其自新之路。
紫陽補大學格緻之章,恐人誤入虛無,而必使之即物窮理,所以維正教也。
陽明取孟子良知之說,恐人徒事記誦,而必使之反己省心,所以救末流也。
作善降祥,不善降殃,可見塵世之間,已分天堂地獄。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知庸愚之輩,不隔聖域賢關。
最不幸者,為勢家女作翁姑。
最難處者,為富家兒作師友。
财不患其不得,患财得而不能善用其财。
祿不患其不來,患祿來而不能無愧其祿。
才覺已有不是,便決意改圖,此立志為君子也。
明知人議其非,偏肆行無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