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 全文

關燈
地無馀利,人無馀力,是種田兩句要言。

     心不外馳,氣不外浮,是讀書兩句真訣。

     道本足于身,切實求來,則常若不足矣。

     境難足于心,盡行放下,則未有不足矣。

     讀書不下苦功,妄想顯榮,豈有此理? 為人全無好處,欲邀福慶,從何得來? 讀論語公子荊一章,富者可以為法。

     讀論語齊景公一章,貧者可以自興。

     讀書無論資性高低,但能勤學好問,凡事思一個所以然,自有義理貫通之日。

     立身不嫌家世貧賤,但能忠厚老成,所行無一毫苟且處,便為鄉黨仰望之人。

     東坡志林有雲: 人生耐貧賤易,耐富貴難;安勤苦易,安閑散難;忍疼易,忍癢難。

     能耐富貴、安閑散、忍癢者,必有道之士也。

     餘謂如此精爽之論,足以發人深省,正可于朋友聚會時,述之以助清談。

     多記先正格言,胸中方有主宰。

     閑看他人行事,眼前即是規箴。

     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故安劉氏者,必绛侯也。

     謹慎之人,方能成大功,故興漢室者,必武侯也。

     天地生人,都有一個良心。

    苟喪此良心,則人去禽獸不遠矣。

     聖賢教人,總是一條正路。

    若舍此正路,則常行荊棘之中矣。

     天地無窮期,光陰則有窮期。

    去一日,便少一日。

     富貴有定數,學問則無定數。

    求一分,便得一分。

     天雖好生,亦難救求死之人。

     人能造福,即可邀悔禍之天。

     天下無憨人,豈可妄行欺詐? 世上皆苦人,何能獨享安閑? 天有風雨,人以宮室蔽之。

     地有山川,人以舟車通之。

     是人能補天地之阙也,而可無為乎?人有性理,天以五常賦之;人有形質,地以六谷養之。

     是天地且厚人之生也,而可自薄乎?圖功未晚,亡羊尚可補牢。

    虛慕無成,羨魚何如結網。

     桃實之肉暴于外,不自吝惜,人得取而食之。

    食之而種其核,猶饒生氣焉。

    此可見積善者有馀慶也。

     栗實之肉秘于内,深自防護,人乃破而食之。

    食之而棄其殼,絕無生理矣。

    此可知多藏者必厚亡也。

     念祖考創家基,不知風霜沭雨,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贻後世。

     為子孫計長久,除卻讀書耕田,恐别無生活,總期克勤克儉,毋負先人。

     能結交直道朋友,其人必有令名。

     肯親近耆德老成,其家必多善事。

     蓮朝開而暮合,至不能合,則将落矣。

    富貴而無收斂意者,尚其鑒之。

     草春榮而冬枯,至于極枯,則又生矣。

    困窮而有振興志者,亦如是也。

     浪子回頭,仍不慚為君子。

     貴人失足,便贻笑于庸人。

     魯如曾子,于道獨得其傳,可知資性不足限人也。

     貧如顔子,其樂不因以改,可知境遇不足困人也。

     論事,須真識見。

     做人,要好聲名。

     觀規模之大小,可以知事業之高卑。

     察德澤之淺深,可以知門祚之久暫。

     觀周公之不驕不吝,有才何可自矜? 觀顔子之若無若虛,為學豈容自足? 觀朱霞悟其明麗,觀白雲悟其卷舒,觀山嶽悟其靈奇,觀河海悟其浩瀚,則俯仰間皆文章也。

     對綠竹得其虛心,對黃華得其晚節,對松柏得其本性,對芝蘭得其幽芳,則遊覽處皆師友也。

     耕讀固是良謀,必工課無荒,乃能成其業。

     仕宦雖稱顯貴,若官箴有玷,亦未見其榮。

     耕所以養生,讀所以明道,此耕讀之本原也,而後世乃假以謀富貴矣。

     衣取其蔽體,食取其充饑,此衣食之實用也,而時人乃藉以逞豪奢矣。

     古今有為之士,皆不輕為之士。

     鄉黨好事之人,必非曉事之人。

     古之克孝者多矣,獨稱虞舜為大孝,蓋能為其難也。

     古之有才者衆矣,獨稱周公為美才,蓋能本于德也。

     古人比父子為橋梓,比兄弟為花萼,比朋友為芝蘭。

    敦倫者,當即物窮理也。

     今人稱諸生曰秀才,稱貢生曰明經,稱舉人曰孝廉。

    為士者,當顧名思義也。

     郭林宗為人倫之鑒,多在細微處留心。

     王彥方化鄉裡之風,是從德義中立腳。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

     自謂予智,終是糊塗。

     孔子何以惡鄉願,隻為他似忠似廉,無非假面孔。

     孔子何以棄鄙夫,隻因他患得患失,盡是俗心腸。

     看書,須放開眼孔。

     做人,要立定腳根。

     陶侃運甓官齋,其精勤可企而及也。

     謝安圍棋别墅,其鎮定非學而能也。

     肯救人坑坎中,便是活菩薩。

     能脫身牢籠外,便是大英雄。

     和平處事,勿矯俗以為高。

     正直居心,勿機關以為智。

     和氣迎人,平情應物。

     抗心希古,藏器待時。

     和為祥氣,驕為衰氣,相人者,不難以一望而知。

     善是吉星,惡是兇星,推命者,豈必因五行而定。

     何謂享福之人?能讀書者便是。

     何謂創家之人?能教子者便是。

     何者為益友?凡事肯規我之過者是也。

     何者為小人?凡事必徇己之私者是也。

     濟世雖乏赀财,而存心方便,即稱長者。

     生資雖少智慧,而慮事精詳,即是能人。

     積善之家必有馀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馀殃,可知積善以遺子孫,其謀甚遠也。

     賢而多财則損其志,愚蠢而多财則益其過,可知積财以遺子孫,其害無窮也。

     見小利,不能立大功。

     存私心,不能謀公事。

     見人行善,多方贊成。

    見人過舉,多方提醒。

    此長者待人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