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上谕禮部,取霸州廪膳生員林佳蔭充内官學漢文教習。

    旨曰:“教朕書林師之孫,其家甚貧”雲雲。

    故舊不遺如此,真帝王之盛節也,恭志之。

     總督湖廣兵部右侍郎丁思孔,調補雲貴總督,以在籍丁憂原任巡撫湖廣兵部右侍郎吳典為湖廣總督,仍令服阕赴任。

    先是,戶部尚書缺,吏部列名上,特谕候丁憂原任刑部尚書陳廷敬服阕啟奏。

    皆異數也。

     五月初八日,特谕翰詹衙門,自少詹至史官,日輪四員内直南書房。

    初九日,試“夏日内庭應制”(七言律)。

    初十日,試“賦得西園翰墨林應制”(五言排律),賜侍讀學士徐嘉炎禦筆陶詩臨蘇轼書(《間居三十載》一首。

    末雲:“元豐四年三月望後二日,書于綠雪齋中。

    眉山蘇轼。

    ”)。

    十一日,試“賦得膏雨潤公田應制”(五言律),賜右庶子孫嶽頒禦筆臨米芾書一卷,又賜庶子陳論等三人禦書石刻千文。

    十二日,試“賦得紫禁朱櫻出上蘭應制”,限韻五微(七言律),賜侍讀陸肯堂等二人禦書石刻千文。

    十三日,試“詠五台金蓮花詩”,限韻八齊(五言律),禦制一首,又命掌院尚書張英、太常少卿勵杜納同賦。

    十四日,試“賦得崇文聊駐辇應制”,限辇字(五言古)。

    十五日,試“賦得衣露淨琴張”,限韻五微(五言律)。

    是日,編修仇兆鳌進所注《道德經》。

    十六日,試“恭讀禦制覽貞觀政要詩應制”,限韻二蕭(五言律)。

    十七日,試“恭讀禦制時巡近郊憫農事有作應制”,限韻八齊(五言律)。

    十八日,試“恭讀禦制懋勤殿讀尚書至無逸篇有作應制”,限韻五微(五言律),賜編修張希良禦書《白羽扇》賦。

    十九日,雨,試“恭讀禦制觀天儀器詩應制”,限韻九佳。

    是日,入直者八人(五言律),賜編修宋天業禦書李白詩(渭北春天樹四句)。

    二十日,駕幸通州。

    二十五日,駕入。

    二十六日,試“聖駕夏日閱視河堤詩應制,”限韻六魚。

    是日,入直者九人(五言律)。

    二十七日,試“恭讀禦制宮門聽政示閣部諸臣詩應制”,限六麻(五言律)。

    二十八日,試“恭請禦制詠史詩應制”,限韻十灰(七言律)。

    二十九日,上躬祀北郊,遠宮,試“渾天儀詩應制”限韻十蒸(七言律)。

    閏五月初一日,試“賦得虛心高節雪霜中應制”,限韻十二文(七言律)。

    初二日,試“讀朱文公文集應制”,限韻十四寒(五言律)。

    初三日,試“賦得辇華林側應制”,限韻十三覃(五言律)。

     翰林院掌院、禮部尚書張英、吏部右詩郎常書等,題為欽奉上谕事。

    康熙三十三年五月十七日,臣等奉上谕:“朕流覽載籍,見分類諸書,雖各有所長,尚多未備。

    《唐類函》可謂詳贍,然唐以後典故藝文,亦未采錄。

    可依《唐類函》體例,自唐迄明,輯成完書,以資觀覽。

    欽此。

    ”欽遵。

    仰惟我皇上聰明天縱,問學淵涵,接堯舜之心傳,發典谟之奧義。

    右文稽古,超轶百王。

    于六經四子、曆代史籍通鑒綱目、性理諸書,以及諸子百家之言,靡不表彰闡發,昭垂日星矣。

    複念分類之書,所以備考索、資聞見,實為有益。

    而體例詳贍《唐類函》為最。

    但以其采錄止于唐初,而五代以及宋遼金元明典故藝文,阙焉罔續。

    特谕翰林諸臣,分門接輯,補前代之缺略,煥本朝之臣觀。

    益見我皇上廣稽博考、好學不倦之盛心,蓋無微不周也。

    (臣)等謹遵谕旨,分屬渚臣纂修。

    自唐迄明典故藝文,博收精擇,依類附入。

    俟編纂成稿之後,恭請皇上睿覽裁定賜名,并禦制序文冠于卷首。

    不獨黼黻昭代,亦以嘉與千秋,有裨文治,誠非淺鮮也。

    其總栽分纂各官,俟命下之日,開列具題。

     甲戌閏五月廿五日,慈仁寺市上得女史瓊如擘窠大書“李白登華山落雁峰”雲雲,凡三十三字。

    筆勢飛動,不類巾帼粉黛中人。

    末題“瓊如”二字。

    小印朱篆文二字同。

    不知何許人也。

     禦制百家姓,首雲:“孔師阙黨,孟席齊梁;高山詹仰,鄒魯榮昌;冉季宗政,遊夏文章。

    ”即開端數語,已見崇儒重道之盛心矣。

     重建太和殿,自乙亥二月二十五日鸠工。

    李少司空貞孟元振言,有老工師梁九者董将作,年七十餘矣。

    自前代及本朝初年大内興造,梁皆董其事。

    一日,手制木殿一區,以寸準尺,以尺準丈,不逾數尺許。

    而四阿重室,規模悉具,殆絕技也。

    初明之季,京師有工師馮巧者,董造宮殿。

    自萬曆至崇祯末,老矣,九往執役門下數載,終不得其傳,而服事左右不懈益恭。

    一日,九獨侍,巧顧曰:“子可教矣。

    ”于是盡傳其奧。

    巧死,九遂隸籍冬官,代執營造之事。

    一技之必有師承,不妄授受如此。

    柳子厚作《梓人傳》,謂“畫宮于堵,盈尺而曲盡其制,計其毫厘而構大廈,無進退焉。

    ”殆類是與。

     暢春苑荔支結實,頒賜内閣部院大臣。

    蓋閩中急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