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關燈
小
中
大
陳僖《酒間述》:崇祯中,浙西人祝淵北遊上谷,寓其家。
一日,與僖父□□翁飲酒酣,忽發憤曰:丈夫負此七尺,貴有傳于後世耳,吾欲以詩文自見。
則當世已有某某,度不能與争名。
方今可為之事,惟上書救石齋耳。
石齋,謂漳浦也。
明日,遂入京師,詣長安門上疏論救。
予門杖,舊例、門杖甚于廷杖,十死八九。
祝談笑解衣,無恐怖色。
監杖内阄曰:“奇男子也。
”令輕其罰。
真定梁金金吾清宏左右護持之,得遣戍。
蓋明季士人好名如此。
辛未十月初三日,仁憲皇太後萬壽節。
是日,奉慈甯旨,免行禮。
而法司乃先一日傳集九卿于天安門議朝審會稿,予以為是日雖有旨免行慶賀禮,而各衙門不理刑名,況于朝堂集議之大者乎?大體所關,改日為是。
力言之,乃各散去。
九月十八日,上谕:“谕戶部:朕頃巡行邊外,入喜峰口,見有民間田畝,為蝗蟲所傷。
又聞榛子鎮及豐潤縣等處地方,被蝗災者,所在間有。
秋成失望,則粒食維艱,朕心深切轸念。
著行該撫親曆直隸被災各州縣,通加察勘,悉心籌畫。
應作何積貯,該撫詳議具奏。
其被災各地方,明歲錢糧,若仍照例催科,小民必緻苦累。
著侯該撫察報分數到日,将康熙三十一年春夏二季應征錢糧,緩至秋季征收,用稱朕體恤民生休息愛養至意。
” 十二月初二日,内閣傳集九卿,宣谕旨:“欲盡蠲三十一年天下直省漕糧。
”漕糧自前代無蠲免之例,浩蕩之恩,三百餘年創見也。
時九卿議各不同;有謂正糧之外,向有餘米,京師地大人衆,胥仰給焉,若漕艘不至京師,米價翔貴,于事體未便;或謂此固當慮,隻須分省分年,作三年遞為蠲免,則皇仁普遞,而京師米價亦平矣。
遂具兩議啟奏,上以分省遞蠲之議為然。
尋頒上谕雲:“朕撫馭區宇,三十年來,早夜圖維,惟以愛育蒼生,俾鹹臻安阜為念。
比歲各省額征錢糧,業已次第蠲豁。
其歲運漕米,向來未經議免,朕時切轸懷。
所有京通倉米谷,撙節支給,數載于茲。
今觀曆年儲積之粟,恰足供用。
應将起運漕糧,逐省蠲免,以民力。
除河南省明歲漕糧,已頒谕免征外,湖廣、江西、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應谕漕米,著自康熙三十一年始,以次各蠲免一年。
至江甯、京口、杭州、荊州,大兵駐防地方,亦應預行積貯。
著将康熙三十一年起運三十年漕米,各截留十萬石,存置倉廒,令該地方官敬慎守視,以備需用。
爾部即尊谕行。
” 辛未冬,京師民家生子,一身兩首,眉目耳鼻皆具。
會試進士呈十卷,候禦筆批定。
會元已下名第,始于康熙乙醜。
然考之《玉堂漫筆》宋朝故事,每廷試卷前十名,禦藥院先以文卷奏禦定高下。
高宗建炎間,始罷之,古之人亦有行之者。
今殿試第三日讀卷官,例拟鼎甲三人及二甲前七名凡十卷進呈禦覽。
往往有改易者,不盡依所拟名第也。
上谕谕禮部:“自昔帝王,敬天勤政。
凡遇垂象示儆,必實修人事,以答天戒。
頃欽天監奏,推日食,當在三十一年正月朔日。
夫日食為天象之變,且又見于歲首。
朕兢惕靡甯,力圖修省。
大小臣工,務精白乃心,各盡職業,以稱朕欽承昭格至意。
其元旦行禮筵宴,著停止。
” 予于慈仁寺,市得徐一夔《始豐稿文》十四卷,無詩。
陳繼儒嘗稱:“一夔《宋行宮考》、《吳越國》考,研檢清确。
”予觀集中,如《歐史十國年》譜,備證《錢塘鐵箭辨》等篇,皆極精核,不獨二考也。
壬申正月十一日,祭祈谷壇。
上偶患疖未痊,令内閣禮部太常寺集議查照典例,請遣官恭代,上疑之。
初七日,複下九卿集議,議如前。
間臣啟奏,得俞旨仍令照例追銅人于宮中齋戒。
蓋上登極三十年以來,凡效廟大祀,無不躬親,雖大雨雪必出。
敬天尊祖,久而勿怠如此(凡祭祀,則太常寺預進銅人,置乾清門。
銅牌南向,銅人西向)。
京師冬月養花者,多鬻牡丹、芍藥、紅白梅、碧桃、探春諸花于廟市。
其法,置花樹于暖室地坑,以火逼之,猶《癸辛雜識》所記馬塍塘花(亦作堂花)之類。
康熙庚午三月,予自少詹事遷逼都禦史。
又旬日,馬邑田子湄喜{},亦自少詹事遷内閣學士。
一日,赴起居館晤别翰林掌院學士、滿洲掌院學士庫勒納公(今戶部尚書)曰:“公等亦見冬日鬻花者乎?置之密室,鑿地作坎,绠竹其下,灌以牛溲,培以硫黃,笕引沸湯,扇以微風,盎然春溫,經宿而花放矣,衆花固未蓓蕾也。
及二三月,衆花應候而發,而冬花已憔悴。
視其根,則已腐敗久矣。
蓋春花,知命而待時者也;冬花,不知命而違時者也。
仕宦亦然,吾見夫冬花之榮落亦多矣。
公等今日之擢,乃春花也,雖遲發,亦不速敗。
”予深感其言類有道者,因記之。
地氣北寒南燠,亦不盡然。
庚午冬
一日,與僖父□□翁飲酒酣,忽發憤曰:丈夫負此七尺,貴有傳于後世耳,吾欲以詩文自見。
則當世已有某某,度不能與争名。
方今可為之事,惟上書救石齋耳。
石齋,謂漳浦也。
明日,遂入京師,詣長安門上疏論救。
予門杖,舊例、門杖甚于廷杖,十死八九。
祝談笑解衣,無恐怖色。
監杖内阄曰:“奇男子也。
”令輕其罰。
真定梁金金吾清宏左右護持之,得遣戍。
蓋明季士人好名如此。
辛未十月初三日,仁憲皇太後萬壽節。
是日,奉慈甯旨,免行禮。
而法司乃先一日傳集九卿于天安門議朝審會稿,予以為是日雖有旨免行慶賀禮,而各衙門不理刑名,況于朝堂集議之大者乎?大體所關,改日為是。
力言之,乃各散去。
九月十八日,上谕:“谕戶部:朕頃巡行邊外,入喜峰口,見有民間田畝,為蝗蟲所傷。
又聞榛子鎮及豐潤縣等處地方,被蝗災者,所在間有。
秋成失望,則粒食維艱,朕心深切轸念。
著行該撫親曆直隸被災各州縣,通加察勘,悉心籌畫。
應作何積貯,該撫詳議具奏。
其被災各地方,明歲錢糧,若仍照例催科,小民必緻苦累。
著侯該撫察報分數到日,将康熙三十一年春夏二季應征錢糧,緩至秋季征收,用稱朕體恤民生休息愛養至意。
” 十二月初二日,内閣傳集九卿,宣谕旨:“欲盡蠲三十一年天下直省漕糧。
”漕糧自前代無蠲免之例,浩蕩之恩,三百餘年創見也。
時九卿議各不同;有謂正糧之外,向有餘米,京師地大人衆,胥仰給焉,若漕艘不至京師,米價翔貴,于事體未便;或謂此固當慮,隻須分省分年,作三年遞為蠲免,則皇仁普遞,而京師米價亦平矣。
遂具兩議啟奏,上以分省遞蠲之議為然。
尋頒上谕雲:“朕撫馭區宇,三十年來,早夜圖維,惟以愛育蒼生,俾鹹臻安阜為念。
比歲各省額征錢糧,業已次第蠲豁。
其歲運漕米,向來未經議免,朕時切轸懷。
所有京通倉米谷,撙節支給,數載于茲。
今觀曆年儲積之粟,恰足供用。
應将起運漕糧,逐省蠲免,以民力。
除河南省明歲漕糧,已頒谕免征外,湖廣、江西、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應谕漕米,著自康熙三十一年始,以次各蠲免一年。
至江甯、京口、杭州、荊州,大兵駐防地方,亦應預行積貯。
著将康熙三十一年起運三十年漕米,各截留十萬石,存置倉廒,令該地方官敬慎守視,以備需用。
爾部即尊谕行。
” 辛未冬,京師民家生子,一身兩首,眉目耳鼻皆具。
會試進士呈十卷,候禦筆批定。
會元已下名第,始于康熙乙醜。
然考之《玉堂漫筆》宋朝故事,每廷試卷前十名,禦藥院先以文卷奏禦定高下。
高宗建炎間,始罷之,古之人亦有行之者。
今殿試第三日讀卷官,例拟鼎甲三人及二甲前七名凡十卷進呈禦覽。
往往有改易者,不盡依所拟名第也。
上谕谕禮部:“自昔帝王,敬天勤政。
凡遇垂象示儆,必實修人事,以答天戒。
頃欽天監奏,推日食,當在三十一年正月朔日。
夫日食為天象之變,且又見于歲首。
朕兢惕靡甯,力圖修省。
大小臣工,務精白乃心,各盡職業,以稱朕欽承昭格至意。
其元旦行禮筵宴,著停止。
” 予于慈仁寺,市得徐一夔《始豐稿文》十四卷,無詩。
陳繼儒嘗稱:“一夔《宋行宮考》、《吳越國》考,研檢清确。
”予觀集中,如《歐史十國年》譜,備證《錢塘鐵箭辨》等篇,皆極精核,不獨二考也。
壬申正月十一日,祭祈谷壇。
上偶患疖未痊,令内閣禮部太常寺集議查照典例,請遣官恭代,上疑之。
初七日,複下九卿集議,議如前。
間臣啟奏,得俞旨仍令照例追銅人于宮中齋戒。
蓋上登極三十年以來,凡效廟大祀,無不躬親,雖大雨雪必出。
敬天尊祖,久而勿怠如此(凡祭祀,則太常寺預進銅人,置乾清門。
銅牌南向,銅人西向)。
京師冬月養花者,多鬻牡丹、芍藥、紅白梅、碧桃、探春諸花于廟市。
其法,置花樹于暖室地坑,以火逼之,猶《癸辛雜識》所記馬塍塘花(亦作堂花)之類。
康熙庚午三月,予自少詹事遷逼都禦史。
又旬日,馬邑田子湄喜{},亦自少詹事遷内閣學士。
一日,赴起居館晤别翰林掌院學士、滿洲掌院學士庫勒納公(今戶部尚書)曰:“公等亦見冬日鬻花者乎?置之密室,鑿地作坎,绠竹其下,灌以牛溲,培以硫黃,笕引沸湯,扇以微風,盎然春溫,經宿而花放矣,衆花固未蓓蕾也。
及二三月,衆花應候而發,而冬花已憔悴。
視其根,則已腐敗久矣。
蓋春花,知命而待時者也;冬花,不知命而違時者也。
仕宦亦然,吾見夫冬花之榮落亦多矣。
公等今日之擢,乃春花也,雖遲發,亦不速敗。
”予深感其言類有道者,因記之。
地氣北寒南燠,亦不盡然。
庚午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