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九

關燈
人。

    有徐劫之弟子魯仲連,年十二,号千裡駒,能數言折巴。

    巴謂徐劫曰:“先生乃飛兔也,豈直千裡駒而已。

    ”則“千裡駒”三字實起于戰國,謂年少而有逸才者,後遂以為獎進後輩之佳稱耳。

     ○五月五日生子世以五月五日生子為不祥,戰國時已有此忌。

    《史記》:田文以五月五日生,父命勿舉,母私舉之。

    文既長,問父曰:“不舉五月子,何也?”父曰:“生及戶損父。

    ”文曰:“何不高其戶,誰能至耶?”《世說》:胡廣本姓黃,以五月五日生,父母藏之葫蘆,投于河,有人收養之。

    及長,有盛名,父母又欲取之。

    廣以為背其所養則忘恩,而無所歸,乃托葫蘆所生姓胡名廣。

    《西京雜記》:王鳳以五月五日生,父欲不舉,其叔曰:“田文以此日生,非不祥也。

    ”乃舉之。

    《宋書》:王鎮惡以五月五日生,其祖猛以為“此兒秘興吾家”,乃名之曰鎮惡,後果為名将。

    《唐書》:崔信明以五月五日生,太史占之曰:“五月為火,火為離,離為文采,日中文明之盛也。

    ”果以文名。

    又《宋史》:趙元昊以五月五日生,後嗣位,日以強大。

    此皆俗忌之見史傳而卒不驗者也。

    然亦有時而驗者。

    《北史》:北齊南陽王綽以五月五日辰時生,後主緯以是日午時生,後紳為韓長鸾所谮扌益死,緯亡國後,入周賜死。

    (綽死百餘日顔色如生,俗雲五月五日生者腦不壞。

    )《癸辛雜識》謂屈原以五月五日生,投汨羅江而死。

    近世翁應龍亦五月五日生,後被刑。

    《湧幢小品》謂,宋徽宗五月五日生,改天甯節于十月十日,終有五國城之厄。

    遼懿德皇後五月五日生,改坤甯節于十二月,後亦以《十香詞》被乙辛谮死。

    豈惡月之說果有驗也? ○同年月日時生子平家以人命推算休咎,固是一術,然兩人同年月日時,則其吉兇當符合矣,乃竟有絕殊者。

    《漢書》盧绾與高祖同日生,而一為帝,一為亡虜。

    宋人小說載一軍校與趙韓王同年月日時生,若王有一大遷除,則軍校必有一大責罰,有小遷轉,亦必有小譴诃。

    洛中士人張起宗與文潞公同年月日時,見潞公軒驺過,歎曰:“同丙午生,相懸如此,”有瞽者曰:“我與汝算命。

    ”因算之良久,曰“好笑諸事不同,但三十年後兩人當并案而食者九月。

    ”後潞公退居于洛,遊會節園,聞園側有訓徒者,則張也。

    一見大喜,問其年,又同,遂日月并案而食,将及九月。

    公之子及甫知河陽,公往視之,遂别。

    自後歸洛,亦忘之矣。

    又蔡京命乃丁亥壬寅壬辰辛亥,有都人鄭某者,世以黛粉為業,生子與京同八字,謂且必貴,遂恣其所為。

    年十八,忽騎馬溺死。

    可見星命之不足憑也。

    然如軍校之與韓王遷除責罰節次相應,則又何故?《夷堅志》:莆田士人黃裳,與友戴松同年月日時生。

    有推命者曰:“二命大略相似,但黃君是正寅時,戴君得寅氣淺,當是醜末,其發必在後。

    ”既而戴但預薦,年不滿五十,不第而卒。

    黃入太學始晚奏名,然以病求嶽祠歸。

    雖登科食祿與戴不同,然一紀殘廢,與死為鄰,所去亦無幾也。

    此則境遇之相似者。

    《七修類稿》謂沈石田與同郡盧知縣鐘年月日時皆同,而仕隐不同。

    又杭州吳參議鼎,與徐憲副之子應祥亦同年月日時,吳既貴,子亦登科,而應祥皆無之。

    王阮亭又記沈石田幹支八字,與明英宗同,而貴賤相懸若此,意或時刻前後之不同也。

    善乎呂才之論雲:漢高入關封侯者三百人,豈無一人行衰絕運?趙括四十萬人皆被坑,豈無一人行生旺運?《梁溪漫志》雲:若生時無同者,則一時生一人,一日隻生十二人,以一歲計之,不過四千三百二十人而已。

    而天下之大,生人豈止此數哉!則知同年月日時者甚多,而富貴貧賤判然不一,子平推命之說,似又不足憑也。

     ○遷官最速張《漢紀》:荀爽有時名,董卓秉政,诏拜平原相。

    行至苑陵,追拜光祿勳。

    視事三日,策拜司空。

    自布衣九十三日而至三公。

    《世語》:司馬懿辟州參,既至三十六日,擢為新城太守。

    懿使鐘繇調之曰:“君釋褐三十六日擁麾蓋,乞兒乘小車,抑何駛乎!”《唐書》:宗秦客在武後時,一歲中賜袍自青及紫,人号“四時仕宦”。

    白敏中自員外郎,五年十三遷,為尚書右仆射門下侍郎,封太原郡公。

    李訓起流人,一歲至宰相。

    崔铉為李石荊南幕僚,入朝不三載至宰相,石猶在荊南。

    柳璨起布衣,至宰相不四載。

    《宋史》:蔡甫解褐,除秘書省正字,遷起居舍人,未幾為中書舍人,自布衣至侍從才九月。

    向敏中自郎中拜右谏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才百餘日。

    至若陳自強以韓胄塾師除太學錄,遷博士,轉國子監博士,遷秘書郎,入館中半載,擢右正言、谏議大夫、禦史中丞,入台未逾月,遂登樞密,自布衣至兩地才四年。

    明嘉靖中,張逾釋褐六年,即拜禮部尚書、大學士入閣。

    夏言由給谏未浃歲至禮部尚書。

    張居正以史部侍郎入閣,進禮部尚書,去學士五品才歲餘。

    萬曆中,沈鯉由六品不二年至禮部尚書入閣。

    王家屏去史官才二年,即入閣。

    至張彩附劉瑾,一歲中自吏部郎擢左佥都禦史,超拜吏部右侍郎,進尚書。

    天啟中,田吉由淮揚參議附魏忠賢,取中旨擢太常卿,未匝歲至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

    此皆附權奸而速化者。

     ○仕宦最久又有仕宦最久者。

    有明一代,尚書胡氵熒,曆事六朝,垂六十年,緻仕歸。

    王恕亦曆官五十馀年,在吏部最久。

    弘治間衆正盈朝,皆恕力也。

    英國公張輔之子懋,嗣公爵六十六年,握兵柄四十馀年。

    劉之子铳八歲時憲宗賜中書舍人,曆官五十馀年,至太常卿,嘉靖中猶供事内閣诰敕房。

    又漕運總督郭钅宏,曆官五十七年。

     ○射石沒羽有四人《呂氏春秋》:養由基射虎中石,矢乃飲羽。

    《韓詩外傳》:楚熊渠子夜行,見石,以為伏虎而射之,沒金飲羽,下視乃知其為石也。

    《史記》:李廣為北平太守,嘗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也,射之,中石沒矢,視之石也。

    他日再射,終不入矣。

    《北史》:李遠出獵,有石在叢薄中,疑為伏虎,射之,镞入寸餘,視之乃石。

     ○虎渡河二人《後漢書》:宋均為九江太守,多暴虎,設檻捕之,猶多傷害。

    均至任,虎渡江去。

    劉昆為弘農守,先是崤黾驿道多虎,行旅不通,昆為政三年,虎皆負子渡河去。

    劉昆事亦見王充《論衡》。

     ○廢《蓼莪》兩人《晉書》:王裒父修為司馬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