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在真州得一雁,題詩于帛,以系其足放去,(其詩雲:霜落風高恣所知,歸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天子援弓繳,窮海孤臣有帛書。
)果為汴民射得于金明池,遂以進世祖。
然則蘇武雁書乃托辭,而經雁書則實事,尤絕奇也。
(袁楠《題郝伯常雁足詩末》雲:一寸蠟丸憑雁寄,明年春盡竟生還。
) ○為法自斃《史記》:秦商鞅為令,使民為什伍而相收司連坐,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不告者與降敵同罰。
後鞅得罪出亡,民莫敢留,鞅歎曰:“為法自斃,一至此乎!”《宋書》:劉毅為劉裕所破,夜投牛牧佛寺。
先是桓蔚之敗走投此寺,僧昌藏之,毅殺昌。
至是寺僧拒之,曰:“昔亡師為劉衛軍所殺,今實不敢容異人。
”毅乃歎曰:“為法自斃,一至于此!”遂缢而死。
《唐書》:路岩為相,嘗請三品以上得罪誅者,剔取喉驗其死。
及岩流儋州賜死,亦剔取喉。
《五代史》:蘇逢吉陷李崧族誅,後逢吉随隐帝軍敗自殺,周太祖枭其首,正當李崧被刑之所。
閩王時,薛文傑擅權,會吳兵來伐,閩士卒欲得文傑以快心,方肯出戰,及檻送文傑于軍前。
先是文傑以古制檻車疏闊,更為之如木櫃,攢以鐵芒,皆内向,動辄觸之,車成,文傑首自入焉。
《癸辛雜識》:春州瘴毒可畏,竄逐者必死。
盧多遜貶朱時,知開封府李符言:“朱雖海外水土,無他惡。
春州在内地,而至者必死,望改之。
”後月餘,符坐事,上怒甚,遂以符知春州,至州月餘死。
《續通鑒》:宋章為相,貶蘇轍雷州司戶參軍,不許住宿舍,遂僦民屋。
又以為強奪民居,下州追治,以僦券甚明乃止。
及敗,亦谪雷州,僦舍于民,民曰:“前蘇公來,為章丞相幾破我家,今不可也。
” ○鞭屍《史記》:伍子胥以吳兵破楚,求昭王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
(《呂氏春秋》及《淮南子》但言鞭平王之墓三百,不方鞭屍。
)《北史》:王僧辨為陳霸先所殺,其子頒逃入北朝。
在隋伐陳之役,從韓擒虎先鋒渡江。
及陳滅,頒密召父在時士卒千馀人,對之涕泣,其間壯士曰:“郎君仇恥已雪而悲不止,将不為霸先早死,不得手刃之耶!請發其墓,斫榇焚骨。
”頒頓颡陳謝,額盡流血,曰:“其墳甚大,恐一宵發掘不及,更至明日,事乃彰露。
”乃各具鍬锸,夜發其陵,剖棺見陳武帝,須皆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遂焚骨取灰,投水飲之。
自縛歸罪,晉王廣表其狀,文帝特不問。
○刮骨《三國志》關壯缪嘗為流矢所中,貫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嘗痛。
醫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當刮骨去毒。
”公便伸臂令劈之。
時方與諸将飲,臂血流于盤器,而公言笑自若。
此壯缪事啧啧在人口者也。
《吳志》:留贊因讨賊,一足被創,屈而不伸,乃以刀自割其筋,氣絕良久,已而足伸瘡愈。
《北史》:長孫子彥墜馬折臂,肘上骨起寸餘,乃命開肉鋸骨,流血升數,言戲自若,人以為逾于關羽。
《宋史》:太祖在周世宗時,乘皮船入壽春濠中。
城上發連弩射之,矢大如椽,牙将張瓊以身蔽之,矢中瓊髀,镞着骨不可出。
瓊飲酒一大卮,令人破骨出之,流血數鬥,神色自若。
劉遇足有炙瘡痛,醫謂火毒未去,遇即取刀割瘡至骨,曰:“火毒去矣。
”談笑如常。
馬懷德流矢中颡,镞入于骨,以弩弦即系,發機而出之。
姚麟中矢透骨,亦以強弩出之。
韓世忠中毒矢入骨,亦用強弩括取之。
《元史》:趙匣刺與宋将昝萬壽戰,矢镞中左肩,不得出。
元帥取罪囚其肩,視骨節淺深,知可用,即鑿其創,拔镞出之,匣刺神色自若。
○威怖兒啼《通鑒》:後趙将麻秋最勇猛,人呼為“麻胡”,民間小兒啼,怖以“麻胡來”,辄止。
《南史》:劉胡面黝黑,為越騎校尉,蠻人畏之,小兒啼,語以“劉胡來”便止。
桓康骁悍,所至為暴,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兒;畫其形于寺中,病虐者摹寫于床壁,無不立愈。
《北史》:楊大眼威振淮泗,童兒啼者,呼雲“楊大眼至”即止。
高車國倍侯利奔魏,勇健善戰,北方人畏之,嬰兒啼者,曰“倍侯利來”便止。
《唐書》:郝比為邊将,獲虜必刳剔而還其屍,虜大畏,道其名以怖啼兒。
《宋史。
劉傳》:少時與夏人戰,屢勝,夏人兒啼,辄怖之曰:“劉都護來。
”《遼史》:邪律休哥敗宋兵,人欲止小兒啼,曰“于越至”辄止,于越,其官号也。
《金史》:牙吾塔好用鼓椎擊人,其名可怖兒啼,世呼曰“盧鼓椎” ○千裡駒千裡駒之稱,見于漢、魏、六朝者不一而足。
《漢書。
楚元王傳》:武帝召見劉德,目為“千裡駒”。
《魏志。
曹休傳》休避亂至吳,後北歸,見太祖,太祖謂左右曰:“此吾家千裡駒也。
”《晉書》:傅鹹年六歲,列女杜憲〔按:應是杜有道妻嚴憲〕見之,曰:“千裡駒也。
”以其妹之女妻之。
《載記》:劉淵謂劉曜曰:“此吾家千裡駒也。
”苻堅謂苻朗亦曰:“此吾家千裡駒也。
”《南史》:宋武帝召見張敷,目之曰“真千裡駒也”。
邱仲孚少好學,其從祖靈鞠稱為千裡駒。
王規少俊異,叔父柬深器之,曰:“此兒吾家千裡駒也。
”明僧紹見劉杳,亦曰:“此兒實千裡之駒。
”梁武帝以侄英聰敏,謂袁昂曰:“吾家千裡駒也。
”王茂少時,其祖深嘗曰:“此吾家千裡駒,成門戶者必此兒也。
”任少時,從叔晷嘗謂:“阿堆吾家千裡駒也。
”《北史》:魏太武征李孝伯為中散,謂其從兄順曰:“真卿家千裡駒也。
”李伯尚少有重名,魏孝文曰:“此李家千裡駒也。
”崔昂少孤,祖孝芬嘗謂親友曰:“此兒終當遠至,吾家千裡駒也。
”濟陰王晖業謂元文遙曰:“此我家千裡駒。
”杜杲學涉經史,其族父缵嘗謂曰:“吾家千裡駒也。
”張乾威(《隋書》作虔威)性聰敏,世父謂人曰:“吾家千裡駒也。
”袁躍有俊才,其兄翻謂人曰:“躍可謂我家千裡駒也。
”齊馮翊王潤幼時,神武稱之曰:“此吾家千裡駒也。
”《唐書》:張柬之目李為“宗室千裡駒”。
又李千裡初受封時,武後謂曰:“兒吾家千裡駒。
”乃更名千裡。
《遼史》:耶律的錄伐高麗有功,聖宗壯之曰:“真吾家千裡駒也。
”《宋史》:宗室子氵直有才,蘇轼謂其父令铄曰:“此公家千裡駒也。
”黃山谷見其甥洪刍詩曰:“不意江南澤中,産此千裡駒。
”按《魯連子》:齊有辨士田巴,一日服千
上林天子援弓繳,窮海孤臣有帛書。
)果為汴民射得于金明池,遂以進世祖。
然則蘇武雁書乃托辭,而經雁書則實事,尤絕奇也。
(袁楠《題郝伯常雁足詩末》雲:一寸蠟丸憑雁寄,明年春盡竟生還。
) ○為法自斃《史記》:秦商鞅為令,使民為什伍而相收司連坐,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不告者與降敵同罰。
後鞅得罪出亡,民莫敢留,鞅歎曰:“為法自斃,一至此乎!”《宋書》:劉毅為劉裕所破,夜投牛牧佛寺。
先是桓蔚之敗走投此寺,僧昌藏之,毅殺昌。
至是寺僧拒之,曰:“昔亡師為劉衛軍所殺,今實不敢容異人。
”毅乃歎曰:“為法自斃,一至于此!”遂缢而死。
《唐書》:路岩為相,嘗請三品以上得罪誅者,剔取喉驗其死。
及岩流儋州賜死,亦剔取喉。
《五代史》:蘇逢吉陷李崧族誅,後逢吉随隐帝軍敗自殺,周太祖枭其首,正當李崧被刑之所。
閩王時,薛文傑擅權,會吳兵來伐,閩士卒欲得文傑以快心,方肯出戰,及檻送文傑于軍前。
先是文傑以古制檻車疏闊,更為之如木櫃,攢以鐵芒,皆内向,動辄觸之,車成,文傑首自入焉。
《癸辛雜識》:春州瘴毒可畏,竄逐者必死。
盧多遜貶朱時,知開封府李符言:“朱雖海外水土,無他惡。
春州在内地,而至者必死,望改之。
”後月餘,符坐事,上怒甚,遂以符知春州,至州月餘死。
《續通鑒》:宋章為相,貶蘇轍雷州司戶參軍,不許住宿舍,遂僦民屋。
又以為強奪民居,下州追治,以僦券甚明乃止。
及敗,亦谪雷州,僦舍于民,民曰:“前蘇公來,為章丞相幾破我家,今不可也。
” ○鞭屍《史記》:伍子胥以吳兵破楚,求昭王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
(《呂氏春秋》及《淮南子》但言鞭平王之墓三百,不方鞭屍。
)《北史》:王僧辨為陳霸先所殺,其子頒逃入北朝。
在隋伐陳之役,從韓擒虎先鋒渡江。
及陳滅,頒密召父在時士卒千馀人,對之涕泣,其間壯士曰:“郎君仇恥已雪而悲不止,将不為霸先早死,不得手刃之耶!請發其墓,斫榇焚骨。
”頒頓颡陳謝,額盡流血,曰:“其墳甚大,恐一宵發掘不及,更至明日,事乃彰露。
”乃各具鍬锸,夜發其陵,剖棺見陳武帝,須皆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遂焚骨取灰,投水飲之。
自縛歸罪,晉王廣表其狀,文帝特不問。
○刮骨《三國志》關壯缪嘗為流矢所中,貫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嘗痛。
醫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當刮骨去毒。
”公便伸臂令劈之。
時方與諸将飲,臂血流于盤器,而公言笑自若。
此壯缪事啧啧在人口者也。
《吳志》:留贊因讨賊,一足被創,屈而不伸,乃以刀自割其筋,氣絕良久,已而足伸瘡愈。
《北史》:長孫子彥墜馬折臂,肘上骨起寸餘,乃命開肉鋸骨,流血升數,言戲自若,人以為逾于關羽。
《宋史》:太祖在周世宗時,乘皮船入壽春濠中。
城上發連弩射之,矢大如椽,牙将張瓊以身蔽之,矢中瓊髀,镞着骨不可出。
瓊飲酒一大卮,令人破骨出之,流血數鬥,神色自若。
劉遇足有炙瘡痛,醫謂火毒未去,遇即取刀割瘡至骨,曰:“火毒去矣。
”談笑如常。
馬懷德流矢中颡,镞入于骨,以弩弦即系,發機而出之。
姚麟中矢透骨,亦以強弩出之。
韓世忠中毒矢入骨,亦用強弩括取之。
《元史》:趙匣刺與宋将昝萬壽戰,矢镞中左肩,不得出。
元帥取罪囚其肩,視骨節淺深,知可用,即鑿其創,拔镞出之,匣刺神色自若。
○威怖兒啼《通鑒》:後趙将麻秋最勇猛,人呼為“麻胡”,民間小兒啼,怖以“麻胡來”,辄止。
《南史》:劉胡面黝黑,為越騎校尉,蠻人畏之,小兒啼,語以“劉胡來”便止。
桓康骁悍,所至為暴,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兒;畫其形于寺中,病虐者摹寫于床壁,無不立愈。
《北史》:楊大眼威振淮泗,童兒啼者,呼雲“楊大眼至”即止。
高車國倍侯利奔魏,勇健善戰,北方人畏之,嬰兒啼者,曰“倍侯利來”便止。
《唐書》:郝比為邊将,獲虜必刳剔而還其屍,虜大畏,道其名以怖啼兒。
《宋史。
劉傳》:少時與夏人戰,屢勝,夏人兒啼,辄怖之曰:“劉都護來。
”《遼史》:邪律休哥敗宋兵,人欲止小兒啼,曰“于越至”辄止,于越,其官号也。
《金史》:牙吾塔好用鼓椎擊人,其名可怖兒啼,世呼曰“盧鼓椎” ○千裡駒千裡駒之稱,見于漢、魏、六朝者不一而足。
《漢書。
楚元王傳》:武帝召見劉德,目為“千裡駒”。
《魏志。
曹休傳》休避亂至吳,後北歸,見太祖,太祖謂左右曰:“此吾家千裡駒也。
”《晉書》:傅鹹年六歲,列女杜憲〔按:應是杜有道妻嚴憲〕見之,曰:“千裡駒也。
”以其妹之女妻之。
《載記》:劉淵謂劉曜曰:“此吾家千裡駒也。
”苻堅謂苻朗亦曰:“此吾家千裡駒也。
”《南史》:宋武帝召見張敷,目之曰“真千裡駒也”。
邱仲孚少好學,其從祖靈鞠稱為千裡駒。
王規少俊異,叔父柬深器之,曰:“此兒吾家千裡駒也。
”明僧紹見劉杳,亦曰:“此兒實千裡之駒。
”梁武帝以侄英聰敏,謂袁昂曰:“吾家千裡駒也。
”王茂少時,其祖深嘗曰:“此吾家千裡駒,成門戶者必此兒也。
”任少時,從叔晷嘗謂:“阿堆吾家千裡駒也。
”《北史》:魏太武征李孝伯為中散,謂其從兄順曰:“真卿家千裡駒也。
”李伯尚少有重名,魏孝文曰:“此李家千裡駒也。
”崔昂少孤,祖孝芬嘗謂親友曰:“此兒終當遠至,吾家千裡駒也。
”濟陰王晖業謂元文遙曰:“此我家千裡駒。
”杜杲學涉經史,其族父缵嘗謂曰:“吾家千裡駒也。
”張乾威(《隋書》作虔威)性聰敏,世父謂人曰:“吾家千裡駒也。
”袁躍有俊才,其兄翻謂人曰:“躍可謂我家千裡駒也。
”齊馮翊王潤幼時,神武稱之曰:“此吾家千裡駒也。
”《唐書》:張柬之目李為“宗室千裡駒”。
又李千裡初受封時,武後謂曰:“兒吾家千裡駒。
”乃更名千裡。
《遼史》:耶律的錄伐高麗有功,聖宗壯之曰:“真吾家千裡駒也。
”《宋史》:宗室子氵直有才,蘇轼謂其父令铄曰:“此公家千裡駒也。
”黃山谷見其甥洪刍詩曰:“不意江南澤中,産此千裡駒。
”按《魯連子》:齊有辨士田巴,一日服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