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室火豬,壁水,亥也;奎木狼,婁金狗,戍也;胃土雉,昂日雞,畢月烏,酉也;觜火猴,參水猿,申也;井水犴,鬼金羊,未也;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午也;翼火蛇,轸水蚓,巳也;角木蛟,亢金龍,辰也;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卯也;尾火虎,箕水豹,寅也;鬥木獬,牛金牛,醜也。
天禽地曜,分直于天,以紀十二辰,而以一曜統之,此十二肖之所始也。
郎瑛則謂:地支在下,各取物之足爪,于陰陽上分之。
如子雖屬陽,上四刻乃昨夜之陰,下四刻乃今日之陽,鼠前足四爪,後足五爪也。
醜屬陰,牛蹄分。
寅屬陽,虎五爪也。
卯屬陰,兔缺唇,且四爪也。
辰屬陽,龍五爪也。
巳屬陰,蛇舌分也。
午屬火,五蹄圓也。
未屬陰,羊蹄分也。
申猴五爪,酉雞四爪,戍犬五爪,亥豬分蹄。
寅為三陽之勝則暴,虎性暴也。
申為三陰之勝則黠,猴性黠也。
日生東而有西酉之雞,月生西而有東卯之兔,此陰陽交感之義也。
辰、巳陽起而動作,龍為盛,蛇次之,故龍蛇配焉。
戍、亥陰斂而司寂,狗司夜,未鎮靜,故狗豬配焉。
是數說者,雖各有诠解,然皆未免穿鑿。
惟鏊論稍優,然朱子已嘗有此說。
而謂以二十八宿之象類之,惟龍與牛為合,而他皆不配。
至于虎當在西而反居寅,雞為鳥屬應在南,而反居西,又舛之甚者。
然則鏊所引二十八宿配合之說,亦未為的也。
王應麟亦引《月令正義》所雲雞為木、羊為火、牛為土、犬為金、豕為水者,以為揆之十二辰之五行,益不相合。
是則十二辰之說,紛紛不定,從未有推明其所以然者。
竊以為此本無甚意義,古人但取以紀年月而已。
陸深《春風堂随筆》謂本起于北俗,此說較為得之。
《唐書》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
《宋史。
吐蕃傳》:仁宗遣劉渙使其國,厮羅延使者勞問,具道舊事,亦數十二辰屬,曰兔年如此,馬年如此。
《辍耕錄》記丘處機奏元太祖疏雲:“龍兒年三月日奏”雲雲。
顧甯人《山東考古錄》亦載泰山有元碑二通,一泰定鼠兒年,一至正猴兒年。
此其明證也。
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于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元周達觀《真臘風土記》謂其俗十二生肖,亦與中國同,但所呼之名異耳。
如以馬為蔔賽,呼雞之聲為栾,呼豬之聲為真盧,呼牛為個之類是也。
然則不特起于北俗,沿于中國,且通行于海南諸番矣。
○十二相屬起于後漢十二相屬起于何時,諸書皆無明文。
《韓文考異。
毛穎傳》“封卯地”注謂:十二物未見從來。
又朱子嘗問蔡季通十二相屬起于何時,首見何書,季通亦無以對。
今按《金史》黃久約母夢鼠銜珠而生,久約歲實在子。
此見于金時者也。
《夷堅志》穆度以生于酉,遂不食雞。
朱弁《曲洧舊聞》以崇甯中範緻虛上言:“十二宮神,狗居戍位,為陛下本命,請禁天下屠狗。
”此見于宋時者也。
《王文正公遺事》記:周世宗時,張永德遇異人,謂真主已出,但觀其色紫黑而屬豬者,當善遇之。
永德遇宋太祖,英表與年歲悉合,遂歸心焉。
及太祖即位,寵厚無比。
董昌以谶有“兔子上金床”之語,謂己太歲在卯,遂以卯年卯月卯日時即位。
此見于五代時者也。
陶《清異錄》記唐内庫有十二時盤,四周有物象,如辰時則花草間皆戲龍,轉已則為蛇,午則為馬,傳至朱梁猶在。
《侯鲭錄》載:陸長源以勳德為宣武軍司馬,韓愈為巡宣,同在使幕。
或戲年輩相違,長源曰:“大蟲老鼠,俱是十二相屬,何違之有?”此見于唐時者也。
《北史》後周宇文護之母留齊,贻書護曰:“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
”《獨孤ヌ傳》:的好左道,嘗事兒貓鬼,每以子日夜祀之,言子者鼠也。
此見于周、隋者也。
《晉書》謝安夢乘桓溫輿行十六裡,遇白雞而止。
後病笃,謂人曰:“白雞王酉,今太歲在酉,吾病殆不起乎?”此見于《晉書》者也。
王子年《拾遺記》:鄭康成夢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歲在辰,明年歲在巳。
”既悟,以谶合之,知命當終,曰:“歲在龍蛇賢人磋。
”此見于後漢者。
而其時蔡邕《月令論》謂:十二辰之會,五時所食,必家人所畜之物。
又十二物見《論衡。
物勢篇》,曰:五行之氣相賊害,寅木,其禽虎也;戍土,其禽犬也;醜、未亦土,醜禽牛、未禽羊也。
木勝土,故犬與牛羊為虎所服也。
亥水,其禽豕也;已火,其禽蛇也;子亦水,其禽鼠也;午亦火,其禽馬也。
水勝火,故豕食蛇,火為水所害,故馬食鼠屎而腹脹。
又《四諱篇》雲:子之禽鼠,卯之獸兔。
許慎《說文》亦雲:巳為蛇取象也。
《管辂别傳》亦雲:蛇者協辰巳之位。
是後漢時其說甚行,更推之漢以前,則未有言及者。
竊意此本起于北俗,至漢時呼韓邪款塞,入居五原,與齊民相雜,遂流傳入中國耳。
王應麟以“吉日庚午,既差我馬”為午馬之征,“季冬出土牛”為醜牛之證,此不過因一二偶合而附會之。
若古已有是,則子鼠、寅虎之類,何以經書中絕不經見?惟《吳越春秋》子胥為阖闾築大城,因越在巳地,故作蛇門,而吳在辰,其位龍也,故小城南門上反羽為兩鲵,以象龍角,此則在漢之前。
然《吳越春秋》乃後漢趙長君所撰,安知非出于長君之附會耶?則十二相屬之起于後漢無疑也。
況西漢以前尚未用甲子紀歲,安得有所謂子鼠、醜牛耶?至如《左傳》梓慎所雲“蛇乘龍”,則謂星也。
龍,歲星木也,木為青龍也;蛇,玄武之宿,虛危之星也,則與十二相屬無與。
○時憲書後列兩甲子向來時憲書後止追列一甲子六十年,近月吾鄉劉文定公奏請再列一甲子,以便檢閱,遂著為例。
按此本宋初故事也。
《春明退朝錄》:至道二年,司天楊文镒建言:“曆日六十甲子外,請更留二十年。
”太宗謂:“支幹相承雖止六十,然本命之外,卻從一歲起首,年老者并不見當生年數,宜存兩甲子,使期頤之人猶見本生年号。
”饬司天監議行之。
是宋時原列兩甲子。
王棠雲:近代隻列一甲子,不知何時更定? ○子平推命吳青壇《讀書質疑》雲:子平星命之術,起于唐殿中侍禦史李虛中,宋有徐子平者精其法,後世術士宗之,故但稱子平。
或又雲:子平名居易,五季人,嘗與麻衣道者陳圖南等隐華山,蓋異人也。
今之推子平者祖宋徐彥升,其實非子平雲雲。
按韓昌黎志李虛中,謂深于五行書,以人之始生年月所值日辰,支幹相生勝衰死旺相斟酌,推人壽夭貴賤利不利,辄先處其年時,百不失一二。
是推命之法,至虛中而極精。
然謂起于虛中,則非也。
唐時僧一行、桑道茂已擅其術,六朝時陶弘景先有《三命抄略》一書,臨孝恭有《祿命書》二十卷。
《南史》:吉士瞻年四十不得志,就蔔者王先生計祿命。
王生曰:“君擁旄仗節非一州,後一年當得大郡。
”《北史》:孫紹善推祿命,偶赴朝,與百官侍于掖門外,私謂辛雄曰:“此中諸人皆當死盡,惟吾與卿猶享富貴,”未幾有河陰之役,百官皆為爾朱氏所害。
又魏甯善推命,北齊武成帝以己生年月日托為他人者問之。
甯曰:“極富貴,今年入墓。
”武成果崩。
《隋書》;仁壽初,袁充上言:“皇帝本命行年生月生日,并與天地日月運轉相符。
”文帝大悅。
此皆在李虛中之前,則非起于虛中可知也。
《史記》有《日者傳》。
王充《論衡》雲:見骨體而知命祿,睹命祿而知骨體。
是漢時已有此法。
呂才謂始于司馬季主,理或然也。
鄭康成釋“天命之謂性”,已有“木神則仁,金神則義”之語,釋“我辰安在”,又謂“六物之吉兇”,此以五行甲子推知休咎,則幹支占命,其來久矣。
○葬術世傳葬術起于郭璞。
按《晉書》:璞葬母于暨陽,去水百步,人以近水規之。
璞曰:“當即為陸。
”已而沙果漲數十裡。
又嘗為人葬地,元帝微服觀之,因問主人:“何以葬龍角?”主人曰:“璞雲此葬龍耳,當緻天子來問。
”帝心甚奇之。
又《南史。
張裕傳》:璞為裕曾祖澄蔔葬,其父曰:“葬某處,年過百歲,位至三司,而子孫不蕃;葬某處,年幾減半,位裁卿校,而累世貴顯。
”澄乃葬其劣處,子孫遂昌。
璞之術信神矣,然謂葬術起于璞則非也。
《周禮疏》已有“堪輿出自黃帝”之語,《史記。
日者傳》亦有“堪輿家曰不吉”之語。
《漢書。
藝文志》有《堪輿金匮書》十四卷。
師古述許慎曰:堪,天道也;輿,地道也。
又有《宮室地形》二十卷。
《後漢書。
王景傳》:景參記衆家數術文書、冢宅、禁忌、堪輿、日相之屬,作《大衍元基》一書。
又《袁安傳》
天禽地曜,分直于天,以紀十二辰,而以一曜統之,此十二肖之所始也。
郎瑛則謂:地支在下,各取物之足爪,于陰陽上分之。
如子雖屬陽,上四刻乃昨夜之陰,下四刻乃今日之陽,鼠前足四爪,後足五爪也。
醜屬陰,牛蹄分。
寅屬陽,虎五爪也。
卯屬陰,兔缺唇,且四爪也。
辰屬陽,龍五爪也。
巳屬陰,蛇舌分也。
午屬火,五蹄圓也。
未屬陰,羊蹄分也。
申猴五爪,酉雞四爪,戍犬五爪,亥豬分蹄。
寅為三陽之勝則暴,虎性暴也。
申為三陰之勝則黠,猴性黠也。
日生東而有西酉之雞,月生西而有東卯之兔,此陰陽交感之義也。
辰、巳陽起而動作,龍為盛,蛇次之,故龍蛇配焉。
戍、亥陰斂而司寂,狗司夜,未鎮靜,故狗豬配焉。
是數說者,雖各有诠解,然皆未免穿鑿。
惟鏊論稍優,然朱子已嘗有此說。
而謂以二十八宿之象類之,惟龍與牛為合,而他皆不配。
至于虎當在西而反居寅,雞為鳥屬應在南,而反居西,又舛之甚者。
然則鏊所引二十八宿配合之說,亦未為的也。
王應麟亦引《月令正義》所雲雞為木、羊為火、牛為土、犬為金、豕為水者,以為揆之十二辰之五行,益不相合。
是則十二辰之說,紛紛不定,從未有推明其所以然者。
竊以為此本無甚意義,古人但取以紀年月而已。
陸深《春風堂随筆》謂本起于北俗,此說較為得之。
《唐書》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
《宋史。
吐蕃傳》:仁宗遣劉渙使其國,厮羅延使者勞問,具道舊事,亦數十二辰屬,曰兔年如此,馬年如此。
《辍耕錄》記丘處機奏元太祖疏雲:“龍兒年三月日奏”雲雲。
顧甯人《山東考古錄》亦載泰山有元碑二通,一泰定鼠兒年,一至正猴兒年。
此其明證也。
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于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元周達觀《真臘風土記》謂其俗十二生肖,亦與中國同,但所呼之名異耳。
如以馬為蔔賽,呼雞之聲為栾,呼豬之聲為真盧,呼牛為個之類是也。
然則不特起于北俗,沿于中國,且通行于海南諸番矣。
○十二相屬起于後漢十二相屬起于何時,諸書皆無明文。
《韓文考異。
毛穎傳》“封卯地”注謂:十二物未見從來。
又朱子嘗問蔡季通十二相屬起于何時,首見何書,季通亦無以對。
今按《金史》黃久約母夢鼠銜珠而生,久約歲實在子。
此見于金時者也。
《夷堅志》穆度以生于酉,遂不食雞。
朱弁《曲洧舊聞》以崇甯中範緻虛上言:“十二宮神,狗居戍位,為陛下本命,請禁天下屠狗。
”此見于宋時者也。
《王文正公遺事》記:周世宗時,張永德遇異人,謂真主已出,但觀其色紫黑而屬豬者,當善遇之。
永德遇宋太祖,英表與年歲悉合,遂歸心焉。
及太祖即位,寵厚無比。
董昌以谶有“兔子上金床”之語,謂己太歲在卯,遂以卯年卯月卯日時即位。
此見于五代時者也。
陶《清異錄》記唐内庫有十二時盤,四周有物象,如辰時則花草間皆戲龍,轉已則為蛇,午則為馬,傳至朱梁猶在。
《侯鲭錄》載:陸長源以勳德為宣武軍司馬,韓愈為巡宣,同在使幕。
或戲年輩相違,長源曰:“大蟲老鼠,俱是十二相屬,何違之有?”此見于唐時者也。
《北史》後周宇文護之母留齊,贻書護曰:“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
”《獨孤ヌ傳》:的好左道,嘗事兒貓鬼,每以子日夜祀之,言子者鼠也。
此見于周、隋者也。
《晉書》謝安夢乘桓溫輿行十六裡,遇白雞而止。
後病笃,謂人曰:“白雞王酉,今太歲在酉,吾病殆不起乎?”此見于《晉書》者也。
王子年《拾遺記》:鄭康成夢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歲在辰,明年歲在巳。
”既悟,以谶合之,知命當終,曰:“歲在龍蛇賢人磋。
”此見于後漢者。
而其時蔡邕《月令論》謂:十二辰之會,五時所食,必家人所畜之物。
又十二物見《論衡。
物勢篇》,曰:五行之氣相賊害,寅木,其禽虎也;戍土,其禽犬也;醜、未亦土,醜禽牛、未禽羊也。
木勝土,故犬與牛羊為虎所服也。
亥水,其禽豕也;已火,其禽蛇也;子亦水,其禽鼠也;午亦火,其禽馬也。
水勝火,故豕食蛇,火為水所害,故馬食鼠屎而腹脹。
又《四諱篇》雲:子之禽鼠,卯之獸兔。
許慎《說文》亦雲:巳為蛇取象也。
《管辂别傳》亦雲:蛇者協辰巳之位。
是後漢時其說甚行,更推之漢以前,則未有言及者。
竊意此本起于北俗,至漢時呼韓邪款塞,入居五原,與齊民相雜,遂流傳入中國耳。
王應麟以“吉日庚午,既差我馬”為午馬之征,“季冬出土牛”為醜牛之證,此不過因一二偶合而附會之。
若古已有是,則子鼠、寅虎之類,何以經書中絕不經見?惟《吳越春秋》子胥為阖闾築大城,因越在巳地,故作蛇門,而吳在辰,其位龍也,故小城南門上反羽為兩鲵,以象龍角,此則在漢之前。
然《吳越春秋》乃後漢趙長君所撰,安知非出于長君之附會耶?則十二相屬之起于後漢無疑也。
況西漢以前尚未用甲子紀歲,安得有所謂子鼠、醜牛耶?至如《左傳》梓慎所雲“蛇乘龍”,則謂星也。
龍,歲星木也,木為青龍也;蛇,玄武之宿,虛危之星也,則與十二相屬無與。
○時憲書後列兩甲子向來時憲書後止追列一甲子六十年,近月吾鄉劉文定公奏請再列一甲子,以便檢閱,遂著為例。
按此本宋初故事也。
《春明退朝錄》:至道二年,司天楊文镒建言:“曆日六十甲子外,請更留二十年。
”太宗謂:“支幹相承雖止六十,然本命之外,卻從一歲起首,年老者并不見當生年數,宜存兩甲子,使期頤之人猶見本生年号。
”饬司天監議行之。
是宋時原列兩甲子。
王棠雲:近代隻列一甲子,不知何時更定? ○子平推命吳青壇《讀書質疑》雲:子平星命之術,起于唐殿中侍禦史李虛中,宋有徐子平者精其法,後世術士宗之,故但稱子平。
或又雲:子平名居易,五季人,嘗與麻衣道者陳圖南等隐華山,蓋異人也。
今之推子平者祖宋徐彥升,其實非子平雲雲。
按韓昌黎志李虛中,謂深于五行書,以人之始生年月所值日辰,支幹相生勝衰死旺相斟酌,推人壽夭貴賤利不利,辄先處其年時,百不失一二。
是推命之法,至虛中而極精。
然謂起于虛中,則非也。
唐時僧一行、桑道茂已擅其術,六朝時陶弘景先有《三命抄略》一書,臨孝恭有《祿命書》二十卷。
《南史》:吉士瞻年四十不得志,就蔔者王先生計祿命。
王生曰:“君擁旄仗節非一州,後一年當得大郡。
”《北史》:孫紹善推祿命,偶赴朝,與百官侍于掖門外,私謂辛雄曰:“此中諸人皆當死盡,惟吾與卿猶享富貴,”未幾有河陰之役,百官皆為爾朱氏所害。
又魏甯善推命,北齊武成帝以己生年月日托為他人者問之。
甯曰:“極富貴,今年入墓。
”武成果崩。
《隋書》;仁壽初,袁充上言:“皇帝本命行年生月生日,并與天地日月運轉相符。
”文帝大悅。
此皆在李虛中之前,則非起于虛中可知也。
《史記》有《日者傳》。
王充《論衡》雲:見骨體而知命祿,睹命祿而知骨體。
是漢時已有此法。
呂才謂始于司馬季主,理或然也。
鄭康成釋“天命之謂性”,已有“木神則仁,金神則義”之語,釋“我辰安在”,又謂“六物之吉兇”,此以五行甲子推知休咎,則幹支占命,其來久矣。
○葬術世傳葬術起于郭璞。
按《晉書》:璞葬母于暨陽,去水百步,人以近水規之。
璞曰:“當即為陸。
”已而沙果漲數十裡。
又嘗為人葬地,元帝微服觀之,因問主人:“何以葬龍角?”主人曰:“璞雲此葬龍耳,當緻天子來問。
”帝心甚奇之。
又《南史。
張裕傳》:璞為裕曾祖澄蔔葬,其父曰:“葬某處,年過百歲,位至三司,而子孫不蕃;葬某處,年幾減半,位裁卿校,而累世貴顯。
”澄乃葬其劣處,子孫遂昌。
璞之術信神矣,然謂葬術起于璞則非也。
《周禮疏》已有“堪輿出自黃帝”之語,《史記。
日者傳》亦有“堪輿家曰不吉”之語。
《漢書。
藝文志》有《堪輿金匮書》十四卷。
師古述許慎曰:堪,天道也;輿,地道也。
又有《宮室地形》二十卷。
《後漢書。
王景傳》:景參記衆家數術文書、冢宅、禁忌、堪輿、日相之屬,作《大衍元基》一書。
又《袁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