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書譜卷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草書七
釋懷素
唐釋懷素字藏真,俗姓錢,長沙人,徙家京兆,玄奘三藏之門人也。
初勵律法,晚精意于翰墨,追仿不辍,秃筆成冢。
一夕,觀夏雲随風,頓悟筆意,自謂得草書三昧,斯亦見其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也。
當時名流如李白、戴叔倫、窦晟、錢起之徒,舉皆有詩美之,狀其勢以謂若驚蛇走虺,驟雨狂風,人不以為過論。
又評者謂張長史為颠,懷素為狂,以狂繼颠,孰為不可?及其晚年益進,則複評其與張芝逐鹿,茲亦有加無已,故其譽之者亦若是耶!考其日得酒發興,要欲字字飛動,圓轉之妙,宛若有神,是可尚者。
今禦府所藏草書一百有一: 孝經四,自叙,鄂公鬥将贊三,草書歌二不完,秋風辭,草聖詩,早春詩,自詠詩,寄人詩,憶人詩,遊山詩,題酒樓詩,酒船詩,勸酒詩,狂醉詩,醉僧圖詩,寄浩公詩,回雁詩,論草聖帖,論章草帖,論書帖,神仙帖,遊山帖,下山帖,尋道帖,貧道帖,玉壺帖,仙杖帖,長生帖,臨川帖二,山水帖,山亭帖,早行帖,松聲帖,花發帖,上林花發帖,奉李帖,送人帖,藥物帖,石膏散帖乘興帖附,白石散帖,寄藥帖,颠書帖,二謝帖,二謝等帖,奉二謝帖,奉書帖,揮翰帖,筆老帖,遣興帖,清和帖,近代帖,久在帖,動靜帖,臨池帖,憑事帖,勤讀帖,天然帖,本欲帖,足下帖,知命帖,自首帖,世人帖,飛釣帖,雄逸帖,汝等帖,還期帖,客舍帖,陶阮帖,江公帖,得書帖,帥古帖,取步帖,衣缽帖,河内諸子帖,河東帖,成陽帖,吳郡帖,新安縣帖,醉颠帖,草颠帖,小草等帖,行草筆法,公孫大娘等帖,臨王羲之懷間帖,千文帖,夢遊天姥山等歌五。
釋亞栖 釋亞栖,洛陽人也,經律之馀喜作字,得張颠筆意。
昭宗光化中,對殿庭草書,兩賜紫袍,一時為之榮。
每論張颠雲:“世徒知張之颠,而不知實非颠也。
觀其自謂‘吾書不大不小,得其中道,若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則果颠也耶?”此亞栖所以獨得,而世俗未必知也。
觀其《謝真人帖》與草書《千文》,其所謂颠者與?今禦府所藏草書一十五: 對禦草書歌,觀智永草書歌,觀懷素草書歌,觀高閑草書歌二,幾何賦,潇湘逢故人賦二,羅漢贊,開講疏,山寺詩,謝真人帖,六藝帖,千文二。
釋焉閑, 釋高閑,烏程人,寓湖州開元寺,具戒律,善草書。
宣宗時召對,賜以紫袍,加大德号。
頗為韓愈所知,作序送之。
大抵愈所論,言其書法出張颠,流離颠沛,必于草書發之,故其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學者當求颠之心,而不當逐其迹也。
。
已而要其歸正,而語若诋毀。
蓋知愈者必謂愈深知閑,而不知愈者以謂愈之黜閑也。
。
今禦府所藏三: 草書:五原帖。
行書:中丞帖,雨雪帖。
釋蛩光 釋警光,江南人也,潛心草字,名重一時。
吳融贈其歌曰:“忽時飛動更驚人,一聲霹靂龍她活。
”司空圖亦為之歌曰:“看師逸迹兩師宜,高适歌行李白詩。
”當時稱美着于篇籍者,不可勝數,苟非研精覃思,讵能至是耶?昔智永學書四十載不下經閣,世号鐵門限;懷素觀夏雲随風頓悟筆意,彼皆不以外物撄拂其心,遂能造妙。
觀曾光墨迹,筆勢道健,雖未足以與智永、懷素方駕,然亦自是一家法,為時所稱,豈一朝夕之力欤?今禦府所藏草書二: 贈登第等詩,千文。
釋景雲 釋景雲,亡其世系,幼通經論,性識超悟。
尤喜草法,初學張颠,久之精熟,有意外之妙。
觀其所書《将箴》,左盤右蹴,若濃雲之興,迅雷之發,使見者驚駭。
斯蓋不獨形于字畫之間,抑又見其寫胸中之寄也。
昔王羲之作《筆陣圖》,以紙為陣,以筆為刀稍,以墨為鍪甲,以水硯為城池,本領為副将,結構為謀略,出入為号
初勵律法,晚精意于翰墨,追仿不辍,秃筆成冢。
一夕,觀夏雲随風,頓悟筆意,自謂得草書三昧,斯亦見其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也。
當時名流如李白、戴叔倫、窦晟、錢起之徒,舉皆有詩美之,狀其勢以謂若驚蛇走虺,驟雨狂風,人不以為過論。
又評者謂張長史為颠,懷素為狂,以狂繼颠,孰為不可?及其晚年益進,則複評其與張芝逐鹿,茲亦有加無已,故其譽之者亦若是耶!考其日得酒發興,要欲字字飛動,圓轉之妙,宛若有神,是可尚者。
今禦府所藏草書一百有一: 孝經四,自叙,鄂公鬥将贊三,草書歌二不完,秋風辭,草聖詩,早春詩,自詠詩,寄人詩,憶人詩,遊山詩,題酒樓詩,酒船詩,勸酒詩,狂醉詩,醉僧圖詩,寄浩公詩,回雁詩,論草聖帖,論章草帖,論書帖,神仙帖,遊山帖,下山帖,尋道帖,貧道帖,玉壺帖,仙杖帖,長生帖,臨川帖二,山水帖,山亭帖,早行帖,松聲帖,花發帖,上林花發帖,奉李帖,送人帖,藥物帖,石膏散帖乘興帖附,白石散帖,寄藥帖,颠書帖,二謝帖,二謝等帖,奉二謝帖,奉書帖,揮翰帖,筆老帖,遣興帖,清和帖,近代帖,久在帖,動靜帖,臨池帖,憑事帖,勤讀帖,天然帖,本欲帖,足下帖,知命帖,自首帖,世人帖,飛釣帖,雄逸帖,汝等帖,還期帖,客舍帖,陶阮帖,江公帖,得書帖,帥古帖,取步帖,衣缽帖,河内諸子帖,河東帖,成陽帖,吳郡帖,新安縣帖,醉颠帖,草颠帖,小草等帖,行草筆法,公孫大娘等帖,臨王羲之懷間帖,千文帖,夢遊天姥山等歌五。
釋亞栖 釋亞栖,洛陽人也,經律之馀喜作字,得張颠筆意。
昭宗光化中,對殿庭草書,兩賜紫袍,一時為之榮。
每論張颠雲:“世徒知張之颠,而不知實非颠也。
觀其自謂‘吾書不大不小,得其中道,若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則果颠也耶?”此亞栖所以獨得,而世俗未必知也。
觀其《謝真人帖》與草書《千文》,其所謂颠者與?今禦府所藏草書一十五: 對禦草書歌,觀智永草書歌,觀懷素草書歌,觀高閑草書歌二,幾何賦,潇湘逢故人賦二,羅漢贊,開講疏,山寺詩,謝真人帖,六藝帖,千文二。
釋焉閑, 釋高閑,烏程人,寓湖州開元寺,具戒律,善草書。
宣宗時召對,賜以紫袍,加大德号。
頗為韓愈所知,作序送之。
大抵愈所論,言其書法出張颠,流離颠沛,必于草書發之,故其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學者當求颠之心,而不當逐其迹也。
。
已而要其歸正,而語若诋毀。
蓋知愈者必謂愈深知閑,而不知愈者以謂愈之黜閑也。
。
今禦府所藏三: 草書:五原帖。
行書:中丞帖,雨雪帖。
釋蛩光 釋警光,江南人也,潛心草字,名重一時。
吳融贈其歌曰:“忽時飛動更驚人,一聲霹靂龍她活。
”司空圖亦為之歌曰:“看師逸迹兩師宜,高适歌行李白詩。
”當時稱美着于篇籍者,不可勝數,苟非研精覃思,讵能至是耶?昔智永學書四十載不下經閣,世号鐵門限;懷素觀夏雲随風頓悟筆意,彼皆不以外物撄拂其心,遂能造妙。
觀曾光墨迹,筆勢道健,雖未足以與智永、懷素方駕,然亦自是一家法,為時所稱,豈一朝夕之力欤?今禦府所藏草書二: 贈登第等詩,千文。
釋景雲 釋景雲,亡其世系,幼通經論,性識超悟。
尤喜草法,初學張颠,久之精熟,有意外之妙。
觀其所書《将箴》,左盤右蹴,若濃雲之興,迅雷之發,使見者驚駭。
斯蓋不獨形于字畫之間,抑又見其寫胸中之寄也。
昔王羲之作《筆陣圖》,以紙為陣,以筆為刀稍,以墨為鍪甲,以水硯為城池,本領為副将,結構為謀略,出入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