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書譜卷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财,獨取圖書以歸,至于金璧,手未嘗持也。
方太祖初登九五,而昙首與從兄華皆為佐命功臣,遘風雲之會,确然以社稷為己任,亦霸者之佐也。
其作草字雖未足以與古人方駕,要之是一代宗臣而人物典刑千古如在。
況其行筆痛快,亦自有可觀者。
今禦府所藏草書一: 馀念帖。
羊欣 羊欣字欽元,太山南城人也。
少沈靜,不為物忤,而談論絕人,容止可觀,該博經史,尤長于隸書。
父不疑為烏程令,欣随之官。
年十二,頗為王獻之所知。
方時,獻之為吳興太守,嘗因夏月人縣,值欣晝寝,着新練裙,獻之書裙數幅而去。
既覺,視裙書有得。
欣本工書,因此彌善。
然恬退私門,無仕進意。
會稽王世子元顯嘗使欣書扇,欣以他辭卻之,不肯奉命。
元顯怒,以為後軍府舍人。
舍人之職,本用寒素,欣知名當世,屈為此官,不以高卑見于顔色,論者偉之。
然其學出于獻之,當時謂獻之之後可以獨步。
故諺日:“買王得羊,不失所望。
”茲可以見矣。
而論者謂欣學獻之,如顔回與夫子有步趨之近,雖号人室,終不能度越獻之規矩,使灑落奔放,自成一家,故又有婢作夫人之诮,以其舉止羞澀,終不似真,豈謂是耶?欣嘗撰《續筆陣圖》一卷,又撰《古昔能書人名》一卷,以此尤見其用心焉。
官至中散大夫。
今禦府所藏草書一: 筆精帖。
謝靈運 謝靈運,陳郡陽夏人也。
祖玄,父煥,煥生而不慧,早亡。
玄嘗謂人曰:“我乃生埃,瑛那得生靈運?”其為玄所器如此。
靈運少好學,博綜群書,作為文辭,擅江左之譽。
學王羲之真草,俱造其妙。
或謂獻之,靈運舅也,故其得法為精。
凡獻之所上奏章,多在中書雜事中。
靈運模臨亂真,因以已所書易其本,人莫能辨。
然稍有知之者,後至元嘉中,有司就索始進上。
當時靈運為一代聞人,凡衣服器用,一有制作,世共宗之,如郭泰折角巾也。
至不名之,皆曰謝康樂。
雲康樂者,靈運之侯封也。
作草字尤為人所推與。
有評其詩者,謂如“石色松幹,吹翕風雲,簸蕩川嶽”,則清雄可見也。
然蕭散氣韻,則恐此不足盡之,徒能狀其奔放耳。
靈運官至中書侍郎。
其出處始末,自有傳。
今禦府所藏草書一: 古詩帖。
薄紹之 薄紹之字敬叔,丹陽人也。
善書,初學王獻之,綽有風格。
其作草字,至自得處,則馳騁步驟,光彩發越,照映四座。
然論其書者,乃謂骨力猶稚,何哉?蓋知其學以王氏為源,而紹之為流派也。
至袁昂評其字勢,則謂如“舞女低腰,仙人遠嘯”。
以是言之,則必以婉麗清閑為主矣,安得發越照映如前所雲?然終繼之乃雲“揮毫振紙,若疾閃飛星”。
“婉麗清閑”所以論其常,而“發越照映”所以言其變。
此心畫之妙兼得乎為人耳。
紹之官至給事中。
今禦府所藏草書二: 日寒帖,千文。
劉珉 齊劉珉字仲寶,彭城人。
書法自王氏父子以來,其道浸以衰陋,至齊尤甚。
珉喜草隸,遂能一洗俗學之謬。
遠追羲之,頗得其法,落筆佳處,往往淩轹古人,至作草書益勝,乃複名世。
論者有“海嶽高深,青分孤島”之比。
且珉獨能振起一時末習之學,以至于此,遂為有齊一代名書之流,得不宜哉!今禦府所藏草書一: 承晚帖。
方太祖初登九五,而昙首與從兄華皆為佐命功臣,遘風雲之會,确然以社稷為己任,亦霸者之佐也。
其作草字雖未足以與古人方駕,要之是一代宗臣而人物典刑千古如在。
況其行筆痛快,亦自有可觀者。
今禦府所藏草書一: 馀念帖。
羊欣 羊欣字欽元,太山南城人也。
少沈靜,不為物忤,而談論絕人,容止可觀,該博經史,尤長于隸書。
父不疑為烏程令,欣随之官。
年十二,頗為王獻之所知。
方時,獻之為吳興太守,嘗因夏月人縣,值欣晝寝,着新練裙,獻之書裙數幅而去。
既覺,視裙書有得。
欣本工書,因此彌善。
然恬退私門,無仕進意。
會稽王世子元顯嘗使欣書扇,欣以他辭卻之,不肯奉命。
元顯怒,以為後軍府舍人。
舍人之職,本用寒素,欣知名當世,屈為此官,不以高卑見于顔色,論者偉之。
然其學出于獻之,當時謂獻之之後可以獨步。
故諺日:“買王得羊,不失所望。
”茲可以見矣。
而論者謂欣學獻之,如顔回與夫子有步趨之近,雖号人室,終不能度越獻之規矩,使灑落奔放,自成一家,故又有婢作夫人之诮,以其舉止羞澀,終不似真,豈謂是耶?欣嘗撰《續筆陣圖》一卷,又撰《古昔能書人名》一卷,以此尤見其用心焉。
官至中散大夫。
今禦府所藏草書一: 筆精帖。
謝靈運 謝靈運,陳郡陽夏人也。
祖玄,父煥,煥生而不慧,早亡。
玄嘗謂人曰:“我乃生埃,瑛那得生靈運?”其為玄所器如此。
靈運少好學,博綜群書,作為文辭,擅江左之譽。
學王羲之真草,俱造其妙。
或謂獻之,靈運舅也,故其得法為精。
凡獻之所上奏章,多在中書雜事中。
靈運模臨亂真,因以已所書易其本,人莫能辨。
然稍有知之者,後至元嘉中,有司就索始進上。
當時靈運為一代聞人,凡衣服器用,一有制作,世共宗之,如郭泰折角巾也。
至不名之,皆曰謝康樂。
雲康樂者,靈運之侯封也。
作草字尤為人所推與。
有評其詩者,謂如“石色松幹,吹翕風雲,簸蕩川嶽”,則清雄可見也。
然蕭散氣韻,則恐此不足盡之,徒能狀其奔放耳。
靈運官至中書侍郎。
其出處始末,自有傳。
今禦府所藏草書一: 古詩帖。
薄紹之 薄紹之字敬叔,丹陽人也。
善書,初學王獻之,綽有風格。
其作草字,至自得處,則馳騁步驟,光彩發越,照映四座。
然論其書者,乃謂骨力猶稚,何哉?蓋知其學以王氏為源,而紹之為流派也。
至袁昂評其字勢,則謂如“舞女低腰,仙人遠嘯”。
以是言之,則必以婉麗清閑為主矣,安得發越照映如前所雲?然終繼之乃雲“揮毫振紙,若疾閃飛星”。
“婉麗清閑”所以論其常,而“發越照映”所以言其變。
此心畫之妙兼得乎為人耳。
紹之官至給事中。
今禦府所藏草書二: 日寒帖,千文。
劉珉 齊劉珉字仲寶,彭城人。
書法自王氏父子以來,其道浸以衰陋,至齊尤甚。
珉喜草隸,遂能一洗俗學之謬。
遠追羲之,頗得其法,落筆佳處,往往淩轹古人,至作草書益勝,乃複名世。
論者有“海嶽高深,青分孤島”之比。
且珉獨能振起一時末習之學,以至于此,遂為有齊一代名書之流,得不宜哉!今禦府所藏草書一: 承晚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