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書譜卷七

關燈
之衆飲馬江左,勢欲吞食晉國,人心危甚,而安用謝玄輩,親授方略,各當其任,從容緩帶,以威重壓浮議,終至以寡勝衆,一掃而群虜淨盡。

    使東晉社稷增重九鼎,皆安之力也。

    若其風氣蘊藉,為名流所慕,如擁鼻揮葵扇,又其馀耳。

    蓋是種種超詣,每經意處便非他人可到。

    初慕羲之作草正字,而羲之有解書者。

    後之評其字者,亦謂縱任自在,若螭盤虎踞之勢,要當人能品也。

    然其妙處,獨隸與行草耳。

    此所有惟行書為多。

    其家若尚、若萬、若道蘊,皆以書名世者,信有自來矣。

    今禦府所藏行書三: 中郎帖,近問帖,善護帖。

     謝萬, 謝萬字萬石,官至豫州刺史。

    其才器隽秀,頗喜矜持,故早得時譽。

    簡文帝初作相對,聞萬名,召為撫軍從事中郎。

    萬着白綸巾,衣鶴氅裘,履版而前。

    既見,與簡文共談移日,其風緻見重于時如此。

    萬工言論,善屬文。

    作字自得家學,清潤遒勁,風度不凡。

    然于行草最長,惜其歲月之久,少及見者。

    獨《鲠恨》一帖,尤着見于世。

    其亦魏晉已來流傳到眼者,類多哀悼語,此其然也。

    今禦府所藏行書二: 賢妹帖,鲠恨帖。

     陸玩 陸玩字士瑤,吳人機從弟也。

    器量洪雅,弱冠有美譽。

    善翰墨,尤長行書。

    及登公輔,謙遜不辟掾屬,成帝聞而勸之,不得已從命,所辟皆寒素有行之士。

    玩以弘重為人主所貴,禀性通雅不以名位格物,誘納後進謙若布衣,缙紳之徒莫不依之。

    時瑞星見,以疾不能造朝,親書其表以賀,略日:“德合神明,嘉瑞屢臻,普天率土,莫不同慶。

    ”其筆力瘦硬有鐘繇法。

    然議者謂繇書如雲鶴遊天,群鴻戲水,行間茂密,實亦難過。

    玩之字畫,雖不期與之方駕,然雅重之氣發于筆端而有典則,亦足以昭示于世也。

    玩官至尚書令、興平伯。

    今禦府所藏行書一: 賀瑞星表晉元帝批附。

     張翼 張翼字君祖,下邳人。

    官至東海太守。

    善隸草,時穆帝令翼寫王羲之手表。

    穆帝自批其後,羲之殆不能辨真赝,久乃悟曰:“小人幾欲亂真。

    ”王僧虔嘗謂羲之書一朝人物莫有及者,而翼之書遂能亂真,故已咄咄羲之矣。

    蓋翼正書學鐘繇,草書學羲之,皆極精妙。

    當時與王修、江灌輩并馳争先,今觀其行書,故可以想見其它雲。

    今禦府所藏行書一 舅氏帖。

     王蒙 王蒙字仲祖,太原晉陽人也。

    官贈司徒。

    蒙少時放縱不羁,晚節克己勵行。

    有風流美譽,虛己應物,思而後行,喜怒不形于色。

    美姿容,居貧,帽鐘人市,而市妪悅其貌遺以新者,時人以為達。

    工隸書草法,俱入能品。

    王僧虔以謂可比庾翼,議者小以為過論。

    章草作人字法,嘗謂趣之欲利,按之欲輕,世以蒙為知言。

    然世所存者多行書,王安石初學其書頗得筆意。

    論者以謂有橫雨斜風之勢,則蒙之書又可知矣。

    今禦府所藏行書一: 馀杭帖。

     王徽之 王徽之字子猷,逸少冢嗣也,世家秣陵。

    官至黃門侍郎。

    初參桓溫幕下為狂司馬,忘形骸,無客禮,溫優之不校也。

    及佐桓沖,尤不事事,惟以手闆拄頰雲“西山朝來,緻有爽氣”而已,嘯詠竹間,寄以天樂。

    山陰雪夜,理舟詣戴,乘興而往,盡興而還,世稱其真正以傲達淩物。

    故名教之流或病之,要之亦王氏佳子弟也。

    其作字亦自韻勝,羊欣謂尤長于行草,信不誣矣。

    然律以家法,在羲獻間持未可以甲乙論雲。

    今禦府所藏行書四: 僧倫帖,至節帖,仲宗帖,蔡家帖。

     王邃 王邃,失其世系。

    官至平北将軍徐州刺史,而世所傳者特因其書爾。

    作行書有羲獻法,疑是其家子弟,故典刑具在,而後世,雖斷紙馀墨亦複寶之也。

    《婚事》一帖尤為人所知,流傳至今,觀其布置婉媚,構結有法,定非虛得名。

    大抵字學之妙,晉人得之為多,而王氏之學尤盛焉。

    今禦府所藏行書一: 婚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