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器具

關燈
俱不可用。

     錢 錢之為式甚多,詳具《錢譜》。

    有金嵌青綠刀錢,可為籖,如《博古圖》等書成大套者用之。

    鵝眼貨布,可挂杖頭。

     瓢 得小匾葫蘆,大不過四五寸,而小者半之,以水磨其中,布擦其外,光彩瑩潔,水濕不變,塵污不染,用以懸挂杖頭及樹根禅椅之上,俱可。

    更有二瓢并生者,有可為冠者,俱雅。

    其長腰鹭鸶曲項,俱不可用。

     缽 取深山巨竹根,車旋為缽,上刻銘字或梵書,或五嶽圖,填以石青,光潔可愛。

     花瓶 古銅入土年久,受土氣深,以之養花,花色鮮明,不特古色可玩而已。

    銅器可插花者,曰尊,曰罍,曰觚,曰壺,随花大小用之。

    磁器用官、哥、定窯古膽瓶,一枝瓶、小蓍草瓶、紙槌瓶,餘如暗花、青花、茄袋、葫蘆、細口、匾肚、瘦足、藥壇及新鑄銅瓶,建窯等瓶,俱不入清供。

    尤不可用者,鵝頸壁瓶也。

     古銅漢方瓶,龍泉、均州瓶,有極大高二三尺者,以插古梅,最相稱。

    瓶中俱用錫作替管盛水,可免破裂之患。

    大都瓶甯瘦,無過壯,甯大,無過小,高可一尺五寸,低不過一尺,乃佳。

     鐘磬 不可對設,得古銅秦、漢镈鐘、編鐘,及古靈壁石磬聲清韻遠者,懸之齋室,擊以清耳。

    磬有舊玉者,股三寸,長尺餘,僅可供玩。

     杖 鸠杖最古,蓋老人多咽,鸠能治咽故也。

    有三代立鸠、飛鸠杖頭,周身金銀填嵌者,飾于方竹、笻竹、萬歲藤之上,最古。

    杖須長七尺餘,磨弄滑澤,乃佳。

    天台藤更有自然屈曲者,一作龍頭諸式,斷不可用。

     坐墩 冬月用蒲草為之,高一尺二寸,四面編束,細密堅實,内用木車坐闆以柱托頂,外用錦飾。

    暑月可置藤墩,宮中有繡墩,形如小鼓,四角垂流蘇者,亦精雅可用。

     坐團 蒲團大徑三尺者,席地快甚,棕團亦佳。

    山中欲遠濕辟蟲,以雄黃熬蠟布團,亦雅。

     數珠 以金剛子小而花細者為貴,以宋做玉降魔杵、玉五供養為記總,他如人頂、龍充、珠玉、瑪瑙、琥珀、金珀、水晶、珊瑚、車渠者,俱俗。

    沉香、伽南香者則可。

    尤忌杭州小菩提子,及灌香于内者。

     番經 常見番僧佩經,或皮袋,或漆匣,大方三寸,厚寸許,匣外兩傍有耳系繩。

    佩服中有經文,更有貝葉金書、彩畫、天魔變相,精巧細密,斷非中華所及。

    此皆方物,可貯佛室,與數珠同攜。

     扇 扇墜 羽扇最古,然得古團扇雕漆柄為之,乃佳。

    他如竹篾、紙糊、竹根、紫檀柄者,俱俗。

    又今之折疊扇,古稱聚頭扇,乃日本所進,彼中今尚有絕佳者,展之盈尺,合之僅兩指許,所畫多作仕女、乘車、跨馬、踏青、拾翠之狀,又以金銀屑飾地面,及作星漢人物,粗有形似,其所染青綠奇甚,專以空青、海綠為之,真奇物也。

     川中蜀府制以進禦,有金鉸籐骨,面薄如輕绡者,最為貴重。

    内府别有彩畫、五毒、百鶴鹿、百福壽等式,差俗,然亦華絢可觀。

    徽、杭亦有稍輕雅者。

     姑蘇最重書畫扇,其骨以白竹、棕竹、烏木、紫白檀、湘妃、眉綠等為之,間有用牙及玳瑁者,有員頭、直根、縧環、結子、闆闆花諸式,素白金面,購求名筆圖寫,佳者價絕高。

    其匠作則有李昭、李贊、馬勳、蔣三、柳玉台、沈少樓諸人,皆高手也。

    紙敝墨渝,不堪懷袖,别裝卷冊以供玩,相沿既久,習以成風,至稱為姑蘇人事,然實俗制,不如川扇适用耳。

     扇墜夏月用伽南、沉香為之,漢玉小玦及琥珀眼掠皆可,香串、緬茄之屬,斷不可用。

     枕 有書枕,用紙三大卷,狀如碗,品字相疊,束縛成枕。

    有舊窯枕,長二尺五寸,闊六寸者,可用。

    長一尺者,謂之屍枕,乃古墓中物,不可用也。

     簟 茭蔁出滿喇伽國,生于海之洲渚岸邊,葉性柔軟,織為細簟,冬月用之,愈覺溫暖,夏則蕲州之竹簟最佳。

     琴 琴為古樂,雖不能操,亦須壁懸一床。

    以古琴曆年既久,漆光退盡,紋如梅花,黯如烏木,彈之聲不沉者為貴。

    琴轸犀角、象牙者雅。

    以蚌珠為徽,不貴金玉。

    弦用白色柘絲,古人雖有朱弦清越等語,不如素質有天然之妙。

    唐有雷文、張越,宋有施木舟,元有朱緻遠,國朝有惠祥、高騰、祝海鶴及樊氏、路氏,皆造琴高手也。

     挂琴不可近風露日色,琴囊須以舊錦為之,轸上不可用紅綠流蘇,抱琴勿橫。

    夏月彈琴,但宜早晚,午則汗易污,且太燥,脆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