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先王,其訓伊尹之志也,非太甲之心也,蓋倚廬常也,桐宮變也。

    ” 或問君親有疾,禱于鬼神以求福,有是理乎?予曰:“古人有行之者矣。

    昔武王弗豫,周公禱于三王,求以身代。

    庾黔婁因父疾笃,禱于北辰,求以身代,是皆臣子迫切之至情。

    夫豈索之茫昧者哉!且病者卧榻,奏藥罔功,其心皇皇,惟冀鬼神陰佑之。

    一聞有禱,躍然快心,或若起之,而疾或蘇矣。

    況感應之理,又有不可誣者,是則禱雲,禱雲庸非佐助醫藥之一術乎?母執曰:“死生有命,不可禱也。

    若自身有疾,執焉可也。

    ” 古人奉父母遺體,無不用其潔者。

    故發必沐,面必沬齒必漱,手必盥,身必浴,足必洗,蓋以遺體者,親之枝也,敢不潔乎?不敢不潔,況敢虧焉辱焉,以忝其生乎?嘗怪嵇叔夜一月不梳頭,陰子春半年不洗足。

    柳宗元一騷皮膚,塵垢滿爪。

    三子者,皆名士也,奉親遺體,當不潔如是耶! 古制父喪,斬衰三年,父在母死,齊衰期,父卒齊衰三年,蓋以父母猶天地也。

    母服不斬不三年者,此天尊地卑之父也,故厭之也,殺之也。

    我朝制服,父母皆斬衰三年,無厭也,無殺也,蓋以母氏劬勞之苦尤勤也。

    妾有子而死,其子亦斬齊三年,不以父與嫡母在而厭也,而殺也。

    此聖朝所以教天下之孝也,所以達孝子之志也。

     孝子禁服内生子,考之經傳,未見明訓,蓋自桐門右師譏然明始也。

    曆漢唐宋元,此禁尤嚴,我朝則無此禁矣。

    嘗莊誦《孝慈錄》禦制序文,其中有曰:“禁服内生子,不近人情,故《大明律》無服内生子之條。

    ”嗚呼!此聖明所以緣人情而立法也。

    類如此。

     近年江東有朝士服内生子,反誣其妻與外人通,其妻自缢死。

    湖南有老儒服内生子,乃沉之江中,遂絕嗣。

    此皆不知本朝無服内生子之禁也。

     五倫言父子有親,不言母何也?統于尊也。

    家人卦以父母為嚴君,則兼言之矣。

    自古稱大君為天子,而不言地,何也?統于尊也。

    西銘以大君為乾坤之宗子,則兼言之矣。

     唐玄宗為長枕大衾與五王同寝,可謂友愛之笃矣,竊以為非帝王之友愛也。

    夫帝王之友愛,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親愛之也,富貴之也,未聞同衾枕而寝者也。

    且古者父子不同宮,況兄弟乎?宮且不同,況寝乎?同寝者惟伉麗則然,若兄弟裸裎于一榻之上,展轉反側之際,能無亵乎?昔韓昭侯與棠溪公謀事,夜必獨寝,慮B1言漏于妻妾也。

    玄宗之于五王誰無私曲?萬一B1而漏焉,則噬臍何及?然則寝之不同不猶愈乎?或曰:“玄宗忍人也,三子無罪一曰殺之,則同寝之愛,豈誠于五王者哉!”予曰:“不然。

    論玄宗者當論始終。

    蓋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者,玄宗之心也。

    故始焉愛五王者心之天也,終焉殺三子者心之人也,其君天下也亦然,故開元治也,天寶亂也。

    ” 尊卑分也,強弱勢也,輕重時也,時乎分重則勢輕,故楚子強也不敢窺衰周之鼎也。

    時乎勢重則分輕,故昭公君也不能抗意如之逐也。

     自古天下事,君子成之,小人壞之。

    雖然亦有不其然者,君子功業蕭條,不足以對蒼生之望;小人能行好事,亦可邀人心也。

    是故殷浩、房皆萬夫之望也。

    山桑陳濤斜之役,皆一敗塗地,而智勇俱困。

    秦桧奸臣之雄也,當金人立張邦昌之曰,仗義抗詞,請立趙宗,就執不屈,而清議壯之。

     以衆君子攻一小人,事機不密,猶或難之,況君子寡而小衆乎?此陳蕃、窦武所以起黨锢之禍也。

    以君子之寡,攻小人之衆,為力固難矣。

    況以孑孑負乘之小人,而攻累世膠固之小人,不尤難乎?此李訓、鄭注所以成甘露之禍也。

     古之君子,其立身行已,苟一節孤高,足以洗濯污習,其他嘉言善行,雖不盡傳,可以無遺憾焉。

    其立言也,苟一篇撰述,得罪名教,即其平生著書滿家,将焉用之?是故稱楊伯起者,以其辭暮夜之金也;薄揚子雲者,以其獻美新之文也。

     朋友責善,古之道也。

    門弟子責善于先生長者,亦猶行古之道也。

    夫豈操戈入室者比哉!是故羅一峰勸李文達公辭命以奔喪,羅圭峰勸李文正公引年以遜位。

     小人之交,外親而内疏,始合而終叛;君子之交,則内外始終一也。

    故君子無黨,小人無朋,君子無賣友之心,小人無久要之信。

     或問人有恒言妻乘夫何謂也?予曰:“乘之為言馭馬之名也。

    六辔在手,罄耶控耶?皆如所欲,曷敢有越志哉?豔妻悍妻之乘夫也亦然。

    ”或曰:“甘心受乘者惟懦夫愚夫,則然彼英武之夫肯爾耶?”予曰:“不然。

    彼單騎出走,入山谷二十裡而終夜不返者,非英武之夫耶!蓋受其乘也習矣。

    且柰何哉?”書曰:“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言乘夫者兇也。

    大抵骨肉厲階,房帷烈禍,皆起于茲,非兇而何? 元世祖欲盡殺漢人,以中國為牧馬草場,賴耶律楚材谏而止。

    予曰:“華夷天所限也。

    元人逆天,欲滅我華夏而夷之,其一念之毒,上通于天,是谏也,天贊之也。

    ”昔劉定公睹雒安流而思禹功曰:“微禹吾其魚乎?”予亦曰:“微耶律文正王吾其馬乎?”嗚呼危哉!嗚呼幸哉! 董公發義帝之喪,紀信代漢王之死,周苛烹項羽之鼎,論開國之勳,三子當與山河帶砺之誓加恤典焉可也。

    胡為殿上論功之曰,曾無一言及?此漢真少恩哉! 張巡、許遠,孤忠大節無可間然者。

    奈何當時于巡也,猶議其殺妾之忍;于遠也,猶議其分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