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劍編卷之三

關燈
志物産 志藝術 志外夷 ○志物産 椰子樹,葉如鳳尾,結實樹端。

    肉附殼而生,厚三四分,色純白,味微甘,稍帶乳氣。

    肉之中有汁,即所稱椰酒也。

    汁之中複産一物,乃其萌蘖處,亦可食。

    【椰子昔人呼為「越王頭」。

    舊傳林邑王與越王有怨,遣俠客刺得其首,懸之于樹,俄化為椰子。

    林邑王憤之,命剖以為飲器。

    南人至今效之。

    當刺時,越王大醉,故其漿猶如酒雲。

    】 桄榔木,與椶榈相類,挺然拔起,别無傍枝,蓋僅離草本耳,與木尚隔一塵。

    子在枝頭,下垂可三四尺,狀如纓絡,複類美髯雲。

    【按嵇含草木狀雲:「皮中有屑如面,食之與常面無異。

    」今不聞。

    】 葵樹,絕類椶榈。

    廣人取其葉以為扇,今天下通用之。

     槟榔樹,類椰子,高、雷之間有之。

    然二種多結子而不實,不能如瓊産也。

    以上四種大略相類,皆高五六丈,下本不大,上枝不小,亭亭直立,森秀無柯,南方佳産也。

     木棉花,二月中開。

    樹高四五丈,花類山茶,而瓣尖大者如碗。

    其不及山茶者,着花時無葉耳。

    花落後,枝頭另生一物,即攀枝花,吾鄉所用為褥者也。

     凡樹,枝頭多有寄生,寄生托根樹枝,不類吾鄉絲蘿之屬,猶從地起引蔓而長也。

    寄生日滋月茂,蟠結樹身,樹為之敝,而寄生竟亦即真為樹矣。

    吾鄉蘧蒢施戚之徒,托富貴之交而居門下,已而,竊其勢,盜其财,以自膏腴,遂從而欺壓之,其富貴者,反俯首聽命而不為怪也。

    噫!吾鄉因有此輩,是以無寄生。

    【按:桂海虞衡志雲:「榕,易生之木,禽鳥銜其子,寄生他木上,便蔚茂,根下至地,得土氣,久,則過其所寄。

    」以餘所見寄生,枝葉絕類榕樹,始信虞衡志所載不謬。

    】 鷹爪蘭,草本,葉類薝蔔。

    春間發花,其香似蘭。

     伯王樹,嶺東最多;路頭花,嶺西最多。

    伯王刺在幹,而路頭刺在葉。

    鄉人多樹之,以為儲胥。

    伯王之幹,大類山藥,而色青翠,即新發者亦然,無細枝葉,如楊梅,冬脫春生。

    路頭花,色白而大,香味酷烈,以一葉着髻中,香彌月不散,粵人甚重之。

    然大雅不取。

     芹菜,絕肥嫩,長可五六尺。

     人面子樹,似含桃,實似梅而差小,味酸澀,不堪食,以蜜漬之始可食。

    其仁類榛仁之庾者,甘美松脆,略似楊梅仁,遠出榛杏仁之上。

     棉花,經冬不雕,有大可拱把者,二月初已放花矣。

    此種原是木本,其字從木不從草,良有以也。

    然其地亦不甚植之,多從楚中度嶺而來,有不可曉者。

     豆蔻,莖葉如薏苡,花累累然綴于頂,色白微紅,暈之中一瓣正黃,亦可觀。

     頳桐花,俗呼為百日紅。

    莖葉絕似吾鄉臭梧桐,花亦略似,第花連枝萼皆深紅耳。

    夏秋之間盛開,不止百日。

     夜合花,似茶花,而大倍之,微香。

     波羅蜜樹,産于瓊州,嘗于高州見之。

    其實無花而生,大如鬥,味甘而拗,不堪食。

    八月間熟。

    餘嘗食其蜜,清者亦不佳。

    廣之南海神廟前,今有一株,蓋百餘年物也。

    舊傳梁時,達奚司空手植,恐非其故矣。

    土人雲其實僅大如拳,蓋由風土更變故耳。

     錦堂春,一名長春花,有紅、白、粉紅三種,其紅者又名大丹花。

    每叢可百餘朵,參差吐萼,一叢可開經月。

    夏秋間甚盛,朱顔難萎,綠葉常春,亦粵中名花也。

     荔枝,近水則生,尤喜潮汐湍激之地,故鄉人多植之。

    其種類不同,味亦懸絕。

    嘗以最佳者問閩人,閩人弗取也。

    由閩産更有一種香味耳。

    然其熟候蚤于閩中月餘,廣城立夏已食荔枝矣。

     圓眼,在在可植,城中夾道而實累累者,皆圓眼也。

    以潮産為最。

    李先輩為餘言:潮之圓眼可敵楓亭驿荔枝,一富民之家,其種尤美。

    有宦于潮者索之,其家恐需求無已,徑不應命。

    富民以此受責,恨而伐之,其種遂絕。

    今民間列植者皆凡種也,亦遠過他産。

    八九月間,荔枝已盡,圓眼始熟,故舊呼為荔枝奴。

     橘子,産自端之四會,伯仲八閩,而子姓二衢。

    衢、閩橘皆善潰,廣橘則否,五月間猶可食。

    一種蜜羅柑,大如碗,甚佳,不易得。

     椹樹,不甚高大,遍山谷間皆有之。

    四月已放花,六月猶開。

    纔吐萼,白色淺紅微暈;開時,色正白;久之,色紅,絕類桃花,而心瓣俱整甚。

    結實大如指,味甘。

    人采食之,或摘以釀酒,謂之椹酒。

     無花菓,葉類胡桃,其實可食,亦可用以代茶。

    李司徒與餘遊壽安寺,指以示餘,餘第見其樹,未見其實也。

     菩提,果形類花紅,色青黃,味微甘香而肉薄,中藏大核,不甚适口